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首页    职业区    学术与写作    工程技术区    软件区    资料区    商务合作区    社区办公室
 您好! 欢迎 登录注册 最新帖子 邀请注册 活动聚焦 统计排行 社区服务 帮助
 
  • 帖子
  • 日志
  • 用户
  • 版块
  • 群组
帖子
  • 23162阅读
  • 14回复

[求助/请教]支锚刚度 如何取值?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浙大土人
 

发帖
285
土币
161
威望
810
原创币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1-01-04
-/2B fIq  
内撑和锚杆两种情况?
离线john20050101

发帖
616
土币
5464977
威望
37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11-01-04
呵呵,什么是刚度,抵抗变形的能力,即为刚度。对应结构刚度,有抗压刚度,抗剪刚度,抗扭刚度等等。抗压刚度的单位是KN/m。即单位位移所施加的力!
john20050101
离线john20050101

发帖
616
土币
5464977
威望
37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11-01-04
其他刚度的单位,俺记得不是很清楚了,请自己查查吧
john20050101
离线lxucy

发帖
300
土币
821
威望
107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11-01-05
貌似是理正软件吧!据软件说明书介绍,进行锚杆计算时在选择锚杆锚固段长度、自由端长度时软件自动计算,然后能够把计算结果返回到此处即可,也就是说进行了锚杆计算后,支锚刚度软件自动计算完了。只要不改变锚杆长度,支锚刚度就不变,一般需进行2-3次计算,支锚刚度才能定下来。
在线cdddd

发帖
52661
土币
395939
威望
5011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1-01-06
1楼楼主说:[分享]:关于理正深基坑软件的使用问题及答复   9pt 10pt 11pt 12pt 13pt 15pt   y+w,j]  
q<! -Anc  
北京理正软件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我公司是贵公司开发的《理正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软件》(F-SPW4.0)的正版用户。我公司设计人员在使用此软件的过程中,对软件中的部分参数的取值有疑问,恐影响到对软件的正确使用,甚至影响到工程的安全,特此提出,请贵公司予以书面解答: @2a!T03  
问题1:在单元计算中,“支锚刚度”的计算公式,是否与《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附录C公式C.1.1锚杆水平刚度系数(或者C.2.2支撑水平刚度系数)中kT的计算公式相同? 对于C.1.1的锚杆水平刚度系数,是否有必要再除以锚杆水平间距?即是否是 支锚刚度=kT/锚杆水平间距 S4[ #[w`=  
答:这个问题要分锚杆和内撑两部分说 对于锚杆,《规程》54页公式没有涉及间距。而且有一个更简单的方法,软件可以自动计算,方法是:您先凭经验输入一个刚度值,计算时,计算到锚杆一项时,软件会计算出一个“锚杆刚度”,这时您点击上部的“应用刚度计算结果”按键,然后终止计算。然后用这一刚度重新计算到锚杆一项,重复上述操作,大约如此迭代2-4次,刚度值基本不变了,这时的刚度取值就基本合理了。 对于内撑,软件不能自动计算,您可以参考《规程》55页公式C.2.2,但要注意,由于软件会用这个交互的刚度先除以前面交互的水平间距,所以您输入刚度时,只要用公式C.2.2的前半部分计算所得即可,即2αEA/L。 CfSP*g0rW  
问题2:在单元计算中,计算结构弯矩的“弯矩折减系数”,究竟是考虑什么因素而设定的,这个系数的设定在《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中有无相应的依据?该系数应如何取值? "om7 : d  
答:“弯矩折减系数”在《规程》中没有规定,是软件开放的一个经验系数,由用户自主交互,用于凭经验调整内力设计值大小。如不做调整,可取1即可。 % @+j@i`&  
问题3:单元计算中,冠梁的“水平计算刚度”的计算公式是什么?该刚度的设定在《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中有无相应的依据? "y&`,s5}  
答: 冠梁的“水平计算刚度”的经验公式请参看说明书203页或软件帮助附2.5.1。 该刚度在《规程》中没有规定,是我们根据基本力学原理推导而出的经验公式。 冠梁的“水平计算刚度”值是由用户自主交互,以上经验公式只做为参考,建议用整体计算方法自动计算。 以上问题,请尽快给予书面解答。
离线john20050101

发帖
616
土币
5464977
威望
37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1-01-10
学习了,刚度计算在软件中,应该是比较慎重的
john20050101
离线airgwei

发帖
238
土币
1893
威望
1043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1-01-10
锚杆的刚度一般用软件计算出来,迭代几次,支撑的刚度一般很大,经验上是输入一个值来直接算
离线pdinj

发帖
214
土币
0
威望
10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1-01-12
锚杆的刚度一般用软件计算出来,迭代几次,支撑的刚度一般很大,经验上是输入一个值来直接算
离线xuqian2010

发帖
61
土币
3
威望
142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1-06-29
学习了,还要努力再看看
离线maricle_116

发帖
290
土币
209
威望
2246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1-10-14
北京理正软件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我公司是贵公司开发的《理正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软件》(F-SPW4.0)的正版用户。我公司设计人员在使用此软件的过程中,对软件中的部分参数的取值有疑问,恐影响到对软件的正确使用,甚至影响到工程的安全,特此提出,请贵公司予以书面解答: 1 }nm2h1 I   GT&}Burl/n  
问题1:在单元计算中,“支锚刚度”的计算公式,是否与《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附录C公式C.1.1锚杆水平刚度系数(或者C.2.2支撑水平刚度系数)中kT的计算公式相同? 对于C.1.1的锚杆水平刚度系数,是否有必要再除以锚杆水平间距?即是否是 支锚刚度=kT/锚杆水平间距 c.0]1   #4msBax4  
答:这个问题要分锚杆和内撑两部分说 对于锚杆,《规程》54页公式没有涉及间距。而且有一个更简单的方法,软件可以自动计算,方法是:您先凭经验输入一个刚度值,计算时,计算到锚杆一项时,软件会计算出一个“锚杆刚度”,这时您点击上部的“应用刚度计算结果”按键,然后终止计算。然后用这一刚度重新计算到锚杆一项,重复上述操作,大约如此迭代2-4次,刚度值基本不变了,这时的刚度取值就基本合理了。 对于内撑,软件不能自动计算,您可以参考《规程》55页公式C.2.2,但要注意,由于软件会用这个交互的刚度先除以前面交互的水平间距,所以您输入刚度时,只要用公式C.2.2的前半部分计算所得即可,即2αEA/L。 as#J qE   `x`[hJ?i  
问题2:在单元计算中,计算结构弯矩的“弯矩折减系数”,究竟是考虑什么因素而设定的,这个系数的设定在《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中有无相应的依据?该系数应如何取值? [;Fofu Z   tTLg;YjN  
答:“弯矩折减系数”在《规程》中没有规定,是软件开放的一个经验系数,由用户自主交互,用于凭经验调整内力设计值大小。如不做调整,可取1即可。 %Hwbw],kl8   ]]O( IC  
问题3:单元计算中,冠梁的“水平计算刚度”的计算公式是什么?该刚度的设定在《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中有无相应的依据? l&Q!mU}   xV)[C )6  
答: 冠梁的“水平计算刚度”的经验公式请参看说明书203页或软件帮助附2.5.1。 该刚度在《规程》中没有规定,是我们根据基本力学原理推导而出的经验公式。 冠梁的“水平计算刚度”值是由用户自主交互,以上经验公式只做为参考,建议用整体计算方法自动计算。 以上问题,请尽快给予书面解答。
离线heyusheng

发帖
79
土币
295
威望
2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12-05-08
有没有人告诉详细一点啊
离线liuhf123

发帖
1669
土币
3696
威望
84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14-09-22
          
不要让今天的懒惰成为明天的额后悔……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温馨提示:欢迎交流讨论,请勿纯表情、纯引用!
 
上一个 下一个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3799号 浙ICP备14021682号-1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