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杂填土的处理
mzk28发表于 2013-05-08 16:24
拟建建筑物为6F住宅(框架结构),是一旧城改造原拆原建项目,临近周边都有密集的房子。原建筑物2F修建于70年代,以前为一河塘,淤泥约有1.5m厚,没有进行清淤,直接填筑砖渣、碎石、煤渣、粘性土后修建而成。
现进行勘察,地层如下
0-3.5m为杂填土(主要由粘性土组成,含有砖渣、碎石、煤渣等,松散,堆填30余年)
3.5-5.0m为淤泥(表层含有少量碎石、砖渣、可塑状)fa=50kpa
5.0-12.5m粉质粘土(硬塑,工程性质较好)fa=220kpa
12.5-15m粉土(不液化)fa=180kpa
15m以下 圆砾fa=350kpa
勘察水位6m左右,无腐蚀性

总工建议直接打桩,以圆砾为持力层。(总工一般不采用地基处理,浅基础做不了,就直接桩基。)
我觉得这样太浪费了,6层的房子,完全可以考虑地基处理的方式,但是本人才入行不久,对地基处理也不甚了解,仅从书本上得到点知识。
我想用地基处理方式,但对此方法把握不准,施工可不可行,经济不经济,没有说服力,还请高手指教。

以下是我的看法:(当地地基处理经验,几乎空白,据说有用CFG桩和搅拌桩的经验)
强夯法(居民区,房屋密集,估计不大可行)
振冲法(不知道噪音大不大,处理效果好不好,承载力够不够,可不可行)
砂石桩(不知道,处理效果好不好,承载力够不够,可不可行)
CFG桩(相比其他处理方法,会不会造价太高)
夯实水泥土桩(可采用否?)
石灰桩、灰土挤密桩(现在正值雨季,不知道施工质量能不能保证)

请各位大神发表你们的看法,谈谈你们熟知的地基处理方法,以及成功的经验,感激不尽。
回帖(18):
18楼:地基处理从施工到检测,相对来说质量不容易控制。
17楼:地基处理从施工到检查,相对来说质量不容易控制。
16楼:桩基,以硬塑粉质粘土为桩端持力层,不会增加很多成本,施工质量及变形等都好控制。

全部回帖(18)»
最新回帖
收藏本帖
发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