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岩土界的院士们 --]

-> 前沿动态与评论 -> 岩土界的院士们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   1   2   3  >>  Pages: ( 3 total )

sunjun 2007-03-28 20:02

岩土界的院士们

孙钧
孙钧,1926年9月17日生于苏州市,原籍绍兴市。1949年毕业于上海交大土木系。现任同济大学地下工程系教授、名誉系主任、校务委员,还担任中国岩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长等职。1991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
孙钧开拓并反展了一门新的学科分支—地下机构工程力学,并对地下结构粘弹塑性理论以及脆弹弹粘性节理岩体的蠕变损伤断裂效应机理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承担并完成了北京、上海地铁;江阴跨江悬索桥大锚碇工程的研究等20多项国家科技攻关、自然科学基金及重大工程研究项目,取得了巨大的技术经济效益。1993年参与了长江三峡工程永久船闸。设计施工。在同济大学创建了国内高校第一所“隧道与地下建筑工程”专业并使发展成为中国最好的同类专业之一。
主要论著有《地下机构》(上下册)、《地下结构有限元法解析》、《岩土学反演问题的随机理论与方法》等以及论文约175篇(部)。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人民防空委员会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光华基金科技一等奖。

钱七虎
钱七虎,1937年10月生,全国著名的防护工程专家。江苏昆山人。195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1961年赴前苏联莫斯科古比雪夫军事工程学院研究生部防护工程专业学习,获副博士学位。1965年7月回国,在西安工程兵工程学院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1981年任南京工程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部长,1983年起任院长,1988年授少将军衔,1990年获“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第四届成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常务理事、《爆炸与冲击》等杂志编委、八届全国政协委员。
在防护工程、系统工程及岩土工程等领域里,他出版了《民防学》等专著4部,论文50多篇。7项成果获国家或军队科技进步奖和工程兵优秀科技成果奖,1项获全国科学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

王梦恕
出生日期: 1938-12-24 00:00:00
学 科: 隧道及地下工程专家
工作单位: 北方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采访录像: 1
简 介: 隧道及地下工程专家。河南省温县人。1938年12月24日出生。1964年唐山铁道学院毕业,获硕士学位。铁道部隧道工程局高级工程师、副总工程师。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开拓了铁路隧道复合衬砌新型结构领域的理论研究,摸清了结构受力特点、机理,确定了施工要点及工艺;主持并参加大瑶山隧道深孔光面爆破、喷锚支护、监控量测、反馈信息指导施工、周边钻孔预注浆等关键技术成果的开发、研究和应用,使长大隧道修建技术有了重大突破;主持双线铁路隧道不稳定地层新奥法施工,首次系统地完成了超前支护稳定工作面支护体系的理论分析和应用,创造了新型网构钢拱架支护形式并广泛应用于地下工程;主持创造了“浅埋暗挖法”修建城市地铁和车站的施工配套技术,为城市地铁及地下工程修建开辟了一条新路。多次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陈厚群
出生日期: 1932-05-03 00:00:00
学 科: 水工结构专家
工作单位: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采访录像: 1
简 介: 水工结构专家。江苏省无锡市人。1932年5月3日出生。1950年--1952年在清华大学学习,1958年毕业于原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学位委员会副主席、工程抗震研究中心主任。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在混凝土坝的抗震加固理论研究和解决重大工程的抗震关键问题方面,做出了创造性贡献。解决了新丰江、二滩、小浪底等重大工程的抗震问题;主持编制和修编了我国《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等多项规范;负责建置我国第一座大型3向6自由度模拟地震振动台,并为大坝现场振动试验建立了一整套严格的科学测试监测手段。20次获得国家级及部、省级科技成果奖。发表论文百余篇。

卢耀如
地质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1931年5月生于福州。
  1953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现任国土资源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研究员。
  卢耀如长期从事岩溶地质的科研和工程实践,建立了岩溶发育与工程环境效应系统理论,参与实践及指导了一系列水利水电、铁道、矿山及城镇工程的勘测研究。
  卢耀如在岩溶(喀斯特)研究方面的成就显著,被国内外学者赞称为“喀斯特卢”。
重要学术观点与贡献:
从事水文、工程与环境地质工作40多年来,建立了岩溶发育系统理论,参与实践指导水利水电、铁道、矿山及城镇许多大工程勘测研究;负责查明官厅水库渗漏塌陷,为大坝及京津安全做出重要贡献;参加南津关坝区勘测研究;指导乌江渡水电站等大工程的勘测与基础处理;负责西南岩溶地质—生态环境研究,为国家民委向中央汇报石山脱盆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指导解决阿尔巴尼亚“费尔泽”和“毛泽东”两大水电站工程地质问题;应邀在英、加、美等国讲学,并在我港台地区讲学与指导研究大工程的地质问题。

王思敬
1934年生于上海,1959年毕业于苏联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1963年获苏联地质矿物科学副博士学位。
  1963年从苏联回国后,一直工作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1评聘为研究员,1982年聘为博士生导师,1984年任副所长,1987~1995年任所长。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0年任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主任。2001年受聘任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名誉院长。
  长期致力于地质与力学、地质与工程相结合和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依存关系、相互作用等方面理论研究,在创建工程地质力学、发展岩体结构理论和工程岩体变形破坏机制、开拓环境工程地质领域等方面做出重大贡献。坚持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参加并指导了长江三峡、雅砻江二滩、黄河小浪底、红水河龙滩、金沙江向家坝和虎跳峡、广州抽水蓄能电站、金川镍矿开采、地下核爆炸与工程防护等重大工程的研究与咨询。在国内最早进行了城市地质信息系统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其多项研究成果获得国家、中国科学院奖励,1987年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王思敬院士一贯重视教育和人才培养,指导了数十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2000年受聘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兼职教授,致力于学院的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筹建岩土工程中心和虚拟现实技术研究室。他十分关注21世纪城市化议程与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在我院成立城市化研究中心的基本思想。
  担任《工程地质学报》、《岩土工程界》主编,《Engineering Geology(国际工程学报)》、《中国科学》、《科学通报》、《Geotechnical Testing Journal(岩土工程测试学报)》等杂志编委。撰有《坝基稳定性工程地质力学分析》、《地下工程岩体稳定性分析》、《Geoenvironmental Consideration in the Strategic Planning of Regional Development(区域发展战略规划的地质环境研究)》等专著和100多篇学术论文。
  王思敬院士是国内著名的岩土工程、岩石力学和工程地质学家,积极推动国内外学术交流,在国际学术界享有很高声誉,曾获东南亚岩土工程学会卓越贡献奖。现任全国工程地质专委会主任、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长、国际发展地球科学家协会(AGID)理事长、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学会(IAEG)理事长。

汪闻韶
汪闻韶,1919年3月5日生于苏州市。1943年毕业于中央大学水利工程学系。留美后获衣阿华大学力学和水力学硕士和伊利诺斯理工学院土木工程博士学位。现任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抗震防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1980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
他不忘祖国人民对他的培育之恩,毅然于1954年冲破美国阻挠而回国。他重点研究饱和沙土的液化机理及其在振动作用下的孔隙水压力产生、扩散和消散的基本规律,建立了计算机模式的雏形。主要成就有探索和澄清了国外对土液化概念和机理中的一些较模糊的问题,以及土液化与极限平衡状态和破坏间的区别和联系;探讨了土坝和地基地震分析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地震变形分析比地震稳定分析更为重要和抗震工程措施比计算分析更为有效的见解。著有《饱和沙土振动孔隙水压力扩散和消散问题》等论文,参加编写《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一九六六年邢台地震》、《唐山大地震震害》等著作,主编了《中国水利工程震害资料汇编1961—1985》,保存了我国1961—1985年间15次地震中水利工程震害情况历史性第一手调查资料。1997年专著《土的动力强度和液化特性》出版。其研究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四等奖

卢肇钧
卢肇钧 (院士)
姓名: 卢肇钧 (院士) 性别: 男
民族: 汉 出生年月日: 1917-11
毕业院校: 清华大学、美国哈佛大学 专业: 工程地质
最终学历: 本科 技术职称/职位: 研究员
职务: 中国科学院院士 国籍: 中国
个人简介: 卢肇钧,祖籍福建省福州市。194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1948年获得美国哈佛大学科学硕士学位,1948年至1950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土力学研究室任助理研究员,朝鲜战争时辞职回国。
回国后在铁道科学研究院任研究员并创建土工研究室,长期从事土力学及地基基础工程技术的研究并对我国特殊土地区的筑路技术作出了突出贡献。在五十至六十年代研究解决了西北地区盐渍土和东南沿海软粘土的工程性质和筑路技术并制定有关的设计原则。在挡土结构方面发展了新型锚定板结构的设计理论。七十年代以后对我国中南和西南各省膨胀土地区的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对策。在国内外主要的学术刊物上发表了高水平的论文数十篇,并主持编写了我国《土木工程指南》和《地基处理手册》中的地基基础部分。在1979至1990年的11年间连续兼任中国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会的常务副理事长和理事长,主持召开了中国第三届、第四届和第五届全国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术会议,出版了各届会议的论文选集,并组织中国的学术论文和代表团出席了第十届和第十一届国际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大会。为我国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科的发展与提高作出了贡献。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7年和1999年发表了非饱和土抗剪强度理论的新概念,同年被美利坚科学名人传记学会(AA***)评选为千禧年(2000)世界科学名人。

葛修润
葛修润院士 男 1934年7月出于上海市。现任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岩土力学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兼任《中国科学》、《科学通报》、《岩土工程学报》、《岩土力学》等杂志编委。1952年就读于清华大学水利系,1954年被选派到原苏联敖德萨建筑工学院留学,1959年回国。主要从事岩石力学数值方法、测试设备和实验技术以及重大岩土工程关键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他是我国在岩土工程方面最早引入有限元法的学者之一,1973年完成的511工程地下洞室群的有限元非线性分析工作,是我国将有限元方法用于大型地下洞室群分析的首例。领导科研人员开展了离散元法、不连续变形分析方法、流形元法、无网格迦疗金法和静态FLAC方法等新型数值分析方法的研究,并开发了功能完备的计算软件。主持的几个著名露天矿(如海南铁矿、大冶铁矿、铜绿山铜矿、永平铜矿等)边坡工程的稳定性分析、监测和治理工作,在国内同类型工作中处于领先水平。主持研制的RMT伺服控制岩石力学多功能试验机系统 “在总体性能上达国际领先”(1993年中科院院级鉴定意见)。主持研制的钻孔全景数字摄像系统在国内居领先地位。主持了用于探索岩石细观损伤扩展规律的CT试验专用加载器的设计工作和CT实时试验工作,试验成果已在《中国科学》发表,在国外尚未见同类成果报导。他曾于(1981 -1983)年获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洪堡基金会研究奖学金,与国际岩石力学学会创始人、岩石力学权威学者米勒教授从事合作研究,并多次赴德国、奥地利、美国、瑞士、法国、加拿大等国参加重要国际会议,考察访问和学术交流。1985年以来共获国家和省、部级奖18项,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50多篇。1978年被全国科学大会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1988年被国家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刘宝琛
 刘宝琛,男,满族。1932年出生,辽宁省开源县人。中共党员。1956年毕业于东北工学院(现东北大学)。1962年获波兰科拉克夫矿冶大学技术科学博士学位。
  刘宝琛教授长期致力于采矿工程及岩土工程研究。创建了时空统一随机介质理论;提出了裂隙岩石通用力学模型;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开采影响下地表移动及变形计算方法并开发了系列微机软件。这些成果已为国内外同行所公认,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广泛应用价值。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多次获省部级奖励。
  刘宝琛教授1994年5月当选为波兰科学院外籍院士,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冶金部长沙矿冶研究院副院长。现任国际岩层力学局委员、国际岩石力学学会中国小组组员、国际隧道会议组委会委员、湖南省科协副主席、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湖南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长。

谢和平
谢和平,力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56年1月出生于湖南省双峰县,中共党员。1978-1987年在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专业读本科、研究生,获硕士、博士学位。曾任中国矿业大学校长,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校长、党委副书记。现任四川大学校长。
  谢和平是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重点学科"矿山工程力学"学术带头人,博士生导师。是中国力学学会理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协委员、中国煤炭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兼任《力学学报》、《岩土工程学报》等10余种科学刊物的主编或编委。
  谢和平长期致力于矿山岩体力学与工程研究和实践,于80年代初在我国最早建立了矿山裂隙岩体宏观损伤力学模型,研究其自然性状及导致灾害性事故发生的机理和过程,开拓了矿山裂隙岩体损伤力学研究新领域,成功预测了采动围岩的损伤大变形和蠕变稳定过程,并应用于深部巷道大变形预测、蠕变分析及其相关的巷道支护设计等重要工程领域。1985年起,他创造性地引入分形方法对裂隙岩体进行非连续变形、强度和断裂破坏的研究,形成了矿山裂隙岩体非连续行为分形研究的新方向,并与损伤力学相结合在岩爆、地表沉陷、顶煤破碎块度控制等重要矿山工程应用中获得成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谢和平的成果集中体现在他的《岩石混凝土损伤力学》、《FRACTAL IN ROCK MECHANICS》等6本中英文专著、190篇论文及有关工程实践中,成果被SCI收录34篇、引用299次,EI收录47篇,CSCD和CSTPC引用346次。其科研成果199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199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200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煤炭部、教育部等省部级二等以上奖励6项(均为第一获奖人)。他先后培养出了博士、博士后16名。并多次应邀到国外讲学与合作研究,1991年被美国犹他大学聘为客座教授,为该校正式开设两门课程。1992.10-1993.8被聘为英国皇家学会客座研究员和英国南安普敦大学客座教授。1994年和1996年应邀为客座教授赴德国汉诺威大学讲学。1993、1997和1999年三次应邀为客座教授赴波兰西里西亚工业大学讲学与合作研究。
  谢和平教授先后获得多项学术奖励和荣誉称号,1990年被授予"煤炭系统优秀青年知识分子标兵"称号。1991年被国务院、国家教委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称号,同年被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2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同年获"中国青年科技奖"。1993年获首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技术科学)",为全国6名获奖者之一;并获"霍英东优秀青年教师奖(研究类)"。1994年成为首批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专项基金资助"的专家。1995年又成为首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的专家。1996年进入国家七部委"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1997年成为江苏省"333跨世纪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并被国家人事部、国家教委授予"优秀留学回国人员"称号,2001年获孙越崎能源大奖。2001年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2年获科技部973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灾害环境下重大工程安全性的基础研究"首席科学家,2003年成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首席科学家。



jkison 2007-04-03 09:28
这都是我们的在知识海洋导航的灯塔

lfw 2007-04-03 10:25
向他们学习!

lifeng5072 2007-04-04 22:29
请问孙钧 和楼主是同一人?

sunjun 2007-04-05 08:45
呵呵,孙院士哪有时间做这个啊,有幸我的名字与他的同音

baitian121 2007-04-05 17:46
卢耀如院士也是我们同济大学地下系的哦

zhixiangong 2007-04-12 01:06
前辈们的作风和学识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sunyigang 2007-04-19 13:39
向院士们致敬!

zw06017025 2007-04-22 20:33
佩服啊

guohd1984 2007-04-24 11:23
我们应该多向前辈们学习啊

ws009 2007-04-25 17:23
我日  都是一群高人

caoxin3344 2007-06-06 13:13
敬礼!

西门公子 2007-06-06 21:40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了,做一个象他们一样的人

li_kaifang 2007-06-07 15:00
向他们致敬
向他们学习

ahere 2007-07-11 10:36
还有个郑院士怎么没有啊

wangst_451 2007-07-16 21:07
向院士们学习

xing_xin007 2007-07-17 11:42
光看这经历,就知道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weq55555 2007-07-19 10:44
向院士学习,向院士致敬!!!

cql 2007-07-20 17:06
佩服

yuanap 2007-07-21 11:16
牛人 [s:67]

yuanap 2007-07-21 11:18
我觉得还是缺少领军人物

或者说有号召力的

具体也因为国内虽然工程项目多,但总结经验,推出理论或者思想偏少

有的也只是匠人

mhblowal 2007-08-05 22:05
如果能得到大师指导,实乃三生有幸!大师之光将被四表!

adong2006 2007-08-08 14:23
张在明
  张在明 岩土工程与工程勘察专家,1942年7月4日出生于云南省昆明市,原籍河南省济源市人,1965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后在美国和加拿大做访问学者多年,曾任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现任顾问总工程师,北京工业大学双聘教授。担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分会理事长。
  从事工程勘察和岩土工程专业生产和研究工作,负责重大工程勘察和岩土工程项目的策划、实施与审定。主持的重大项目在百项以上,解决了很多难度很大的工程问题。研究工作有:工程评价与数值分析、计算机应用、土的动力特性与地震反应分析、地下水非饱和渗流、主持全国行业技术发展要点制定等。
  国家勘察大师,北京市有突出贡献专家,获北京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国家级优秀工程4项,优秀软件奖1项,部市级优秀工程奖13项,部市级科技进步奖11项;出版专著2本和译著2本,在国内外发表论文约70余篇。
  200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adong2006 2007-08-08 14:35
刘宝琛(1932年),男,辽宁开源人。采矿及岩土工程专家。1956年东北工学院采矿工程系毕业,1962年波兰科学院岩石力学研究所研究生毕业,获技术科学博士学位。现任长沙铁道学院教授兼岩土及地下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长沙矿冶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由于在矿业及岩石工程方面的重要贡献,先后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发表论文160余篇,出版专著2本。先后培养硕士生7名,博士生18名。1994年当选为波兰科学院外籍院士,1997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现任"长沙铁道学院岩土及地下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研究中心所承担的业务范围如下:1.铁路、公路及矿山岩土边坡工程堪查,边坡稳定分析及岩土加固技术。2.深基坑工程开挖工艺、侧壁加固技术及监测技术。3.隧道及地铁的建造对地面环境影响分析,地表沉降及变开对建筑物影响、损害分析及加固技术。4.地下降水工程及其对环境和地面建筑物的影响分析。5.桩基托换技术及建筑纠偏技术。6.隧道及地铁围岩维护技术。7.铁路、公路及建筑物软基处理技术。8.地下工程防水技术。9.地下采空区及天然岩洞(土洞)监测、处理技术。10.沉管隧道特殊技术。11.岩土工程爆破设计。12.预裂及光面爆破设计。13.岩土工程爆破监测。14.爆破拆除。15.岩土工程软件开发。三、科研成果简介1.建筑物、河下及铁路下采矿理论及技术研究,曾获省部级科技一等奖1项,并已在全国各煤矿及部分金属矿山应用。
 郑颖人(1933.11.05--)岩土工程与地下工程专家。浙江镇海县人。1956年毕业于北京石油学。曾任教授和常务理事。现任后勤工程学院教授。1978年提出了地下工程弹塑性、粘弹塑性位移解及围岩压力计算公式,完善了地下工程围岩压力理论。发展了应变空间塑性理论与多重屈服面理论,尤其在建立广义塑性理论上取得重大进展。在岩土工程的边界元、应变空间弹塑性有限元、弹塑料性半解析元、反分析等方面也做出了一定成绩。在军队地下工程、城市岩石工程与区域性土领域,包括飞机洞库、掘开式机库、洞式仓库、油库等设计、锚喷支护计算、浅埋洞室上修建高层建筑、两洞间最小岩石间壁、软粘土地基强夯、膨胀土地基勘察与计算及压实黄土地基沉降等方面,为部队与地方解决了技术难题,取得了良好的军事与经济效益。编制过国家《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及多部国军标与地方标准。先后发表论文250余篇,出版专著4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与三等奖各一项,军队及部委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五项,获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奖一项,水利部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一项。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50名,三次被评为全军优秀教师。1978年被评为全国科学大会先进个人,1991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被总后勤部授予“科学技术一代名师”称号,2000年获茅以升奖提名奖。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祖煜,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水利水电、土木工程专家。
      1943年2月13日出生于重庆市。
    196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水利系。
    1967~1979 水利电力部第二工程局工作,参加官厅水库等工程。
    1979~1981 加拿大Alberta大学土木系进修。
    1982~至今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工作,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1984~1989 任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职务。
    1989~1991 清华大学水利水电系学习,获工学博士学位。
    1992年6~10月 澳大利亚Monash大学土木系高级研究员。
    1994~2005 清华大学兼职教授
    1995年 被批准为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2005年 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目前担任的学术兼职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常务理事。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理事。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分会副理事。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工程科学部科技委员会委员。
    岩土工程学报编辑委员会副主编。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编辑委员会委员。


    陈院士生于1943年2月。1960年在上海向明中学完成了高中学业,同年考入了清华大学, 196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水利系。毕业后,曾有十余年在水利水电的第一线从事地基处理和水库的设计、施工工作。在此期间曾荣获“北京市科技先进工作者”称号。1979年作为我国第一批访问学者赴加拿大Alberta大学进修,从师于著名的土力学专家Morgenstern教授。在两年的留学生活中,他旁听了土木系岩土专业的全部研究生课程,同时开展研究工作。1981年返回祖国,在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工作。
在长期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中,陈院士一直在思考一个有关滑坡机理的根本性认识问题。在滑坡发生那一刻,一个原先十分完整的岩体为什么会突然“粉身碎骨”。两院院士潘家铮教授为此提出过一个著名的“最大最小原理”。他认为,边坡和有生命的物体一样,受“生存原则”的支配。也就是说,在边坡“死亡”、滑坡发生那一刻,它的抵抗力将达到最大。

    在“国际岩石力学与采矿工程学报”发表的论文中,陈院士提出的一个楔体稳定分析的广义解,对这一特定的领域,他以无懈可击的数学力学推导,证明了在剪胀角等于摩擦角,即 , (摩尔-库仑相关联流动法则成立)时,,,从而使最大原理在楔体稳定领域得证。也修正了已经在国内外使用了半个世纪的教科书经典方法,获得了中国学者向传统方法挑战的独创性学术成果。

    陈院士出版著作7部(独著1部,合著3部,参与编写专著3部),发表论文120余篇,上述研究成果构成了一个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和严密数学力学内涵,覆盖边坡稳定、土压力和地基承载力三个领域的二、三维极限分析方法体系。

    陈祖煜十分重视研究工作的推广应用。他编制的边坡稳定分析程序STAB经过水利部水电规划设计院鉴定,列为土石坝设计专用程序,经过近20年的推广和应用,该程序已成为拥有141个合法用户的重要的行业专用计算机软件。已在国内外一百多家工程、科研单位和高校获得广泛的应用。提出了解决小湾、天生桥、漫湾、二滩、天荒坪等大型工程滑坡险情的工程措施并成功实施。

杨岚 2007-08-10 15:07
向院士们致敬!!!

benjackxu 2007-08-10 15:15
引用第20楼yuanap于2007-07-21 11:18发表的  :
我觉得还是缺少领军人物
或者说有号召力的
具体也因为国内虽然工程项目多,但总结经验,推出理论或者思想偏少
.......



同意楼主所说,这些院士尽管绝大部分水平不错,但似乎没一个能担当学术领袖的,手下弟子都相互倾轧内斗得比较厉害,一个和尚一个庙,相信坛子中不少人是他们的徒孙啦,应该有体会吧。怀念陈宗基、谷德振等大师们,做学术也要德艺双馨,以德服人的。

gger88 2007-08-11 19:43
向院士学习阿

gger88 2007-08-11 19:44
台厉害了,牛人阿

雕龙 2007-08-14 11:48
呵呵!这么详细啊!

sunshuaiqin 2007-08-14 16:11
这些牛人都没有接触过

夜泊蓝桥 2007-08-14 18:25
尊敬啊!
对前辈致敬!

airbubble 2007-08-14 19:35
致敬。。。学习。。。

cugtao 2007-09-05 23:04
了不起,啊,学到他们的一成,就行拉,嘿嘿

lzx312 2007-09-06 17:50
是呀,现在的院士并不一定是学术界的最顶级人物,只是更综合型人物,我们佩服他们的能力,但不需盲目崇拜,其实没有院士称号你接触时也是一个有能力的前辈

byy9323 2007-09-06 21:04
还有很多呀,如沈珠江

我心永恒 2007-09-07 00:56
向院士们看齐! [s:65]

freece 2007-09-07 15:22
楼主啊,下次copy一定要看看全不全啊,岩土理论界权威人物沈珠江都没看见!

suhuwa 2007-09-08 16:07
前进的 动力

aaronhoog 2007-09-11 23:15
我觉得应该有谢定义啊

勇记副食店 2007-09-12 08:19
岩土大的院士都比较实在

勇记副食店 2007-09-12 08:19
沈老已经走了

liushujiang 2007-09-19 09:40
[s:56] 感慨万千啊

foxhe 2007-09-19 17:51
都是老学者啊

geo9243 2007-09-27 19:42
见过葛休润,听过欧阳自远的讲座(地球化学方面的)

zgxhhu 2007-10-30 14:22
好东西,谢谢

wjsd2001 2007-10-31 17:50
向院士们致敬!

duke110 2007-11-01 22:23
还有一个梁文灝啊

geojg 2007-11-02 22:23
院士一般在他的领域有所突破!

yjchen8 2007-11-04 21:10
呵呵
我觉得不是太可能
只可能是楼主太崇拜孙钧教授了吧
呵呵

yuki0455 2007-11-15 10:00
周镜怎么没有?
周镜
周镜(1925.12.21--)岩土工程专家。原籍江苏省宜兴市,出生于江西省南昌市。1947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49年毕业于美国俄亥俄州大学获硕士学位。铁道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长期从事铁路路基建设和科研工作,为路基土工的理论和技术的提高和发展,作出了较系统和突出的贡献:提出了按黄土结构力学性质确定边坡的成果;提出了第二破裂面计算衡重式挡土墙土压力的原理和判别墙后滑动面出现范围的公式;最早采用桩排架支挡、短密砂井和生石灰桩处理软土路基取得成功,为贵昆铁路、塘沽新港铁路大面积软土路基的修筑作出了贡献;提出了静力触探确定桩承载力的综合修正系数法,并较系统地组织解决了静力触探应用中的技术问题,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是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成昆铁路新技术”项目的主要参加者之一。结合工程,指导研究生研究软土连续加荷固结试验技术,土工织物加固软土的破坏机理,实用的软土沉降计算方法等。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查看完整版本: [-- 岩土界的院士们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Time 0.015875 second(s),query:5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