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看11楼我的回帖。
https://bbs.yantuchina.com/read.php?tid=324597&page=1 .|?UqZ(, 2、请看27楼我的回帖。
https://bbs.yantuchina.com/read.php?tid=324597&page=3 yyZs[5Q 3、同一部规范的不同章节由不同的人编写,最终又没人统稿,出现矛盾甚至错误是非常正常的。
<rQ+ErDA 4、你所提及的规范其实都不规范。例如,考虑作用力严重不足,迫使用户自己推导考虑地下水浮力、渗透力、水平地震力、已有锚索力、垂直附加荷载时的稳定性计算公式;也不介绍争论不已的滑面反翘段的下滑力(实际上其性质是抗滑力)在公式中怎么处理;更不介绍剩余下滑力小于0时是否传递(即是否归0),实际上不需考虑这个问题,就当这种情况不存在(这是后缘三角形条块宽度偏小造成的,此时粘聚力起主导作用。你可以想象一粒米饭和一团米饭黏在衣服上的情况,前者是稳定的,后者就会掉下来)。这说明不少规范编写人员的水平也很垃圾,有的只是一知半解地照抄别的规范。我们公司也编过规范,编写者甚至连浮力的方向都搞不清楚,还不如小学生。郑颍人也搞不清渗透力的方向,所以在新的建筑规范中就干脆不提了。
rJz`v/:|P 5、别忘了稳定系数处处相等(对于每个条块)的假设。
r2b_$ 6、推力计算是稳定性计算的逆运算(推力计算时的安全系数就是滑坡治理之后应该达到的稳定系数),所以,不应该存在稳定性计算公式和推力计算公式不一致的问题。也就是说,推力计算时涉及的所有条块的稳定系数就是安全系数,只是在工程位置处需要增加一个平行于该滑面的抗滑力,这个抗滑力就是所求的、平行于该滑面的剩余推力。
5`>%{ o 7、强度折减法用于数值分析是可行的,因为数值分析本身得不到稳定系数,只有不断折减强度指标,所以,这个折减值就是稳定系数,显然这是颠倒因果关系的(已知稳定系数求变形),也是粗略的,而实际上滑坡稳定性的解析解有更精确的计算方法,就没必要采用这种粗略的、因果颠倒的方法了。因为我们是要根据抗滑力和下滑力(是因)计算稳定系数(是果)。
cmcR@zv 8、传递系数法是我单位提出来的,没做任何简化,但使用过程中需要严格区分抗滑力和下滑力。传递系数法从来没有简化法(陈祖煜说的)、显式解法(郑颖人说的)和隐式解法(郑颖人说的),请大家别信院士和类似规范。显式解法只是形似,但神不似,必须把滑面反翘段的下滑力等调整为抗滑力,否则就是放大了这个下滑力的作用,偏危险,所以导致有些规范的安全系数偏大。
)#%v1rR 9、非常重要的一条:安全系数的选取必须与计算方法一致。但更应该掌握的是:规范的安全系数只是与建筑物的重要性、工况、计算方法有关,最多也再考虑工程使用年限,但根本不考虑强度指标、滑体重度、地下水、滑面位置等等是否可靠。如果都可靠,安全系数完全可以取小一点,否则就要取大一点,根本无需由规范来规定、让砖家来刁难。顺便指出:公路规范对于安全系数的规定不是一般的乱!
bf4QW JZD n^[VN[VC 8bTE#2+- *'l|ws 8?l/x W)~}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