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首页    职业区    学术与写作    工程技术区    软件区    资料区    商务合作区    社区办公室
 您好! 欢迎 登录注册 最新帖子 邀请注册 活动聚焦 统计排行 社区服务 帮助
 
  • 帖子
  • 日志
  • 用户
  • 版块
  • 群组
帖子
  • 1409阅读
  • 0回复

[其他]不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如何刺激内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855
土币
95
威望
3490
原创币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0
据媒体报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17日发出通知,称根据当前经济形势和企业实际,近期暂缓调整企业最低工资标准。

尽管有关部门在解释这条政策时再三强调,这一暂缓措施的出台,是因为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经营困难,就业形势趋于严峻,是从根本上、长远上对企业员工利益的保护,但这种解释显然难以令所
有疑虑者信服,人们有理由质疑,不是要刺激内需么?不是有4万亿投入么?

既然要刺激内需,并试图通过内需的扩大,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良性运转,那么最有效、最根本的办法,就是让老百姓有钱可花,有钱敢花。

让老百姓有钱可花通常的办法,一是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二是由国家财政发放额外的一次性、临时性补贴,正因如此,1933年罗斯福新政,在大兴土木的同时,规定了最低工资硬性标准,同时对存款提供国家担保,而此次金融危机后,日本和台湾地区等提出的刺激内需应对方法之一,便是发放代金券给国民,让他们去花钱消费。反观中国,一方面高调宣称,要刺激内需,拉动经济,另一方面却封死最低工资标准,这等于一面让老百姓多从钱包里掏钱,一面又不许他们的钱包变鼓,这岂不是有些自相矛盾?

让老百姓有钱敢花的办法,自然是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让老百姓不再有后顾之忧。事实上,不论美国以商业保险为主的福利制度,还是欧洲、加拿大的“福利国家”体制,大多是汲取战前经济危机教训而逐步建立完善的,即使这样,当金融危机愈演愈烈时,他们的国民也会恐慌紧张,素来大手大脚的美国人,如今也学会了勤俭度日,大排量汽车不开了,“次贷”别墅也不买了,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至今尚有如此多欠账,虽然17日通知中提出降低医疗保险基金起付线或提高封顶线、适当降低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费率等几项措施,但这些不成体系的零碎措施,显然不足以打消老百姓的后顾之忧,更不足以让他们放心大胆地拿钱出来花。后顾有忧之余,再被封死工资下限,试问哪一个当事人敢大胆地消费?

有关方面在解释时反复强调企业的困难、资金的困难、政府的困难,然而经济不景气时,最困难的是谁?是老百姓;工厂的产品,社会的服务,最可靠、最稳定的买单人又是谁?还是老百姓。如果说诸如高速公路、大型项目、重点企业之类的“内需”,是一个个金灿灿的饭碗,那么普通消费者,普通老百姓的“内需”,就是饭碗里实实在在的大米白面。要刺激内需,要拉动经济,手里捏着4万亿资金,却把主要精力放在保企业、开项目、创政绩上,而对实实在在地提高老百姓的收入、提高他们的购买力(或者说“内需”)缺乏足够认识和切实投入,这样的做法不啻面对饥荒威胁,开足马力造出无数华丽的饭碗,却吝于在这些碗里盛满粥饭。

相对于见效快、响声足的大项目、大投入,提高老百姓的收入,提高他们的购买力和内需,的确缺乏轰动效应,但这却是最有效、最能持久的刺激内需方法。刘向在《说苑·政理》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孔子建议鲁哀公轻徭薄赋,藏富于民,哀公担忧“若是则寡人贫”,孔子一针见血地指出“未见子富而父母贫者”。同样,天下之大,岂有老百姓收入高了、稳定了,购买力强了,国民经济却反倒搞不好了的道理?

还需指出的是,和“最低工资标准”相关的,都是老百姓中相对弱势的群体,他们的购买力是最弱、最难被激发的,是“内需”木桶上最短的一块木板。如果意在拉动内需,却一味去补那些较长的板,而人为限制对最短板的修补,最终这只“内需”木桶的容量是否能够提升,恐怕是要大大地打上一个问号的。

注:本稿未经同意,请勿转载,谢谢。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温馨提示:欢迎交流讨论,请勿纯表情、纯引用!
 
上一个 下一个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3799号 浙ICP备14021682号-1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