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首页    职业区    学术与写作    工程技术区    软件区    资料区    商务合作区    社区办公室
 您好! 欢迎 登录注册 最新帖子 邀请注册 活动聚焦 统计排行 社区服务 帮助
 
  • 帖子
  • 日志
  • 用户
  • 版块
  • 群组
帖子
  • 9049阅读
  • 59回复

锚拉桩支挡结构的桩间土为什么必须封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t1j2f3

发帖
113
土币
3687
威望
575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09-11-06
上海施工一般都采用灌注桩+1000mm旋喷桩或者SMW工法。
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
离线libf88
发帖
182
土币
97
威望
1740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09-11-06
地区经验+设计水平
离线xinps1941

发帖
132
土币
996
威望
959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09-11-08
首先楼主提出的这个问题已经脱离了岩土工程的基本,岩土工程是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进行不同的设计,当然基坑止水设计也是一样的,不能简单的说哪个功法最优,对于不同的地层有各自的优点。
例如:如果透水层是卵石层,一般的桩间(或桩后)搅拌桩无法打下,长螺旋素装也不好完成任务(而且对于超过20m的桩质量难以控制),而三管旋喷造价低点(相对咬合桩或者是连续墙),但是对于大的卵石也是无能为力的,止水效果不是很理想,要想把地下水封严密当然是咬合桩(荤桩和素桩相隔),但是造价也不会低。
   当然有些地区根本没法止水,只能降水,例如:沈阳市,砂层为主,虽然地下水位低,但是基坑要挖的深了,必须进行降水,止水是无法完成任务的。
1条评分
离线daolu2008
发帖
35
土币
142
威望
262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5楼 发表于: 2009-11-10
如果采用灌注桩+旋喷桩,灌注桩的间距与旋喷桩直径有什么关系?咬合深度多大合适?
离线engineermast

发帖
55
土币
4526
威望
302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6楼 发表于: 2009-11-10
施工单位喜欢用压密注浆,效果较难检测
江水奔腾 志在千里 干涸于沙漠
离线sanbu

发帖
57
土币
758
威望
360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7楼 发表于: 2009-11-10
我们最近在做的深基坑防护
用的是灌注桩+旋喷桩
离线nbsaaaa

发帖
129
土币
591
威望
184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8楼 发表于: 2009-11-13
这得看情况,不可能一种最优的方法适用所有情况。不同情况下有不同的最优方法。如:在广州,埋深不大的砂层,首选深层搅拌桩止水帷幕,若搅不下,则采用桩间(或帷幕)旋喷、大直径旋喷搅拌桩等。当然,如果是砾砂、卵石、碎石土等,旋喷也不可靠,则只能考虑桩间设置与其咬合的素桩,或者地连墙了。
1条评分
离线陈坤

发帖
587
土币
3147
威望
2122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9楼 发表于: 2009-12-08
引用第9楼whaikuo于2009-11-05 09:01发表的  :
钻孔灌注桩外侧增加三轴搅拌桩围护止水效果不错


再请问 ,是止水在里面,还是挡土在里面?即请问:是在钻孔灌注桩的外侧设置搅拌桩还是在搅拌桩的外侧设置钻孔灌注桩?
我认为当是钻孔桩在外侧,因为,挡水后必定形成水压力,该水压力也需要钻孔桩来承担的。
如钻孔桩在内,则水压力是由搅拌桩承担的。。


不知理解的对不对
请指点。谢谢
离线美好525

发帖
104
土币
134
威望
760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20楼 发表于: 2009-12-08
13楼说的有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嘛,笼统地说只能说我们见过的,或用过的方案,至于哪个工程用什么桩护坡,用什么桩止水,桩直径、间距等这些都需要根据具体工程地质情况去分析、计算撒。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离线大成

发帖
297
土币
9052
威望
1326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21楼 发表于: 2010-05-22
回 楼主(土老帽) 的帖子
好好讨论 我也想知道
新手上路多多指教
离线qugan

发帖
420
土币
1817
威望
311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22楼 发表于: 2010-11-12
借上面话题,如果是桩间岩石,又是封闭的吗?欢迎大家讨论
与大家一起交
离线njzy0532

发帖
865
土币
8306
威望
1339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23楼 发表于: 2010-11-12
我的意见:
1、桩间土体有成拱效应,正是基于此现象,桩的布置才可以是有间隔的。
土体的成拱效应仅对拱圈以上的土体是起作用,拱圈以下靠近临空面范围内的土体不在此作用范围之内,也就仍有可能滑塌散落,因此在基坑支护时一般对支护桩之间进行封闭处理或者设置桩间挡板。

2、地下水位较高的位置,一般都配合有降水措施或隔水帷幕,但坡面桩间的封闭对于防止地下水沿坡面渗流仍有一定作用。

帽哥所说的保持含水量,我认为有待商榷。
一般边坡是都是要尽量排除坡体地下水的,以利于边坡稳定,减小支护结构土压力
基坑工程是临时性的支护,并且多配合有降水措施,因此支护结构表面多不留设排水孔,但这并不意味着高含水量对基坑边坡稳定性有利。

帽哥说的坡顶截水沟设置问题,
我认为截水沟的设置应该是有水可截就设,无水可截就不别设。
说到这个问题就想到之前和别人争论过的一个关于公路边坡坡顶截水沟的设置问题。
我们经常看到公路边坡的坡顶一般都设置有截水沟,好多截水沟甚至做到了山顶分水岭上,
再往上都没有汇水区了,无水可截我认为没有设置的必要了。


一楼朋友说的桩间为岩石的情况,
首先如果是岩石好像一般就没有必要采用桩锚支护了。
如果采用了桩锚支护,那么如果既没有桩间土体滑塌散落之危,有没有桩间地下水渗流之险,大可不必进行桩间封闭。
1条评分
lijian840823 土币 +10 支持 2010-11-21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温馨提示:欢迎交流讨论,请勿纯表情、纯引用!
 
上一个 下一个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3799号 浙ICP备14021682号-1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