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首页    职业区    学术与写作    工程技术区    软件区    资料区    商务合作区    社区办公室
 您好! 欢迎 登录注册 最新帖子 邀请注册 活动聚焦 统计排行 帮助
 
  • 帖子
  • 日志
  • 用户
  • 版块
  • 群组
帖子
  • 2921阅读
  • 9回复

[评论]水博:一评范晓的《水电工程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及其灾害隐患》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sunjun
关闭
个人中心可以申请新版勋章哦
立即申请知道了
 

发帖
2013
土币
61921
威望
4607
原创币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0
作者:水博 /}$D&KwYg  
摘要 ?=0BU}  
  范晓先生在其《水电工程对地质环境的影响极其灾害隐患》一文中表述了对 h_K!ch }  
“中国西部是水电开发中地质环境风险最高的地区,大规模水电工程在建设和运 1gDsL  
营中更易诱发和加剧地震、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担心和疑虑。 +I r  
我感觉他这些言论的根本问题在于范晓先生的认知水平有限,不能正确地理解现 4jdP3Q/  
实世界。因此,本文将分三部分根据范晓先生文章的所提出来的一些问题,进行 BBlYy5x  
适当的点评。希望这些评论能够使范晓先生,有所醒悟。如由不当之处,也欢迎 jq12,R2+)  
范晓先生批评。 5? 1:RE(1  
oD&axNk  
  关键词:评论 水坝 地质灾害 地质环境 'o]8UD(  
]?a i  
  1.关于对水电开发中的地质环境条件和地质灾害风险的评价 (E]q>'X  
xh9Os <  
  范晓说“最近几年来,推动我国特别是我国西部大规模水电开发热潮的主要 , FD RU  
理由之一,就是我国西部有极其丰富的水能资源和优越的水电开发条件,而同时 (od9adSehV  
那里的水电开发率又很低。但如果从地质环境的制约因素和可能带来的严重影响 &Z 6s\r%  
来看,这种理由是有很大疑问的。” q2~@z-q)b  
o0:RsODl  
  范晓先生不必故能玄虚,其实有疑问的主要是范晓先生自己,广大水利水电 :[.**,0R  
和地质工作者依据现有的科学技术水平,已经能够比较自如地应对各种复杂地质 w j<fi  
情况。在联合国北京水电与可持续发展论坛上,我国著名的地震学专家陈厚群院 Q6rvTV'vv  
士曾经就社会各界对西南水电开发中表示出的对地质灾害问题的担心,专门撰文。 3DS&-rN  
文章通过科学地分析,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为在我国西部开发丰富的水能资源并 `ehcj G1nY  
进行脱贫致富,在高地震区进行高坝大库的建设是难以避免的。同时他还通过对 %oHK=],|1  
各种坝型的深入研究,明确地告诉大家;对高拱坝的抗震安全,并不存在难以逾 7Nt6}${=z  
越的技术障碍。 8XdgtYm  
.FpeVjR''  
  相比之下,范晓先生所说的“很大疑问”不能不说只是因为你范晓先生的知 q=`i  
识水平有限,对当代地质科学技术的掌握程度还不够深入。您应该加紧学习,充 X6SWcJtSw  
实自己,不应该在自己还理解不了的情况下,就到处乱发议论,误导公众。 h@yn0CU3.  
Av_JcH  
  范晓说“同时由于认识的局限,对于我国西部水能资源开发条件也作了过于 :pvJpu$]  
乐观的估计。” 0;2"X [e  
B0|!s  
  对于范晓先生的担忧和感慨,我还是不得不遗憾地告诉您,您埋怨我国对西 :SvgXMY@  
部水电资源的估计过于乐观了?实际上正好相反,我们不是过于乐观了,而是过 IcP\#zhEv  
于保守了。最近,我国已经重新进行了水电资源普查,其结果是,我国水电资源 M#;"7Qg  
的总量又有大幅度的上升。目前新的普查结果即将公布。这可是经过许许多多的 B6xM#)  
人,辛辛苦苦勘查、计算出来的结果。相比之下,您范晓此言是否有什么科学依 h0)Dj( C  
据或者资料?如果没有,自己上下嘴唇一碰,就跑出来信口胡说什么“过于乐观 R-J^%4U`7  
了”,您是不是显得太幼稚了点。 ![9um sx  
~"nF$DB  
  范晓说“以川渝滇黔藏五省区为例,其水能资源的蕴藏总量和可开发量分别 ~X!Z+Vg  
占到我国的67.8%和70%。但是有一个现象却往往被人忽视,这就是目前提供的 u+5MrS [  
西南地区水能的可开发量与蕴藏量之比为49.1%,远低于全国56.0%的平均水平, H[D<G9:  
与全国的其它地区相比也是最低的。而这还是根据传统意义上的水电开发技术经 %+HZ4M+hV  
济条件确定的,尚未充分考虑地质环境以及生态环境因素的影响。” g}n-H4LI  
kBg8:bo~  
  我自始至终也没搞明白,范晓先生列举出“可开发量与蕴藏量之比”有什么 6w)a.^yx7  
实际意义。这种比例与各地的社会、经济各种情况有密切的关系。例如我国的雅 /l1OC(hm  
鲁藏布江流域人因稀少,开发难度大,成本高,可开发程度比例自然就会较低。 2$s2u;  
可是,真不知道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再有范晓强调西南五省“蕴藏总量和可开发 ME.a * v  
量分别占到我国的67.8%和70%”而“可开发量与蕴藏量之比远低于全国平均水 Gqs)E"h  
平”的结论是不是有矛盾?既然是可开发量的百分比高于蕴藏量的百分比,怎么 ?Es(pwJB  
可能出现“可开发量与蕴藏量之比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情况呢?请范晓先生  aK33bn'j  
自己检查检查在什么地方出了毛病,即便是想造谣骗人,最好也不要犯这种低级 4Be'w`Q {  
的逻辑错误。 m< Y  I}  
l~Rd\.O  
  关于地震;世界上经常发生地震的区域很多,相对于其他非地震地区来说, U;#9^<^  
地震确实会增加人类生存的不安全程度。但是,地球的土地资源是有限的,巨大 iqr/MB,W  
的人口压力,使我们人类没有条件做到,凡是地震的地区我们就躲开的地步。因 H?_>wQj&  
此,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就得冒着地震发生的危险,在地震区域内生存、发展。 Dbl+izF3  
中国的唐山、日本的东京、美国的洛杉矶都是强地震区域,但是至今人们照样还 d=d*:<Zx  
要在那里生活,还要建设高楼大厦。所以,范晓先生所列举的一系列地震的威胁, < wi9   
并不能成为我们放弃开发西南水电资源的理由。就像东京、洛杉矶的建筑物要比 1U6 z2i+y  
其他地区更加坚固,更加抗震的情况一样。上面所提到的陈厚群院士的态度才是 ce:p*  
正确的。面对地震,人类不能简单地逃避,只能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它,在现有科 "kd)dy95H  
技水平的条件下,尽可能的减少地震所造成的危害。世界各地除了地震之外,还 =bJ7!&  
会有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甚至可以说,世界上根本就没有绝对安全的地方。如 zy(NJ  
果把这种现实情况都告诉你范晓,你范晓先生会不会因为害怕灾害,就选择自杀 TP{2q51yM  
呢?如果你不愿意因为害怕危险去自杀,就请不要用这种危言耸听的态度渲染西 7-#   
南地区的地震威胁。一切自然灾害,我们必须面对,应该面对,也能够面对。 WJj5dqatV  
-+{<a!Nb  
  范晓先生对建水坝地震的很多错误议论,其实都是受范晓先生自己的认识水 U'k 0;  
平的局限。关于地震对水坝的安全性问题,很多反水坝的宣传都把地震作为反对 (5a:O (\r  
修建水坝的论据,实际上这是一种极为错误的偏见。就人类现有对地震的研究水 dTZ$92<  
平来看,人们总能够通过地质勘探让坝址避开地震的断裂带。工程的抗震能力也 O_\%8*;  
是现代水电工程的一个重要科学分支,每个工程的修建都必须达到这方面的技术 _9:r4|S  
标准。实际上现代人类建筑的摩天大楼要比水坝的抗震难度大得多,现代人们既 <NXJ&xs-+  
然可以在东京、洛杉矶这样的地震高发区放心地建设大楼,就根本用不着担心水 X R|U6bf]  
坝的抗震能力。就现有的工程技术水平而言,只要正确地认识到了地震的强度, 7!U^?0?/  
人们完全可以采用相应技术手段解决水坝的抗震问题。根本不存在一些人所说的 qV7 9bK  
那样危言耸听的危险。 z}w7X6&e  
YJu~iQ`i  
  关于大坝对地震的影响,我们应该承认水库蓄水以后确实会引起一些地震的 qsWy <yL+  
发生。但是,不要把这些说成是水坝的罪过。水坝蓄水只是引发或者说诱发地震, SNtk1pG>  
而不是造成地震。辩证地看水坝诱发地震不仅不是坏事,反而可能是好事。因为 #+#^cqjZ  
地震的强度取决于地下能量的积累,如果由于某种原因使地震的能量提前释放, 5XoM)  
一般来说是会起到把大地震分解成多个小地震的作用。根据各国的实际情况的观 5y8VA4L/o  
测也是如此,很多水库建成以后都会诱发地震,但是这些地震往往都是震级很小, =~_  
次数频繁。至今为止世界上还没有发生一起由于地震造成的垮坝事件。现在很多 `3yK<-  
学者都已经认识到,水库诱发地震对于减小原有地震灾害的积极作用。 'S%H"W\  
fLS].b]1N  
  关于滑坡、崩塌与泥石流的问题,范晓先生和一些反坝人士一样总是脑子转  G& m~W  
不过弯来。西南地区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严重,就是因为该地区的河 ,0a\Ka {^  
流还处在发育期,地面不断地隆起上升,使得该地区变得山高水急,江水带有极 TyhO+;  
大的能量,不断地切割山谷,造成该地区河谷不断地加深,在高山峡谷发育的同 Z5|BwM  
时,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必然就会随着地形的变迁经常发生。当然, OXJ'-EZH  
如果世界上还能有足够多的地方可以让人类生存,我们完全可以选择躲开那些地 i93 6+[  
质灾害危险区域。但是,与前面讲到地震的威胁一样,地球是有限的,我们人类 ir|c<~_=  
无处躲藏,(对于人类的生存环境来说,这些所谓的危险地区,比起干旱缺水的 qWM+!f  
西海固地区不知要好上多少倍呢)无奈之下,我们只能去勇敢地面对危险,只能 .tcdqL-'  
用我们人类的聪明智慧与之抗争。 gVNoC-n)  
Q$(Fm a4a  
  在目前这种局面下,如果人们把奔腾的江河水用来发电,势必会大大降低水 +}R#mco5K  
能对岸坡的冲蚀能力,减少江水对河谷的急速深切,使河流发育趋于缓慢、稳定, pZz\o  
最终会大大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从总的能量守恒概念上说,水电开发就是把江 CorV!H4  
水切割岸坡的能量利用起来发电,造福人类。所以,水电开发之后崩塌、滑坡、 %+^Qs\j  
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减轻,将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反坝组织经常强调某地区的 /mXxj93UA  
地质灾害多么多么严重,所以不能建水坝。其实,他们的概念完全是错误的,结 nvQTJ4,,  
论正好相反,正是因为地质灾害严重,所以才应该建水坝,这样才能减轻地质灾 ,&.$r/x|?  
害对人类生存的威胁。在这一点上,希望范晓们的脑子能够早一天开窍。如果你 ^!fY~(=U4  
们想通了这一点,那么范晓先生所列举的西南地区大量的地质灾害的数据,就应 lhC hk7l  
该成为加速水电开发建设的理由了。事实上也正是如此,你说难道不对吗? m~0Kos%^*b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离线鑫淼磊

发帖
644
土币
7037
威望
2624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10-12-10
范晓是学环保的吧
岩土是各神圣职业
离线鑫淼磊

发帖
644
土币
7037
威望
2624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10-12-10
原来是四川省地矿局区域地质调查队总工程师
岩土是各神圣职业
离线鑫淼磊

发帖
644
土币
7037
威望
2624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10-12-10
有反对的声音是件好事,能促进工程方案的完善,重视修建过程中的细节。相信通过争论后,更能让大家接受最终的结果。
岩土是各神圣职业
离线铁道兵

发帖
3180
土币
-20
威望
5591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0-12-11
每个人关心的结果不同,导致观点的不同
耐得住寂寞,拥得了繁华。
离线wuji-hao

发帖
347
土币
2218
威望
731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0-12-11
这三篇文作者太象个职业枪手!
离线pbaix

发帖
1725
土币
4997
威望
2821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0-12-30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离线虚心

发帖
251
土币
20845
威望
10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1-01-24
百家争鸣!!!!!
离线zhangfeather

发帖
274
土币
468
威望
11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1-05-21
百家争鸣!!!!! >a,D8M?  
参观,并保持自己的立场,觉得两位同志各有道理,只是立场、角度不同而已!
积跬步,聚细流,蓄势待发!
离线jxfky

发帖
545
土币
4998
威望
1496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1-11-09
水电建设界请的枪手
努力做一名合格的工程师!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温馨提示:欢迎交流讨论,请勿纯表情、纯引用!
 
上一个 下一个

      https://beian.mps.gov.cn/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12919号 广州半山岩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4274469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