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首页    职业区    学术与写作    工程技术区    软件区    资料区    商务合作区    社区办公室
 您好! 欢迎 登录注册 最新帖子 邀请注册 活动聚焦 统计排行 社区服务 帮助
 
  • 帖子
  • 日志
  • 用户
  • 版块
  • 群组
帖子
  • 221824阅读
  • 612回复

桩基础是否选择良好桩端持力层不重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土老帽

发帖
6786
土币
134522
威望
8337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08楼 发表于: 2007-11-17
桥桩的设计是很复杂的事,与工民建的几根小桩来比是两回事。
除了考虑受载以外,其负担的水平力,抗拔力,桩身材料设计都是需要相当功力的,非一个简单承载力设计了事。
自古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群QQ806601767,群71500158
离线panghq2901

发帖
15
土币
348
威望
14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09楼 发表于: 2007-11-19
重不重要要看实际计算中,桩端阻力占单桩承载力的比重,举个例子吧,我们这有这样的地层,十米左右见强风化基岩,其上为淤泥质土和粉质粘土及砂层,预应力管桩端阻力特征值可8000kpa,桩端阻力占比重很大,不重要?当然对于超长桩,由于侧阻力占比重很大,桩端阻力相对占比重较小,持力层的选择对单桩承载力自然影响较小。

发帖
1193
土币
529118392
威望
2101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10楼 发表于: 2007-11-19
理论和实践还是有区别
实质上施工中控制桩的质量是贯入度、贯入压力等指标
谁知道到了哪层土了
岩土的不可预测因素太多了
理论上摩擦桩的主要承载力在于桩的摩擦作用
端承桩主要在于端承的土层
端承摩擦、摩擦端承都不好说哪个比例大
求知若渴,谦虚若愚!QQ:17482812
离线zff1122

发帖
227
土币
2521
威望
560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11楼 发表于: 2007-11-21
同意版主意见,一般设计都是承载力与沉降双控的。
岩土人投身岩土事业
离线liberty521

发帖
502
土币
134
威望
1151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12楼 发表于: 2007-11-23
桩基础是否选择良好桩端持力层不重要?————解释

在讨论这个问题前,要明白为什么要用桩基础?
如果建筑场地浅层的土质不能满足建筑物对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同时不适宜采用地基处理措施时,就要考虑用桩基础(或其他深基础)方案。

桩是设置于土中的竖直(或倾斜)的基础构建,桩基础的作用:穿越软弱地层或高压缩性地层,将桩所承受的荷载传递到更硬、更密实或压缩性较小的地基持力层上。

通常,希望可以在较浅处找到合适的持力层,这样可以减小桩长,降低相应施工难度和成本。

如果持力层是岩层等比较好的地层(埋深较浅时),优选采用端承桩。

如果找不到好的持力层或好的持力层埋深较深,我们就要考虑采用摩擦桩了。

桩基础是否选择良好桩端持力层,需要根据具体的地层情况和上部设计荷载情况,从技术可行和成本控制两方面对比,优选。
离线土老帽

发帖
6786
土币
134522
威望
8337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13楼 发表于: 2007-11-23
希望可以在较浅处找到合适的持力层,这样可以减小桩长,?
请问楼上若天然地面以下1M即为基岩,做一米长的是桩吗?
自古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群QQ806601767,群71500158
离线liberty521

发帖
502
土币
134
威望
1151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14楼 发表于: 2007-11-25
若天然地面以下1M即为基岩,就不会考虑用深基础了。直接做浅基础就好了。还有人考虑深基础

吗?

桩基础是有适用范围的,既然要用桩基础,肯定是浅基础无法满足承载力或变形的要求。
离线土老帽

发帖
6786
土币
134522
威望
8337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15楼 发表于: 2007-11-26
楼上若天然地面下自1M开始见基岩,往下渐变,基岩顶面为天然地面以下1---20M,请问以何种深度为限定为桩基础?以何种深度为限定为浅基础?为何?
自古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群QQ806601767,群71500158
离线momo4472
发帖
7
土币
200
威望
8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16楼 发表于: 2007-11-27
 
努力学习中!!!
离线liberty521

发帖
502
土币
134
威望
1151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17楼 发表于: 2007-11-28
对于深基础和浅基础的定义,我们参照以往经验。
从施工角度来说,基础的埋置深度小于基础的最小宽度时称为浅基础。
反之则为深基础。
浅基础可用比较简单的施工方法,而深基础(如桩、沉井等)一般要采用特殊的施工方法和装备来建造。

基岩顶面为天然地面以下1---20M,考虑到地质构造,是属于断层,还是褶皱的一部分。能否修筑重要建筑物呢。

不同的工程地质情况,我们选择不同的的基础形式。
桩基础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要结合工程实际,参照以往的工程经验,选择正确的桩型,采用合理的计算方法,解决好实际问题。

希望和大家共同学习进步!
离线天上飞草

发帖
44
土币
594
威望
108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18楼 发表于: 2007-11-29
看什么情况控制 如果是整体沉降控制的话
那就不重要  重要的是沉降差多少  土体和桩的整体受力如何发挥
我认为桩是土体的特殊部分来对待问题就可以了
端承桩虽然有控制桩的变形 但其和周围土是紧密联系的
发挥的效应也是关联的 端承桩主要是还是取决于是否为主要控制作用
按概率或控制性理论来论证说明
基础和抗震的问题都很复杂
更复杂的加入地质运动后的结果  不过一般设计使用年限可以满足地质运动的影响
但特殊环境影响的特殊运动还是有的

本质的东西我觉得还是基础重要
混泥土的本构关系  钢筋混泥土的关系 是最基本的
[ 此贴被天上飞草在2007-11-29 11:57重新编辑 ]
离线chenkj1020

发帖
139
土币
929
威望
160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19楼 发表于: 2007-11-29
各位土友上来就定性为摩擦桩或端承桩,这种定性,或者说摩擦端承桩,或端承摩擦桩,都是一种简单的定性。
设计所有的桩都处于这种变化之中,不定量计取是无法确认到底是哪种桩的,这些定性应该在桩工作后定之。

极有可能你定性的摩擦端承桩是按摩擦桩工作的,所以说事前确定桩性无有依据的。

一般的岩土工程都有这些不确定性,设计与实际工作状态的差距,在很多情况下要考经验去平衡,计算是辅助
chenkj1020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温馨提示:欢迎交流讨论,请勿纯表情、纯引用!
 
上一个 下一个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3799号 浙ICP备14021682号-1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