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首页    职业区    学术与写作    工程技术区    软件区    资料区    商务合作区    社区办公室
 您好! 欢迎 登录注册 最新帖子 邀请注册 活动聚焦 统计排行 社区服务 帮助
 
  • 帖子
  • 日志
  • 用户
  • 版块
  • 群组
帖子
  • 26584阅读
  • 114回复

[热点探讨]关于岩土工程施工监测的几个疑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gangbi0516
 

发帖
44
土币
969
威望
47
原创币
0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2
— 本帖被 yuanap 执行取消置顶操作(2008-05-25) —
      小弟刚开始做施工监测,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一些疑问,向大家请教。
  通过一段时间的监测工作,主要接触到地铁施工中,暗挖隧道监测,基坑监测,琢磨以下一些问题:
  1、监测目的,是指导施工,预报险情,校核设计理论,积累数据。但是在实际情况下,施工单位关心的只是是否安全,对于指导施工这一部分存在严重的脱节,可能是操作中麻烦的原因,或许是地下工程的不明确性,大家认为这个理由跟“充分”吧,但是这样岂不是违背了信息化施工的初衷么?
  2、数据,对于我们来说是相当敏感的。我认为变形速率的收敛情况只是一方面,控制基准早就落伍了,比如除北京的其他地区,地表沉降仍为30mm,干施工的都明白,那是不可能的事情,施工方为了避免同业主不必要的麻烦,这样必然带来一个做假数据的恶性循环,故数据失去了最基本的原则——准确性。显然监测失去了应有的地位。
  3、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查阅了关于监测的文献,大体上介绍施工的情况,相应的监测理论(前辈总结的),监测数据分析,对施工的指导作用,以及监测理论的印证。思路是好的,但是监测的数据就连外行人都能看出来是编的,没有静下心来分析问题。这让我想起了网上流行的学术造假。或许大家都是迫于压力,浮躁是我们的共同现象。但是这样我们的似乎没有迈出监测前进的脚步。
    4、理论完善和方法改进,我们已经有了前辈们总结出来的规律做理论指导,但是我们永远不可能干的是同一个工程,理论还需要我们去完善。同样我们也掌握了监测方法,但是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创新,方法上也需要与时俱进,来更好的为工程服务。
    以上是小弟现阶段的想法,肯定有很多不足、欠妥之处,真诚得到各位前辈,同仁的指导,欢迎交流。
6条评分
leijianhua 土币 +50 - 2009-10-25
yuanap 鲜花 +1 - 2007-10-22
tzl55555 泥巴 +1 - 2007-10-22
tzl55555 鲜花 +1 - 2007-10-22
徐志 鲜花 +1 - 2007-10-22
maodun 土币 +10 f&e:1 2007-10-22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qq:447409238
离线yangtao68

发帖
10
土币
146
威望
1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14楼 发表于: 2021-12-02
看着07年的前辈的疑问;现在看看有时遇到的情况,很相近,不过监测的手段和技术已经进步了不少;自动化监测对于数据的准确性还是起到了不少积极作用。
离线jian102

发帖
18
土币
74
威望
1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13楼 发表于: 2012-03-14
现在施工单位主要是追求利益、更少的去关注监测数据应力应变位移的变化,施工不合理的现象非常平常。
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修养!
离线yanhongye

发帖
20
土币
1
威望
3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12楼 发表于: 2011-05-14
严重同意,楼上的说法
时间是挤出来的
离线babysai007

发帖
587
土币
20
威望
272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11楼 发表于: 2011-04-13
东西的好坏在于使用他的人  
离线huzi1985

发帖
392
土币
10321
威望
728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10楼 发表于: 2010-10-20
同意上面的说法,监测有时候的确很被动
离线klh678

发帖
65
土币
463
威望
352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09楼 发表于: 2009-11-01
目前监测主要是预报险情,评价稳定性。对于优化支护参数的问题,要求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
1条评分土币+1
lilinduiyu 土币 +1 感谢解答,给您加分 2016-08-19
离线gjj2001616

发帖
502
土币
1642
威望
2393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08楼 发表于: 2009-10-29
现在现场量测与指导施工脱节的问题主要是由于量测数据出来后(前提是真实),数据分析处理的问题,数据结果到底反映了围岩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状态?需要采取什么样的措施?这些都是凭经验,请专家,操作很麻烦,理论上没有太多的依据。如果能够根据现场量测数据反演得到围岩的力学特性参数,然后根据新的力学参数提出相应的支护措施,这样操作起来就很方便了,也有理论依据。

发帖
216
土币
1047
威望
1711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07楼 发表于: 2009-10-24
有理归有理,可是谁都没办法呀
- ¤╭⌒╮ ╭⌒╮
╱◥██◣ ╭╭ ⌒╮
︱田︱田田 ╰--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
离线yrd1999

发帖
446
土币
7660
威望
3047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06楼 发表于: 2009-10-23
见识了解了,谢谢楼主。
离线xiaoyong81

发帖
137
土币
979
威望
1553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05楼 发表于: 2009-10-20
据我所知,施工监测数据在某些单位存在造假,只是应护一下检查,他们凭经验来决定安全与否。
离线lei2000_2

发帖
1563
土币
6010
威望
5054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04楼 发表于: 2009-10-17
有多少真数据?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温馨提示:欢迎交流讨论,请勿纯表情、纯引用!
 
上一个 下一个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3799号 浙ICP备14021682号-1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