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首页    职业区    学术与写作    工程技术区    软件区    资料区    商务合作区    社区办公室
 您好! 欢迎 登录注册 最新帖子 邀请注册 活动聚焦 统计排行 社区服务 帮助
 
  • 帖子
  • 日志
  • 用户
  • 版块
  • 群组
帖子
  • 13785阅读
  • 52回复

[转载]岩土工程(房屋建筑部分)勘探工作量布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ycf1976

发帖
1709
土币
255
威望
8177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24楼 发表于: 2007-11-26
占个沙发,感谢和支持!
离线tjb198408

发帖
280
土币
1999
威望
539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25楼 发表于: 2007-11-26
ding ding ding
离线张超

发帖
584
土币
58
威望
1900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26楼 发表于: 2007-11-26
 
离线心甘情愿
发帖
45
土币
87
威望
45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27楼 发表于: 2007-12-11
谢谢楼主,楼主好辛苦了!谢谢楼主,楼主好辛苦了!谢谢楼主,楼主好辛苦了!
离线深探

发帖
68
土币
88
威望
80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28楼 发表于: 2007-12-11
谢谢分享!!!
离线liwenlian

发帖
411
土币
15997
威望
608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29楼 发表于: 2007-12-11
看看。什么东西。..哈哈.  
离线woaidd

发帖
885
土币
4653
威望
6152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30楼 发表于: 2007-12-13
积极发帖  支持 ~~~
在线cdddd

发帖
51884
土币
392888
威望
5001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31楼 发表于: 2008-02-29
岩土工程(房屋建筑部分)勘探工作量布置 6VVxpDAi:  
J e,o(:  
1 岩土工程(房屋建筑部分)勘探工作量布置 / g{8  
1.1 执行的主要规范 k1oJ<$ Q  
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fXQ62:S  
2、《高程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 Hy1$Kvub  
3、《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50/5005-1998); ti (Hx  
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5^":;  
5、《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obgEJ7Y`l  
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pfa\, rW  
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qB (Pqv  
1.2 岩土工程勘察等级 v@tEHRadz  
1、工程重要性等级的划分; 8-NycG&)  
2、场地等级的划分; RrvC}9ar  
3、地基等级的划分; vQyY %  
4、根据工程重要性等级、场地等级和地基等级来划分岩土工程勘察等级。 g i6s+2  
1.3 勘察阶段划分 8T9 s:/%  
勘察阶段可分为可研阶段勘察、初步勘察、详细勘察和施工勘察。高层和重要工程,地质条件较复杂时要分阶段勘察。当建筑平面布置已确定,工程地质条件较简单,场地或其附近已有岩土工程资料时,可根据实际情况,直接进行详细勘察。 JJ7A` ;  
1.4 勘探孔类型 x<M::")5!V  
可分为一般性钻孔和控制性钻孔。 n)"JMzjQ<  
1.5 基础类型 \? )S {  
按基础构造形式分,主要的基础类型有:条基、独立基础、箱形基础、筏板基础、壳体基础、锚杆基础、桩基础、扩底墩基础、沉井基础和地下连续墙基础等。 F5RL+rU(h  
1.6 勘探工作量布置 8 5X}CCQ  
勘探工作量布置要根据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包括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地质作用、地震)、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工程上部荷载、功能特点、结构类型、拟采用的基础形式、变形限制和环境条件(主要指是否形成人工切坡)等综合考虑。 uR :EH.K  
1.6.1初勘 5RN!"YLI3  
(1)布孔原则 xws{"m,NX~  
A、勘探线垂直地貌单元(如山地、丘陵、平原、盆地等)、地质构造和地层界限; %L*EB;nK  
B、每个地貌单元应布置勘探点,地貌单元交接部位和地层变化较大的地段应加密;在微地貌(如斜坡、平地、陡崖、斜坡等)和陡倾岩层地段,勘探点应适当加密; !e$ZOYe  
C、地形平坦区可按网格布点; MGsQF#6]  
D、岩质地基按地方标准或地方经验确定; 'z5jnI  
E、对发育有不良地质作用地段应专门布置工作。 =DJ:LmK  
(2)勘探线、点间距和勘探深度 G~8BND[."  
A、土质地基(GB50021-2001)                    表1.6.1.1 lbda/Zx  
地基复杂程度等级 线距(m) 点距(m) 勘探孔深度(m) n}.e(z_"  
复杂 50~100 30~50 一般孔≥15,控制孔≥30 j=irx5:  
中等复杂 75~150 40~100 一般孔10~15,控制孔15~30 \hgd&H0UU  
简单 150~300 75~200 一般孔6~10,控制孔10~20 uAeo&|&  
1、局部异常地段应加密,控制孔占总数的1/5~1/3,且每个地貌单元应有控制孔;2、地面标高与设计标高相差较大时,应调整孔深;3、预计孔深有软弱层,孔深应适当加深,控制孔应穿透软弱层;4、对重要工业建筑应根据结构特点和荷载条件适当增加孔深。 Zh;wQCDj  
B、岩质地基(DB50/5005-1998)                        表1.6.1.2  x)Bbo9J  
工程条件 勘探工作布置原则 线距(m) 点距(m) 勘探孔深度(m) nK :YbLdK,  
建筑物安全等级 一级 控制整个场地,兼顾建筑周边及中心或筒体 20~30 20~30 控制孔进入预计基底下8~12m,一般孔进入预计基底下5~7m a%B&F|u  
二级 控制整个场地,兼顾建筑边线 25~40 25~40 控制孔进入预计基底下5~7m,一般孔进入预计基底下3~5m d<7b<f"~  
三级 控制整个场地 ≥30 ≥30 控制孔进入预计基底下2~3m,一般孔进入预计基底0.5~1m 2$5">%?  
边坡高度(m) >15 控制边坡卸荷带,兼顾控制可能滑动面 30~50 30~50 控制孔:垂直孔进入控制性缓倾结构面3~5m,斜孔进入边坡潜在滑动面或控制性陡倾结构面5~8m。一般孔:进入中等风化层基岩1~3m。 jeWv~JA%L|  
8~15 ]|tg`*l!>  
<8 aE5-b ub c  
洞室跨度(m) >8 沿洞顶轴线及洞侧,兼顾建筑边线 20~40 20~40 控制孔:1)进入洞底2~5m;2)进入压力拱圈内。一般孔:进入预计基底下2~5m。 O'wmhLa"W  
5~8 h'-4nu;*  
<5 p?y2j  
1、对斜坡、基岩面起伏较大或岩层产状较陡地带,适当加密勘探点和增加勘探深度;2、控制孔占总数的1/4~1/2,且每个地貌单元应有控制孔;3、场地起伏较大时,应根据预计整平标高调整孔深;4、预定深度内有软弱层,孔深应适当增加,控制孔应穿透软弱层;5、对重要工业建筑应根据结构特点和荷载条件适当增加孔深。 ;7z6B|8  
1.6.2详勘 P-Y_$Nv0g  
1.6.2.1 主要原则 q7Hf7^a  
(1)布孔原则 t<Yi!6  
A、根据建筑物特性和工程地质条件确定; sQ#e 2  
B、岩质地基按地方标准或当地经验确定; o@zxzZWg  
C、勘探点宜按建筑物角点、周边、中心、柱列线和电梯井位置等布置; [[IMf-]  
D、重大设备基础单独布点,重大动力基础和高耸构筑物勘探点≥3个; sh_;98^  
E、对发育有不良地质作用地段应专门布置工作。 Gn8 sB  
(2)勘探线、点间距和勘探深度 H9(?yI@Zr#  
A、土质地基(GB50021-2001)                      表1.6.2.1 ][S q^5`  
地基复杂程度等级 点距(m) 勘探孔深度(m) 5q0L<GOrj  
复杂 10~15 1、勘探孔深度从基础底面算起;2、基底宽b≤5m,条基≥3b,独立柱基≥1.5b,且≥5m;3、高层或需地基变形验算,控制孔孔深应大于变形计算深度,高层建筑一般孔进入基底下0.5~1.0b,且深入稳定层。 d=xjLbsZ  
中等复杂 15~30 q-<DYVG+  
简单 30~50 ^1.*NG8  
1、同一建筑的主要受力层或有影响的下卧层起伏较大时,应加大勘探点密度;2、单栋高层建筑≥4个钻孔,密集的高层建筑群勘探点可适当减少,但每栋至少应有一个控制孔;3、大面积堆载或含有软弱下卧层,应适当加深控制孔的深度;4、当需进行地基整体稳定验算时,控制孔深度应满足验算要求;5、大型设备基础勘探孔深度应≥2b。 Y 3ApW vS  
B、岩质地基(DB50/5005-1998)                  表1.6.2.2 losqc *|  
工程条件 勘探工作布置原则 线距(m) 点距(m) 勘探孔深度(m) 备注 60!%^O =  
建筑物安全等级 一级 沿建筑周边及柱列线 10~20 10~20 控制孔进入预计基底下5~8m,一般孔进入预计基底下3~5m 每单栋建筑≥4孔 Sk|e#{  
二级 沿建筑周边及柱列线 15~30 15~30 控制孔进入预计基底下3~5m,一般孔进入预计基底下2~3m 每单栋建筑≥3孔 tRdf:F\X  
三级 沿建筑周边 ≥25 ≥20 控制孔进入预计基底下2~3m,一般孔进入预计基底下0.5~1m 每单栋建筑不宜少于2孔,不得少于1孔 :>fT=$i@  
边坡高度(m) >15 控制边坡卸荷带为主 15~25 10~20 控制孔:垂直孔进入控制性缓倾结构面2~3m,斜孔进入边坡潜在滑动面或控制性陡倾结构面4~5m。一般孔:进入中等风化层1~2m。 垂直边坡的勘探线≥2条 B[@q.n  
8~15 垂直边坡的勘探线≥2条 %, psUOY  
<8 垂直边坡的勘探线≥1条 VhkM{O  
洞室跨度(m) >8 沿洞轴线及两侧,沿建筑边线及柱列线 10~20 10~20 1)进入洞底0.5~3m;2)进入压力拱圈内;3)进入预计基底下2~4m。 当场地受力层范围内洞室交叉、密集时,可适当加密勘探点线 %i9 e<.Ot  
5~8 15~30 15~30 [_'A(.  
<5 ≥20 ≥15 h+1|.d  
1、控制孔占总数的1/5~1/3,且每栋重要建筑物应有控制孔;2、上表主要指浅基础及筏板基础;3、预定深度内含有软弱层,孔深应适当增加,控制孔应穿透软弱层; cpjwc@UMe  
1.6.2.2 各类建筑物或基础勘察要求 >8(i;)(3  
(1)高层建筑(JGJ72-2004) GM%OO)dO}  
①每一单体的一级高层建筑,勘探点≥6个;二级高层建筑,勘探点≥4个; _U^[h!  
②建筑平面为矩形时宜双排布置;不规则时,宜按突出部位的角点和中心布置; G*9>TavE  
③在层数、荷载和建筑体形变异较大处,宜布置适量勘探点; H]/ ~ #a  
④勘探点间距一般15~35m,为准确查明暗沟、塘、滨等异常带,勘探点间距适当加密; VC88re`  
⑤岩溶发育区适当加密,必要时按每个柱下布点; UN.;w3`Oc  
⑥控制点占总数的1/2以上。 q~R8<G%YK  
(2)桩基 z,TH}s6  
1)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l:R]:w;ZI  
A、勘探点布置(土质地基) f#!+l1GV  
①端承桩12~24m,相邻勘探孔揭露的持力层层面高差宜控制在1~2m; 1VgGF^cYR  
②摩擦桩20~35m; G]ek-[-  
③复杂地基和大直径桩的一柱一桩工程,宜每柱设点。 f]/2uUsg %  
B、勘探孔深度 64?HqO 6(  
①一般性孔为预计桩长以下3~5d(d为桩径),且≥3m,大直径≥5m; G+<XYkz*  
②控制孔应满足下卧层验算的需要; a yoC]rE  
③钻遇软弱层时,适当加深; Fe0M2%e;|  
④嵌岩桩钻入预计嵌岩面以下3~5d,并穿过溶洞、破碎带,进入稳定层; :01d9|#  
⑤可能有多种桩长方案时,据最长桩方案确定。 J 8%gC  
2)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5IF5R#  
A、勘探点布置 C1D:Xi-  
①1/2~1/3的控制孔,一级建筑≥3个控制孔,二级建筑≥2个控制孔; KHAc!4lA  
②端承桩和嵌岩桩孔距12~24m,相邻勘探孔揭露的层面坡度>10%时,适当加密; \AwkK3  
③摩擦桩孔距20~30m; "A}sD7xy9  
④复杂地质条件的柱下单桩基础应按桩列线布点,宜每柱设点。 a}%f +`z  
B、勘探孔深度 O{l4 f:51  
①控制孔穿透桩端平面以下压缩层深度,一般孔深入桩端平面以下3~5m; =>;&M)+q  
②嵌岩桩深入持力层≥3~5d。 ]<^2B?}  
3)按《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 ^`kwSC  
A、勘探点布置 PB@IPnB-  
①控制孔≥1/3; >Q/;0>V  
②端承桩、墩或端承力为主的桩宜按柱列线布设,孔间距12~24m,相邻勘探孔揭露的层面坡度>10%时,应适当加密; \|0z:R;X  
③摩擦桩孔间距20~35m; &+#5gii1i  
④大直径(≥800mm)的桩或扩底墩,当地质条件变化较大时,宜每桩(墩)设点。 i3w~&y-  
B、勘探孔深度 # sw4)*v  
①当以可压缩地层(包括全风化或强风化岩层)作为桩端持力层时,控制孔应进入预计桩端持力层以下5~10m或6~10d,一般孔应达到预计桩端以下3~5m或3~5d; Y$ jX  
②对一般岩质地基的嵌岩桩,控制孔进入预计嵌岩面以下3~5d,一般孔进入预计嵌岩面以下1~3d;遇断层破碎带应钻穿并进入完整岩体3~5m; n2K1X!E$  
③摩擦桩控制孔超过预计桩长3~5m,一般孔超过预计桩长1~2m。 h+W$\T)  
4)按《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50/5005-1998) f'=u`*(b7  
嵌岩桩从嵌岩面下0.5m起算,控制孔约4~5d,一般孔约3d。 3jAr"xc  
5)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mJ' Lb0;  
单柱单桩的大直径嵌岩桩,应检验桩底以下3d或5m内有无空洞、破碎带、软弱夹层等不良地质条件。 lbAhP+B  
6)按《勘察文件补充规定(试行)》 9f! M1  
钻孔深度以桩底为控制基准,控制孔进入预计桩底下不少于5d,一般孔进入预计桩底下不少于3d。且大直径桩不少于预计桩底下5m,对重大基础还应适当增加孔深。 w0~%,S  
(3)基坑工程 ^m#tWb)f  
1)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详见P42-43) 2Xe1qzvo  
本条主要适用于土质基坑的勘察。对岩质基坑按当地标准或当地经验进行勘察。 ;stjqTd  
A、勘探点布置 eUy*0  
①勘察的平面范围宜超出开挖边界外开挖深度的2~3倍,在深厚软土区应加大; VL*KBJ  
②复杂场地和斜坡场地的开挖边界外应适量布置勘探点; 1 sHjM %  
B、勘探孔深度 /JS_gr@DK  
为开挖深度的2~3倍。 :K6JrS  
2)按《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50/5005-1998) p^8a<e?f~f  
A、勘探点布置 i47LX;}  
①勘探线垂直边坡走向布置; [#Qf#T%5h  
②勘察平面范围宜超出开挖边界外开挖深度的0.5~1倍,有危险外倾结构面时为开挖深度的1.0~1.5倍; !mxH/{+|n  
③勘探点、线按表1.6.1.2、表1.6.2.2确定;有危险外倾结构面时适当加。 / dJz?0  
B、勘探孔深度 +cH>'OXoB  
控制孔穿过潜在滑动面,进入稳定岩层3~5m,在坡脚处应低于地形坡面最地点1~2m。 yh E%X  
(4)边坡工程 jfMkN  
1)按《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N0p6xg~  
A、勘探点布置 n[Q(q[ULV  
①勘探线垂直边坡走向布置; b=5w>*  
②勘察平面范围应包括不小于岩质边坡高度或不小于1.5倍土质边坡高度,以及可能对建筑有潜在安全影响区域; qSNCBn '  
③每一单独边坡段勘探线不少于2条,每条勘探线不少于2个孔; TLsF c^X  
④控制孔深度应穿过最深潜在滑动面进入稳定层≥5m,并应进入坡脚地形剖面最低点和支护结构基底下≥3m; G!Brt&_'  
⑤安全等级为一、二级的边坡应提供沿开挖线的地质纵横剖面。 @:?[R&`  
详勘勘探点、线间距        表表1.6.2.3 =Ydrct  
边坡安全等级 线距(m) 点距(m) xE 8?%N U  
一级 <20 <15 _Q1p_sdg  
二级 20~30 15~20 *:n7B\.  
三级 30~40 20~25 @S@VsgQ%3Z  
注:初勘的线距、点距适当放宽。 jC'h54 ,Mr  
2)按《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50/5005-1998) (X "J)x aQ  
A、勘探点布置 8JY0]G6  
①勘探线垂直边坡走向布置; fB+h( 2N~  
②勘察平面范围宜超出开挖边界外开挖深度的0.5~1倍,有危险外倾结构面时为开挖深度的1.0~1.5倍; +;~N; BT  
③勘探点、线按表1.6.1.2、表1.6.2.2确定;有危险外倾结构面时适当加。 \#,2#BmO"E  
B、勘探孔深度 46g0 e  
控制孔穿过潜在滑动面,进入稳定岩层3~5m,在坡脚处应低于地形坡面最低点1~2m。 g[(@@TiG  
3)按渝勘监字【2002】6号文 BzfR8mD  
①勘探孔布置及勘探剖面应垂直斜坡走向并控制斜坡评价所需范围; ':(AiD-}  
②每条剖面至少2~3个勘探点,开挖线外侧应有勘探孔; ],weqs  
③对卸荷带应布置水平孔(或斜孔),必要时采用洞探,钻孔应控制可能破裂面以下3~5m; gk|>E[.  
④安全等级为一、二级的边坡应提供沿开挖线的地质纵横剖面。 RvAgv[8  
4)按《岩质高边坡(含基坑)及高填方场地岩土工程勘察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 0I.KHIB k  
评价边坡的断面至少有2~3个勘探点,开挖线外侧应有勘探点。 @mCe{r*`  
1.7 说明 gL_1~"3KGC  
1、以上系规范、规程的原则性规定,实际工作中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工作量的布置。如:在勘察过程中,根据逐步掌握的资料和信息,分析可能的基础方案,确定钻孔的间距和深度。若发现填埋的沟、塘、软弱夹层、基岩面坡度陡(可能失稳)、地质变化较大等,应增加钻孔和钻探深度。 )7 Mss/2T  
2、以上涉及数值范围值要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重要性选取。
离线mahorse128

发帖
1383
土币
42973
威望
1763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32楼 发表于: 2008-03-06
不错的资料,向楼主鲜花!
离线幽幽天空

发帖
332
土币
233
威望
592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33楼 发表于: 2008-03-07
 
离线气宇轩昂

发帖
385
土币
6
威望
372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34楼 发表于: 2008-03-07
还不错,看了觉得楼主总结的精神值得学习
离线baoxuangui

发帖
478
土币
1114
威望
2172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35楼 发表于: 2008-04-04
在这08奥运年里,我代表党和组织对你过去一年的奉献精神给与高度的评价,望你不负组织重望,再接再厉继续上传更好的东西,人民不会忘记您的,同时真心祝大家在奥运的一年里,工作愉快,学习进步,身体健康,人民币多多挣!鲜花呈上,请你收下这份礼物。 ~pp< T  
           
人类最伟大的发现就是,人能够通过改变自己的态度,从而改变自己的人生,你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怎样对待你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温馨提示:欢迎交流讨论,请勿纯表情、纯引用!
 
上一个 下一个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3799号 浙ICP备14021682号-1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