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过浙江大学土木工程学系博士生导师龚晓南学长的名片,背面赫然列着9个各不相同的头衔。我们很好奇,这一切究竟是如何有机地结合在他身上? 这是一个春光明媚的下午,在崭新的浙大土木科技馆5楼龚晓南教授工作室里,我们对他进行了采访。 1944年10月,龚晓南学长出生于浙江省汤溪县(今属金华县)的一个农民家庭。象许多农家子弟一样,龚晓南学长凭着自己的聪明和勤奋,于1961年9月考入了母校清华大学土建系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从而迈出了改变自己命运的第一步。 龚晓南学长是班里年纪最小的。可能是从农村到城市需要有个适应期,第一学年他成绩并不出色,但很快就赶了上来,并成为因材施教对象。根据清华 "又红又专"的人才培养传统,成绩优秀的龚晓南学长先后担任过班长、团支部书记和系里的学生会副主席。 大学毕业后,龚晓南学长被分配到陕西凤县秦岭山区从事"大三线"建设。开始几年干的是道路和桥梁、防洪堤及挡土墙的设计与施工,后来虽在"三通一平"后搞土建工程,但主要还是管理。秦岭地区山坡滑动和泥石流现象时有发生,然而并没有引起他的兴趣。当时他醉心于结构工程,在秦岭山区自行设计、施工了几座桥,甚感满意。 龚晓南学长开始与岩土工程结缘,是在1978年报考研究生填志愿时。因为夫人与孩子在杭州,他决定报考浙江大学。考前浙大土木系的一位教授向他介绍了该系当时唯一留学回国的曾国熙教授在软土地基领域的科研成果。也许是有缘分,龚晓南学长立即对岩土工程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毫不犹豫地决定报考岩土工程专业。 这是一次决定人生方向的选择!22年后龚晓南学长回忆当时情景,依然深有感触:从此他有了一个很好的专业,或者说有了一个很好地施展自己才能的舞台,同时也有了一位很好的导师。 由于在清华打下了扎实的功底和长期不辍学习,龚晓南学长在考研中脱颖而出,成为浙大全校160多人的研究生班班长。三载春秋倏忽而过,1981年取得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开始迈入教师生涯。 任教不到半年,浙江大学开始设立博士点。机遇再次降临在龚晓南学长头上。1982年2月,他成为浙江大学首批5名博士生之一。经过两年半的奋斗,于1984年9月12日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成为浙大和我国岩土工程专业自己培养的第一位博士。为此,当时的浙江日报在头版头条发表报道《浙江大学培养出第一个博士》。博士学位论文《油罐软粘土地基性状》随后也被EI收录。1986年,龚晓南学长被浙大破格晋升为副教授,年底,获得洪堡基金会奖学金,赴德国Karlsruhe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学者。1988年4月回国,同年破格晋升为教授,并担任浙大土木工程学系副系主任。199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聘任龚晓南学长为岩土工程博士生导师。一年后,担任浙大土木工程学系系主任,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 岩土工程学科发展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近年来,世界土木工程建设的热点移向东亚、移向中国。中国地域辽阔,工程地质复杂,而中国土木工程建设的规模和持续发展时间更是其它国家所不能相比的。这既向我国岩土工程界提出许多崭新课题,也为我国岩土工程研究跻身世界一流并逐步处于领先地位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面对广阔的舞台,龚晓南学长坦言自己是个"爱折腾"的人。然而无论折腾什么,他总能折腾出个名堂来。 作为教授,著书立说搞研究和培养人才是立身之本。龚晓南学长是个"高产"的学者,在其20多年的教学研究生涯中,已出版著作14部,发表论文228篇,主编学术论文集16本,并完成纵向科研项目12项;至今已培养硕士25人,博士23人,接受博士后2人,国内访问学者3人,在校研究生30余人。1990年还创办了《地基基础》刊物。当之无愧成为我国岩土工程界的知名专家。说起这一切,龚晓南学长谦虚的说自己只不过是记住了母校"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校训,勤奋学习、勤劳耕耘而已,觉得越研究岩土工程越觉得问题多。 作为系主任,龚晓南学长更把"爱折腾"的才能发挥的淋漓尽致。为了改善教师办公条件,他决心在任内建成一座新系馆。建系馆资金是关键。通过千方百计在系内自筹200多万,向社会各界募集200多万,又通过学校从香港拉来250万元。1998年9月,一座崭新的"土木科技馆"终于在浙大拔地而起。 "折腾"新系馆的同时,龚晓南学长还"折腾"起了教育基金会。想方设法筹措本金100多万元,设立"土木工程教育基金",用利息来奖励系内的"十佳教工"、优秀学生和学生干部,同时还补助家境贫寒的学生。至今,土木工程教育基金已在系内颁奖4次。 龚晓南学长大胆突破传统的教育模式,浙大土木系率先在全国实施"大土木"教育,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同时,新建了道路桥梁、建筑经济管理、防灾减灾等学科。 受当年清华蒋南翔校长大力发展党员的启示,龚晓南学长认为,未来一所大学在社会上影响力的大小,将会取决于其培养研究生人数的多少。为此,他在任内大力扩招研究生。在他当系主任的五年间,系里不仅成立了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还使研究生人数翻了一番多。 除了做学问,当领导,龚晓南学长还是经营管理的一把好手。在他当系主任的五年间,浙大土木工程系的年产值从1000万元增加到近2700万元。而龚晓南学长自己,至今还是两家公司的法人代表。 "文革"耽误了一代人,龚晓南学长笑侃自己是属于被延迟使用的一代人。回首自己进入浙大以来走过的路,他说他只是读了不少书,看了不少论文,也写了不少书,发表了不少论文,参与了不少工程实践。教学科研任务繁重,加上社会职务众多,时间对他说来尤为宝贵,为此不知牺牲了多少节假日。去年9月,龚晓南学长从系领导岗位上退了下来,本以为可以放松一下,可依旧有许多事等着他去"折腾"。 获得博士学位后的第二天,龚晓南学长兴致勃勃地登上西湖边的玉皇山。远眺湖光山色,感慨良久之余,他即兴赋诗一首: “昨摘博士冠, 今登玉皇山, 抬头向前看, 明日再登攀”。 诗以言志,我们真诚祝愿龚晓南学长百尺竿头,再进一步! |
岩土在线(www.yantubbs.com)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岩土在线”的所有稿件版权均属岩土在线所有。欢迎各媒体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岩土在线)及作者,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为向网友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其他媒体或个人转载使用,务必保留"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本网转载稿件若涉及您的版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相关法律及规定妥善处理,本网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①凡注明来源:“岩土在线”的所有稿件版权均属岩土在线所有。欢迎各媒体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岩土在线)及作者,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为向网友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其他媒体或个人转载使用,务必保留"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本网转载稿件若涉及您的版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相关法律及规定妥善处理,本网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