论坛首页    职业区    学术与写作    工程技术区    软件区    资料区    商务合作区    社区办公室
 您好! 欢迎 登录注册 最新帖子 邀请注册 活动聚焦 统计排行 社区服务 帮助
 
  • 帖子
  • 日志
  • 用户
  • 版块
  • 群组
帖子
  • 1651阅读
  • 3回复

[热点探讨]自动分层能提高勘察质量例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zaiyongw
 

发帖
44
土币
214
威望
5
原创币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9
本文转自武汉软想科技有限公司网站,点此查看网站原文 -|J?-  
x~Se-#$  
看全部 & Radpb2p6  
      本文以《软想工勘软件系统》自带的样例工程10为例进行说明,样例工程10是先手工分层,再自动分层,在网上免费下载软想工勘软件系统免费实用版后,进入本软件界面,先选中10号样例工程,再点击【主线操作】->【数据恢复】,可分别查看详细的手工分层结果和自动分层结果。下面是10号样例的大层信息,加上透镜体层总计将近40层,手工分层时把6-1a作为透镜体,但计算机自动转换时发现6-1a可以作为大层,因此,计算机自动分层时将其作为了大层之一。 /PPk p9H{  
YlPZa3\  
~+l%}4RZ  
      下图从左到右是ZK19、ZK20、ZK21三孔从3-2至6-1的人工分层结果(红色为透镜体)。 u>k;P UH4  
0AR4/5.  
lba*&j]w=  
      下图从左到右是ZK19、ZK20、ZK21三孔从3-2至6-1的计算机自动分层结果(红色为透镜体)。 b.YQN'  
uKpl+>  
qaw5<  
      该工程分层完全按野外描述,野外描述都在上述二图中显示出来了,对比二者的分层结果发现,人工分层的透镜体厚度远大于计算机自动分层,原因是对于ZK20来说,人工分层将27.7m-28.5m处的80cm稍密圆砾作为了大层,导致下面不得不分出将近15m的透镜体,而计算机经综合考虑将27.7m-28.5m处的80cm稍密圆砾作为透镜体,下面就几乎可以全部作为大层,ZK21的情况类似。 DgClN:Hw  
      计算机分的地层,在ZK20,ZK21中缺了5-1,5-2大层,这种情况在本工程中其他地方人工分层的结果中也很普遍,例如在ZK14号孔中,人工分层4-2也达到了44.9m, 与本孔深度差不多,也缺了5-1,5-2, 可见人工也认为整个场地也有这样的地层分布规律,但仅仅因为ZK20的上部有80cm的微小迷惑,就搞乱了下部近15m的地层分布规律,不得不全作为透镜体,由此可见,人工分层的严密性和对整个场地的一致性分析差于计算机,尤其是当层数较多时,人脑更易搞乱 tE>3.0U0Q  
      本例ZK21中从31.5m-36.3m处的稍密圆砾较厚,计算机在自动分层时也是作为透镜体,其合理性懂勘察的人一看就清楚,如果这里不作为透镜体,下面就会有更厚的透镜体,这反应了计算机具有很强的综合考虑能力,且整个场地都按同一标准考虑 ~{2@-qcm  
FuEHO6nx  
      该工程手工分层与计算机自动分层在绝大多数地方是一致的,在部分不一致的地方,计算机也必有它的道理,如果先由手工分层,再由计算机自动分层,最后比较二者的不同,再对不同点进行重点研究,能提高勘察质量是非常显然的。 `+"QhQ4 w  
      下面再看几张计算机根据静力触探自动分层的结果,有经验的勘察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图片只需一瞬间就可以看出计算机的分层能力如何 am:LLk-Lx  
      下图是1号样例工程的6号剖面计算机自动分层结果: H{yPi7 P  
-BEPpwb<g  
o<V-gS  
      下图是1号工程8号剖面计算机自动分层结果。 _QXo4z!a8  
,wRrx&  
HK2`.'D  
      下图是2号工程4号剖面的计算机自动分层结果: 1$".7}M4$  
C$,S#n@  
M{~eI  
      软想工勘软件系统共提供了10个样例工程,其分层结果全部是由计算机自动完成的,这10个工程最终的状态都是自动分层确定的状态,人工对分层结果未作任何调整,其中9号工程最为复杂,含有砂土互层,本软件对9号工程提供了由粗到细的三套自动分层结果,供用户比较和选择。4号工程的从粉土到基岩之间的地层较为复杂,并且有些在野外可能记错状态,因此,本软件自动分层时,将其统一作为第5层砂层,自动分层的结果显得很有规律性,人工可以在此基础上再手工加层,或手工加透镜体,都可以在屏幕上直接进行,非常方便,4号工程1号剖面的自动分层结果如下图所示: TuaT-Z~U{  
!Z4,UTu|Q  
_r^&.'q  
      上图中最后一层第5层为砂层,内部非常复杂,但其与上下的界限却非常有规律,野外也记录得非常准,计算机将其整体作为一层也分得非常准,下一步,如果人工想在砂层中再加一到两个大层,只需先在【综合数据】->【场地地层】中先用【前插入】功能插入一到两个大层,再在屏幕上用【快加】或【选加】功能根据静力触探的形态和大小直接用鼠标加即可。也就是说对同一工程,计算机和人可以联合分层,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提高勘察质量 laFkOQI  
/Zm@.%.  
离线cjz06

发帖
40445
土币
930
威望
32086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15-10-29
自动分层--------------牛叉
Welcome to beijing!
离线liuhf123

发帖
1669
土币
3696
威望
84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15-10-29
还需要修改
不要让今天的懒惰成为明天的额后悔……
离线秦朝皇帝

发帖
127
土币
6
威望
1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15-11-17
     俺也觉得是啊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温馨提示:欢迎交流讨论,请勿纯表情、纯引用!
 
上一个 下一个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3799号 浙ICP备14021682号-1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