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2013年硕士毕业某双非高校(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毕业后一直从事桥梁结构试验检测工作,2017年142分过岩土基础,18年年32+32=64分过的专业,刚刚看书的时候 对勘察孔、取土器见都没见过,复习的时候听到30题改25题,也想骂娘,换命题组长的消息在各大群里发布,得知杨组长专长基坑,还特意在论坛听了他的基坑讲座,感觉新组长“来着不善”。
2019年1月8日出成绩后,回过头来想,不是考试题目更难了,而是题目编排顺序的更折腾人了,时间更加压缩了,容错率更低了,3-4道题目夹一道比较难的,25个题目中夹着这5道左右的难题,相当于折腾你5次,第一次、第二次你不会怀疑,等到第三次、第四次你绝对怀疑你的水平,甚至你的智商,上午折腾完了,还有下午,这种心理折磨很可怕的。18年判定腐蚀性、判定岩体完整性、整个基坑、桥梁桩基题目我感觉是覆没了,好在勘察、浅基础、深基础、边坡、抗震、检测能捞分。以下谈谈我对尊敬的杨素春组长命题的看法。
(1)首先还是要感谢杨素春总,让我看到岩土行业林林总总,岩土复杂性、深刻性不是几个规范公式能解决的,也让我看到岩土行业的醉人,有些问题就是一个土力学概念就能迎刃而解。
(2)考试性质:岩土考试归根到底是个60分万岁的考试,有些题目设置(题目越短、或者超长比较恼火)就是让你没办法在短短7.2分钟做出来,就是把你脑子搞糊涂,注意前提条件是7.2分钟,如果时间扩充到10分钟,我相信大家都能做出来,所以不要一开始就给自己定90分的目标,要制定一个合适的目标,比如80%的正确率来计算,就是做完40个题目,也就是3个小时分配给每个题目的时间就是9分钟接近10分钟,时间充裕了接近40%,综上所述,岩土考试是一个特别强调准确率的考试。
(3)考试时间账:2018年的我基坑基本上覆没了,一来因为命题组长擅长此道,二来2018年的基坑题目确实联系实际紧密,我看了大概3分钟都没锁定规范条文,我就直接跳过了,看到熟悉的特殊岩土、抗震内容又是拨的云开见月明,对于认为比较难的题目,如果你去死磕,你就真的输了,因为时间浪费20分钟,机会成本是3道简单题,关键一点你的脑子已经搞凌乱了,你的思路全被打乱,搞得你怀疑人生,简单的题目你做的都非常谨慎,无形中带慢了你做题速度,一开始简单题6分钟搞定的,这样一折腾,你可能花了8-10分钟做简单题还没感觉,直到监考提示“还有最后十分钟,请大家认真检查答题卡和姓名、考号是否填涂”,你发现你已近错过太多简单的题目,一个悲剧就此诞生。
(3)做题顺序(仅供参考):考试分四步走,第一步,检查试卷,这一步主要是检查试卷有无缺页以及扫略一下题目,做到心中有数,监考老师会早点下发试卷(这个时间不计入3个小时考试时间),这是赚到的时间,宝贵的3-5分钟,你完成了对简单题、中等题、难题的初步分类,并确认试卷完好无缺页。接下来开始做题:
我的做题思路先不管三七二十八,从头撸到尾,按照先后顺序,分几步走,题目分三个档次,简单题、中等题、难题,第一次撸题,看到不会的(读题能感受到),赶紧跳过去,从头做到尾,做完一遍,问监考老师一下时间,数一下题目大概在13-16个左右,然后把答案填涂到答题卡上去,注意,第一遍做完之后,涂答题卡的时间是宝贵的休息时间(喝水时间、看看别人埋头苦干的情形),涂题的时间,又是第二轮筛选题目的时间。
这样下去基本上2个小时过去了,还剩最后攻坚期,也就是60分钟要继续攻克约4-7道题目,算上时间,每个9-15分钟,应该是充裕的,这样完成第二轮做题,然后把对应的题目涂上。
相信过了第二轮的攻坚期,来到了第三轮听天由命期,也就是最后看那些实在不会做的题目,你看哪个选项顺眼就填涂哪个,我相信经过这三轮,不会有遗憾了,因为能做到、会做的都做了,不会做的也蒙了答案。
(4)关于参考书:放心,不打广告(只针对案例,不针对知识)。我为了复习岩土,基本把市面上所有的复习资料都买了,我刻意拉长了复习战线,从头一年下半年就开始复习了,这样有充足的时间把市面上所有复习资料都能过一遍,有的精读、有的翻阅,博彩纵长,不要不舍得花钱,200块钱的资料如果真的能在考场翻到1-2道题的思路,这200块钱是非常值得的,2018年我就在某资料上找到公式,就是注水试验、和算道路倾斜的,直接找到公式,6分钟2道题,4分到手。
市面上的复习资料各有千秋,我还是建议对一些老师的书和科研论文,做到精读、细读,特别涉及土力学概念(现在考试特别强调这个),更加要多读。
最后只针对岩土工程师考试,推荐几位我充满敬意的名家(排名不分先后),太多了,恕不能意义列举。
沈珠江、顾晓鲁(土力学);
顾宝和(勘察)、李广信(土力学);
龚晓南(地基处理);
刘金砺(桩基础)、刘金波(地基基础);
沈扬(土力学原理)。
还有个办法,看看规范“前言”中“参加单位”前面几个、“主要起草人”前面几个、“主要审查人员”前面几个人、多本规范中重复出现的人,相信你会有收获。
我是岩土门外汉,现在工作中和设计院打交道也比较多,开始系统从理论走向实践,我是岩土后进、几乎从零考过注册岩土工程师,总结一句,就是毛主席所说“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希望对各位有用,也为大家鼓鼓气,不管怎么样无怨无悔就成,一大早稀里糊涂乱说一通,希望斑竹和论坛专家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