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首页    职业区    学术与写作    工程技术区    软件区    资料区    商务合作区    社区办公室
 您好! 欢迎 登录注册 最新帖子 邀请注册 活动聚焦 统计排行 社区服务 帮助
 
  • 帖子
  • 日志
  • 用户
  • 版块
  • 群组
帖子
  • 2946阅读
  • 2回复

我国建筑物抗震规范并非一蹴而就 为何发达国家更重视建筑抗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washpl
 

发帖
313
土币
8
威望
433
原创币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8-06-15
尽管时间已经过去3周,但来自汶川震区抗灾的消息,仍牵动国人的心。人们在举国援助灾区,拯救伤员的同时也开始反思:当自然灾害无法避免时,如何减低它的伤害。 &FW|O(]  
oX8e}  
mtvfG  
2a 3i]e5Kt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四度改版 ULkjY1&  
now\-XrS  
#EgFB}>1  
BRhAL1  
  “地震本身其实并不伤人,造成人员伤亡的,是由它引发的房屋倒塌、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其中前者又在人员伤亡统计中占绝大部分。所以,就人类目前的科技能力而言,减轻地震灾害损失的最佳办法,应放在提高建筑物抗震设计上。”原建设部抗震办公室副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刘志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J,MJ{w6"  
ag+$qU  
j:0(=H!#  
2aNCcZw0  
  刘志刚教授是我国最早从事建筑物抗震研究的专家之一,早在1966年邢台地震之前便开始相关领域的研究。“汶川地区在烈度区划图上是7度,但实际发生的地震是10~11度,远远高于当地建筑的国家法定抗震标准。从这个角度来讲,灾区建筑物发生大规模倒塌几乎是一种必然。”对于汶川大地震造成如此多的伤亡,刘志刚教授认为震区烈度高于当地建筑抗震设防烈度,是一个主要原因。 ^~E?7{BL  
5~5d%C^3k  
*$0u A N  
 :RBp  
  据刘志刚教授介绍,我国的建筑物抗震规范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一次次灾难教训中逐渐完善起来的,其间经过四次修改和完善。新中国成立时,当时国内并没有相关法规,首次引入建筑物抗震概念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在前苏联援建中国的151个工程中借鉴“老大哥”的设计规范。 YQ:F Bj  
hWP$U  
MDM/~Qpj_  
Hw-,sze j"  
  1966年邢台地震,引起国家的重视。随后于1974年,国家颁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1978年汲取唐山大地震的经验教训,对部分内容予以修正;1989年又再度修改。 0sD"Hu  
Tky\W%Ag  
{=pRU_-^  
.BuXg<`  
  我们现在使用的是2001年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这是它的第四次改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的抗震设防烈度,是根据国家地震局公布的《烈度区划图》和《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确定的。区划图中,把我国划分为非震区和震区。建筑物要根据所处地区烈度进行设防。 G];5'd~C;d  
7Y"CeU-S  
MdV-;uf  
Y &6vTU  
  刘志刚教授介绍,国家地震局发布的《烈度区划图》,也经过四次重大修改。第一版是在上世纪70年代,当时划分依据是根据当地历史上发生的最大地震或地质构造相同地区都有可能发生这样的震级来确定。第二版时考虑到时间因素和场地条件,如100年一遇和一般场地。第三版加入概率因素,如50年间有10%概率可能出现的最大强度地震等。第四版把烈度区用地震加速度峰值和特征周期两个参数表示。 D~P I_*h.  
c!{v/zOz  
7 ^>UUdk(  
]>M{Q n*  
重预报  轻设防 +] s"*'V$  
p(-f$Q(  
wi-O}*O   
YII1 Z'q  
  我国的地震抗灾思路和美、日等国有明显不同,虽然它们也属于地震多发国家,但是防灾重点放在提高建筑抗震设防上,并不太重视灾前预报,而我们则是“重预报,轻抗震”。 6nRXRO  
zZ@]Kq;.s  
8+5 z-vd  
(U#4j 6Q  
  “这与国家之间的具体国情有关。”刘志刚教授表示。他解释道,地震预报到目前为止仍是世界性的难题,只有辽宁海城地震成功做到灾前预告。地震预报中很难对发震时间、地点、强度做出精确预测。同时,美国、日本是市场经济国家,一旦政府部门预报错误,造成企业因停产疏散人员而出现的损失,需要担负大笔经济赔偿责任。因此发达国家把资金主要用在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上,仅有少部分经费拨给大学、研究所等机构,作为研究地震预报的经费。 (,z0V+ !  
EZlcpCS  
?nZQTO7  
bKRz=$P?  
  而我国的国情不同,国有经济占主要地位,不存在因预报错误负法律责任进行赔偿的情况,所以搞灾前预报有“少花钱,多办事”的优势。 {x$jGiag+8  
EdbL AagI6  
4=^_ 4o2  
yqi=9NB  
  从历史上看,我国的地震有个特点,就是几次大地震的实际烈度均高于当地在《烈度区划图》中的所标烈度。比如邢台1966年发生过两次地震,分别是6.2级和6.8级,对应的烈度是10度左右,但它在《烈度区划图》中的划分是6度区。唐山大地震实际烈度为10度,而划分是6度和7度(铁路以南)区;这次汶川大地震实际烈度是11度,而它所在的区域只被划分为7度。 ,<!_MNw[  
,1J+3ugp&  
TY6 D.ikA  
{ULyB$\-  
  对此,刘志刚教授认为不排除地方政府政绩思想作怪。因为提高他们所在行政区域的设防烈度,将影响当地的经济发展。因为投资者看到这些地方是高强度地震区,就不愿意来投资了。 n#8N{ya5x1  
U>PF#@ C/  
" lar~  
d}#G~O+y3v  
“小震不坏 大震不倒” Xk8+  
g).k+  
1n|)05p  
ig(dGKD\=9  
  汶川大地震,造成震区90%以上建筑倒塌,人员、财产损失惨重。对当地工程建筑质量是否存在问题,刘志刚教授认为,在未调查前不能轻易下结论。 mMo<C_~w&  
!#s1'x{o  
sz4)xJgF (  
yyCx;  
  “汶川大地震属于特大地震,11度震中区,建筑物不仅要承受水平方向的力,还会受到竖向的力,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7度区是不考虑的。当然,当地能适当提高抗震设防标准,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震害、降低人员伤亡。”他向记者表示。 #!!Ea'3Iq  
j{PuZ^v1  
rWzw7T~  
`3GC}u>}  
  据刘志刚教授介绍,建筑抗震设防标准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所谓中震,是指建筑物要达到所在地区在《烈度区划图》中划定的烈度标准。小震、大震,是在这个标准下浮、上浮1.55至1度。 vF,\{sgW  
?ra6Lo  
unn2MP'  
"9mJ$us  
  如在汶川地区,它的一般建筑物的抗震烈度是7度,那么就是说在发生5.45度烈度地震的情况下,建筑物不应该损坏;在发生7度烈度地震的情况下,建筑物仍可修复;在发生8.3度或9度的情况下,建筑物不应该倒塌。 I`"B<=zi  
zOO:`^ m  
$C@v  
k=L(C^VP  
  在发生地震时,即使烈度超过建筑物的承受极限(大震),某些韧性好的建筑物也不是立刻就倒塌,应该有逃生时间。 aM/sD=}  
nW?DlECo?  
~Mu=,OT  
(NPDgR/  
  在采访中,刘志刚教授对汶川震区中学校舍倒塌造成伤亡,感到很痛心。据了解,在1995年版的《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中,学校是丙类建筑,直到2004年修订时,才把小学、幼儿园划入乙类建筑。如果能把学校建筑的等级提高一点儿,也许不会出现那么多学生伤亡。 Eo)w f=rE9  
G,,c,  
Q(Uj5aX  
O :P%gz4  
  刘志刚教授介绍,在《建筑工程抗震等级规范》中被归为甲类的建筑,指重大工程或造成严重次生灾害的建筑,如核电站等,在设计和抗震措施要较基本抗震要求提高1度。而乙类是指,在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须尽快恢复的建筑,如电厂、医院、 通讯、供水等,要按基本烈度设计,抗震措施提高1度;丙类为除甲乙丁类以外建筑,如住宅、办公场所等,按当地基本抗震烈度设计;丁类为次要建筑,如仓库、临时建筑等,按基本烈度计算,抗震措施略为降低。 E07g^y"}i  
(5AgI7I,  
V0y Q  
<tp\+v! u  
  “需要指出的是,建筑设计从实施到施工完成,通常需要两年时间,也就是说按照2004年修订的《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设计的建筑,到2006年才能投入使用。”刘志刚教授告诉记者。 m<]b]FQ  
1QkAFSl3  
1条评分
bczsbczs 鲜花 +1 - 2008-06-15
离线navsun

发帖
72
土币
321
威望
73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8-06-15
顶,希望大家都来研究地震,让悲剧不再发生。
离线xjwang614

发帖
779
土币
99845
威望
785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8-06-15
文川地震烈度到10-11度了,PAPA
1条评分
bczsbczs 鲜花 +1 - 2008-06-15
生活是美好的!
欢迎光临〖岩土工程学术期刊论文大讨论〗http://yantubbs.com/thread.php?fid=111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温馨提示:欢迎交流讨论,请勿纯表情、纯引用!
 
上一个 下一个

      https://beian.mps.gov.cn/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12919号 广州半山岩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4274469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