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老专家的见识果然不一样,最近在看地震工程学,也有类似内容。 >2By
+/!X
1。房屋抗震性能评价;现在的问题在于,大部分人住的都是商品房,怪不得胡院士说结构的动力性能是未知量(考虑地震过程中的非线性效应,结构自振周期、振型会随地震动进行而改变),现在的问题是,开发商缸盖好的房子都不知道是啥样子的。其实完全可以通过结构识别,来鉴定房屋的真实动力参数,偏离太多,坚决追究开发商责任,可惜老百姓不懂; KM`eIw>8
2。在新建房屋布设强震议,美国南加州地区建筑法在七十年代之前已经要求超过六层的建筑布设强震仪,现在四十年过去了,我们完全有能力。在网上找了一下,一台强震仪报价是两千,加上计算机、网络设备,十万元足够,相对于现在的房价,这不过就九牛一毛。有了强震仪,不仅可以获得更多强震记录,为结构抗震提供数据和指导,最重要的是可以记录地震中房屋真是动力反应,犹如飞机黑匣子,由此识别结构动力参数,坚决打击不良建筑商,给人民一个交代。 *28pRvY:b
可悲的是,现在不仅仅是抗震设计能力的问题,在中国建筑业偷工减料太过严重,地震又被认为不可抗力,试问,低于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引起严重震害,还不能追求建筑商责任。当然,理论上讲呢,地震具有选择性,低烈度去也会出现某类建筑的大量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