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首页    职业区    学术与写作    工程技术区    软件区    资料区    商务合作区    社区办公室
 您好! 欢迎 登录注册 最新帖子 邀请注册 活动聚焦 统计排行 社区服务 帮助
 
  • 帖子
  • 日志
  • 用户
  • 版块
  • 群组
帖子
  • 54420阅读
  • 317回复

[热点探讨]取土试样孔概念?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05430000000
 

发帖
2500
土币
4237
威望
14027
原创币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07-12
— 本帖被 tzl55555 执行取消置顶操作(2013-03-01) —
我的这个帖子收到了大家的热议,也有人可能对我的问题没有看清楚,现在重新编辑一下: BOh^oQh  
:wN !E{0j  
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第4.1.20条,规定了取土试样孔和原位测试孔的数量。 1J72*`4OK  
现在的问题是什么是取土孔?或者说是标贯孔?取样或测试间距的问题是关键。 g~$UU(HX  
2、大家说规范有定义,我查了一下,在初勘的条文中,4.1.9中,竖向间距应按地层特点和土的均匀程度确定。初勘的规定详勘也能适用么? N:okt)q:%  
3、高规4.1.6规定了天然地基时取样间距,现在问题是,这个间距可以推广到桩基么?多层建筑呢? pp@B]We  
4、如果说可以理解成取土孔应该这么做,那么有的工程为了凑数,一个30米的孔,只有3-4个土样,能算是取土孔么? E NCWOj  
+KD7Di91<K  
N!MDD?0  
最近参加培训,勘察规范主编武威解释,只要取了土,就叫取土孔。 I!Z"X&  
本人认为:作为完整的技术孔,应根据地层的均匀性,按照一定的竖向间距进行取样或做测试工作。 aj,o<J  
2Y<]X7Ch:  
*G7cF  
1条评分土币+3
feixue_1860 土币 +3 优秀资料,感谢! 2013-01-10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离线风临金沙

发帖
80
土币
890
威望
242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10-07-12
这个要看各地审图人员的理解了
离线cjz06

发帖
40485
土币
871
威望
32086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10-07-12
二合一也行,不违反。
Welcome to beijing!
离线911岩土

发帖
147
土币
82
威望
403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10-07-13
只要不漏层  不漏样  都可以
干一行  爱一行
离线huchunmei

发帖
74
土币
62
威望
361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0-07-13
个人认为有取土的孔就算是取土孔
离线clot
发帖
8
土币
246
威望
80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0-07-13
.Iqqjk  
标贯,要做的了才行,换层一定要取样,标贯,标贯不了就动弹. 1g{}O^ul  
视具体情况而定.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离线jzws78

发帖
461
土币
3660
威望
2341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0-07-14
死板,真死板。 s0;a j<J  
zu{K"7Bx  
有的土层取土不一定取的到,你也可以到不取土的孔取。不漏层就行。
离线eraphic

发帖
230
土币
205
威望
338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0-07-14
这个东西应该有地质人员说了算吧,你认为满足要求了,就可以,如果不满足要求,就需要增加啊!
埋头狂走
离线分析

发帖
136
土币
346746
威望
500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0-07-18
来学习学习呵呵
离线gaolixin333

发帖
619
土币
139
威望
3229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0-07-20
有种把取土和标贯结合起来的孔,叫取土标贯孔 gyAJ#N|  
样子每米一取  标贯遇粉土砂土才打标
1条评分土币+1
tingting5210 土币 +1 - 2012-05-09
离线denniso

发帖
104
土币
390
威望
55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10-07-22
我们这也是 只要取土就算取土孔    取土孔没有应该去多少个土的标准
离线wsmnj

发帖
266
土币
1935
威望
568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10-07-29
9楼说得对,首先要明确勘察的目的,再因地制宜地确定数量和方法。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温馨提示:欢迎交流讨论,请勿纯表情、纯引用!
 
上一个 下一个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3799号 浙ICP备14021682号-1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