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fumfc 2012-10-22 14:21
关于清华大学出版社的两本土力学教材——李广信
陈津民先生对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两本土力学教材进行了较多的质疑,一本是由陈仲颐教授等编写,1994年出版的《土力学));另一本是陈希哲先生编著的《土力学地基基础)),1998年第3版。前者是目前国内本科土力学教材中内容最丰富的版本,老一辈教授们学风严谨,编写中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反复对照比较国内外各种版本的教材,其基本概念比较准确,错误也较少,是十多年清华大学本科生一直使用的教材。但是正如编者之一的周景星老师诚恳而幽默的说法,其距离陈津民先生要求的"完美的境界"还很远。陈津民先生的多次质疑,使我们发现了一些值得进一步锤炼推敲的地方,这是非常有益的,也是应当十分感谢的。
后者的作者是陈希哲先生,陈津民先生对于这本由"名校、名教授"所编的书中的错误表示惊诧。正如陈津民先生所言,作者已经故去,不宜再议其短长。但是既然涉及了"名校"的声誉,不得不说几句话。
首先陈希哲先生并不是教授,更不是"博导",也不是"名教授"。他也没有作过我校任何一个博士、硕士研究生的指导教师。"文革"期间开门办学时,为了适应工农兵学员的水平,任课教师们对我校原土力学教材和讲义进行了精简,增加了较多实例,逐步形成了一套《土力学地基基础》讲义。陈棵生先生也参加了对"工农兵学员"的教学工作和"开门办学",上述讲义也是他主持编写的。陈希哲本人并没有参加上述工作"文革"以后,陈希哲归队,负责当时在城里的电视班的教学,急需教材,教研组请他利用为工农兵学员编写的讲义,进行补充修改,这就成为了他出版的教材的初稿,后交清华大学出版社,于1982年出版了第一版的《土力学地基基础》。首先,此稿是在特定的条件下为"工农兵学员"编写的,陈希哲本人并没有参加原始讲义的编写,这就有一个知识版权的问题。另外教研组的老师们认为该书内容过于粗浅,会使人误以为其是清华大学的本科教材,同时摘抄其他教材的内容较多,正式出版影响不好。但是当时书已经印出来了,这引起其他教师们的不满,于是陈希哲离开了土力学教研组和教师序列,到清华勘察所工作。对于文革以后的我校的本科生,土力学课程开始使用的是华东水利学院钱家欢等编写的《土力学)),1994年以后使用的是陈仲颐教授等编写的《土力学)),土木、水利两系的本科生从来没有使用过陈希哲的那本书。由于当时正式出版的专业教材和图书极少,该书以其浅显、直观和实例见长,受到了校内外广泛的欢迎,不但许多高校使用它作为教材,而且工程技术人员也很欢迎。存在即是合理的,陈希哲老师的书出了十几万册,对土力学地基基础的普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是不能简单否定的。清华大学出版社也很重视该书,于是1989年第二版、1998年第三版、2则年第四版陆续发行。该书确有不少错误和不足,我们也对出版社讲过。在陈希哲故去以后,出版社建议我们修改再版,但鉴于上述渊源,我任教研室主任期间不同意其他教师插手该书,后来也不知出版社找什么人改的版。所以此书并不代表清华大学的士暴力学水平,幸勿误解。但人已故去,对于已经没有答辩能力的作者,陈津民先生的"进行血淋淋的解剖",就有些不够忠厚了。https://bbs.yantuchina.com/read.php?tid=243399&pag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