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参加了一位从事多年地震工程工作老同志的报告,感觉比较系统,值此汶川一周年之际,将其报告中部分内容编辑摘录于此,供各位同行参考,因为报告文件原文部分内容可能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所以原文欠奉,望能理解。 ^hTq~ "
naW}[y*y;
汶川地震的惨重震害引起了人们对抗震设防和抗震设计的广泛讨论和反思,为总结震害经验和教训,应深入认识以下问题: %]RzC`NZ
1.强地震动预测的不确定性 %;9wToyK>
人类目前即使想要做出准确的中长期地震预报,也会遇到诸如地震地质背景、地震活动性和强地震动规律知之不多的这一“拦路虎”。 .#EmE'IP*
某种意义上讲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建立在一系列假定和不充分的观测资料的基础上,其预测结果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统计分析结果在一定程度上看是难以验证的;确定性的地震区划也面临同样问题,我们尚无能力确定发震构造及其活动性;概率方法很难给出准确的确定性结果,未来50年内以10%的 超越概率发生的地震动并不一定就是最可能发生的地震动,也不是有可能发生的最大地震动;确定性方法按一定原则可以某种意义上估计未来可能发生的最大地震动,但最大地震动是目前的经济技术能力所无法抗御的。 P7<~S8)Y
2.抗震设防是人类社会的风险决策 m`E8gVC
世界上多数国家将未来50年内以10%超越概率发生的地震动作为设防地震动,从某种意义上看并不是理论分析或数学计算得出的优化结果,而是一种风险决策。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提高设防烈度是合理的趋势。 2A
{k>TjQ
基于实践经验,按8度设防可大大减少人员伤亡(建筑结构角度而言)。现行设防烈度宜作为最低设防水准,因时因地制宜逐步提高设防烈度。 MvJEX8M
各行业和个人有权在满足最低抗震设防要求的基础上,自主决定抗震设防水准(主要指有原则的提高)不失为一种思路。 m3K8hL/
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必须切实加强广大村镇建筑的抗震设防管理,至少应加强宣传教育和技术指导。 '9H]SEw
规划设计、质量检验和工程监理部门、施工单位应依法作为。 rEz=\yY^j'
3.抗震设计本质上仍是经验行为 >=[w{Vn'Mf
实践经验一再表明,正确的抗震概念的把握、加强的抗震构造措施和严格的施工质量是提高结构抗震能力的有效保障。 Fp|x,-
计算设计是抗震设计的辅助环节,但由于分析模型和建筑结构的粗糙性,尤其是地震动的不确定性,追求计算精度对抗震设计并无实际意义。 8x[q[
!Vv$
抗震设防工作的几点思路: WZ;f3
"
M%sWtgw(
1.对复杂自然规律的探索不等于科技进步的现实,必须强调抗震设防、从实际出发应采取切实可行和有效的措施提高工程结构的抗震能力。 .Mdxbs6.C
=)(sN"%
2.抗震设防烈度、抗震设防目标、抗震设防标准都是权衡建筑抗震安全性和经济技术能力的风险决策;应根据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地区不平衡性、与时俱进逐步提高抗震设防水准。当前时期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把握契机、加强对广大村镇建筑的抗震设防管理。 -.i1l/FzP
{}{|trr-E
3.建筑抗震设计本质上仍是一种经验行为,因此,必须强调抗震概念设计和采用抗震措施在抗震设计中的重要性。合理的结构选型、规则对称的平立面布局、良好的构件连接和整体性、加强的抗震构造措施、严格的施工管理是提高建筑抗震能力的有效保障。 #2{ };)
gey`HhZp)
\KDOI 7
谨以此帖告慰汶川地震中逝去生命的同胞,并向为抗震救灾事业贡献过力量的人们致敬,事业尚未成功,同志还需努力,不能让死难同胞的血白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