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As7MI Q}|QgN 1982 年,中国力学学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中国水利学会和中国建筑学会在广西南宁联合召开我国第 1 届岩土力学数值与解析方法学术讨论会。 那次盛会距今已有 30 年,黄文熙、卢肇钧、汪闻韶、 曾国熙、钱家欢、郑大同等众多岩土工程界著名老前辈参加,这足以说明我国学术界对发展岩土力学 数值分析与解析分析方法的重视。
!~QmY,R 众所周知,在 Terzaghi 的土力学中变形计算视 土体为弹性体,稳定分析中视土体为刚塑性体,变 形计算和稳定分析是截然分开的,于是人们试图建 立现代土力学,并计划在现代土力学中采用统一的 应力-应变-强度关系,进而将变形计算和稳定分析统一起来。这一设想非常令人鼓舞,而实现这一设想离不开岩土力学数值分析理论的发展。然而,土力学近 30 年的发展表明将变形计算和稳定分析统一起来的道路非常艰难!
R}0xWPt9G 本文首先介绍笔者对我国岩土工程数值分析现状的调查结果,然后就岩土工程分析中的关键问题,如何发展岩土本构理论和数值分析在岩土工程分析中的地位这 3 个问题提出粗浅的看法。
hWAZP=H !_pryNcb 2、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FZue 笔者受《第 10 届岩土力学数值与解析方法讨论 会》组委会邀请作特邀报告,会前特意对我国岩土 工程数值分析的现状作了调查。调查方式以电子邮件表格填答为主,少数当面分发表格填答。截止
50HRgoP5Y |yYu!+U 收稿日期:2010-12-03
*,#T&M7D 作者简介:龚晓南,男,1944 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软黏土工程学、地基处理及复合地基、基坑工程和土工计算机分析等方面的研究。
2`nOYK E-mail:
xngong@mail.hz.zj.cn W?2Z31;7 "2>_eZ#b 2010 年 10 月 25 日,笔者共收回 139 份调查问卷,
TW!>~|U)y 来自不少于 28 个地区,其中上海 16 份、北京 15
wJ> 2} 份、南京 12 份、天津 3 份、香港 1 份、USA 1 份、 台湾 5 份、武汉 7 份、杭州 26 份、厦门 2 份、福州
a9niXy}a( 4 份、绍兴 1 份、广州 4 份、深圳 7 份、太原 1 份、
L%5g]= 沈阳 2 份、西安 3 份、重庆 2 份、成都 2 份、青岛
1zWEK]2.R 3 份、郑州 1 份、长沙 4 份、石家庄 1 份、兰州 3 份、南宁 1 份、包头 2 份、合肥 2 份、海口 5 份、 未填地址的 3 份。
`%Jq^uW 被调查人的年龄组成为
3ox
0-+_ 30 岁以下的 29 人
@DniYt / 30~50 岁的 89 人
#9u2LK 50 岁以上的 21 人 被调查人的职业分布为 博士研究生9 人
"Oq>i9v;|$ 髙校教师 67 人 科研单位研究人员 21 人 工程单位技术人员 42 人
]x^v;r~ 被调查人中经常从事数值计算分析的经历 经常从事 79 人
? yek\X 偶尔从事 59 人
(C60HbL 没有从事 1 人 下面是对几个问题的调查结果:
E;Q
,{{# ①数值分析在岩土工程分析中的地位,认为(限
'bx$}w N 填 1 项):
D>m!R[!o 非常重要 53 人,占 38.1%
+X4/l"| 重要 73 人,占 52.5%
~[3B<^e 一般 13 人,占 9.4%
B,avI&7M;S 不需要 0 人
5~E'21hJ ②数值分析中的关键问题(限填 1~2 项): 分析方法 26 人
&C6Z{.3V 本构模型 83 人
k \V6q9* 参数测定 114 人 边界条件模拟 28 人
[RFF&uy 计算分析技巧 14 人
\iM ③哪几种数值分析方法较适用于岩土工程分析
Ai 5|N (最多填 3 项)?
h?+bW'm 解析法41 人 有限单元法 137 人
9vw0box 有限差分法 60 人 离散单元法 30 人 边界元法 18 人
+"F 9yb 无网格法 5 人 非连续变形法 DDA 15 人 数值流形元 NMM 2 人
s2;b-0 az;o7[rI^ ④进一步提高岩土数值分析能力需要解决的关
pqnZ:'V 键问题(最多填 2 项): 发展新的分析方法 32 人
&M2SqeR62; 建立新的本构模型49 人 本构模型参数测定 112 人 提髙计算机计算速度和容量 11 人
WbH#@]+DN 商用大型计算软件 22 人
|}2X|4&X ⑤你完成的工程设计取值主要来自(无工程设 计经历可不填):
Y=tx
kN 经验公式法 50 人 数值计算法 32 人 解析计算法 5 人
#P5tTCM 综合判断法 78 人
sJB::6+1(| ⑥你对岩土工程数值分析发展的建议(可不填 也可详述)
}.74w0~0^ 在这次调查中,有 53 位同行专家对岩土工程数 值分析发展提出了建议,有的只是短短一行,有的 长达几页,有的是看法,有的是建议,但是看得出
_NkbB"+L 来他们很认真,畅所欲言。笔者对所提建议只是从 格式上作了统一编排,除了隐去提出建议的同行专 家的姓名外,其他未作任何增减,以力保原汁原味,
x/^,{RrPk 并将它们形成《调查中 53 位同行专家对岩土工程 数值分析发展的建议》[1] 一文,供参考。
mQqv{1 3、岩土工程分析中的关键问题
fFNwmH-jv 岩土工程分析中人们常常将用简化的物理模型 去描述复杂的工程问题,再将其转化为数学问题并 用数学方法求解。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是,饱和软黏 土 地 基 大 面 积 堆 载 作 用 下 的 沉 降 问 题 被 简 化 为 Terzaghi 一维固结物理模型,再转化为 Terzaghi 固 结方程求解。
tC4 7P[b 采用连续介质力学模型求解工程问题一般包括 下述方程:①运动微分方程式(包括动力和静力分
iU9> qJ] 析两大类);②几何方程(包括小应变分析和大应变
.7v
.DR> 分析两大类);③本构方程(即力学本构方程)。 对一具体工程问题,根据具体的边界条件和初
s6.#uT7h 始条件求解上述方程即可得到解答,对复杂的工程
59Lmv
&s 问题,一般需采用数值分析法求解。对不同的工程 问题采用连续介质力学模型求解,所用的运动微分
g1B[RSWv 方程式和几何方程是相同的,不同的是本构方程、
o<\9OQ0 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当材料为线性弹性体,本构 方程为广义虎克定律。
|Y|g T*v 将岩土材料视为多相体,采用连续介质力学模
GMJ</xG 型分析岩土工程问题一般包括下述方程[2]:①运动 微分方程式(包括动力和静力分析两大类);②总应
\'.#of 力 有效应力 孔隙压力(有效应力原理);③连续
q;L~5q."E 方程(总体积变化为各相体积变化之和);④几何方 程,包括小应变分析和大应变分析两大类;⑤本构
i!DO 方程,即力学和渗流本构方程。 将多相体与单相体比较,基本方程多了 2 个,
5*IfI+} 即有效应力原理和连续方程,且本构方程中多了渗
0OAHD ' 流本构方程。对不同的岩土工程问题,基本方程中 运动微分方程式、有效应力原理、连续方程和几何 方程的表达式是相同的,不同的是本构方程。对一具体岩土工程问题,根据具体的边界条件和初始条 件求解上述方程即可得到解答,一般需采用数值分 析法求解。从上面分析可知,采用连续介质力学模型分析不同的岩土工程问题时,不同的是本构模型、 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对一个具体的岩土工程问 题,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是容易确定的,而岩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十分复杂,采用的本构模型及参数对 计算结果影响极大。
P8=!/L2? 采用连续介质力学模型分析岩土工程问题一般
r'~^BLT`# 需采用数值分析法求解,有限单元法对各种边界条 件和初始条件,采用的各类本构方程都有较大的适 应性。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十分复杂,自 Roscoe 和他的学生建立剑桥模型至今已近半个世纪,理论上 已提出数百个本构方程,但得到工程应用认可的极 少,或者说还没有。从这个角度讲,采用连续介质力学模型求解岩土工程问题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建立 岩土材料的工程实用本构方程。
Y1Sfhs) 4 如何发展岩土本构理论的思考 uIb,n5 Janbu 认为,反映作用与效应之间的关系称为 本构关系,力学中的虎克定律、电学中的欧姆定律、 渗流学中的达西定律等反映的都是最简单的本构关 系。岩土是自然、历史的产物,具有下述特性[3]: 土体性质区域性强,即使同一场地同一层土,沿深 度和水平方向变化也很复杂;岩土体中的初始应力 场复杂且难以测定;土是多相体,一般由固相、液 相和气相三相组成,土体中的三相有时很难区分, 而且处不同状态时,土的三相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土中水的状态又十分复杂;土体具有结构性,与土 的矿物成分、形成历史、应力历史和环境条件等因 素有关,十分复杂;土的强度、变形和渗透特性测 定困难。岩土的应力-应变关系与应力路径、加荷速 率、应力水平、成分、结构、状态等有关,土还具 有剪胀性、各向异性等,因此,岩土体的本构关系 十分复杂。至今人们建立的土体的本构模型类别有 弹性模型、刚塑性模型、非线性弹性模型、弹塑性
w|0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