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首页    职业区    学术与写作    工程技术区    软件区    资料区    商务合作区    社区办公室
 您好! 欢迎 登录注册 最新帖子 邀请注册 活动聚焦 统计排行 社区服务 帮助
 
  • 帖子
  • 日志
  • 用户
  • 版块
  • 群组
帖子
  • 9446阅读
  • 79回复

如何看地基沉降问题?各家争议较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lrp175

发帖
20
土币
396
威望
6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48楼 发表于: 2012-07-19
谢谢楼主的奖励与肯定,很希望也很高兴跟楼主成为朋友。
现有的以e-p曲线为基础的分层总和法考虑的是单向压缩的情况,而且取样扰动等因素也造成试验结果不准确,因此需要采用经验系数进行修正。
地基静载荷试验是最为可靠的原位试验,常常成为对其它试验和方法进行验证的可靠依据,例如许多人采用基础加载或压板试验成果验证采用新的本构模型或参数的有限单元法的准确性。
基础加载过程中地基的变形包括压缩变形及侧向变形,在地基发生破坏后的变形主要由侧向变形所引起,但即使是在地基破坏前,仍有侧向变形发生。
国外Briaud等人在砂土地基中做过试验,证明1-3m内不同尺寸方形基础的荷载沉降曲线可以进行归一化处理,利用压板载荷试验曲线反求的模量估算地基的沉降,本质上是利用了这种归一化现象所反映的规律,因而其计算结果是比较可靠的。
我也采用修正模量法计算了几个大型基础的沉降,也能得出可靠的沉降结果,且计算结果无需经验修正。
采用e-p曲线的规范法,即使是计算地基初始加载的情况,也无法得到与试验曲线相吻合的结果,我想这也是高层建筑地基规范中筏板基础和箱型基础推荐采用变形模量计算地基沉降的主要原因吧。
得知你在岩土工程学报上有投稿,预祝你的稿件早日被录用。也很想能有机会了解你的新算法。


lrp175
离线tjwhx

发帖
631
土币
3905
威望
463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49楼 发表于: 2012-08-09
我的那篇文章已经到终审状态了,自己感觉处理的非常巧妙,不知道能不能得到同行认可。
离线mengchuang

发帖
51
土币
731
威望
9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50楼 发表于: 2012-08-10
首先在这里学习了,感谢楼主!
然后提出一些个人观点:岩土本来就很复杂,不同的地区地下结构不同,每一个课题的研究都是在自己所从事的工程的所在地的地质情况,所以得出的结论略有不同,但是把握主题方向再根据实际情况实际分析,套用前辈的经验,结合工程的实际。大胆的构想,细心的论证。
有颗金子般的心,天性却总是坚硬不屈。追求现实、真理和真相,拒绝任何肤浅轻佻的事情。
离线wang489752

发帖
783
土币
7783
威望
2707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51楼 发表于: 2012-08-17
学习,学习,受益匪浅!
离线djsing

发帖
64
土币
1791
威望
172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52楼 发表于: 2012-11-20
楼主近来没有动静
离线仲崇海

发帖
28
土币
110
威望
0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53楼 发表于: 2012-12-01
楼主威武,小弟们学习了啊
离线wudilining

发帖
65
土币
52
威望
5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54楼 发表于: 2012-12-02
岩土经验特别重要 ,所有理论如果不能应用到实践中,都不算成功
离线lrp175

发帖
20
土币
396
威望
6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55楼 发表于: 2012-12-06
我的一种地基沉降预测新方法——修正切线模量法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宣传一下啊。
  
1条评分土币+5
tjwhx 土币 +5 支持理论走向实践! 2012-12-13
lrp175
离线lrp175

发帖
20
土币
396
威望
6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56楼 发表于: 2012-12-06
本发明新技术的特征:    A.采用压板载荷试验或螺旋板载荷试验确定地基土体的修正切线模量或修正切线模量方程;    B.根据土层修正切线模量方程结合标准贯入试验(SPT)、静力触探试验(CPT)或旁压试验(PMT)确定任意测试点的修正切线模量方程,进而利用各分层土的修正切线模量方程按照分层总和法计算大面积地基或基础的沉降;    C.计算参数全部来自现场原位测试结果,根据载荷试验曲线对计算得到的附加应力分布进行修正,附加应力修正系数β值介于0.85~1.0之间;    D.计算参数全部来自现场原位试验,参数来源可靠,计算结果准确,无需再经过人工经验修正,能极大地满足以变形控制为目标的基础工程设计需要;    E.无需钻探取样及室内土工试验分析,大大简化了勘察手段,并能大量节省勘察时间和勘察费用;    F.能进行基础加载至极限状态的全过程分析,广泛适用于各类地基(包括复合地基)及基础(包括刚性基础和柔性基础)的沉降计算。
1条评分土币+5
tjwhx 土币 +5 希望李老师成果早日进入规范 2012-12-13
lrp175
离线djsing

发帖
64
土币
1791
威望
172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57楼 发表于: 2012-12-11
楼上的方法,是不是适用玩推广啊。方便使用吗?
离线敖连财

发帖
100
土币
303
威望
0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58楼 发表于: 2013-01-02
说得不错,有收获,顶一下








暧昧高手
无尽神功

发帖
41
土币
189
威望
0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59楼 发表于: 2013-01-16
    1、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的方法从理论角度讲是有欠缺,但是他通过计算值与大量的实测值比较,经验系数修正,应该说与实际值靠拢了很多,感觉靠谱。
  2、地基基础沉降计算的目的保证建筑物安全使用,正常使用,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强度)取用时已经考虑了地基土受压状态基本上处于压密状态,很少出现塑性区,这是第一个安全保证,沉降计算的目的要控制不均匀沉降,对某些建筑物沉降量也要控制。
  3、要理论上准确计算地基沉降确实很难,必要的经验拟合还是很实用,当然了,能够比较准确的理论计算那最好。
  4、支持楼主研究精神,表示钦佩。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温馨提示:欢迎交流讨论,请勿纯表情、纯引用!
 
上一个 下一个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3799号 浙ICP备14021682号-1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