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震后重建建言(欢迎长居一线的岩土工作者建言)
wweiyunhao发表于 2008-05-20 22:35
请逝者安息,与生者同在。
5.12地震造成上百万人失去家园。灾后的重建是未来数年抗灾工作的中心。
(TVB赈灾晚会上,曾志伟有句话说得好:他们以后七年每年都会汶川人民办一次赈灾晚会,支持灾区。因为这不是一天两天或一年两年难做好的事情。先不说能不能做到,有这种想法就很应该去顶他。)

下面暂时只想到了这么几个问题。希望看到各位专业人士的解答。

1 如何结何当地的实际地质环境(高山河谷丘陵),经济实力(四川的偏远山区)造出最优抗震的建筑?

详细的地质背景资料我们根本拿不到。
欢迎各位志士提供。
类似地区或其他重点防震带上的有关资料也可以借鉴。

2 如何让抗震事业在此次地震后受到重视,并在现实中得到坚决的贯彻执行?对设计方,施工方,监理方又该提出哪些新的要求?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但也是数万人生命换来的思索。

3 关于一些抗震方面的先进技术,比如隔震,消震减能技术能否在此次地震后受到关注,从而取得跨越式的发展?

4 震后,受灾地区出现了很多地质灾害隐患---边陂失稳,堰塞湖,危岩耸立等等。
这些隐患势将长期存在,如何进行有效的监控预报,或进行加固处理,这些都需要相关人士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去关注和跟进。

5 关于震后大量的建筑垃圾的能否利用的问题?如何利用?
头段时间看到有的材料研究所在对混凝土路面的回收利用技术进行攻关,如果这个成果出来,真是人类的一大幸事呀。

6 规划部门是否该考虑城市的应急避难中心的建立,以及如何在实际中操作?要平时有用,灾时更显重要。最好能抗震,抗空袭等等。

这些都需要很多专业的:如规划,地质,岩土,结构,建筑等工程方面人士的集体参与。
长期工作在第一线的人发言权成更为可贵。我在此向您致敬!

欢迎大家踊跃就此发表自己的见解。
一个草根的努力,或能为灾区重建进一分责任。
我们共同思考,集思广义,提高自己的同时,而或做出了贡献。

PS:1拒绝言不对题之贴。
2关于防震抗震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的优势:在地基处理,建筑结构抗震等工程方面更具专业优势。
所以涉及到防灾宣传,灾后心理干预等等内容暂不在我们考虑之类。

一介“草根”民众,做好份类之事,比什么都可贵,都可敬!
回帖(2):
2楼:楼主来个地下连续墙的
1楼:自己先来顶贴:
1每一次地震后,都会有些房屋屹立不倒,这些房子的抗震经验值得借鉴。(可惜 ..

全部回帖(2)»
最新回帖
收藏本帖
发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