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首页    职业区    学术与写作    工程技术区    软件区    资料区    商务合作区    社区办公室
 您好! 欢迎 登录注册 最新帖子 邀请注册 活动聚焦 统计排行 社区服务 帮助
 
  • 帖子
  • 日志
  • 用户
  • 版块
  • 群组
帖子
  • 3933阅读
  • 26回复

口水仗:杭州地铁施工塌陷事故责任属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龙兴关外

发帖
2600
土币
27039
威望
6136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08-12-02
谈不上什么逼良为娼,顶多是愿者上钩。
天地人时,四维一絷。
望闻问切,综合判断。
辨证施治,随时调整。
天人合一,博约圆通。
离线龙兴关外

发帖
2600
土币
27039
威望
6136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08-12-02
中国地铁并不是只有一个王院士,其身份特殊,为施工单位开脱责任也是正常的。但把责任推给政府也是不太现实的。作为基坑工程,施工过程控制是关键的,这是业内人士的共识。面对危险,若能及时采取有效补救措施,完全可以避免人员伤亡。从这一点上讲,施工单位的责任是根本推托不了的。王院士炮轰杭州市政府的行为是全国各地官员根本不能接受的,这种情况在全国比比皆是,都推给政府,其后果是严重的。北京地铁、上海地铁、广州地铁,哪个城市的地铁没出过施工事故,只不过死人比较少而已。
天地人时,四维一絷。
望闻问切,综合判断。
辨证施治,随时调整。
天人合一,博约圆通。
离线guowang_119

发帖
120
土币
454
威望
455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08-12-02
搞不懂,到底是谁的责任。
sadsa
离线春水东流
发帖
2
土币
-786
威望
-885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5楼 发表于: 2008-12-03
中国地铁并不是只有一个王院士,其身份特殊,为施工单位开脱责任也是正常的。但把责任推给***也是不太现实的。作为基坑工程,施工过程控制是关键的,这是业内人士的共识。面对危险,若能及时采取有效补救措施,完全可以避免人员伤亡。从这一点上讲,施工单位的责任是根本推托不了的。王院士炮轰杭州市***的行为是全国各地官员根本不能接受的,这种情况在全国比比皆是,都推给***,其后果是严重的。北京地铁、上海地铁、广州地铁,哪个城市的地铁没出过施工事故,只不过死人比较少而已。 `'z(--J}`  
>t 1_5  
说的太好了 vp"%IW  
目前从事故的调查结果业能看得来
离线春水东流
发帖
2
土币
-786
威望
-885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6楼 发表于: 2008-12-03
施工单位是施工的主体 =oL8d 6nI  
难逃责任的 X_lUD?y  
             
离线hengshan168

发帖
3617
土币
3206
威望
6709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7楼 发表于: 2008-12-03
当然 Ct =E;v7}  
现在看来设计单位也是有责任的        
离线hengshan168

发帖
3617
土币
3206
威望
6709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8楼 发表于: 2008-12-03
严重支持楼主的分析 +hgaBJy  
                   
离线asiayjg

发帖
575
土币
921
威望
1708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9楼 发表于: 2008-12-06
分析的精辟!鼓掌。。 `F- Dd4B  
原来院士不好当啊。
离线falcon

发帖
198
土币
747
威望
1002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20楼 发表于: 2008-12-08
突发性自然事故 rvoS52XG,  
这个点子好啊
离线huda2008

发帖
444
土币
1981
威望
914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21楼 发表于: 2008-12-09
    桩侧阻力与桩端阻力的发挥过程就是桩、土体系荷载的传递过程。桩顶受竖向荷载后,桩身压缩而向下位移,桩侧表面受到土的向上摩阻力,桩身荷载通过发挥出来的侧阻力传递到桩周土层中去,从而使桩身荷载与桩身压缩变形随深度递减。随着荷载增加,桩端出现竖向位移和桩端反力。桩端位移加大了桩身各截面的位移,并促使桩侧阻力进一步发挥。一般来说,靠近桩身上部土层的侧阻力先于下部土层发挥,而侧阻力先于端阻力发挥出来。Mattes和Poulos(1969,1971)  7 zP  
通过理论分析得到桩土体系荷载传递性状随有关因素变化的一般规律:①桩端土与桩周土的刚度比愈小,桩身轴力沿深度衰减愈快,即传递到桩端的荷载愈小。在桩的长径比的情况下,时,即均匀土层中,桩端阻力占总荷载约,即接近于纯摩擦桩当凡了时,其端阻力占总荷载约60%,即属于端承桩,桩身下部侧阻力的发挥值相应降低;再继续增大,对端阻分担荷载比影响不大。②随桩土刚度比(桩身刚度与桩侧刚度之比)的增大,传递到桩端的荷载增大,侧阻发挥值也相应增大,侧阻发挥值也相应增大;③随桩的长径比增大,传递到桩端的荷载减小,桩身下部侧阻发挥值相应降低,当,在均匀土层中,其端阻分担的荷载比趋于零,当,不论桩端土刚度多大,其端阻分担荷载值小到可忽略不计;④随桩端扩径比增大,桩端分担荷载比增加。 T h- vG  
2.1  桩端阻力和桩侧阻力的深度效应 "` ?W u  
    按刚塑性理论求得的桩端阻力公式,其埋深(边载)对于端阻力的影响是随深度线性增加的。按有效应力原理,桩侧阻力随桩的入土深度h增加而线性增大()。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和原型试验表明,端阻力、侧阻力并不符合上述一直随深度线性增大的规律,而是随有关因素呈特定规律变化,称此为“深度效应”。当桩端进入均匀持力层的深度小于某一深度时,其极限端阻力一直随深度线性增大当进入深度大于该深度后,极限端阻力基本保持不变。该深度称为端阻力的临界深度,该恒定极限端阻力为端阻稳值。、均随砂持力层相对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受覆盖压力(包括持力层上覆土层自重和地面荷载)的影响;随桩径增大而增大。的大小仅与持力层砂的相对密度有关,而与桩的尺寸无关,与覆盖层厚度无关。当桩身h小于临界深度时,桩端处土的围压(为土样在三轴压缩试验的密度达到一稳定值使土样中各点处于全塑状态所对应的“临界密度”时的临界压力)。当达到极限平衡时,土将剪胀,即土向四周和向上挤出,呈整体剪切破坏或局部剪切破坏,这时端阻力主要受剪切机理制约;当桩端处土的围压,呈剪缩破坏,其剪缩程度随深度()而增大,剪切过程所产生的体积缩小足以容纳桩的贯入体积,由于此时桩端土不再产生挤出剪切破坏;而是被桩挤向四周而加密,故端阻保持临界深度的对应值不变,这时端阻力的破坏主要由土的压缩机理所制约从而呈刺入剪切破坏。当桩端持力层下存在软弱下卧层,且桩端与软弱下卧层的距离小于某一厚度时,端阻力将受软弱下卧层的影响而降低。该厚度称为端阻的“临界厚度”。 On96N|  
当桩入土深度超过一定深度后,侧阻不再随深度增大而增大,该一定深度即侧阻的临界深度。目前根据砂土中模型桩试验所得的侧阻临界深度不尽相同,Vesic(1967)得到与的关系为;Meyerhof(1978)得到: ;现场试验得到(Tavenas,1971, Meyerhof,1976), 也随上覆压力的增大而减小。
离线zong2006

发帖
1791
土币
9651
威望
8365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22楼 发表于: 2008-12-09
中铁隧道集团副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 m{yNnJ3O  
_ L:w;Oy9T  
3v3Va~fm`  
肯定是站在中铁四局一边了 Ynh4oWUp  
\3Ald.EqtM  
fvBC9^3  
现在的教授、专家、院士 yNMwd.r[  
Y  X{  
! {o+B^^  
谁给钱站在谁的一边 hpi_0lMkI  
{R8P $  
0@/E% T1c"  
很正常的 i$ZpoM  
Zz*mf+  
ORPl^n-  
+5}T!r  
md +`#-D\O  
fF]&{b~wk  
PH4bM  
         
离线zong2006

发帖
1791
土币
9651
威望
8365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23楼 发表于: 2008-12-09
中国地铁并不是只有一个王院士,其身份特殊,为施工单位开脱责任也是正常的。但把责任推给***也是不太现实的。作为基坑工程,施工过程控制是关键的,这是业内人士的共识。面对危险,若能及时采取有效补救措施,完全可以避免人员伤亡。从这一点上讲,施工单位的责任是根本推托不了的。王院士炮轰杭州市***的行为是全国各地官员根本不能接受的,这种情况在全国比比皆是,都推给***,其后果是严重的。北京地铁、上海地铁、广州地铁,哪个城市的地铁没出过施工事故,只不过死人比较少而已。 @y2Bq['  
xfQ;5n  
\J g#X:d  
bD[W~ku  
g#nsA(_L  
王XX轰得太晚了,火都烧自已身上才开轰,明显是为了自已脱责,到了这个份上谁还相信你是公正的?????你早做什么去了??? ^ /eSby  
8$tpPOhzb  
YZu# 0)  
x(6.W"-S  
_IGa8=~  
...... n/Z =q?_  
`X03Q[:q"[  
X \ZUt >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温馨提示:欢迎交流讨论,请勿纯表情、纯引用!
 
上一个 下一个

      https://beian.mps.gov.cn/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12919号 广州半山岩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4274469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