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写于2008年10月
宜万者,东起夷陵①花艳,越长江,穿重山,西至渝州②万县,去七百余里,鄂西入川要道也,旧名川汉,实为中华百年之梦想也。
初③,志士康、梁④议“开矿筑路”致富国强兵,始议川汉。然晚清国势衰微,列强耽耽,虽国铁之父詹公天佑,殚精竭虑,勉力为之,经数载,举步维艰,竟不能成。
及辛亥义举,民国创立。先驱孙文,倡“实业救国”,亲拟方略,重聘詹公,续议川汉事宜。然民国立国未稳,复大盗窃国,詹公梦碎,郁郁而终。
后袁贼覆灭,乃重测川汉,奈军阀混战,吏治腐败,国事废弛,终不能成也。
至共和伊始⑤,上集众能,议续建川汉。虑齐岳天堑,时力所不能及也⑥,亦终之。
共和五十三年六月⑦,国势日盛,百业兴旺,川汉终立⑧,更名宜万。共和五十六年十月,增双线。至五十九年十月,大半已成,只余齐、马、云诸隧⑨,百年咫尺焉。
国铁氏曰:夫宜万者,数起数息,实国势之体现也。昔清国泱泱,民国渺渺,战事频仍,百姓疾苦,虽志士能人,前仆后继,终不能成,何耶?曰:国力所不及也。今百年咫尺,川鄂通途已现,中华将复兴焉,幸甚。
注释:①夷陵:即宜昌。②渝州:即重庆。③初:19世纪末。④康、梁:康有为、梁启超。⑤共和伊始:新中国成立初期。⑥虑齐岳天堑,时力所不能及也:考虑到以当时的技术水平,无法解决齐岳山隧道等诸多工程难题。⑦共和五十三年六月:2002年6月。⑧川汉终立:川汉(宜万)铁路被比准立项。⑨只余齐、马、云诸隧:主体工程只剩下齐岳山、马鹿菁、云雾山等风险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