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冶武勘 张浩 勘察、设计和施工是我国基本建设工程的三个主程序,勘察工作走在设计和施工之前,为设计和施工服务。岩土工程勘察企业从事工程建筑前期岩、土、水地质情况的勘察、研究,资料收集整理分析工作,为设计单位提供科学的设计依据,以技术资料报告书的形式反映其生产成果,属于智力密集型行业。然而,岩土工程勘察项目份额占整个工程建设的比率较小,加之劳动力成本逐年增加,市场不规范竞争行为的存在,导致勘察工程一般利润较低。如何从企业内部寻找方法,摆脱计划经济思维及粗放型经营影响,提高企业自身管理水平,达到企业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保证以有限的投入实现最大的产出,是当前岩土工程勘察企业为在市场“夹缝”中求得生存而苦苦思索的问题。集约化管理模式成为了国内岩土工程勘察企业的必然选择。集约化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提高效率与效益的基本趋向。集约化的“集”就是指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管理等生产要素,进行统一配置;集约化的“约”是指在集中、统一配置生产要素的过程中,以节俭、约束、高效为价值取向,从而使企业达到降低成本、高效管理、提高核心竞争力,获得可持续发展的优势。本文结合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成功实施由传统的计划式、粗放型管理模式向集约化管理模式转变,并最终成就企业快速速发展,并成长为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的大型综合性岩土工程勘察企业这一案例。论述了勘察设计企业实施集约化的发展模式的必然性和可行性。 1. 我国岩土工程勘察行业及市场现状 1.1. 勘察设计行业内企业同质竞争现象普遍,企业竞争力不强。伴随全国基础建设高潮的掀起,全国各类勘察设计企业由2002年的10098家发展为2007年的11495家,从业人数达112万。但是国内勘察设计行业企业体制、机制、经营模式、服务功能、管理水平和技术质量等方面差异性不大,工程性质类似,综合服务能力不强,与国外公司从前期策划、可行性研究、招投标代理、造价咨询到设计监理以及后期服务,可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项目管理服务更是有很大差距。目前勘察行业技术规范虽既有国家标准,也有各行业及地方标准,但施工工艺具有基本相通性,除建(构)筑物类别对勘察资质有一定要求外,基本上各行业勘察院所均可以通过公平竞争涉足其他行业工程,由此带来的同质竞争非常激烈。在盈利能力上,以2002年为例,全国勘察设计企业共完成营业收入931亿元,行业利润仅64.14亿元,盈利水平普遍不高。 1.2. 市场行为不规范,加剧勘察设计企业经营效率较低。招投标行为存在暗箱操作等不规范行为,信用缺失。合同管理不规范,存在建设单位拖欠勘察设计单位工程款,阴阳合同等行为。业主市场行为得不到有效管理,建筑市场整顿抓勘察设计施工企业,而抓业主比较少。有法不依,据建设部不完全统计,2002年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查出有各类违法违规问题的工程项目7532个。一方面反映行政监督检查制度不健全,另一方面则是执法人员行政执法缺乏监督制约机制。 1.3. 同行企业经营模式选择。我国大型勘察设计企业70%以上是由以前国有大型勘察设计院所转制而来。1999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工程勘察设计单位体制改革若干意见的通知》,紧接着颁布了系列配套法律、法规,要求勘察设计企业与政府脱钩,政企分开,改制为科技型企业,实行股份多元化,按现代企业制度运作。但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建立及员工思想的转化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转制后的大型勘察设计院所,大多存在着管理机制相对松散,没有从实质上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进行规范和设计,相应的人事制度、财务制度、成本控制和项目管理体制无法整合为一个整体运作,管理效率相对底下。这种松散的管理模式直接导致企业现有资源的无法整合,配置效率较低,管理运作时间和资金成本太大。在这种形势下,部分企业选择了部分有实力员工独立经营收取管理费,或直接分包或挂牌收费等方式经营。实践证明,这种粗放的经营模式是可以带来短期的效益,从长远来看是不可取的。 2. 中冶武勘经营模式探索 1980年至1991年是中冶武勘由事业单位转变为企业化管理时期。1983年国家计划委员会、财政部、劳动人事部下发计设[1983]1022号文件后,由事业单位改为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国家停拨事业费,实行自收自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实行院长负责制。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由过去单一的生产型转为生产经营型。探索实行了技术经济承包责任制,干部使用上实行委任和聘任的形式,财务管理由收收付付、记账算账的老传统开始转向强化管理方面上来,编制综合计划。这一时期的管理虽仍带有计划经济的成分,但管理模式的逐步规范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1992年至1999年是中冶武勘由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转变为完全企业化单位时期。1992年冶金部对中冶武勘实行“工效挂钩”考核办法。1995年被建设部列入勘察设计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单位。1998年政企脱钩,脱离国家冶金工业局,进入中国冶金科工集团公司。这个时期的重要特征是不等、不靠、不要,主动、积极地面向市场,实施“以勘察为主,纵向延伸,横向发展,扩大空间、多头并进和全方位创收”的经营战略,用新专业、新技术开拓市场。这一时期管理更加规范,更加注重经营战略的运用和专业技术发展,为全面实施集约化管理奠定了良好基础。 2000年至现在是中冶武勘由传统国有企业模式转变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时期,也是企业探索并成功实施集约化经营,实现公司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2002年,武汉勘察研究总院改制组建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依法整体改制为由中冶集团控股,引入多元股本的有限责任公司。这一时期,是中冶武勘发生历史重要变革的时期,它告别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实现了管理模式的深层次变革,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的现代企业制度。充分利用企业现有资源,集约管理,合理配置,最大限度发挥企业资源利用效率,实现了专业由传统的测绘、工程地质勘察和水文地质勘察为主向检测、咨询、监理、桩基施工、岩土工程设计、地质灾害治理、矿产资源勘探等多领域延伸,业务范围也由传统冶金阵地向建材、化工、水利、电力、交通、能源、市政和房地产等行业拓展。1999年以来,年平均完成合同个数2000余项,利润水平上升到了2008年的2012万元。企业还是那批员工,但他们却创造了中冶武勘人以前不敢企及的奇迹。回首近十年来走过的路程,人们不难发现,中冶武勘所走的正是一条成功的典型冶建勘察企业集约化管理模式。 3. 集约化管理的成功实践 中冶武勘从资金、人力、技术、项目、设备等方面全面加强集约化管控,建立起了完备的集约化管理体系。 3.1. 加强公司资金集约化管控。树立“现金为王”理念,坚持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财务管理以现金管理为中心。坚持实施资金集中管理制度,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加强企业融资管理,加强银企合作,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3.2. 加强人力资源集约化管控。公司人才引进实行集中统一招聘引进,根据各二级单位提交的用人计划,由公司统筹协调,确定招聘计划,集中招聘。在人才使用上,坚持灵活的激励措施,最大化的发挥人才的积极性,提高人才资源利用效率,推行竞争上岗的劳动人事制度,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竞争择优,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实行绩效考核管理制度,将收入与贡献紧密挂钩。 3.3. 加强技术资源集约化管理,加大企业技术质量管控力度。坚持科技立项管理制度,由二级单位提交科技立项选题,经公司集中专家评选确定,加大资金投入与技术引导,鼓励技术人员在生产实践中加强技术创新,引进、消化、吸收行业先进技术,探索专业前沿领域,献身科研,不断提高自身技术水平,提升企业整体技术实力。公司于行业内率先出台了《项目质量控制系列标准》与《项目安全管理标准化实施规定》两个系列标准,推行了质量与安全标准化管理。 3.4. 加强设备资源集约化管控。根据公司《设备物资管理办法》和《电子产品采购管理办法》,各类电子产品、仪器等信息化建设相关物资实行公司集中采购,合理配置资源,减少资源的重复配置浪费。 3.5. 加强项目集约化管理,完善项目核算管理制度,加强成本控制。全面实施项目法管理,充分发挥项目经理在项目成本控制中的有效作用,强化现场管理,严格控制项目成本。实施项目核算管理制度,实行项目先算后干,将成本控制项目自承接到竣工的全过程中。 3.6. 加强集约化管理体制建设。中冶武勘结合多年来经济承包责任制管理经验,对这项制度进行了不断的完善和创新。通过推行生产经营承包责任制,为二级部门定指标、压担子,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释放企业生产力。 3.7. 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打造集约化管理平台。集约化管理需要与之配套的高效资源配置与管理平台。中冶武勘建设起了视频会议系统。利用起网络协同办公系统(OA系统),内部管理全部纳入网上流程,各类制度和文件、信息均通过内网发布,实现了内部办公自动化,信息资源网络化。有效保证了驻外机构及项目部管理与公司管理部门有效地对接,提高了工作效率。 3.8. 加强集约化管理文化建设。将集约化、精细化内涵融入企业文化,制定了公司企业文化建设规划,稳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步伐。 4. 集约化管理成就 近年来,中冶武勘坚持实施集约化经营管理模式保证了企业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更加科学灵活,各项经济指标稳步攀升,研发能力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加强,企业凝聚力显著增强,职工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企业走上了和谐、持续、健康发展的正确轨道,成功打造了岩土工程勘察高端品牌。 4.1. 企业各项经济指标稳步攀升。营业收入由1999年的不到一亿元,增长为2008年的7.81亿元。2008年又是个丰收年,各项经济指标再创历史新高:营业收入7.81亿元,收费到位4.7亿元,分别比07年增长56%,20%。新签合同额9亿元,比07年增长30%。实现利润总额2012万元,比07年增长32%。 4.2. 企业更加和谐,职工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企业办公环境更加舒适,公司对办公大楼进行了装修,建设中的新科技楼拔地而起,对职工住宅小区进行了改造,装修了新员工单身宿舍。公司坚持全体员工共享改革成果,根据企业经济效益增长情况,适时提高企业员工收入,增强员工主人翁意识,实现员工与企业共发展。 4.3. 企业市场不断延伸,有效经营规模持续扩大。公司经营范围不断扩张,在成都、上海、天津、北京、南京、珠海、宁波、广州、厦门、马鞍山、重庆、云南、攀枝花等地设有13个分支机构。公司经营领域涉及冶金、建材、化工、水利、电力、交通、能源、市政和房地产等行业。 4.4. 科技创新成果显著,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公司近年来先后荣获国家优秀勘察工程金、银、铜质奖21项,荣获省、部级优秀勘察工程奖100余项,有7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发明奖。2008年通过中冶集团创新型企业验收,公司科技创新工作更上一层楼,全年取得15项科技成果,有7项通过中冶集团的科技成果鉴定,其中有3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4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5. 集约化管理的结论与感想 中冶武勘集约化管理的成功,增强了企业综合竞争能力,打造了企业高端品牌,也为国内岩土工程勘察企业摸索出了可以借鉴的科学经营之路。坚持集约化管理,要做到:一、要创新企业管理观念,企业领导要具有开放性思维,敢于打破传统观念,接受现代化的管理理念。二、以管理的精细化为重要特征,完善企业管理制度,增强制度的执行力。三、以资源的集中管控,优化配置为着力点,最大化的提高企业资源利用效率。四、要重视以人为本,认识到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技术研发的主导,是企业资源的开发与支配者。五、提高项目管理水平,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追求利润率。六、重视科研建设,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七、要加强与企业集约化管理相适应的配套机制建设,完善激励机制,增强责任意识,加强监督考核。八、加强文化建设,打造集约化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