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首页    职业区    学术与写作    工程技术区    软件区    资料区    商务合作区    社区办公室
 您好! 欢迎 登录注册 最新帖子 邀请注册 活动聚焦 统计排行 社区服务 帮助
 
  • 帖子
  • 日志
  • 用户
  • 版块
  • 群组
帖子
  • 1298阅读
  • 7回复

[原创资料]老张说岩土——DAY77(岩土工程勘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1105
土币
11651
威望
878
原创币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7-02-24

    2017年2月23日,大家一起刷新岩土工程的基本概念!暂时的目标是每天刷新一个基本概念,针对一个概念深入剖析、理解。期待着大家抛去完美主义,放下自我保护,畅所欲言,专注成长,共同的进步。特别声明,本人水平有限并不是来给大家上课,仅仅是想起到一个剖砖引玉的作用,更确切地说是求拍砖,所以如果文字中有说的不对的地方期待着各位的指正也希望不会惊吓到大家!

DAY77
岩土工程勘察
    移液管法。核心原理还是我们在密度计法里面提到的斯托克斯公式(流体力学里面的),我们用到的这个公式的一个侧面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土颗粒的粒径越大它在液体中的下沉速度就越快(记得是其它条件不变,比如说温度!)。由此,移液法的大致过程如下:先通过搅拌把土颗粒试样尽可能均匀地(均匀是之后统计抽样的保证)分布在纯水中,呈现悬浊液的状态(还记得中学化学吗?溶液、悬浊液、乳浊液!),搅拌停止之后土颗粒开始自由沉淀(核心原理登场),越大沉淀的越快,那么不同时刻在某一深度内(比这个深度浅的范围内)就存在着一个临界颗粒粒径,这个时刻以后在这个深度内只有比这个临界粒径小的土颗粒了(我们做颗分试验,不就是求好多比某一粒径小的颗粒的质量百分比么),那如果我们假设悬液是均匀的(不能是这块多些,那块少些),通过某时刻某深度内取一定体积的悬液求得它里面小于临界土颗粒粒径的土颗粒质量,再通过取的悬液体积和总的悬液体积的比例换算出总的悬液中小于该临界土颗粒粒径的土颗粒的质量,完了再除以总的试样质量就得到一个我们要求的质量百分比,那用同样的方法时间变化一些(深度不变),就能取到一系列的不同临界粒径的对应的质量百分比,颗分曲线就这样得到啦。具体步骤如下:先是取一定质量的试样,用昨天说的密度计法同样的方法配置悬液(先是易溶盐判别、处理,完了研磨冲洗研磨冲洗制作过筛悬液),之后把悬液放到恒温槽中进行恒温,并且记录温度(温度影响颗粒下沉速度),根据我们想要得到哪些临界粒径根据温度还有设定的沉降深度(根据实验器材的尺寸设定)计算出下沉需要的时间,然后在试验器内搅拌悬液使其均匀分布,等到每个临界粒径下沉时间前10s的时候放入移液管开始取悬液,取好后将剩余的悬液倒入原来的容器,然后把取得的悬液放入烧杯中并且用纯水涮一下以免黏在仪器上影响结果精度,最后蒸干悬液并且烘干至恒重称量,这样得到的就是所取一定体积悬液中的土颗粒质量(这个土颗粒质量是小于某粒径的土颗粒质量,具体哪个粒径看哪个时间取的了!)。计算质量百分比:用试验称量的颗粒质量乘以悬液体积再除以移液管吸取的悬液体积求得的就是总体悬液中小于某粒径的土颗粒质量再除以总的试样质量就行了。与筛分法联合进行颗粒分析的话,试验成果整理同密度计法(注意一下总质量到底是多少!)。与密度计法相比更适合比重比较大的土,操作相对麻烦点。晚安啦!
       期待各位的回复!    
1条评分土币+1
zhang021053 土币 +1 不错,学习了 2017-02-24
离线cjz06

发帖
40441
土币
915
威望
32086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17-02-24
学习一下。
Welcome to beijing!
离线zhang021053

发帖
136
土币
38
威望
10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17-02-24
越发深入了
离线冰中火

发帖
107
土币
3
威望
12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17-02-24
学习中 谢谢楼主科普
离线127a6

发帖
3750
土币
9573
威望
2575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7-02-24
        
离线hongliu69

发帖
1785
土币
799
威望
-5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7-02-27
学习学习
离线huxiaoqiang

发帖
125
土币
7
威望
0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7-03-06
有点看不透了

发帖
1105
土币
11651
威望
878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7-03-06
回 huxiaoqiang 的帖子
huxiaoqiang:有点看不透了 (2017-03-06 12:45) 

哪里看不透了,具体点恩。我来改改。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温馨提示:欢迎交流讨论,请勿纯表情、纯引用!
 
上一个 下一个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3799号 浙ICP备14021682号-1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