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HQ}Wvn
l9OpaOVfJ
说明任务的委托单位及要求。 87W!R<G
M d8(P23hS
简要评述勘察区以往水文地质研究程度及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 pKGhNIj$
DVMdRfA
概述勘察工作的进程以及完成的工作量。 1P'A*`!K
#sBL E
一、自然地理及地质概况 概述勘察区的地形和地貌条件。 4]$OO'
)?7/fF)@|
简述气象和水文特征。 m#i4_F=^b
AzSu_
叙述地层和主要地质构造的分布及特征。 B~|]gd
MkjB4:"
本部分应侧重叙述与地下水的形成、补给、径流、排泄条件以及与地下水污染有关的内容。 5S_fvW;
N~fE&@-
二、水文地质条件 叙述含水层(带)的空间分布及其水文地质特征。 (5,x5l]-N
{ Ie~MW
阐述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及其动态变化规律。 叙述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和污染现状及其变化规律。 *W`7JL,
^suQ7#g
说明拟采含水层(带)与相邻含水介质及其他水体之间的水力联系和状况。 Bha("kG
三、勘察工作 围绕地下水资源评价方法的需要,论述勘察工作的主要内容 及其布置,提出本次勘察工作的主要成果,并评述其质量和精度。 x X[WX#'f
$Dx*[.M3>
四、地下水资源评价 论述水文地质参数计算的依据,正确计算所需的水文地质参数。 =:xX~,qmv
w4CcdpR
论述水文地质条件概化和数学模型的建立。 8x LXXB
J/E''*
水量计算:计算地下水的天然补给量和储存量,以及开采条件下的补给增量。 BfCnyL%
GDe,n
根据保护资源、合理开发的原则,提出相应勘察阶段允许开采量,论证其保证程度,并预测其可能的变化趋势。 ao=e{R)
UNF\k1[
水质评价:根据任务书要求,说明水质的可用性,结合环境水文地质条件,预测开采条件下地下水水质有无遭受污染的可能性,提出保护和改善地下水水质的措施。 oU @!R
R4R\B
五、结论和建议 提出拟建水源地的地段和主要水文地质数据和参数。 {dh,sbl
<8Tp]1z
评价地下水的允许开采量和水质及其精度。 TC44*BHq
}{j@q~w>$
建议取水构筑物的型式和布局。 ^#mWV
_9H]:]1QH
指出水源地在施工和生产中应注意的事项。 Z 4i5,f
.-![ ra
建议地下水动态观测网点的设置及要求。 .VNz(s
=$^90Q,Z;
指出本次工作的不足和存在问题。 1gcWw, /
FN<>L0
主要附件 @ S[As~9X
*?~"Jw
1.勘察工程平面布置图 KK1?!7
3c7i8b $
2.水文地质图及其剖面图 CGlEc
H!hd0.
q~5zv4NX
9-q> W
P0(LdZH6u
3.与地下水有关的各种等值线图 "crp/Bj?
~av#r=x
CLe{9-o
4 qY
rc<Ix
4.钻孔(井)柱状图及抽水试验综合图 )8rF'pxI
%72(gR2Wa2
MBw;+'93qf
B8"c+<b
y!}XlllV
5.水文、气象资料图表 i2(v7Gef
(ER9.k2
FXn98UF Y
}uC]o@/
)g^qgxnnV
6.井(泉)调查表 )u28:+8
_'1 ]CoR
V!Sm,S(
>`a^E1)
94dd )/a
7.水质分析成果统计表 nw+^@|4
yocFdI
,ayJgAD
cN?/YkW?]
U{Oo@ztT
8.颗粒分析成果统计表 v=hn# U
.K(9=yh
!X$19"
%,z;W-#gnY
E@xrn+L>-
9.地下水动态观测图表 iymN|KdpaZ
RPf <-J:t
注:编写报告书时,应根据需水量大小、水文地质复杂程度和勘察阶段对本提纲的内容进行合理的增、删。论述应突出资源评价,言简意赅。文字与图表应相互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