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是我的一位朋友---原浙江大学教授史佩栋先生所著,对深基础的定义及发展和现状作了系统的阐述,对岩土工作者是一份难得的教材,特介绍给大家。 w$Rro)?}7
lGOgN!?i
深基础的历史演进与技术发展现状 k@'#@
t
F 9@h|#an
史佩栋 } x2DT8u
(浙江省建筑业行业协会地下工程分会,杭州,310011) xjVS
yI"6Da6|y
摘 要 本文分为五节,1.何谓深基础?;2.深基础的历史演进;3.深基础工程技 [Ki0b^
^Gqt+K%
术在20世纪后半叶的大发展;4.深基础工程不断引发热点难点问题;5.深基础工 z[3L2U~6
BDjn
!3
程的后续技术。本文为作者新著《深基础工程特殊技术问题》(即将由人民交通 ayfFVTy1d
fP(d8xTx2y
出版社正式出版)的第一章,特先在此发表,以饷省内读者,并请大家指正。 ?]}8o}G
关键词 深基础 桩基础 沉箱沉井 锚碇地下连续墙 热点难点问题 后续技术 f>N!wgo[
"*Tb"
'O
1. 何谓深基础? 6e[VgN-s
按照国内外的传统观点,以及迄今常见的教科书、专著、手册或标准中的表述, |563D#?cR
-$dXE+&
建构筑物的基础工程常视其埋置于地面以下的深度不同,而分为浅基础和深基础 HxIIO[h
Y4v|ko`l%
两类。但浅基础与深基础具体如何划分?浅基础或深基础的定义是什么?却长期 )s%[T-uKi
DKBSFm{~Q
以来众说纷纭,未见有统一认识;即使同一作者在不同时期也会有不同的说法。 '7iSp=
TZY3tUx0|G
表1-1是近50年来国内外的一部分有代表性的出版物和术语标准中所见到的关于浅 K5xX)oV
orjj'+;X
基础的定义,见仁见智,可见一斑。[1] AD|2qM))
j'HZ\_
浅基础的定义 表1-1 bp~g;h*E2
序 号 定 义 出 处 SN1}xR$
jW
3c"
1 D≤4或D<5m 文献2,3([前苏联]1947;陈梁生、陈仲颐,1957) lLF-{
2 D≤2B 文献4(美)H.F.Wiuterkon etc.1983) OUhqMVX9C
3 D≤B 文献5,6(高大钊,1998,1999) ;N0~;I
4 D≤B 文献7([澳大利亚]I.K.Lee等,1983) ybY]e; v*O
5 D≤B 文献8([美]J.E.Bowles,1987) !0vG|C;'
6 D<5m 文献9,10(顾晓鲁,1978,1993) $d_|NssvU
7 D=3~5m 文献11(杨位氵光, ,1981) ,f[>L|?e
8 明挖基础 文献12(刘成宇,1981) %>g3~yl
9 D<B或 D<5m 文献13(JGJ84-92) n6BQk2l
10 D<B或 D<5m 文献14(GB/T50279-98) ~2gG(1%At9
BEre*J
注:D—基础埋置深度;B—基础底面宽度或最小宽度。 z}*9uZ
x3o]U)^
更为有趣的是,作者手头有一本上世纪70年代购得的香港工艺出版社出版、袁芝 U
G~b a
;{KV /<3
编译的《土壤力学与例题详解》一书(未印明出版年月,也未说明其编译的依据 N _86t
p_${Nj
是何书)。该书第256页写道:“设基础最小宽度为B,埋入土中的深度为Df, 则 QmCe>+
\uaJ@{Vug
Df / B <1者属于浅基础,Df / B > 3 ~ 5者属于深基础。”这是在同一本书中 AMyIAZnYq)
RsY3V=u
对浅基础与深基础的划分竟有互不衔接的标准,试问:当 Df / B> 2 ~ 3时,应 e,Uo#T6J
5'X ]k@m_
属于什么基础? V0P>YQq9s
0 g?z&?
诚然,浅基础和深基础的荷载传递机理和破坏模式不同,其设计计算方法和计算 F!]lU`z)=
]Ccg`AR{
参数必须有所区别。但工程实践证明,若纯以某一相对深度或绝对深度来界定深 SV~cJ]F
!BOY@$Y
基础或浅基础,常徒然造成计算结果的混乱。 }MH0L#Tu
美国基础工程专家J.E.Bowles曾说过,尽管浅基础的定义可以略带随意性地定为D T^Ze3L]
E: $P=%b
≤2B或≤B等,但下部结构的实际形状和位置却会明确确定基础的真正类型。[8] N<IT w/@^
TjwBv6h
何况就施工技术而言,似乎没有必要在浅基础和深基础之间人为划定一个相对的 B(n{e53 9f
Nw1#M%/!r!
或绝对的深度界限。 U qFv}VsnF
aPm`^
q
如所熟知,通常所谓浅基础一般是指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箱形基础 t3&LO~Ye
fngOeLVG
、壳体基础、大块基础及不埋式基础等;而桩(墩)基础、沉井、沉箱、锚拉基 9*{[buZX
vJ-q*qM1
础、板桩墙及地下连续墙一类的支挡结构,则被统称为深基础。这实际上不是单 B#.L
6 1F(<!
纯按照基础埋置的深浅,而是按照基础结构的主要特征和对施工技术的不同要求 <cqbUL
[&#/]Ul'
而作出的比较明确的分类。
l%1!a
rU2%dkTa
可以看到,有的文献如[ 15,16 ] 等,虽然仍对基础工程分为浅基础与深基础两 -\
EP.Vtz
|~X ;1j!
类进行论述,却并未给出它们的量化的界定或定义。文献[17] 虽有浅基础一章, C'o64+W^
Zw ^kmSL"
也并未给出它的深度定义。而文献[18] 则以“地基主要受力层”的观点代替了浅 k6sI
L3QJ0
5yzv|mrx
基础和深基础的提法。 j]aoR
w[IE
随着基础工程理论研究、设计计算方法和施工技术的急剧发展,如今不同的基础 @jsDq
Ln
YW60q0:
类型常被联合应用,较典型的例子如,在软土地基的高层建筑中广泛应用了桩筏 OeS\7
bqnNLs<N
、桩箱基础;以及近年首先在我国北方,继而推广至南方的许多建构筑物中的CFG #py[
XbD4:i%
桩加褥垫或加条基或筏基等等。因此,现今所谓浅基础或深基础似乎只是沿袭传 ^7 &5
z&o
R}4So1
统习惯,提供一个概念而已。而将浅基础与深基础合理地加以联合应用,以充分 Pyb Z)5u
Od5JG .]
发挥地基土的作用,乃至发挥地基—基础—上部结构的共同作用,应当认为是基 K%F,='P}
r0 ,:J
础工程设计和施工技术通过20世纪后期大量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所取得的一项 CB/D4j;
/.o^R6
历史性的突破或创新。[19,20] O"c;|zCc>
EB2!Hp uQ3
上述观点已为大量工程实践所证明。因此,今天的深基础工程,或者说,完整意 e0T34x'
/iJ4{p
义的深基础工程,可用图1-1表示。它表明了深基础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边缘 (+FfB"3]
3~S8!nx
学科。 z2QP)150
Od%"B\
深基础深部结构体(桩、墩、锚、沉井、沉箱等) =W BTm
NR5oIKP?
围护结构——如地下连续墙等 o8-^cP1
Dm-zMCf}Q
基坑内外土体加固(本属于地基处理范畴) ~XWQhIAM4
Qg[/%$x.
深基坑工程 撑锚体系 iTAx=SG
VI'hb'2
工程降水 Z3&_
j{9D{
土方开挖 N=QfP
I.94v
#r
完整意义的深基础工程 b+&%1C
1r]IogI
桩顶承台/ 筏基/ 箱基等结构体(传统上属于浅基础范畴) }Hxd*S
!`M|C?b
——大体积基础混凝土施工 al9t^
}#Qc \eud
工程监测与环境保护(应是深基础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P)MDPI+~
jg\Z;_!W
应用于桩基施工、基坑围护结构施工、降水、土方开挖、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等各 o\3L}Y
.b6VQCS~9
阶段) #~l(]h@
)
!=:$lzS^
图1-1完整意义的深基础工程 K3x.RQQ-
4*cU<
2. 深基础的历史演进 )>`G
研究表明,深基础或浅基础都具有悠久的历史。但目前尚不甚清楚它们二者的出 JaL%qco
%+K<<iyR|
现,究竟孰先孰后。深基础现今最常用而且用量最大的是桩基础,其次是沉井和 ek}a}.3 {
a8 mVFm
地下连续墙。 x*nSHb
30.@g[~
一、桩的起源 w$`5g
人类远在有历史记载以前,就已在其所聚落的沼泽、湖泊或洪积地区,以及江河 ^WNrGF
y10h#&k
海洋岸边伐木入土而成桩,以构筑其栖身之所。 }XSfst5-H
W>p-u6u%E|
我国的考古学家于1973年和1978年分两期相继在浙江东部余姚市河姆渡村发掘了 pFHz"]
82QGS$0V
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出土了占地约4万m2的木桩和木结构遗存。经测定,其浅 qycI(5S,
8_6Q~
层第二、第三文化层大约距今6000年,深层第四文化层大约距今7000年。这是太 \,7}mdQSv
[>1OJY.S}T
平洋西岸迄今发现的时间最早的一处文化遗址,也是环太平洋地区迄今发现的规 naw0$kXTA
8qEVOZjV&
模最大、最具有典型意义的一处文化遗址和木桩遗存。[19] pn.T~"%
A' /KUi
1981年1月美国肯塔基大学的考古学家在太平洋东南沿岸智利的蒙特维尔德附近的 .b-f9qc=
A0q|J/T
杉树林内发现了一所支承于木桩上的木屋,经用放射性碳14测定,知其距今已有 ;Mpy#yIU.
uJ5Eka
12000至14000年历史。这可能是全球迄今所发现的人类最古老的建筑物和木桩遗 ^,;z|f'%*
yA.4G_|I
存。[19] S!3S4:]B^
HOE_S!N
尔后,自1996年10月至1997年1月,我国考古学家又在浙江余姚市的鲻山(东距河 B&.FOO
0 rXx RQ
姆渡约10公里)等地发掘了木桩遗迹,其时代与河姆渡遗址相同。 0Emr<n
人类最早所使用的木桩,估计主要是凭其四肢和体力攀折大自然中的树木枝干打 ulkJR-""&
Xp8]qH|K
入土中,后来才逐渐借助于最原始的石器工具砍树伐木打入土中而成桩。 PV4(hj
:h&fbBH
河姆渡出土文物表明,人类在新石器时代,已具备了制桩和打桩的成套工具,其 'b#0t#|TM
.72S o T
中包括使今人十分惊奇的带有木柄且用榫卯结合的石斧、石凿、石槌、木槌,以 Wr3mQU
q&/Yg,p\
及用动物骨制成的锐利的刀具等。 6u`)QUmItg
5i1>I=N
河姆渡现今海拔高程平均约3~4m。所发掘的第四文化层位于今自然地面以下约- "Za>ZRR
`^FGwx@
3.25至–3.80m。其所出土的数百根木桩或直立,或微斜,大多高出当时地面约 t$xY #:
'F_8j;
800mm至1m左右,参见图1-2至1-4。 >9(hUH
F;l$.9? .s
图1-2 河姆渡出土木桩现场(全貌) k25WucQ
!2'jrJGc
图1-3 河姆渡第一次考古发掘现场
]&i.b+^
])
rrG/3
图1-4 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外景 LK, bO|
+tk{"s^r*
图1-2和1-3所示木桩,其截面有圆形、方形和板状三种。圆桩直径约Φ60mm~ `}lJH i
CFqJ/''
Φ180mm不等;方桩尺寸约 60mm×100mm 至150mm×180mm不等;板桩厚度约14至 )6Ny1x+
k-HCeZ
40mm,宽度约100~500mm不等。桩的入土深度一般为400至500mm,承重桩的入土深 A%D7bQ
,Td!|~I|j6
度约1m多;桩的下端均被削尖。 3&[>u;Bp
OV%Q3$15
考古研究认为,根据这些木桩的排列规律及其附近所出现的众多的带有榫头、卯 <X7FMNr[
C_n9T{k
口或互相绑扎(当时已用绳绑扎)的大小梁、龙骨和地板等木构件推测,这些木 hvuIxqv !y
]"1`+q6i
桩应是3栋高架木屋的桩基础。木屋的纵长×进深大致分别是26.4m×6.9m,21.6m bV8!"{
H*Kj3NgY
×7.5m和11.6m×6.9m。研究认为,该处古地貌似是背山面水的一片沼泽。木屋采 *hQTO=WF
z[cyA.
用高架,主要是为了临空避水防潮;木屋较长,乃是氏族共居之所需。 _%B^9Yl3(
839IRM@'5
河姆渡高架木屋的上部形态在发掘时已荡无痕迹。但据史料记载此类建筑物在古 ZP;j9T!
5fm?Lxr&?
代曾流行于我国长江下游、东南沿海、云贵高地及海南岛等地,亦流行于环太平 F^5?\
$P(v{W)
洋沿海的其它地区。它在我国建筑史上称为“干阑式建筑”,在西方常傍湖而建 HVP"A3}KC
t@R
?Rgu3
,则称为“湖居(lake-dwelling)”。这种高架木屋,先民不仅用来居住,而且 0qo)."V{
BVr0Gk
也作仓贮和豢养牲畜之用。其典型的外貌和形成过程在文献[20]第256页图9-1中 l411a9o
EvWzq%z
l
有较好的表述。该图较清楚地揭示了桩的起源最初萌发于人类的巢居。 awOd_![c'
图1-5所示是河姆渡遗址博物馆正在模仿搭建先民的“干阑式”房舍。 GF>'\@Th
Yb/i{@AJ
mdq;R*`
图1-5 仿建“干阑式建筑” 0MkSf*
l"!Ko G7
图1-6是“干阑式建筑”的一些历史佐证。其中(a)是1956年至1957年在云南晋 |R56ho5C
Wt=|
宁县所发掘的青铜贮贝器的盖上所铸造的图案;(b)是稍后在广州附近发掘的东 ;w%*M}`5
wQiX<)O
汉墓 (公元80年)中的陶制随葬品房屋和谷仓。[21] 8:#rA*Y
/,X[k !
图1-6 从历史文物所见到的干阑式建筑 .9"Y_/0
>2Jdq
(a) 出土的青铜贮贝器盖上的图案 ,WG<hgg-U)
(b)出土汉墓中的随葬品 fuA&7gNC
&3$z4df
河姆渡第二文化层处于今自然地面以下约-1.20m至-1.80处。还发掘了一口2m×2m uFLx
9(L)&S{4K
的方形水井遗址。井孔四壁有紧密排列的直径约60的木桩挡土,其顶端有4根水平 o.'g]Q<}UB
~,BIf+\XF
木直角相交而构成井圈,水平木与水平木相交处用榫卯结合,直至出土时仍未松 >9f%@uSM$3
HS.^y
x
动。考古研究认为,这是我国迄今所知最早的人工水井,见图1-7。 a9T@$:
[<{Kw=X__2
TzntO9P+
图1-7 河姆渡出土水井遗址——用桩作为挡土结构物的起源 ,uPJ_oZs
#Ap;_XcKw
从图1-7还可看到,水井系处于一直径约6m的锅底形土坑的底部,土坑周边又有木 ,N
e;kI
S3@|Q\*r
桩排列呈栅状围护。 A5H3%o(6k
以上说明了采用桩作为挡土围护结构,也至少可上溯至新石器时代。 LK;k'IJ
Ai/b\:V9S
二、漫长的木桩时期:自人类有桩以来直至公元19世纪末(在部分国家和地区至 gt ";2,;X
>^Yq|~[
20世纪中期) jU3Z*Z)zN
.-IkL|M
考古研究表明,我国和世界许多国家许多地方都存在着人类自新石器时代伊始在 !Yw3 d
S_T1y
不同年代利用木桩支承房屋、桥梁、高塔、码头、海塘或城墙的遗址,并且也可 Udc=,yo3Qm
4<?8M vF
以从一些墓砖、古画等历史文物中领略数千年以前的木桩构筑物的风貌。 PmR~c,
h[?O+Z^
1953年我国四川成都青杠坡出土的汉代墓砖,其年代约在公元前200年至公元200 d5>H3D{49
&E40*
(C
年之间,其上所刻画的一座木桥的景象显示每排桥墩各有木桩4根,桩顶设有木梁 %rF?dvb;?
\oEo~
构成排架,桥上轺车骏马奔驰而过,栩栩如生。它是我国用木桩造桥的最早佐证 2PeR
#!$GH_
之一,不论在历史文化上或艺术上都是难得的珍品。 C:uz6i1
yY&3p1AxW]
上海的龙华塔(图1-8)始建于三国东吴,约公元247年,重建于宋太平兴国二年 z OSs[[
p?2Y }9
,即公元977年。该塔于20世纪50年代整修时,已故我国著名土力学家俞调梅教授 4_UU<GEp
x+h~gckLb
曾亲自在塔旁的挖坑中摸到了塔基的矩形木桩,并测得桩的截面厚度为130mm。此 .!6>oL/iF
DwV4o^J:l
后有人补测,得知桩的截面宽度为180mm。 M#4QQ} F.
:KKa4=5L
JIFU;*PR1
图1-8 始建于公元约247年采用130mm×180mm方木桩的上海龙华塔 !bD@aVf?5
p[@5&_u(z
我国至今保存完好的始建于公元6世纪(隋朝)的河南郑州超化寺塔,始建于公元 @_"9D y Y%
wBInq~K_
10世纪(五代)的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浙江杭州湾海塘等,始建于明清时代的北 [J
C:
`xc^_781\
京御桥、南京石头城等,都支承在木桩基础上。 .iQT5c
/\w)>0
1998年4月浙江杭州市区涌金广场工地出土了数排木桩,据考证属于唐宋时期,距 R@*O!bD
%',F
今约1000年以前的遗存。 )m&U#S _;
=L5GhA~
宋代《营造法式》有“临水筑基”一节,所述即为木桩施工;清代《工部工程做 v$)q($}p
Yyfq
法》对木桩的选料、布置和施工方法作了具体规定。 oM2UzB{(
c=;:R0_'t
图1-9是西安附近的古灞桥在1834年(清道光14年)进行翻修时的构造图,它显示 ?6k}ii!c
2iU7 0(H
了木桩、石承台、石墩与灰土护底层的巧妙结合。[21] cNKUu~C+
~=wCwA|1
Y];Ycj;
图1-9 西安灞桥的构造(唐念慈教授绘制) Pe_!?:vF
>?]_<:
据史载,奠基于1866年,建成于1869年的上海圣三一教堂(图1-10)在1000余平 ?+t1ME|
$v`afd y
方米的场地中打了8000余根木桩。1883年该教堂加建钟塔,在100平方米左右的场 :qvI%1cP=
3s:%2%jVK
地中打了625根木桩,桩的长度为5m多。[23 ] W{5:'9,
Ox#Q2W@Uy
-L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