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首页    职业区    学术与写作    工程技术区    软件区    资料区    商务合作区    社区办公室
 您好! 欢迎 登录注册 最新帖子 邀请注册 活动聚焦 统计排行 社区服务 帮助
 
  • 帖子
  • 日志
  • 用户
  • 版块
  • 群组
帖子
  • 31946阅读
  • 28回复

[请教]勘察报告中中风化石灰岩的单轴饱和抗压强度的取值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liuweinumber
 

发帖
128
土币
5883
威望
395
原创币
0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3-11-30
愚人今天参加了一个省里面的较大型项目的设计图纸会审,关于勘察方面某个专家提出了个问题,请岩土人一块来讨论一下: hteOh#0{   
1.中风化石灰岩层取样十几组,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大小不一,最小47,最大112,标准值大约60左右。勘察报告中提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建议值取30 b4 hIeBI\  
2.其中一位专家指出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最小也要按47 agaq`^[(P  
请大家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离线zhtmr.1

发帖
37
土币
2361
威望
4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28楼 发表于: 2016-12-18
应结合RQD,查看编录对岩体结构面的描述,胶结填充等评价岩体完整性,结合岩石强度实验综合考虑吧!请指教!
离线岩下之议

发帖
888
土币
4596
威望
1257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27楼 发表于: 2016-11-19
专家说的有一定道理。
留白天地宽
离线zhangzixiang

发帖
5
土币
129
威望
10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26楼 发表于: 2014-05-20
13楼概念不清。
离线zhangzixiang

发帖
5
土币
129
威望
10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25楼 发表于: 2014-05-20
在没有裂隙的情况下应取60。
离线李岩土

发帖
96
土币
1004
威望
5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24楼 发表于: 2013-12-23
广西岩土工程勘察规范,附录B H):-! ?:  
离线李岩土

发帖
96
土币
1004
威望
5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23楼 发表于: 2013-12-09
我们一般是按标准值,根据勘察规范提供的折减系数折减后-结合地方经验提供建议值~~ m';#R9\Fz  

楼主留言:

请教勘察规范提供折减系数具体在规范那个章节?


发帖
112
土币
1876
威望
29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22楼 发表于: 2013-12-08
按标准值来吧
我是星仔
离线liuweinumber

发帖
128
土币
5883
威望
395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21楼 发表于: 2013-12-06
感谢胡杨树及各位朋友的积极参与
离线gaoxc6586

发帖
83
土币
1363
威望
5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20楼 发表于: 2013-12-06
标准值按统计结果提供,建议值不应小于试验最小值。 K?5B>dv@A  
嵌岩端承桩对于较软岩以上的岩体,当岩体完整、较完整时,岩样单轴饱和抗压强度标准值不小于30、嵌入1倍桩径时,800的桩嵌岩段阻力可达12150kN。当桩身采用C30、C40混凝土桩身受力极限承载力不应大于8474、11319kN,故此,当不小于30时,在桩身不特别设置受压钢筋的情况下,桩身强度控制设计。 }V\P,ck  
对于勘察人关键时分析评价桩端岩体的完整程度、岩石坚硬程度等特征。强条。
胡杨树
离线gaoxc6586

发帖
83
土币
1363
威望
5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9楼 发表于: 2013-12-06
标准值按统计结果提供,建议值至少是47。当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大于或等于30时,按照JGJ 94-2008第5.3.9条计算,嵌入深度1倍桩径(≥800),端阻力不小于12150kN,桩基一般使用C30、C40混凝土,单桩竖向力设计值5362~7163kN。也就是说按单轴饱和抗压强度标准值计算出的端阻力不小于10724kN时,即抗压强度标准值大于或等于30,在桩身不特别设置受压钢筋的正常情况下,桩身强度控制设计。地基规范强条8.5.11。 l@,);w=_P  
对于端承嵌岩桩,岩土工程评价时关键是分析评价岩体的工程特性。岩土规范4.9.1强条。天然地基不是强条。 ?D RFsA  
*]{9K  
胡杨树
离线plhhappy

发帖
9
土币
109
威望
0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8楼 发表于: 2013-12-03
这个我个人认为要看持力层入岩深度处岩芯的风化程度,再就是你去的样离桩端的距离。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温馨提示:欢迎交流讨论,请勿纯表情、纯引用!
 
上一个 下一个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3799号 浙ICP备14021682号-1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