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首页    职业区    学术与写作    工程技术区    软件区    资料区    商务合作区    社区办公室
 您好! 欢迎 登录注册 最新帖子 邀请注册 活动聚焦 统计排行 社区服务 帮助
 
  • 帖子
  • 日志
  • 用户
  • 版块
  • 群组
帖子
  • 3876阅读
  • 19回复

[资料转载]岩土工程发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pipilu1984

发帖
2650
土币
946247335
威望
3839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08-06-26
岩土工程学术组织 ];R5[%:5  
国际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协会 q#pBlJ.LK  
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 yc+#LZ~(a  
国际岩石力学协会 /_rQ>PgSZW  
International Geotechnical Union n]}+ :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 V,<,;d fR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0Tp?ED_  
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分会 O4@Ki4f3A%  
中国建筑学会工程勘察分会、地基基础分会
离线pipilu1984

发帖
2650
土币
946247335
威望
3839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08-06-26
岩土工程杂志 @ ~ N:F~  
n 岩土工程学报 Fh? ;,Z  
n 工程地质学报 //JF$o=)D  
n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UQ$dO2^  
n 工程勘察 W2wDSP-   
n 岩土工程界 ;QR|v  
n 岩土工程技术 %bt2^  
n 勘察科学技术 [p$b@og/>  
n 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 t+q LQY}=  
n 土工基础 ,YSQog  
n 岩土力学 $ &qB,>5=X  
n 岩土工程师 EX>>-D7L  
n 地基处理 q5BJsw  
n 土木工程学报 k!xi (l<C  
n 水利学报 vROl}s;  
n 工业建筑 #v:<\-MjN  
n 地质与勘探 Bt Bo%t&  
n 地下空间 }1`Rq?@J  
n 岩土钻凿工程 *-ZD-B*?  
n 施工技术 Z"lL=0rY/  
n 西部探矿工程 l'W?X '  
n 建筑施工 q+~z# jFX  
n 建筑技术 ( ]AErz+  
n 相关院校学报
离线pipilu1984

发帖
2650
土币
946247335
威望
3839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08-06-26
重要岩土工程文献 (+Gd)iO  
n 黄文熙.《土的工程性质》1983 ).9-=P HlX  
n 钱家欢.《土工原理与计算》. 1980、1990 b[uTt'p}  
n 陈仲颐,叶书麟.《基础工程学》. 1993 ,<R/x[  
n 《工程地质手册》 ppR_y  
n 《岩土工程手册》 *7ap[YXZ\w  
n 《地基处理手册》 GE Xz)4[  
n 《桩基工程手册》 )Si`>o3T-.  
n 《基坑工程手册》 `*KS` z?  
n 《简明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手册》 YCh!D dy  
n 《岩土工程试验监测手册》 $ ohwBv3S  
n 《岩土工程治理手册》 T(a* d7  
n 《简明岩土工程监理手册》
离线pipilu1984

发帖
2650
土币
946247335
威望
3839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5楼 发表于: 2008-06-26
注册工程师制度 QdUl-(  
n 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 P M9HfQU?  
获得相关注册执业资格,以向业主提供岩土工程专 hh+GW*'~  
业咨询为谋生手段,独立自主地主持工程业务,并承担 J-Sf9^G  
相应法律责任的专业技术人员。 Z'S>i*Ts  
n 执业范围: I #1_  
① 岩土工程勘察 :eHh }  
② 岩土工程设计 N%y%)MI8  
③ 岩土工程咨询与监理 u+(e,t  
④ 岩土工程治理、检测与监测 #xYkG5`lm  
⑤ 环境岩土工程 [<wy @W  
⑥ 与岩土工程有关的水文地质工程业务 p"q-sMYl  
⑦ 国务院有关部门规定的其他业务
离线pipilu1984

发帖
2650
土币
946247335
威望
3839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6楼 发表于: 2008-06-26
1996~2010岩土工程产业政策-岩土工程勘察技术 m6lNZb]  
n 任务和目标 HFo}r~  
(1) 深化勘察体制改革,在技术与劳务逐步分离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以知识、信息为主要产品的知识密集型、信息型勘察产业,完善岩土工程体制,并逐步使我国建筑勘察进入国际市场。 I*K^,XY+  
(2) 增强勘察成果的产品意识和质量意识,加强勘察与设计、施工之间的有机结合,大力提高为工程建设全过程服务所需的勘察产品的可信赖度和使用价值,使勘察产品的品种和质量赶上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 s15f <sp  
(3) 大力提高勘察行业的整体素质与活力,优化专业结构和人才结构,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广泛采用先进技术和先进装备,强化科学管理,逐步实现勘察技术与管理现代化。 EnwiE  
(4) 加强勘察科技攻关,要在专业基础理论研究和实用技术开发领域方面有所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扩大国内外学术交流,使我国勘察科技成果走向世界。 5wGyM10  
n 技术政策 H{yPi7 P  
(1) 提高钻探、取样和测试的质量,确保勘察资料和各种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适用性。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钻探、取样和测试标准。积极开发功能强、性能好、智能化、质量可靠的原位测试、现场监测及桩基测试仪器和方法。坚决淘汰不符合标准的钻探、取样和测试的机具、仪器和方法。 t9 &O0tpe  
(2) 积极应用地球物理探测与测试技术。结合工程特点,改进传统物探方法,开发工程急需的、效果显著的智能型探测仪器,完善以地下目的物探测为目标的物探技术。 %*eZoLD g]  
(3) 在获取适用而可靠资料的基础上,加强岩土工程的分析评价,做好岩土工程的检验与监测,既要认识自然,还应积极参与改造自然,包括地基与基础工程、基坑与地下开挖工程、各种岩土工程治理等。 27u$VHwb  
(4) 继续开展特殊地质条件和特殊性岩土的研究,总结地区性经验,制定相应的标准和规范,推广适用于本地区的勘察测试技术、分析评价经验和岩土工程治理方法。 3vrQY9H>  
(5) 注重岩土工程中地下水的勘测、分析和控制,包括水参数的测试、水的压力和腐蚀、水的运动和渗透破坏、工程活动对水环境的影响、排水和节水技术等,加强地下水动态的观测。 | @di<d@  
(6) 重视岩土工程环境问题,包括自然环境及由人类活动引发的灾害环境、如滑坡、泥石流、岩溶、塌陷、地下采空、地面沉降、地裂缝、沼泽化、场地与地基的地震效应、土地污染、废料处理以及打桩、开挖、降水对邻近工程的影响等,提出相应的保护岩土工程环境的对策。  ~ikTo -  
(7) 提高计算机的应用水平,重点开发岩土性质数据采集与处理、岩土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和建立岩土工程数据库。加强软件的测评与管理,避免重复,开发高水平的商品化软件,提高岩土工程分析评价的质量、速度和水平。城市岩土工程数据库应向社会开放,资源共享。 KxJJ?WyM  
(8) 根据地学特点,开展非线性理论、不确定性理论、非饱和土理论、岩土结构模型等领域的研究,加强岩土工程环境的预测与治理、地下空间利用等方面的研究,提高岩土工程的理论水平,拓宽岩土工程服务范围。
离线pipilu1984

发帖
2650
土币
946247335
威望
3839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7楼 发表于: 2008-06-26
1996~2010岩土工程产业政策-基础工程技术 ry7(V:ic  
n 目标和任务 &qe:|M  
(1)为住宅产业的发展,经济合理、安全可靠、因地制宜地解决各种地质条件下的基础工程问题。 ]^ RgzK  
(2)为新城镇、新工业区等的开发建设和超前规划,作好场区地基的前期处理,使其符合建筑物与市政设施建设的基本要求。 v'_tna6`O  
(3)研究开发深基施工和软弱地基处理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使深基础的施工和地基处理技术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f kP WGd  
(4)积极开发和利用城市地下空间,以达到节约用地、扩大绿地。改善城市环境的目的。 b~#rUOXb8?  
(5)完善基础工程的检测技术,发展基础工程反分析,提高基础工程的安全可靠性和经济合理性。 W@UHqHr:\  
(6)研究各类地基土的工程特性、实用的本构模型及土参数的测试技术,发展基础工程的设计计算理论与方法。 |/p ^e  
(7)研究地基的抗震分析和基础的抗震性能,开发有利于抗震的基础型式和措施,提高建筑物基础的抗震能力。 7[u&%  
vo0[Z,aH5  
n 技术政策 YVs{\1|'  
1. 根据我国城镇地质条件多变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开发基础工程新技术 `P# h?tZ  
(1) 合理利用天然地基,对软土、黄土、膨胀土、季节性冻土、盐渍土等特殊土,应根据其特性合理处理,完善有关规范,确保建筑物安全正常使用。 *YtITyDS3>  
(2) 利用工业废渣和地方材料,因地制宜开发应用碎石柱、素混凝土桩等复合地基,降低成本,改善环境。 Z.h`yRhO  
(3) 研究开发与各种地基处理相配套的先进施工工艺和设备。 m m`:ci  
P!]DV$o  
2. 利用开山填谷、围海造地、滩涂洼地开发的新城镇、新工业区等建设场地,应采用大面积低成本的地基处理方法进行前期处理,避免事后处理及发生地面沉降等多种隐患 JBU qZ  
(1) 根据地质条件、环境条件和使用要求,推广采用强夯法、堆载排水或真空预压法等处理大面积松软地基。 SKcAZC  
(2) 在沿海地区,推广采用吹填法围海造地技术。 .(`u'G=  
(3) 发展灵活耐久的强夯设备,研制塑料排水板、袋装砂井等先进施工设备。 6fkL@It  
7 51\K`L  
3. 为适应高层、超高层建筑、高耸构筑物及其它各类建筑物桩基工程的需求,应积极发展多种桩型配套技术,提高桩基工程的经济性。可靠性及环境保护适应性 & JF^a  
(1) 改进完善传统的泥浆护壁钻孔成桩工艺与设备,推广桩底桩侧后注浆结合超声检测技术,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大直径、长灌注桩成套技术。 u$a%{46  
(2) 研究开发旋挖、长螺旋钻扩孔、液压挤扩孔等设备和工艺,逐步减少人工挖孔工艺,提高大直径灌注桩施工的现代化水平。 $}HSU>,%  
(3) 积极开发中、短灌注桩压灌成桩等新工艺、新设备,改进长螺旋钻孔、沉管、夯扩灌注桩等传统成桩工艺,提高其成桩质量可靠性。 ]+@b=J2b  
(4) 积极发展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制作和沉桩技术。 VF[]E0=u6  
(5) 积极研究开发钻孔灌注桩、地下连续墙施工中的泥浆处理技术。 '4O1Y0K  
9$)4C|  
4. 为适应高层与超高层建筑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需求,积极开发深基坑支护技术和地下室建造技术,提高其可靠性与经济性 cFH,fj  
(1) 研究支护结构的土压力、受力机理和计算方法,开发新的支护型式,改进支护设计。 JH?[hb  
(2) 积极开发土钉、喷锚支护的成套技术;提高排桩、拱圈、逆作拱墙、搅拌桩、旋喷桩等挡土、截水支护的设计、施工水平。 -MOf[f^  
(3) 开发改进排桩、地下连续墙与锚、撑复合型支护结构的施工设备与工艺;积极开发支护结构与地下室永久性结构结合的技术;因地制宜地开发应用逆作法施工技术。 -2Ub'*qK  
(4) 完善不同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和环境条件下的基坑开挖地下水分析和控制技术。 z6Mf>q  
(5) 在改进施工工艺,提高混凝土质量和自防水能力的同时,开发应用地下室防水、防潮高效材料及堵漏补强技术,确保地下室使用功能。 ~L}0) FZ\9  
h|jsi*4NnL  
5. 积极提高我国基础工程的设计水准,为实现基础工程高质量、高效益发挥先导作用 {8JJ$_  
(1) 研究提高天然地基、复合地基、桩基的沉降变形计算可靠性,注重改进计算模式,提高计算参数准确性,积累工程实测资料,发展变形控制设计方法。 v$,9l+p/  
(2) 研究开发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共同作用理论与设计方法,以高层建筑为重点,优化基础方案、构造、配筋。 ;OVJM qg  
(3) 开发推广复合桩基设计,研究开发疏桩及疏桩与地基浅层处理结合的复合桩基技术。 OSq"q-Q  
(4) 研究开发场地地层分析、天然地基、复合地基、箱筏基础、桩基、基坑支护设计的CAD系列软件,结合工程经验,提高基础工程总体设计质量与效率。 ^KlMBKWyB  
(5) 研究地基抗震分析方法,开发抗震基础型式,提高地基与基础的抗震能力。 X1" `0r3  
'X[3y^q  
6. 推广与既有建筑增层、改造、修复相配套的地基基础加固处理技术 HPt"  
(1) 开发既有建筑地基基础承载力诊断评价技术。 g4-HUc zk  
(2) 开发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托换技术。 7H./o Vl  
(3) 开发既有建筑纠倾、顶升、水平移位技术。 K}a[~  
o#6j+fo!n  
7. 发展基础工程检测技术,强化施工监控过程及效果检验,积累工程实测数据,提高基础工程的安全可靠性与经济性 pX2 Ki^)]  
(1) 研究开发各种复合地基检测方法与设备。 YE0s5bB6  
(2) 研究开发成桩质量与承载力的动力、物理检测方法,改进既有动测技术。 <M 7WWtmx  
(3) 完善基坑支护检测技术,应用开挖过程测试数据的电子快速反馈处理技术,实现信息化施工。 T4Zp5m")  
(4) 注重建筑物沉降观测及其它工程实测资料的积累,发展反分析技术。
离线fanjunwei

发帖
721
土币
2
威望
2357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8楼 发表于: 2011-09-17
正在写论文呢!!!
离线hzhang85

发帖
54
土币
54
威望
152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9楼 发表于: 2012-05-17
学习一下!!! ?hmj0i;XC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温馨提示:欢迎交流讨论,请勿纯表情、纯引用!
 
上一个 下一个

      https://beian.mps.gov.cn/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12919号 广州半山岩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4274469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