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作者:sunjun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11-03-11 22:13
 王贵玲,1964年出生。现任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地热中心主任。身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际水文地质专家协会、中国地质学会水文地质专业委员会、地球物理学会地热专委会委员。多年来,一直从事地下水和地热研究工作。先后参加与主持完成的国家级科研项目30多个,主要论著有《地下水潜力评价方法》、《西北地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等。

    本报记者 静冬文/图“这就是大自然给我们敲的警钟,其实不只遵化的汤泉如此,河北乃至全国好多地方的地热资源都处在危险之中。”就遵化汤泉干枯现象,本报记者日前采访了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地热中心主任王贵玲,这位在地热领域有着30多年摸爬滚打经验的专家,忧虑之情溢于言表。



千年古温泉欲哭无泪

    距遵化市西北18.5公里,长城脚下燕山丛中有一眼千年温泉。正月初,回老家过年期间,本想去看看这家乡独有的骄傲,可让记者震惊的是,这眼汩汩流淌了上千年的温泉,竟一滴水也看不见了。

    古泉池还在,里面的泉却没了。池栏杆上还有水泵悬在空中,池底的淤泥已裂了几道缝。“干枯了一个多月了!以前这么多年可从来没见干过啊。”附近汤泉村的一老汉不无遗憾地说,当年唐太宗李世民东征时,就在此驻跸沐浴,并赐名为“福泉”。“祖祖辈辈多少代都享用过的这泉,而今到我们这代人却要和这泉说‘拜拜’了。”说着话的老汉,眼圈有些湿润。

    一度令家乡人骄傲的古泉池呈方形,周长约23米,池深近十米。池壁巨石瓮成,上有大理石栏。有史料记载,是明朝蓟镇总兵戚继光所建。清朝定鼎北京后,顺治、康熙两帝曾多次驻跸汤泉,故老家至今还有“泉水汤汤浴真龙”之说。

    记者看到,泉池边上显眼的地方,竖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当年“六棱石幢”上的汤泉胜景图,已斑驳不清。

    “这里便是昔日遵化十大景之一——— 汤泉浴日,只可惜现在没水了!”古池所在地汤泉疗养院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遵化的老县志中就有这样的记载,“水气如云,缭绕天际,每当红日凌空,彩虹映照,俯视泉池,旭日泉底。”

    有关“汤泉浴日”的来历,在老家民间流传着好多传说故事,其中仍有模糊记忆的是“后羿射日”和“二郎神的扁担”。在这些故事里,古人都颇有深意地蕴藏了知恩图报和嫉恶如仇的淳朴感情。

    而最能唤起记者童年美好回忆的是,每次往泉池中“投币祈福”的快乐时光。那时候,“池水清澈见底,无数气泡从水底升起,犹如串串珍珠,如将银币投入水中,则见翻飞如蝶,缓缓下降,蔚为奇观。”小孩投币图的是乐,大人图的是吉祥。

    这么美好的一眼古泉,如今怎么就干枯了呢?有知情者告诉记者,主要原因是近些年的过度开发,仅古泉周边就有五六眼数百米深的热水井。“再多的水,也搁不住这么抽啊!”

    小山村汤泉已宁静不再,温泉开发的牌匾和商业广告随处可见。而千年古泉之悲情命运,却鲜有人问津。
已有11636人阅读
岩土在线(www.yantubbs.com)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岩土在线”的所有稿件版权均属岩土在线所有。欢迎各媒体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岩土在线)及作者,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为向网友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其他媒体或个人转载使用,务必保留"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本网转载稿件若涉及您的版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相关法律及规定妥善处理,本网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中国岩土网

栏目

24小时人气排行

最新文章

 

热门帖子

最新帖子

 

https://beian.mps.gov.cn/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12919号 广州半山岩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4274469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