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首页    职业区    学术与写作    工程技术区    软件区    资料区    商务合作区    社区办公室
 您好! 欢迎 登录注册 最新帖子 邀请注册 活动聚焦 统计排行 社区服务 帮助
 
  • 帖子
  • 日志
  • 用户
  • 版块
  • 群组
帖子
  • 9998阅读
  • 48回复

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分析方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jonavy
 

发帖
414
土币
5803383
威望
1503
原创币
0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0
看了篇文章的确不错,贴出来共同学习一下(源自http://www.863p.com/transportation/transporttransit/200609/6841.html dAx ? ,  
,"(G  
摘 要 通过对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分析的历史回顾及在工程实践中存在问题的分析,阐述在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分析中应避免追求精确的计算,提倡探索新的研究思想与研究方法。 :5,~CtF5 `  
  地下工程的稳定问题亦即围岩的变形与破坏问题。顶板塌落、边墙挤入、底板隆起、围岩开裂、突发岩爆、支护折断等都是围岩不稳定的显现。但从永久性地下建筑物及地下空间利用的类型看,由于使用要求或标准不同,稳定性的定义就会有差异。围岩稳定性分析方法主要有:块体理论支持的分析方法,主要用于裂隙岩体的稳定分析中;模型试验方法,多用于重要的难以用现场试验方法解决的复杂工程;数值分析法,基于某种力学模型和分析理论对围岩进行稳定性分析的方法,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一种分析方法,它根据力学模型和分析思想的不同又分为有限元分析、边界元分析、位移反分析等。 6dR+qJa6i  
      目前,在地下工程施工领域中,存在着一种倾向,即追求高精度的数值计算及数学方法的深奥,花了大量的精力、财力和时间去从事复杂而繁琐的数值计算,而放松了对地下工程特殊性的思考,忽略了对问题整体性的理解。 W~;Jsd=f  
1  地下工程的特点 _d5:Y  
      地下工程涉及到地理与地质环境因素、工程因素、社会经济水平、材料科学发展水平、施工过程控制水平以及地下工程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等因素。地理与地质环境本身就是复杂的,它是天然的介质(涉及地应力、地下水、岩性、地质结构、地质构造),很少有地质条件完全相同的两个工程;工程因素则是指工程规模、断面形状与尺寸、施工技术、过程控制、环境控制、工程材料、人、机、料的协调水平等。工作面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动态性,技术发展的历史性均增加了地下工程的复杂程度。岩石这种特殊的材料组成和结构的复杂性,还远远没有被人们认识透,它远不像金属等均质材料那样简单。这种状况导致了开挖技术的理论研究至今只能停留在简单的结构分析和孤立的固体力学和数值分析的领域。 \+%~7Bi]z  
      地下工程的地理与地质环境、投资水平、设计水平、承建者的技术与管理水平等诸多因素都与工程的成败有联系,它们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因此,必须用系统的方法去解决地下工程问题。限于传统确定性思维方式的单纯、精确的力学与数学分析方法已无法解决稳定分析在隧道工程设计施工中的普及应用问题。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表明,要想解决岩石力学在隧道工程设计与施工中的普及问题,单纯应用力学、数学的理论分析是行不通的,必须从隧道工程实际出发,以系统概念为指导,依靠原型观测资料的验证与反馈,走理论分析与经验分析相结合的道路。 FL^ _)`  
2  地下工程围岩稳定分析及支护设计方法回顾 e^>>" tr  
      20 世纪70 年代末,“ 新奥法”引入我国后,使人们对隧道设计理论有了认识上的飞跃,人们认识到: 支护结构和围岩是一个受力的整体,隧道支护设计需要考虑的问题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支护结构体本身的强度和稳定性,而是要将眼光更多地投向围岩,要充分发挥围岩的自撑能力,并将围岩与支护结构有机地统一在结构稳定性与经济性的合理水平上。 $G9LaD#;M  
      概率极限状态和可靠度设计方法在地面结构中的成功应用,引起了隧道界的重视,自80 年代中期就开始将可靠度方法引入了隧道结构设计的研究中。各高校联合攻关,经过可行性研究阶段和基础性研究阶段,到20 世纪90 年代中期,以“ 荷载-结构”模式为主的一般地区单线隧道整体式衬砌,单线隧道偏压衬砌和单线拱形明洞等结构的可靠度设计方法已达实用程度。1999 年发布的《铁路隧道设计规范》( TB10003 -99) 中已采用这一成果。在现行《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 -2001 中仍在应用。 PJC(:R(j  
      支护结构设计方法主要有:概率极限状态法;荷载-结构模式计算法; 经验类比法; 岩石力学计算法。 .EL3}6"A  
      对这些方法的进一步了解可知: 前3 种方法是以往及今后一段时间内的主流设计方法,它是以前人工程实践的经验为基础,通过统计分析的方法得出的荷载计算模式或经验式,在材料强度理论的基础上,经过赋予可靠性指标或安全系数得以实际应用。这些经验式是在成千的工程实例基础上得出的,从统计意义上来说具有一定的高概率特征,这种方法将成为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主流设计方法。这种方法具有简单、快速、易掌握的特点,已成为事实上地下工程支护设计与结构稳定分析的主流方法。但是,应该看到这些经验式的产生过程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许多不严密之处,如样本采集的技术很大程度上不能完全满足概率抽样的要求,样本的统计数量也难以保证。因此,前提条件的不满足(采样过程) 形成的严密的数值推论结果显然不能期望获得与实际工程的高符合度的结论,据此进行的稳定性预测其可靠性也就可见一斑。另外,从揭示地下工程围岩变形的实质、探索其科学道理的角度看, 必须进行岩土工程理论的研究,一个没有坚实理论支持的学科注定是没有前程的。目前的工作无疑将有利于基础理论的形成,在基础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时,围岩稳定性分析才能有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 地下工程的设计及稳定性预测也才能期望像地表工程那样得以很好地把握。 N7_eLhPt*8  
      第4 类方法即岩石力学计算法。这种方法已不再依靠任何一种荷载假定,而是依靠结构与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围岩稳定分析的主要方法。在这类方法中目前得到应用的有:特征曲线法(收敛—约束法);剪切滑移破坏法; 数值分析法( 有限元法) 。这种方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强调了围岩与支护共同作用的思想,并在设计与稳定分析中加以体现。这一点也正是这种方法较前述方法的进步之处。其设计(稳定分析) 过程是:以经验为基础的初步设计,在施工中获取围岩及支护稳定信息,反馈设计这样一种螺旋上升的设计(稳定分析) 优化过程,它与前述3 种方法是不同的。
离线抗敏2

发帖
227
土币
29
威望
0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48楼 发表于: 2013-10-24
热他也认为
离线swjtuwzd

发帖
858
土币
4
威望
4117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47楼 发表于: 2013-10-15
应该重视地质因素
理论联系实践,多多交流,一起进步。
离线hnzzncwu

发帖
1580
土币
2407
威望
4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46楼 发表于: 2013-10-15
总结的挺全面。
离线zyyjs063

发帖
495
土币
1138
威望
2848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45楼 发表于: 2013-09-25
好资料啊 呵呵
离线alenzxiang

发帖
4
土币
106
威望
0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44楼 发表于: 2012-02-09
好资料啊,学习了,谢谢楼主
离线wenzhanzhen

发帖
496
土币
116
威望
2581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43楼 发表于: 2011-11-28
识规范、巧学规范、用好规范(转自朱丙寅大师) l=~!'1@L}  
1、认识规范规范是对过去经验和成熟技术的总结 WK{`_c U^  
> i/jqT/  
1)应充分尊重规范 Vj*-E  
kKX' Y+  
尊重人(专家)、尊重经验、尊重前人的积累、尊重。。。,充分尊重规范、肯定规范的指导作用。 zxyl+tU &  
1JJsYX  
2)科学辨证地看待规范的具体内容 G@8)3 @  
z(|^fi(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过去经验、成熟技术(过去),理解规范规定的局限性和滞后性,不迷信规范。 .biq)L e  
{9x_E {  
一代结构宗师、现代预应力混凝土之父林同炎教授要求我们成为“不断探求应用自然法则而不盲从现行规范的结构工程师”。要不盲从规范,就得先理解规范,学习规范的目的不是鼓励大家死抠规范,而是在正确理解规范的前提下灵活运用规范。 ~7]V^tG  
@*6fEG{,q  
2、巧学规范 Q0U~s\<  
/fI}QY1  
1)首要的是理解 I ]m  
uFkl^2  
学规范一定要看条文说明,知道为什么(这么规定),要边看边画,变枯燥的文字叙述为图表,增强记忆。勤记录,规范上画得越多、越花,相信学得越好。 ?UXF z'  
m:H^m/g  
2)要纵、横穿通 -&Rv=q>  
-,J<X\  
将相关条款串起来(综合应用),仔细理解规定背后的规定(直接或隐含)。 qmrT d G  
].d2CJ'  
(说明:上述1、2选自我多次规范应用研讨班的开场白)。 pjeNBSu6  
"5hk%T '  
3、用好规范 &G {GLP?H  
8!_jZf8  
结构设计工作枯燥且责任重大,我们有不少网友一遇到问题特别容易激动,在对规范还没有认真吃透的前提下,大发感慨,马上就说如果按规范的规定做就会如何如何,结果明显不合理,所以规范不对。其实自己就是没有静下心来再好好看看规范,就是没有反问自己是不是自己理解错了?有几个例子对我印象很深刻: M:+CW;||!  
T ,lM(2S[  
例1——关于荷载规范表4.1.1中第8项,对双向板楼盖板跨不小于6mx6m的规定 W`>|OiuF  
D!j/a!MaKk  
提问说:要求板跨不小于6mx6m,那对于十字梁布置就要求柱网12mx12m,对井字梁布置就要求柱网18mx18m,有消防车时,哪有做18mx18m柱网的呀,所以规范有问题。 ,.,8-In^  
 }k^uup*{  
例2——关于地基规范8.2.7条第3款1) vX+oZj   
=KE7NXu]-  
提问说:规范要求基础的宽高比大于2.5,那小于2.5怎么办,所以规范规定不全面。 _4S^'FDo  
4 Gu'WbJ  
与上述问题类似的情况在我的博客中并不少见,上述问题的出现就是没有认真再看看规范,是急躁、过于自信的结果。其实对规范的理解和认识我有切深的体会也可以说是教训: IiYL2JS;t|  
R5HT EB  
那是在我工作三年后,我第一次担任工程的结构专业负责人,现在看来这个工程很简单,地上7层,无地下室,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围绕楼、电梯布置形成核心筒,也就是现在的框架-核心筒结构,采用桩基础。由于核心筒作为主要抗侧力结构承担了大部分由地震作用引起的弯矩,中筒下要布置很多桩。当时觉得不合理、太浪费(其实计算结果合理),就只按竖向荷载确定桩数,审定、审核也是太相信我,没看出问题就出图了。在承台施工完后,院里抽查,院总发现有问题,只好通过减小上部结构刚度,满足设计要求。 9CD ei~  
i<QDV W9  
现在重新回顾上述工程得出以下体会: ;_}pIO  
"{0G,tdA  
1、结构设计千万不能盲目自信 w\buQ6pR)  
;n&95t1$  
当时觉得自己三年多积累了不少经验,现在工作25年多再看,3年算什么。现在常有人说他干了5-6年(或10年左右)结构设计,言语之中觉得自己学问蛮大,工程经验已相当丰富了,其实,我不这么看,工作25年后我也不敢这么说,结构设计每天都有新挑战。 T.bFB+'E|  
N ,~O+  
2、专家就是专家,虚心很重要 .D*Qu}  
EC+t-:a]  
为什么专家一眼就能看出来的问题,我当时就没有认识到呢?这就是差距,所以要充分尊重专家,不能盲目自大,有句老话叫“谦虚使人进步”吗。 v+ $3  
ni;_Un~  
3、要勤于思考 K@.5   
g)hEzL0k  
结构设计思考最重要,要自己多想、多问,自己给自己提问题,再回答问题,这样进步将很快。有些人不喜欢这样,喜欢学小鸟,总张个嘴,就等别人喂,其实别人砠嚼过的东西就没味了。我常要求我们工作室的年轻人“做结构设计的有心人”,你的眼光要有别于其他人。别人看鸟巢觉得很好看,很壮观,但你得看它的本质,看它的主结构,要看出结构的味来。 oo'9ZE/%  
{lI}a8DP  
4、要打好基础 XC<fNK  
=z1Lim-  
结构设计没有很好的基础永远也做不好。其实做结构设计总会遇到问题,旧的问题、新的问题,就要我们去看书,去补课。最基本的知识、最基本的技能就是我们在学校里所学的,有人不注意这些,ni hapo
离线shuanglin

发帖
398
土币
40
威望
26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42楼 发表于: 2011-06-05
很好,很强大,楼主辛苦了。
敬德修业  脩辞立诚
离线gaoflying

发帖
1844
土币
15376
威望
190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41楼 发表于: 2011-05-15
有些新意,值得一看
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赚一行
离线zhangyb303

发帖
238
土币
37
威望
1656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40楼 发表于: 2011-05-12
henhao!!!!
离线zhangyb303

发帖
238
土币
37
威望
1656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39楼 发表于: 2011-05-12
HENBUCUO @!!!!!
离线huanlan

发帖
42
土币
40
威望
2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38楼 发表于: 2011-04-12
好帖子,帮助很大,谢谢楼主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温馨提示:欢迎交流讨论,请勿纯表情、纯引用!
 
上一个 下一个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3799号 浙ICP备14021682号-1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