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首页    职业区    学术与写作    工程技术区    软件区    资料区    商务合作区    社区办公室
 您好! 欢迎 登录注册 最新帖子 邀请注册 活动聚焦 统计排行 社区服务 帮助
 
  • 帖子
  • 日志
  • 用户
  • 版块
  • 群组
帖子
  • 4066阅读
  • 7回复

[校园天空]中国百年大学知多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855
土币
19
威望
3490
原创币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9-04-13
中国百年大学知多少
中国最早的大学国是那一所长期以来一直众说纷芸,有的说是前身是岳麓书院、有千年历史的湖南大学,有的说是清朝盛宣怀最早创办于1895年的北洋大学堂和1896年的南洋公学,有的说是前身是京师大学堂的北京大学的。其实长期以来受政治等各种因素影响,历史的真象被长期淹没。湖南大学的前身岳麓书院根本不具备现代大学的任何特征,京师大学堂诞生于北洋和南洋之后,更谈不上是中国的第一所大学,只不过解放后受政治影响一直被官方讹传罢了,随着历史被越来越公正的研究后,即使是北大也不敢再自称是中国的第一所大学。不过中国真正的第一所大学也不是北洋大学堂,而是诞生于19世纪六十年代的外国教会大学---上海圣约瀚大学,圣约瀚大学是完全按照西方大学模式设立的大学,这所实力一直很雄厚的大学最终在解放后被强行解体。但相信历史会最终恢复历史的本来真实面目。

  但如果说谁是中国官办最早办的大学,则是北洋大学堂(1895年)无疑,之后是南洋公学(1896年)和京师大学堂(1898年)。武汉大学前身(1893)和浙江大学的前身(1897)是中国传统的书院,并不能列入大学之列。因此在1895年之前圣约瀚大学则是中国唯一一所大学,当然也是最好的大学了。到19世纪前后,北洋、南洋则是黑暗中国的科学和进步的启明灯。北洋则诞生不久天津就开始闹义和团,此后又是八国联军入侵,发展受到一定影响,南洋大学则由于地处文人荟萃的上海租界,一直致力工业救国的,发展更好一些,因此到本世纪二十代前可以说是中国最好的大学。京师大学堂是光绪帝变法设立的清朝最高学府,但由于受封建主义影响,入学的大多的是纨绔子弟,直到蔡元培主校时校风才为之一振,四海人才会聚,五四运动更使之成闻名中外、留名青史。当然五四运功并只是北大一家的功劳,北师大等北京其它学校以及上海、南京等地的大学也有功劳,但历史往往只记住最杰出者。五四运动使北京大学成中国当时最有名的大学,特别是人文方面更是无人能望其项背,但当时的北大理工科还很差。理工科还是南洋、北洋强。南洋大学于1921年并入唐山、北京两校后,改称交通大学,是当时最好的理工学府。北洋大学即后来的天津大学,理工科也十分强劲。但南洋北洋虽有理、工、管,但缺乏文科,还不是综合大学。

  二十年代中期,北伐成功,国民党定都南京,国内形势趋向稳定。中国大学也迎来了发展的新时期。国民党从四处收集人才开始组建中央大学,想将之建为国民政府的最高学府,到了三十年代终于建成当学科门类最齐全的中央大学,但中央大学由于与政治联系紧密,经常卷入各种政治运动中,师资流动很大,学术和教育质量受到很大影响,学生有的很优秀,有的则是达官贵人子弟不学无术。清华也于二十年代崛起,由于清华前身是留美预备学校,起点好,广延名师,短短就发展成为中国最好的大学之一,文、理、工都有很强的实力。北京大学则改名为北平大学,由于蔡元培的离去和全国重心的南移,有些衰落。张伯芩和范严孙在天津创办了私立的南开大学,发展也很快。同济大学成为有名的理、工、医大学,此外全国有名的大学还有东吴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浙江大学、圣约瀚大学、燕京大学等。

  总的看二十年代,二十年代中期到抗日战争前,中国最好的大学是中央大学、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和北平大学,不相上下,时称北高南名(南指中大前身东南),北清华、南交大之称。中大是国民党官方最高学府,学科庞大,名师众多,但缺点是由于基础是从无到有,师生良莠不齐,没形成很有特色的校风。交通大学下设上海、唐山、北平三分部,规模更巨,致力于工业救国、基础好,底子厚,理工科无人能及,缺点是由于隶属交通部,只限于理工,基本没有文、医等,十年间没有中大、清华发展快。清华则以火箭速度发展,文、理质量雄居全国之首,名师荟萃,蔚为壮观。北平大学文、理科依然不错,工则较差,比之五四运动名望下降,但仍属一流。除四强外,再下来就是北洋、东吴、同济、浙大、南开、山大、复旦等。

  抗日战争爆发后,各大学开始内迁。清华、北平、南开迁到昆明组成了西南联合大学,中大和交大迁到陪都重庆,浙大迁到贵州。西南联大合聚三校之力,无疑是当时全国最好的大学,名师璀璨,学生优异,也可以说是当时世界的名校,但三校虽然联合,其实也是各自为政,注定最后不可能合成一校。中大和交大内迁重庆,但在南京和上海都留下伪中大和伪交大,交大的唐山和北平分部在茅于升带领下则迁至贵州。内迁使交大和中央实力大受影响,无法与西南联大比肩。浙大则创造了一个神话,在竺可桢带领下,在战火中成长壮大,一举成为最好的大学之一。李约瑟到贵州发现这么贫苦的地方居然有这么好的大学,惊讶之余,称赞其为东方剑桥,虽然老外言过其实,但也说明当时浙大的强大,这也是浙大学子最为骄傲的时期。北洋大学颠沛流离迁到西安,与其它学校组成西北联合大学,从此北洋开始衷落,抗战胜利才免去消亡的命运,在南开的土地上重建北洋大学,解放后改称为了现在的天津大学。抗日战争其间,西南联大一枝独秀,中大、交大、浙大则不相上下。

  抗战胜利后,各校迁回旧址,开始了新的发展。清华在西南联大时期又招集了一批名师,分校后更加强大,中大和交大也开始恢复元气,浙大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力头,北平大学则停滞不前甚至有些不如燕京大学,南开从私立成为国立大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经过西南联大时期也更为有名。抗战到解放前,中国最好的大学则是清华、中大、交大、浙大。其次是北平大学、同济大学、南开大学、东吴大学、武汉大学、燕京大学等。国民党退到台湾,主要带走了清华、交大、中大、北大四所大学的教师,组成后来的台湾清华大学(原清华校长梅贻琦)、交通大学(原交大校长凌宏勋)、台湾大学(原北平大学校长傅斯年)、中央大学。目前台大、清大、交大都远好大陆相应的大学。

  解放后,共产党开始接受旧国立大学,52年进行了院校调整,学习苏联单科大学模式,除北平大学即后来北京大学,民国几所名校都被拆七零八散,南京以中大和金陵大学为主被肢解组合成几个大学,面目全非,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为主要继承人。交大理科、管理被拆到复旦等校成为纯工科大学,唐山、北方两交大也相继独立。浙大按理、工、农拆成几部分,理科主要并入了复旦。清华也调整为纯工科大学,北大和复旦则是院校调整的最大受益者。特别是复旦一举成为全国顶尖大学。清华、交大等校还支援东北建立起了专门学习苏联的闻名哈工大和哈军工。可以说52年的院校调整中大、浙大、和交大是最大的受害者,清华文理被调到北大,地处首都工科保留完整并有所加强。南开和天大也进行文理、工的组合。院校调整后,全国最好的学校校则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交大、哈工大。56年交大为了支援西北决定西迁,最后由于受到强烈反对又分成西安、上海两部分,最分别独立上海、西安两交大,也无法与北大、清华、复旦抗争了。50年代末为两弹一星等科研需要,抽调精英组成实力强大的中国科技大学,其实力甚至赶超清华。六十年代哈工大由于中苏关系恶化,教师流失,实力大损。因此六十年代文革前中国最好的大学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四所,实力最强,名声最大。

  小平复出后迎来了改革开放,高校迎来的春天。南京大学一位教师的一篇文章引发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中在的传人南京开始为人所知。中科大文革南迁至合肥是一历史败笔,但八十年代初招成少年班又使之闻名全国。上海交大、西安交大因其悲惨命运受到中央同情,在七五、八五期间与北大、清华、复旦共同成为国家重点建设的五所高校之一。中央的传人南大、以及浙大(曾隶属中科院)则继续被历史遗忘记,但始终自强不息,最终于九十年再度崛起。在八十年代,最好的大学仍是北大、清华、复旦、中科大四所,其它如南开、上交、西交、同济、人大、南大则相差不多。

  进入九十年代,南大、浙大的崛起使高校格局大乱,特别是南大SCI论文超过北大、清华连续六年位居全国高校之冠。复旦、科大则开始衰退。西交由于地理位置大差、上交由于地理位置太好停滞不前。北大由于种种原因,也不再鹤立鸡群。清华踏实肯干,势头强劲。此外华中理工、东南、天大、哈工大等校发展也很快。南开、同济、武大、中山、吉大等老牌学校浙失光彩。清华、北大、复旦、南大、上交、浙大、西交七所教委所属高校率先进入211工程,再加上中科院所属中科大,共八所成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211工程一定程度促进了各校的竞争,也一定程度互助攀比,最终成了半拉子工程。

各校都忙着合并为巨无霸大学,新浙大已经组建,成为全国规模最大、门类最全的大学,南开、天大将合并,武大、华中合并可能已经泡汤,北大将并北医、北航,清华将并美院、协和,复旦并二医、财大和二外,上交并上医、上农,天大大乱,谁能在乱中取胜还未可知。最近北大、清华、复旦、上交、西交、南大、浙大教育七所和中科院属中科大,以及国防科工委属哈工大已经进入冲击世界知名大学九所,还有一所据说是留给南开和天大合并后的大学。清华、北大18亿,复旦、上交、南大、浙大各12亿,西交、科大、哈工各9亿。不知是否会再成为一个211工程,只能看21世纪。复旦大学,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享誉海内外的全国重点大学。复旦大学由马相伯创建于1905年,原名为复旦公学。“复旦”二字选自《尚书大传·虞夏传》中“日月光华,旦复旦兮”的名句,意在自强不息。

  1911年,辛亥革命如疾风暴雨,复旦学生多数参加革命军;加上经费停发,学校本土又为光复军司令部占用,学校一度停办。

  12月中旬,校长马相伯、教务长胡敦复在无锡士绅支持下,借李汉章大公祠为课堂,昭忠祠为宿舍,筹备复学。1905~1911年,复旦公学培养出四届高等正科 ,毕业生共57人。

  1912年五5月5日,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通告各省:大局初定,速令高等学校、专门学校开学。一时各校纷纷筹备复课,复旦则因校址无着,经费困难,束手无策。孙中山先生在听了于右任(时任临时政府交通部长)汇报后,当即决定拨补助金一万元,然后教育部立案。但是有了钱还没有用,关键是教学场所,于是迁址李鸿章祠堂。

  1913年3月1日,复旦重新开学。

  3月20日,宋教仁被刺。5月3日,上海学界公祭宋教仁。复旦公学派人布置灵堂,校长李登辉、教师邵力子、蒋梅笙等在会上慷慨陈辞。不久,爆发“二月革命”,但这次革命迅速失败。复旦校董中多人逃亡国外,学校经费补助又告断绝。李登辉校长千方百计地开源节流,师生共同努力,终于使学校收支趋于平衡。在这样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养成了复旦师生团结奋斗,精打细算,讲究效率的传统。

  1912年~1916年,共培养大学预科毕业生十五人,中学毕业生一百五十人。其中著名的有张志让、孙越崎等人。

  1916年6月,袁世凯帝制失败,羞恨而死。当年国庆,复旦师生兴高采烈,演剧三天。

  1917年,复旦开始办理大学生本科业务,改名为复旦大学。李登辉先生1917~1937年担任校长。复旦升格为大学后学生也逐步增加。下设文、理、商三科以及预科和中学部。

  1918年,李登辉先生去南洋集资了15万,在江湾买了块地,即是今天复旦之基础。

  1919年,五四爆发,复旦教师邵力子当时任《民国时报》总编,所以首先接到北京方面的传真,立即告知李登辉及复旦同学,成立了上海市学生联合会,组织学生坚持罢课、罢市,站在了斗争的最前列,并得到了孙中山的大力支持,使师生们大受鼓舞。

  1920年冬在江湾建造校舍,至1922年落成。计有教室楼一座,名简公堂(今复旦博物馆);办公楼一座,名奕柱堂(1929年增添两翼,改作图书馆,今经济学院);第一学生宿舍(抗日战争中毁于炮火,今相辉堂址)一座;教师宿舍一栋(已毁)。学校初具规模,奠定了以后发展的基础。

  1921年,复旦学生为482人,教职员34人。

  1923年,金通尹教授倡议在理科设立土木工程系,内部分为道路、桥梁、建筑等。该年秋,郭任远教授建议设立了心理学院,立志建成中国最好的心理学院。

  1924年,复旦学生为841人,教职员58人。

  1928年,日寇在济南弄出五三惨案,打死我军民众五千余人,残杀我外交人员蔡公时等17人.复旦同学在默哀完后,无不义愤填膺,自动组织义勇军,积极训练,准备投笔从戎。

  1929年,复旦大学进行系科改组,增设新闻系、市政系、法律系、教育系,其时全校共有17个系,分属文、理、法、商四个学院。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复旦在李登辉校长主持下,召集全校师生开声讨大会,并成立军事训练委员会,加强对学生的军事训练。复旦同学在李校长的支持下,三次去南京向国民党政府请愿,强烈要求出兵抗日。

  11月20日,复旦一百多同学组织“义勇军”,参加十九路军抗日,被分配担任后勤、宣传、教育等工作.战争期间,复旦迁至徐家汇附中(今复旦中学),继续上课。

  1935年,日寇又制造华北事变,妄图侵吞华北。北平学生发动了“一二九”运动,复旦同学立即响应,到上海市政府请愿,反对华北自治。后又云集火车站准备赴南京请愿。蒋介石打电报给李登辉,李校长被迫去火车站劝阻学生,被同学们谢绝。由于国民党当局的阻扰,复旦学生自己开火车准备去南京请愿,但是铁轨又被破坏。“我们修。”同学们修复铁路后在无锡被阻拦。国民党用武力将同学押解回沪。但京沪铁路中断四天,引起了国际的重视,反响很大。

  1936年,3月25日凌晨,上海市军警当局包围复旦大学,并从校外宿舍逮捕学生救国会干部七人。下午,军警又冲入校内,殴打师生,学生大怒,有力反抗,将军警逐出校外。军警在校外开枪,误杀警察一人,反诬学生所为。26日上午,军警进校搜捕,结果一无所获。李登辉校长强烈抗议国民党的暴行,29日召开临时校董会,会后前往责问上海市长吴铁城。吴承认发布复旦学生枪杀警察的新闻是错误的,保证以后决不派警入校搜查。上海各界救国会也发表宣言,抗议军警围捕复旦学生。在各方面的反对和抗议下,国民党不得不将全体被捕学生释放,斗争取得了完全胜利。下半年,李登辉校长在国民党当局的阴谋下被迫离职,吴南轩继任。吴南轩到任后,复旦爱国学生遭迫害,救亡运动被扼杀。

  1937年1月8日,为了贯彻国民党最高当局把复旦大学迁出上海的意图,学校董事会召开第九次会议“拟在太湖流域另觅佳处”。国民党三届二中全会期间,民族资本家 荣德生出资购买太湖边土地一千余亩,以促成复旦迁校。由于抗日战争爆发,这一迁校计划未能实行。

  1937年,复旦大学发展为具有文、理、法、商四学院,十六系科的大学。还附设有中学、实验中学各一所,义务小学二所。复旦大学已成为我国东南的重要学府。

  1937年,“八一三”日寇侵沪战争爆发,战火纷飞,复旦学生开学到校极少。不久,南京教育部派人来沪,指示复旦、大同、大夏、光华四所大学组织临时联合大学内迁。大同、光华因经费无着落而退出。复旦、大夏组织临时联大,分二部分别迁往江西、贵州。

  11月12日,上海沦陷。江西一部联大决定内迁贵阳与二部合并,师生长途跋涉,于12月底抵重庆。重庆各界欢迎复旦留在四川。

  1938年2月,复旦在重庆复课,师生精神振奋,教学认真,生活俭朴,颇有一番新兴气象。同时,复旦于大夏之“临时联合”正式宣告解体。该年复旦大学重庆部有六十多名毕业生。

  1938年2月,留沪复旦复课。这年暑假,复旦上海部有55名毕业生。

  1938年秋,复旦渝校陆续增设史地系、数理系、统计系、农垦专修科、园艺系、农场、茶叶组、农艺系等。

  1940年5月27日,日机轰炸重庆复旦大学,罹难师生共七人。全校师生,同声哀悼。由于校舍被炸毁,学校宣告本学期暂告一段落。

  1940年秋,复旦渝校建立农学院。

  1941年11月25日,国民政府行政院第五届一次会议通过决议,复旦大学渝校由私立改为国立,由吴南轩任校长。

  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寇进驻上海租界。李登辉校长宣布学校实行“三不主义”,即不向敌伪注册,不受敌伪津贴,不受敌伪干涉。三不不行,立即停办。在敌伪环伺的情况下,学校坚持不教日文。

  1946年8月,复旦大学渝校的师生回到上海。

  12月24日夜,北大先修班的女生沈崇被美国兵强行奸污。30日晚,复旦举行“全校学生大会”,控诉揭露驻华美军暴行,决定从12月31日起罢课三天。31日,复旦与其他各校代表开会,组成“上海市学生抗议美军暴行联合会”,并决定在1947年元旦举行全市性抗暴游行大示威。

  1947年元旦,复旦同学七八百人由虹口公园经四川北路进行游行示威。下午,游行队伍在外滩与十所大专院校、十六所中学同学一起共一万余人,排列成浩浩荡荡的队伍,沿南京路进行游行示威。同日,复旦大学的33位教授,发表《正告美国政府的意见书》。这场抗议驻华美军的运动持续到三月上旬,成为蒋统区人民斗争的新高潮的标志。

  3月,复旦学生自治会进行改选,进步同学组成“五院联合竞选团”,反动学生组成“不谈政治竞选团”,展开了激烈的竞选活动。“五院联合竞选团”获得了压倒的胜利。学生自治会竞选一结束,复旦同学立即投入到三反运动中去。

  5月26日,在特务学生的指挥下,反动军警在国权路埋伏,袭击进步学生,这就是“国权路血案”。 “国权路血案”发生后,同学罢课,教授罢教,章益校长也多次向教育部提出辞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全市性大搜捕,全市共逮捕学生50余人。复旦同学被捕去11人,由于争议力量的努力,从7月8日开始,被捕学生陆续释放。

  7月5日,李登辉老校长提出了“复旦精神”的定义,他对毕业生说:“…服务、牺牲、团结,是复旦的精神,也是你们的责任!”

  1948年底,国民党教育部暗中策划复旦迁校台湾,一千多名师生联合签名反对,这件事揭开了护校和迎接解放斗争的序幕。

  1949年,为了做好护校工作,以学生为主建立了防护大队。

  4月27日,上海警备司令部限令复旦大学在两天内迁入市区育才中学。国民党军队随即进入学校。5月27日,上海大部解放,复旦同学立即集合,配合人民解放军,乘汽车进入复旦校园。6月20日,学校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复旦大学从此回到了人民的怀抱。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复旦大学成为中国重点大学之一。毛泽东同志于1951年应陈望道校长之请,为复旦亲笔题写了校名。
离线lietuo

发帖
801
土币
21685
威望
2284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9-04-13
中国现在的高等教育存在体制问题,光有百年老校有啥用?
离线zhao1126

发帖
1288
土币
15
威望
2219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9-10-29
现在的大学虽然都是综合大学了,但是一个个都没有个性了。
这才是中国教育的悲哀。
还是怀念以前的百花齐放。
术业有专攻
离线hanxia

发帖
37
土币
0
威望
370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9-10-29
高等教育存在体制问题
离线zty_jack

发帖
702
土币
113694915
威望
4682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9-10-29
体制制约了中国大学的发展
人在天涯
离线蔡蔡

发帖
284
土币
1205
威望
1033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9-10-30
现在大学在比在不在比实力
岩土岩土,越岩越土!!!
离线aling0102

发帖
833
土币
2
威望
3136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9-11-06
    
离线彩虹

发帖
4324
土币
14755
威望
31853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9-11-13
现在的大学还不如民国时自由,也出不来大师!!!
雨后彩虹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温馨提示:欢迎交流讨论,请勿纯表情、纯引用!
 
上一个 下一个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3799号 浙ICP备14021682号-1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