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是一门新学科,尽管土工问题在人类发展历史上始终存在,但由于人们认识的落后,直到1925年太沙基提出有效应力原理和饱和土地基的固结理论之后,才将土的透水性、孔压变化、地基土的固结变形和有效应力抗剪强度本质地联系起来,使土力学成为揭示土的力学规律和分析土体稳定性的科学。
我校土力学知识的教学早期可以追溯到1937年的西北工学院水利系,建国初期我校钱鸿晋教授自美国留学回国后正式开设了《土力学》课程。我校岩土工程研究所历经西北工学院、西安动力学院、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工业大学、西北农学院和西安理工大学(原陕西机械学院)的变迁,长期由刘祖典教授、谢定义教授领导土力学的教学研究工作,他们先后创立了黄土力学与土动力学研究方向,不仅丰富土力学理论体系,而且促进了土力学的教学。历经五十多年的艰苦攻关,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编著了《黄土力学与工程》、《土动力学》,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土力学教学研究人才,处于领先水平。我校于1986年获得了岩土工程博士学位授权点,是当时我国西部地区唯一的岩土工程博士学科点。在此基础上于1995年由国务院人事部批准成立了博士后流动站,从而成为我国西部土力学研究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基地。截至目前,我校已经为全国输送岩土工程专业研究生近200人。其中知名的学者有顾安全教授(长安大学)、李靖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陈正汉教授(重庆后勤工程学院)、张建民教授(清华大学)、姚仰平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徐干成教授(空军工程设计研究院)、谢永利教授(长安大学)等。
长期以来,我校注重教育与教学研究,探讨从多种途径提高土力学教学的生动性,突出土力学教学的实践性,提出了一种以土的物理性质为“地基”,力学性质为“桥墩”,稳定性评价为“桥梁”,强调“地基”要夯实,“桥墩”要牢固,保证“大桥”稳定性的“架桥”式的教学模式。
近年来,针对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迅速发展,面向工程实际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在水利水电工程、土木工程、工程管理专业教学中开设了岩土工程模块方向本科教育,相应地增加了《地基工程》、《基础工程》、《边坡工程》、《洞室工程》、《地下工程灾害学》、《岩石力学》、《岩土测试技术》、岩土工程专业生产实习选修课程以及《土动力学》、《黄土力学》、《岩土塑性力学》、《非饱和土力学》、《计算土力学》专题课。
西安理工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所长邵生俊教授所讲授的土力学,被评为精品课程。以上是介绍,以下是课件下载,有兴趣的可以下来看看。挺不错的,还包含了讲授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