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首页    职业区    学术与写作    工程技术区    软件区    资料区    商务合作区    社区办公室
 您好! 欢迎 登录注册 最新帖子 邀请注册 活动聚焦 统计排行 社区服务 帮助
 
  • 帖子
  • 日志
  • 用户
  • 版块
  • 群组
帖子
  • 47848阅读
  • 193回复

如何布置三桩二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houshan571

发帖
250
土币
17039
威望
1284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84楼 发表于: 2009-10-31
学习了啊   
离线157284733

发帖
350
土币
14
威望
2646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85楼 发表于: 2009-11-06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离线157284733

发帖
350
土币
14
威望
2646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86楼 发表于: 2009-11-06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离线157284733

发帖
350
土币
14
威望
2646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87楼 发表于: 2009-11-06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离线157284733

发帖
350
土币
14
威望
2646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88楼 发表于: 2009-11-06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离线zong2006

发帖
1771
土币
9774
威望
8365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89楼 发表于: 2009-11-08
如何布置三桩二锚? ------如何布?老帽能否给个立面提示一下,     
离线zong2006

发帖
1771
土币
9774
威望
8365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90楼 发表于: 2009-11-08
回 3楼(王羽) 的帖子
如此布锚,只能靠我辈手算了,或采用通用软件作支护单元计算了,。。。。     
离线半月长空

发帖
28
土币
710
威望
240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91楼 发表于: 2009-11-21
这样布置 受力等同于简支梁 弯矩较大不宜采用
用脑过度
离线learning

发帖
370
土币
11769
威望
1292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92楼 发表于: 2009-12-03
我也做过三桩两锚的,也是如3楼所示,个人认为间距几米的范围,即使不均匀布置,由于冠梁、腰梁等因素,相邻桩桩身受力虽然有不同,不过差别应该很小,应该说基本上在安全系数满足安全范围之内,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如果相邻桩变化很大,或者说中间那根桩位移大,那么由此产生的力肯定会重新分配,最终结果就是使得所有的桩差别很小,如果采用有限元来模拟这种趋势,我想应该是这样的,个人意见,望指教!
离线szgec

发帖
212
土币
10
威望
604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93楼 发表于: 2009-12-19
在讨论此问题之前,应该强调:岩土工程是一门实践超前于理论的学科,有些工程实践成功了,但仍有无法用理论解释的地方,这是岩土工程具有挑战性的特色,经验法、类比法在岩土工程中仍占有重要的地位。就此问题而言,个人的意见如下:
1、以上的很多朋友介绍了他们的成功案例,这说明在实践上,此种布置是可行的,但仍有必要对成功的原因进行研究,是规范太保守了?是计算模型太过于安全了?还是计算参数与实际不符.........。
2、近似的计算方法是不可取的。如果作为方案评审,计算书是不能通过的,将锚索的实际距离用三桩的平均间距进行等代是不严谨的,锚索实际的间距是多少就应该是多少,个人认为,此计算不能用单一的计算剖面进行概括,而应该根据锚索的不同间距分多剖面计算,根据内力的计算结果对桩进行配筋。
由此问题而引申,前不久参加一设计方案的评审,是一坑中坑的设计,基坑深度10m,在离基坑边5m的坑中下挖一3m的坑中坑,按照目前的规范,对如此的基坑是无法进行计算的,该设计计算将3m深的坑中坑等代为大坑再下挖1m,即采用理正软件将基坑按11m进行计算,如此的近似是毫无根据的。个人认为:对于超出规范的岩土工程,应该采用多方法进行分析、佐证,比如数值分析等方法,尽管数值分析方法仍存在一些问题,但至少其计算出结果趋势是可以参考的,考拍脑袋是不可取的。总之,对于岩土工程而言:
1、基坑支护工程是一临时性工程,即使实践成功了,当用于永久性工程时仍需谨慎。
2、作为工程师,应该有严谨的科学态度。
离线hzh2w

发帖
134
土币
1488
威望
876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94楼 发表于: 2010-01-04
非常赞同98楼的观点!   
离线duanping

发帖
41
土币
134
威望
330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95楼 发表于: 2010-01-05
学习,学习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温馨提示:欢迎交流讨论,请勿纯表情、纯引用!
 
上一个 下一个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3799号 浙ICP备14021682号-1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