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监测资料整理、分析和利用的一些建议:
我近十年来一直在从事隧道的安全监测方面的工作,对于隧道的监测的实施、监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监测资料的整理、分析和监测资料的利用有如下几点个人的建议,可供大家一起讨论:
(1)受施工过程和施工条件等的影响,初次监测数据往往要在下一个循环开挖之前方可布设,在下一次爆破
后进行两侧,因此,距离开挖面一定距离是一定的,但这个距离如何把握,如何尽量靠近掌子面是需要现场监测人员
费心的,同时在记录中一定要如实记录(是分析围岩桥化效应的依据);
(2)受施工条件和洞内作业空间限制,变形观测,尤其是收敛监测虽说是精度较高(0.005mm),但实际的测量受仪器
读书人员(视线不同读数不同、尺子松劲不同读数不同),环境(主要是温度和测量时测点距底部开挖面的相对位置)
和测点(测点挂钩方向、测定是否被动或是被喷射混凝土喷过)等的影响,实际的误差我的经验在1-2mm左右,因此,
不要过于相信单次的测量结果,可综合看曲线的走势;
(3)因围岩条件千差万别,设计定的III级不一定就是的,同时因不同隧道段时受岩体主节理等的影响,局部块体的变形往往较大
,但并不是隧道整体的变形,因此,布点时要注意不要使点布在不稳定块体上。此时如以点代面是未有意义的。
(4)对收敛监测数据的分析,一定要和施工联系起来,和掌子面的推进联系起来,分析变位随掌子面推进的变化过程;同时虽理论上是
围岩越差,变形越大,但这是基于岩体本身而言的,如考虑支护的强度问题,则问题就比较麻烦。围岩越差,支护越强,在当前以测定支护结构为主的监测过程中,以上结论是否可行或表现是否明显值得讨论。
以上只是个人观点,希望相互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