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首页    职业区    学术与写作    工程技术区    软件区    资料区    商务合作区    社区办公室
 您好! 欢迎 登录注册 最新帖子 邀请注册 活动聚焦 统计排行 社区服务 帮助
 
  • 帖子
  • 日志
  • 用户
  • 版块
  • 群组
帖子
  • 8484阅读
  • 13回复

[热点讨论]内支撑体系的平面计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lbai
 

发帖
688
土币
2622
威望
1781
原创币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1-06-02
对于采用内支撑支护体系,且内支撑的布置又比较复杂的情况,计算内支撑平面内的稳定也是有必要的。关于这方面的计算手段还比较少,目前见到的有理正深基坑计算软件的三维模式、PKPM的深基坑三维模式、同济启明星、同济曙光基坑软件和天汉基坑软件。但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有关基坑的计算书,绝大多数仅提供或者仅作剖面计算,偶尔提供支撑梁的截面计算;支撑体系基本没有计算。 Ht_7:5v&   
如果要做内支撑体系的平面计算有几个问题比较困惑: C >gC 99  
1、围囹上的荷载怎样确定?采用剖面计算得来的轴力除以间距作为均布线荷载作用在围囹上?亦或者采用二分之一水土分担法计算荷载? %%h0 H[5*  
2、外围的约束,结构上约束的种类有很多,哪些部位该采用何种约束?杆件和杆件之间采用怎样的链接(刚接?铰接?) GJo`9  
请大家谈谈自己的看法,或者提供有关参考资料、实例学习一下。 __OH gp 1  
我做了一个小例子,采用的是天汉的撑杆计算,算是抛了一块砖,有玉的尽管砸过来吧。 WLkfo6Nw  
内支撑平面布置及荷载 7LrWS83  
cf{rK`Ff^  
hvo7T@*'  
轴力图 yZyB.wT  
_p^&]eQ+k#  
弯矩图 :|TQi9L$rj  
^9`S`Bhp  
剪力图 <]wQ;14;H  
离线albai

发帖
688
土币
2622
威望
1781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11-06-02
位移图 #Zj3SfU~`  
\?~cJMN  
位移图局部放大 AEE&{ _[S  
离线whz1315

发帖
569
土币
1510
威望
2098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11-06-02
感觉像是武汉天汉软件计算的,图片看不清楚。
离线maxandmin

发帖
1346
土币
38698
威望
3862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11-06-05
其实 , 在过去一段时間 ,我們那边是用OASYS- FRSW + SAP2000 , 目的是计算挡土墻在內支撐点受力,再後用SAP2000做平面整体受力分析。 ; fxrOfb  
当然 ,如楼主所说 ,有了理正及PKPM之類计算整体就容易很多 , MoC@n+Q+@  
需要交待的是 , 天汉及启明星並非全三维计算的 . 指的是坑平面外自重受力分析並沒有考虑 . ZYs?65.  
,iMdv+  
回到原題 , 整体计算方面 , 由于可以多探孔点土层輸入 , 為基坑向段受力提供多资料,而有限元的受力分析,更能將基坑內各支撐做到每件分析,此点十分重要,我想問下,大家為基坑內支撐為何要等距(等距在计算挡土时,可以统一及簡化主动土压力) ,现实工地受设计柱及梁影响,根本不可能等距,所以各段的內支撐受力均會不一样,如果取大間距考虑,明显浪费,但取小間距,自已又沒有底,也沒有理据。所以我自認為,內支撐 ,都应做整体分析。 V#TNv0&0  
W-<`Vo'  
而楼主的受力图 , 按图來说 , 內支撐的佈置並非合理 , 只可能是试一试计算而言,不可能做正式基坑,否则,此基坑在受力上过于危险,会有应力集中並突發性损坏 .
离线hasayake

发帖
20
土币
75
威望
21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1-06-05
看的眼花缭乱的 很长知识
离线根号肆

发帖
71
土币
1000
威望
166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1-06-06
楼主这个支撑系统,布的可以说是比较的失败的,有很多应力过于集中的位置。且单根杆件,稳定性较差。
离线albai

发帖
688
土币
2622
威望
1781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1-06-08
回 3楼(maxandmin) 的帖子
如果仅仅把内支撑从整个体系中取出来分析,我个人认为不管是天汉、启明星、同济曙光还是SAP2000,都不够准确,这是分离式的分析本身的缺陷。其原因除了你所说的支撑间距不等造成围檩外荷载不够准确外,对于边界的约束考虑也不同,会造成结果的差异。且上述大部分软件不能考虑结构自重和立柱的作用。故真正好的计算方法还是整体三维计算(包括三维有限元分析)。 1pP q)}=+  
我贴的仅是试算得一个小例子,不是实际工程的布置方式。
离线albai

发帖
688
土币
2622
威望
1781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1-06-08
回 5楼(根号肆) 的帖子
我贴的仅是试算得一个小例子,不是实际工程的布置方式。
离线maxandmin

发帖
1346
土币
38698
威望
3862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1-06-10
所以在內支撐整体分析上 , 本人是比較喜欢用 理正及pkpm的基坑计算 , 由于pkpm的程序是用pmsap核心的,可以做真正的三维计算 , 而理正的6.0 也是从自家的三维核心發展出來 . eBqF@'DQ  
y1#QP3'Z1  
最重要是 , 由挡土墻计算的出结果 , 直接傳至整体计算 , 这样 , 楼主所说边界条件,土层受力參数不一可以減至最低 . wrVR[v>E<  
=z'533C  
其实对于內支撐 , 理应需要整体分析,受于计算量大,必需要用到电脑计算,而我們所使用的计算軟件至上年(2010) 上發展至真三维计算 ;所以在从前 , 只考虑2维的整体计算,由于誤差大,边界条件需要人為修改,所以令到计算结果与实际情況並不一致,所以大家在要求覆核时 , 都將整体计算说成參考之用 . EUS^Gtc  
=Ds&ArG  
再者 , 用到整体计算的工程師,到底有多少人願意使用,这也成推动用整计算的一个障礙 . W=4|ahk$  
+f,I$&d.V  
但本人自己一直認為 单元计算並沒有详细考虑整体的間距不一,而產生的內力变化,所以单靠单元计算來確定內支撐的安全,並非完全可靠
离线albai

发帖
688
土币
2622
威望
1781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1-06-13
楼上正解。 29NP!W /g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工程师应该精益求精,以更准确的数据来为设计和工程提供依据。就奔问题而言有条件采用整体三维计算则尽量采用。
离线jinchengman

发帖
498
土币
3537
威望
1171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11-10-27
看得眼花撩乱,但是确实受益匪浅
离线大脸猫

发帖
53
土币
124
威望
1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11-12-20
回 3楼(maxandmin) 的帖子
maxandmin:其实 , 在过去一段时間 ,我們那边是用OASYS- FRSW + SAP2000 , 目的是计算挡土墻在內支撐点受力,再後用SAP2000做平面整体受力分析。 W>`#`u  
当然 ,如楼主所说 ,有了理正及PKPM之類计算整体就容易很多 , xGymQ|y84  
需要交待的是 , 天汉及启明星並非全三维计算的 . 指的是坑平面外自重受力分析並沒 .. (2011-06-05 00:05)  )NS& 1$  
XxE>KeP  
求教!!新人刚接触基坑设计不。。基坑有两层内支撑的话,第二层的平面图和第一层的支撑平面图势必要有点不一样吧?因为第二层是做在腰梁上,那这时候怎么去处理第二层的平面图呢?支撑梁位置都不可以变,唯一要变的就是跟腰梁接触的支撑梁的长度吗?要不然就不能确保上下两道支撑的节点和梁轴线在一个垂直方向上啊,可能是我太笨了,可是这个问题困扰我很久了,求尽快帮忙解答,多谢多谢!!,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温馨提示:欢迎交流讨论,请勿纯表情、纯引用!
 
上一个 下一个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3799号 浙ICP备14021682号-1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