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首页    职业区    学术与写作    工程技术区    软件区    资料区    商务合作区    社区办公室
 您好! 欢迎 登录注册 最新帖子 邀请注册 活动聚焦 统计排行 社区服务 帮助
 
  • 帖子
  • 日志
  • 用户
  • 版块
  • 群组
帖子
  • 1708阅读
  • 10回复

[灌水乐园]名言古训之新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蓝图岩土
 

发帖
616
土币
10242
威望
38
原创币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1-01-03
       有很多古训、俗语曾经伴随我们成长,也被我们继承着用于对子女、学生的教育中,其实仔细分析起来,很多古代遗留下来的名言箴句早已经不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有些甚至是反逻辑,不符合客观规律的。随便想到几个,在这里分析一下,大家看是否有道理。
  1、“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句话经常用来激励人们在困难面前知难而进,学习武松打虎精神,去克服一切困难。但是这句话却忽视了客观上、科学上的可行性。虎山决不是人人都去得、行得的。武松能去是因为他有一身好武艺,且有18碗烧酒壮胆,尽管这样,当吊睛白额大虫来临时,武松也是惊的把酒吓成一身冷汗,拼了命才把老虎制服。如果换了其他人,可能单凭这句古训是不可能战胜老虎的。所以上虎山的前提是看看自己有没有打虎的本事和工具,切不可为了某种虚荣心,以身试险,虎打不着,白白丧了小命,谁来负责?
  所以,我们可以崇拜打虎英雄,但是不能效仿,一旦遇到虎山一样的困难,要根据自身的实力去评估解决困难可行性,识时务者为俊杰,不可为而强为之,必败无疑。
  2、“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家长和老师经常这样教育我们,目的是告诉我们只要下工夫,再难的事情也可以办成。暂且不论把铁杵磨成针需要耗费的时间和力气,稍微想想就明白,单靠一根筋地下工夫去做事情收效是极其微小的。远不如我们把铁杵拿给制造针具的工匠,交换得到的可能还不止一根自己磨的未必标准的针。就是说做事情单靠下工夫、出苦力是不行的,更重要的是动脑筋,用最节约最简捷的办法达到目的。
  3、“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这句话总是用来说明自己行事坦荡,走的正,坐的正,外界什么都不怕。可事实上并不是这个样子,比如三个朋友中有人丢了钱,尽管不是你偷的,可是在你面前说起来你也可能会脸红,会不自然,这是每个人的正常心理和生理反应,前面的这句俗语不过是用来自我安慰罢了。不管做没做亏心事,恶鬼总是叫你的门,我就不信你一点都不难受不害怕。所以身边的生活中最好是没有恶鬼叫门才好。
  4、“三个臭皮匠,顶上诸葛亮”。这是在讲群策群力的重要性,但是这里忽略了一个前提,就是这三个皮匠必须具有与诸葛亮相类似的智慧和针对某个问题的处理水平,绝对不是任何皮匠都拿来凑数就可以把诸葛亮顶下去的。如果没有相关的素质和水平,便凑在一起议事,不但不能象诸葛亮那样处理好事情,反而会把事情办砸,争争吵吵,最后便是三个和尚没水吃的结果。
  5、“人挪活、树挪死”。这是很多人想调换工作、生活环境时给自己找的“理论依据”,可是仔细推敲,这个道理过于简单化。有的树挪到水分、土壤合适的地方可能活的更好些,有些人则是越挪越活不下去。这就是说,无论人或树,决定死活的不是挪而是挪之前之后的环境。对人而言,想挪时必须先权衡好自己的能力和新、旧环境哪个更适合自己,好高骛远地把“挪”作为“活”的唯一条件,只能是越挪越死。
  6、“愚公移山”。这种精神的确是激励人们锲而不舍、奋发图强的动力。但是用现代的观点去看愚公的举动,确实是蠢人的选择。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纯属于劳民伤财。如果不是感动了天帝,帝命神仙下凡把两座山背走了,即使子子孙孙挖下去,也未必能搬得走方七百里高万仞的山体。这种不尊重科学的移山精神只能阻碍社会的发展。所以说在当时的情况下,愚公明智的选择应该是搬家而不是搬山,这样把节约下来的人力财力投入其它地方将会更有建树。
  7、“三人行必有我师”。这是源于论语,流传了上千年的孔子遗训,常用来教育人们要谦虚,意思是只要几个人在一起,肯定有你值得学习的对象,有可以让你视为老师的人。但是孔子这句话的后半句却很少有人提及,那就是“则其善者而从,其不善者而改之”。如果仅仅用前半句来教育人们,就实在过于牵强、片面了。
  三人行,首先必须清楚你面对的是什么人,如果都是没有完整思想的婴儿或精神有缺陷的弱智,别说是三人,哪怕三十人,你可能把他们当作老师,通过学习他们的言行,退化到襁褓中或转变成智障吗?再者如果与你同行的是良知泯灭、十恶不赦的罪犯,你也会俯首称师,去学习他们把自己改造成和他们一样的恶人吗?
  即使是正常人在一起,对方身上也确实有强于你、优于你的地方,但是他对你显露的不是长处,而是傲慢、鄙视、嘲讽,你会知道自己该向他学习什么吗?比如说你的某篇文章可能有缺点、瑕疵,但是他不是把相对应的修改意见提出来商榷,而是竭尽挖苦、打击之能事,以此来侮辱你、压迫你抬不起头,使你不敢再写下去,他的行为能称其为师吗。
  还有就是如果明明自己是正确的,但碍于“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古训,总是不能正视自己、不敢相信自己,这样一来,不仅不会多学到什么东西,反而会在迷失自己的同时、失去对真理的坚持。
  所以说我们谦虚地向他人学习是正确的,但应该是有理性的,也有选择的,尤其是要确定对方的人品、素质、修养是不是可以树立为值得你学习的榜样。必须完整地承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其不善者而改之”的完整含义。
  8、“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通常用来强调客观环境对人的作用和影响。这句话看起来似乎有一定道理,但是推敲起来完全站不住脚。针对那些意志薄弱者,环境对其产生影响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如果是有坚定信念的人,即使在影响力最强大的环境中也未必使自己产生改变。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打入敌人内部的地下工作者,置身的环境与所交往的人群绝对是同自己身份相对立的,按照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逻辑,他们时刻都在墨中,根本不用被捕、审讯,自己就变黑、叛变了。那样还哪有什么“敌营十八年”的故事和“出污泥而不染”的说法了。反过来讲,如果把一些顽固的罪犯放在好人一起就能影响他们变好,那还有什么必要设立我们的专政机关呢?
  9、“好马不吃回头草”。世人都认为吃“回头草”之马是劣种马,若是人,便被视之为没志气、软骨头。这种说法似在鼓励人们选定了新目标后,不论多么艰难,宁可冒死向前冲,也不能走回头路。这种错误的观念流传至今,害人不浅。
  真正的好马不是不吃回头草,而是通过比较和判断来选择前进或是后退。如果新的目标是没有绿洲的荒漠,那么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及早回头,回到原来的草场吃草。
  人的选择也是如此,曾经的放弃是因为有了新的选择,那么新的选择未必只有成功。失败时认真看一下走过的路,思考一下曾放弃的过去,回头再来也许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努力不一定成功,放弃注定要失败。
离线lidaobin888

发帖
238
土币
18
威望
500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11-01-03
楼主,不错,学习了
离线ddbj_9351

发帖
303
土币
8423
威望
717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11-01-03
不错不错..
离线fhw123

发帖
619
土币
2701
威望
1889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11-01-03
不错,学习了
离线jxgkyxwd

发帖
868
土币
7351
威望
4058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1-01-03
有道理,应该“知难而退,俗话说:适时务者为俊杰。”
d
离线落叶清风
发帖
58
土币
1054
威望
5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1-01-03
都是大道理
*!!鸳戏鸯,凤求凰,豆蔻俊郎,才子佳人傍
离线蓝图岩土

发帖
616
土币
10242
威望
38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1-01-04
论坛新兵,感谢关注。
努力不一定成功,放弃注定要失败。
离线landd99

发帖
514
土币
77
威望
2818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1-01-04
身边的生活中最好是没有恶鬼叫门才好。
大家好,加入本论坛提高自身技术!!!
悟性是学习的第一要决!!!
离线蓝图岩土

发帖
616
土币
10242
威望
38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1-01-22
二楼的朋友很给力呀。
努力不一定成功,放弃注定要失败。
离线670616713

发帖
636
土币
5452
威望
155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1-01-23
图片上的诗不错
与土为舞
离线蓝图岩土

发帖
616
土币
10242
威望
38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11-01-23
主要感觉图片挺好的。
努力不一定成功,放弃注定要失败。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温馨提示:欢迎交流讨论,请勿纯表情、纯引用!
 
上一个 下一个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3799号 浙ICP备14021682号-1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