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地基最终变形量与时间是何关系? --]

-> 综合讨论与精华区 -> 地基最终变形量与时间是何关系?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   1   2  >>  Pages: ( 2 total )

土老帽 2010-06-15 21:55

地基最终变形量与时间是何关系?

目前按规范计取的地基最终变形量,按照分层总和法,根据附加应力系数计取求得,不同的地区按压缩模量当量值计取修正系数,确定作为地基的最终变形量。
1、压缩模量取实际压力段虽然是一种进步更逼近实际,但为何不采取变形模量对应于实际压力段更吻合?
2、地基最终变形量是渐次发生的,实际计算的变形量绝对不是一次性发生,那末计算所得的变形量与时间是何种关系?
3、持力层为粘性土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排水固结而发生变形,而砂类土与卵砾石在加载完毕即完成最终变形量的70%,这充分说明地基最终变形量与土的特性有关,可为什么计取的地基最终变形量无有考虑土层的特性呢?与土的特性应该是何种关系呢?
4、上述这些问题无有解决,计算的地基最终变形量有什么意义?地基变形与承载力提高是何种关系?地基变形与地基隆起破坏是何种关系?地基变形与地下水类型、径补排条件又是何种关系呢?地基最终变形量与时间是何种关系呢?


zhujie_66 2010-06-15 22:36
1.压缩模量是指侧限状态下土的模量,而变形模量是考虑了土可以有侧向变形时的模量,一般变形模量E=βEs(Es是压缩模量),在计算沉降量时一般假设为侧限应力状态,所以用压缩模量计算。当然,这与实际情况有一定差异,所以采用修正系数进行修正。
2. 粘性土地基变形量是随土的固结程度而发展的,其中瞬时固结是开始就发生的变形,主固结中沉降可以用一维渗流固结理论进行计算(或比奥固结理论),次固结沉降是指土颗粒本身的蠕变,可以用次固结指数计算。
无粘性土的透水性较大,一般在施工期沉降完成了大部分,因此其工后沉降对建筑物影响较小。而且无粘性土想取原状土样比较麻烦。
3. 规范法计算最终沉降量一般没有考虑土层特性,所以与实际有差距,有时甚至相差到数量级,但因为计算简单方便而常被应用。

高铉清 2010-06-16 00:49
土的最终沉降量与时间没有关系。
如果土的沉降要和时间有关,就不是土的最终,注意最终沉降量,土在某一时间的沉降量才与实践有关。

njzy0532 2010-06-16 11:02
关于问题1
用压缩模量计算是不考虑侧向变形对沉降的影响的。
“有些省市地基规范规定沉降修正系数ψs随荷载增大而增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侧向变形对沉降的影响。”(《土工原理》(殷宗泽 等,2007),65页)
另外,我认为:
压缩模量是简单的室内试验就可以得到的,变形模量是现场平板载荷试验得到的。受经费制约,多数小型的项目是不会进行现场平板载荷试验的,因此统一采用变形模量在实际操作上存在困难。

关于问题2和问题3
沉降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瞬时沉降,固结沉降,次固结沉降。
“工程设计中,目前使用的分层总和法或对数法(e-lgP法)计算的沉降实际上只是固结沉降,其他两部分沉降所占比重小,常被略去。忽略初始沉降和次固结沉降使计算沉降量偏小,但是土样的扰动,用基础中心线沉降代表平均沉降等,又使计算沉降偏大,有相互抵消的作用。对于高塑性的软土,流变特性显著,且长期沉降对工程影响很大,则是要另考虑次固结沉降的。”(《土工原理》(殷宗泽 等,2007),77页)

关于问题4
这个问题内容有些多,我就先不掺和了,不过看了这个题目我有想起来我前几天做题遇到的一个关于沉降计算的问题,一会儿发帖上来,还请各位网友指教。


love36524 2010-06-16 16:08
引用第3楼高铉清于2010-06-16 00:49发表的  :
土的最终沉降量与时间没有关系。
如果土的沉降要和时间有关,就不是土的最终,注意最终沉降量,土在某一时间的沉降量才与实践有关。



是啊,沉降量才和时间有关系。受教了。

love36524 2010-06-16 16:21
四楼的什么时候再发帖。。?

love36524 2010-06-16 16:22
老帽发帖,很有深度。。

[attachment=156510]

njzy0532 2010-06-16 16:28
引用第6楼love36524于2010-06-16 16:21发表的  :
四楼的什么时候再发帖。。?


呵呵,借借老帽的人气,
我的帖子在这里:
关于降水引起地面沉降计算的疑惑
http://www.yantubbs.com/read.php?tid=97882

也算和沉降沾边。

love36524 2010-06-16 16:38
这个我已经看过啦。。。


zznchy 2010-06-16 17:19
好帖,顶一个

c.h.u 2010-06-17 22:58
我来了  帽哥 鲁俊义

wyh638 2010-06-18 09:54
土的最终沉降量与时间没有关系。
注意最终沉降量,土在某一时间的沉降量才与实践有关。

胡建设 2010-06-18 21:40
楼主太有才了,让我受益匪浅,感激不尽

zhangfanghui 2010-06-19 17:33
好帖,顶~!

qinccckencn 2010-06-19 20:14
在此学习了,呵呵

li-j-g 2010-06-20 14:04
沉降计算是一个永远争论的话题

li-j-g 2010-06-20 14:06
目前的公式只是现实的一种非常粗超的简化,所以不能特别缜密的分析

watercamel 2010-06-20 16:45
这些问题提的非常好。感觉比有些回答问题的人认识都深刻些

watercamel 2010-06-20 19:08
“目前按规范计取的地基最终变形量,按照分层总和法,根据附加应力系数计取求得,不同的地区按压缩模量当量值计取修正系数,确定作为地基的最终变形量。”
————这也表明,规范法所谓的最终变形具有一维局限性,适用于一维问题,或对称问题的对称面的变形估算。
“1、压缩模量取实际压力段虽然是一种进步更逼近实际,但为何不采取变形模量对应于实际压力段更吻合?”
——变形模量考虑了多维变形特性,理论上更符合实际,可是影响规范法结果的因素还有很多,所谓的修正系数,其实是综合了很多因素的结果,如果此处改用变形模量,那么相应的修正系数如何去修改?是否修正系数中,早已考虑了变形模量和压缩模量两者之间的差异,这还是需要深入研究的。再者,变形模量和压缩模量之间的理论关系实用时靠得住么?泊松比如何准确确定?这都是问题。
“2、地基最终变形量是渐次发生的,实际计算的变形量绝对不是一次性发生,那末计算所得的变形量与时间是何种关系?”
————既然是最终变形,应该是变形量不再随时间而发展了,何来的最终变形渐次发生?不妨改称地基变形渐进发展?地基变形与时间的关系,及其复杂,机理上看,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和蠕变都对其有不同比例的贡献,这些性质不同的变形如何区分也是个难题,即便区分开来,就拿蠕变而言,蠕变变形量与时间的关系最为显著,其表现形式也有很多,恐怕现在还是搞不灵清的。
“3、持力层为粘性土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排水固结而发生变形,而砂类土与卵砾石在加载完毕即完成最终变形量的70%,这充分说明地基最终变形量与土的特性有关,可为什么计取的地基最终变形量无有考虑土层的特性呢?与土的特性应该是何种关系呢?”
————这个例子的证明理由似乎不是那么充分,呵呵。规范法计算最终变形量谁说没有考虑土性的不同?例子中的固结变形,不是最终变形,而是一种主固结有关的时间效应问题,这与次固结效应有点类似,但本质不同。他们都是地基变形随时间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压缩试验提供了不同土类最终沉降计算的试验基础,在最终沉降计算理论上,没有大的差别。
“4、上述这些问题无有解决,计算的地基最终变形量有什么意义?地基变形与承载力提高是何种关系?地基变形与地基隆起破坏是何种关系?地基变形与地下水类型、径补排条件又是何种关系呢?地基最终变形量与时间是何种关系呢?”
——这些问题太多,过于发散。实际问题也确实如此。可观的讲,地基最终变形量人类永远不知道,人类所能做的,仅仅是预测,高人的不同之处在于预测精度高而已,但高人在不同工程中的实际预测效果也未必一直都是高水平,高精度。因为人,永远只是人。而自然,永远充满了未知。

haozi685 2010-06-22 08:00
好像目前并没有确定的答案,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yaoyouchao 2010-06-22 08:53
楼主相当有才

张高远 2010-06-22 14:55
看咯是受益匪浅啊

张高远 2010-06-22 14:56
多多指教啊

yceyhxj 2010-06-22 15:11
好好学习下,谢谢

弥勒佛 2010-06-23 03:19
与土的塑性指数有关,与地基承载力使用的负荷程度有关,不好一概而论。

鑫淼磊 2010-06-23 11:53
受益匪浅,顶!

whu2012 2010-06-23 13:43
very good ,ok

tonysha 2010-06-23 15:04
地基的沉降应该是时间的函数,
最近在推软土盾构 盾构机的沉降很是问题,主要就是推进时间内通过地层所已引起的沉降找不到既有的规律。而且盾构机在推进过程中也不是简单的开挖,可以看做是一种土体的置换。
最近在考虑是不是可以将推进曲线调整到设计曲线以上,让它沉降一段时间后基本上能达到设计轴线了。
可是这太难了,纠结的很

法智大师 2010-07-12 17:57
受教,向各位高人学习。

monkey856 2010-07-13 16:14
受教了 谢谢

leeqwe 2010-08-23 11:50
学学,,,来顶顶

littleboycs 2010-08-24 14:48
采用规范计算的是最终沉降量,也就是地基土在外力作用下压缩稳定后的沉降量。如要估算某个时间的沉降量应根据单向固结理论根据时间因数及固结系数得出固结度即可得到。

刘玉俊 2010-09-14 12:13
受教了 顶呀,好贴!

晴遇雨 2010-09-28 22:38
三楼说的 好啊

ycf1976 2010-10-17 14:56
瞬时沉降,固结沉降,次固结沉降。

红叶萧萧168 2010-10-21 17:14
楼主发的贴总是那么有深度

kelven0913 2010-10-21 23:55
离心机能模拟什么?

fuckthisworl 2010-10-22 11:28
引用第1楼zhujie_66于2010-06-15 22:36发表的 :
1.压缩模量是指侧限状态下土的模量,而变形模量是考虑了土可以有侧向变形时的模量,一般变形模量E=βEs(Es是压缩模量),在计算沉降量时一般假设为侧限应力状态,所以用压缩模量计算。当然,这与实际情况有一定差异,所以采用修正系数进行修正。
2. 粘性土地基变形量是随土的固结程度而发展的,其中瞬时固结是开始就发生的变形,主固结中沉降可以用一维渗流固结理论进行计算(或比奥固结理论),次固结沉降是指土颗粒本身的蠕变,可以用次固结指数计算。
无粘性土的透水性较大,一般在施工期沉降完成了大部分,因此其工后沉降对建筑物影响较小。而且无粘性土想取原状土样比较麻烦。
3. 规范法计算最终沉降量一般没有考虑土层特性,所以与实际有差距,有时甚至相差到数量级,但因为计算简单方便而常被应用。

总结很全面,受益匪浅啊

jia518111 2010-10-23 21:26
(1)地基的最终变形量是假定地基在无限长的时间内发生的最大变形,可以说是一个极限值。故和时间的关系是s终=limit s时刻t~无限长。
(2)关于用哪个模量的问题,我认为是这样,由于历史的原因,开始一直在用压缩模型,且取得了用这个模量计算的沉降量与实际沉降量的关系。故沿用至今。如果换成变形模量计算值乘一个什么的系数变成实际值呢?目前好像没有这方面的经验。
(3)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楼主的表述前后不太一致。现有的计算体系下就是通过不同种类的土体的模量等来反映到最终变形量计算中的呀。
(4)因为人们很关心这个问题,所以要计算呀,大多数情况下好像更关心竖向变形即沉降问题。地基在发生可接受的变形内能抵抗破坏的能力即为其承载力;在不界定讨论的理论基础时讨论变形和承载力好像没有什么现实意义。譬如连续介质理论和非连续介质理论对土体的破坏就不一样的。至于变形和地下水的类型在机理上不知道有什么内在联系。

zymzym2 2010-10-24 08:31
计算的地基最终变形量有什么意义?地基变形与承载力提高是何种关系?地基变形与地基隆起破坏是何种关系?地基变形与地下水类型、径补排条件又是何种关系呢?地基最终变形量与时间是何种关系呢?


luohm 2010-10-24 13:18
地基最终变形量按照规范公式是可以计算出来,但可以作为设计提供参考!按照比奥固结理论,土的主固结变形当然是跟时间关系密切,规范公式大部分计算的是土体的主固结变形,但在实际上大部分工程考虑的工后沉降,特别是公路与铁路路基建设中是个关键设计要求,而且这个技术要求是相当严格的,所有的沉降计算都不是非常准确,都需要通过实际施工的沉降监测来推算最终沉降量与工后沉降。

abcdt5678 2010-11-13 13:54
各位专家多发表点意见,让咱学习学习,能理解得更透澈!

hnzzncwu 2013-09-25 08:59
难以准确给出。

nzs_1121 2013-11-05 14:08
1、压缩模量取实际压力段虽然是一种进步更逼近实际,但为何不采取变形模量对应于实际压力段更吻合?
采用变形模量就不能采用规范中的计算公式了,规范中沉降计算公式是基于完全侧限条件下推导而来的,即Δe/1+e0=ΔH/1+H0

zhoushh 2013-11-23 10:13
土的沉降与时间是有关系的,但是最终的沉降量是一个固定值,与时间无关。这个概念要清楚哦。

250866126 2013-12-14 19:46

ldboyzhxj 2016-03-11 09:49
1楼的意见中关于变形模量与压缩模量的关系是不是描述错误了啊。求证

w87233 2016-04-29 14:36
高人好多啊

fangsb 2016-05-04 07:51
感谢楼主精辟讲解

Memory2016 2017-05-31 16:54
没有任何关系,时间是用来计算某一时刻地基的固结变现,最终变形与时间无关。


查看完整版本: [-- 地基最终变形量与时间是何关系?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Time 0.016923 second(s),query:5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