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1{AK=H')
SU5O+;{`'
说明任务的委托单位及要求。 EeR} 34
\c}pzBFd
简要评述勘察区以往水文地质研究程度及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 !pZ<{|cH
+ag_ w}
概述勘察工作的进程以及完成的工作量。 L++qMRk9
a*&(cn
一、自然地理及地质概况 概述勘察区的地形和地貌条件。 O.DO,]Uh
DF>3)oTF
简述气象和水文特征。 SLW|)Q24
E)`:sSd9
叙述地层和主要地质构造的分布及特征。 cgi:"y F
cLf<YF
本部分应侧重叙述与地下水的形成、补给、径流、排泄条件以及与地下水污染有关的内容。 *XOLuPL>6)
E&N~h|CL
二、水文地质条件 叙述含水层(带)的空间分布及其水文地质特征。 Q2!5
:,ucJ|
阐述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及其动态变化规律。 叙述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和污染现状及其变化规律。 T&4f}g/
61w
({F
说明拟采含水层(带)与相邻含水介质及其他水体之间的水力联系和状况。 PJYUD5
三、勘察工作 围绕地下水资源评价方法的需要,论述勘察工作的主要内容 及其布置,提出本次勘察工作的主要成果,并评述其质量和精度。 ?>Ngsp>-P
a4[t3U
四、地下水资源评价 论述水文地质参数计算的依据,正确计算所需的水文地质参数。 .e5d#gE0
q
BIekQT
论述水文地质条件概化和数学模型的建立。 R GL2S]UFs
k1.%ZZMM
水量计算:计算地下水的天然补给量和储存量,以及开采条件下的补给增量。 }xry
Ci4;e
根据保护资源、合理开发的原则,提出相应勘察阶段允许开采量,论证其保证程度,并预测其可能的变化趋势。 ,{; *b
v
J&iSS9c
水质评价:根据任务书要求,说明水质的可用性,结合环境水文地质条件,预测开采条件下地下水水质有无遭受污染的可能性,提出保护和改善地下水水质的措施。 )8!*,e=4
J 5(^VKj
五、结论和建议 提出拟建水源地的地段和主要水文地质数据和参数。 \(RD5@=!4#
TlowEh8r
评价地下水的允许开采量和水质及其精度。 2qot(Zs1i
UwxszEHC
建议取水构筑物的型式和布局。 UiVGOQq
Bf.iRh0Q5
指出水源地在施工和生产中应注意的事项。 58d[>0Xa[g
T 5F)
建议地下水动态观测网点的设置及要求。 t#xfso`4o
CBv0fQtL
指出本次工作的不足和存在问题。 `^] D;RfE
fwvwmZW
主要附件 `{|w*)mD
nEUUD3a
1.勘察工程平面布置图 ah%Ws#&
}i{qRx"4
2.水文地质图及其剖面图 I(Z\$
d@p#{ -
=P%&]5ts
q|:wzdmNZ
@dUN3,}
3.与地下水有关的各种等值线图 rvlvk"
3vKTCHbk9
Xo:Mar
xKl1DIN[
/wax5FS'I,
4.钻孔(井)柱状图及抽水试验综合图 1+gF fKq
h!ogH >S~
lWecxD$
yVgC1-8i*
M\/hK2J# #
5.水文、气象资料图表 L$i:~6
,/%'""`w
[_nOo `
7nPcm;Er
3%bhW9H%
6.井(泉)调查表 NYr)=&)Ke.
cS'{h
qDG2rFu&[
\+#EO%sN1%
S2e3d
7.水质分析成果统计表 YVwpqOE.=
|g.CS$'#Nt
s[sv4hq
8]Tv1Wc
i%JJ+9N
8.颗粒分析成果统计表 6Iqy"MQuq
"a=Hr4C*r
&y}7AV
p #{y9s4h
b _<n]P*)
9.地下水动态观测图表 Pmo<t6
|?#JCG
注:编写报告书时,应根据需水量大小、水文地质复杂程度和勘察阶段对本提纲的内容进行合理的增、删。论述应突出资源评价,言简意赅。文字与图表应相互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