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学习李广信老师关于岩土考试的书,对李老师我是极为佩服的。
但是毕竟人非圣贤,也可能百密一疏?
下图是李老师关于公路土场考题的讲解:


理论上,李老师的解答包括质疑都没有问题。但是:
首先说,2倍的要求出自98版地勘规范;2011版取消了这条规定。
但是2倍的要求成了一个习惯做法,类似于潜规则。
我们的习惯是:按照2-3倍的方量去找土场。
是否可以说:有经验的设计人员可以根据设计习惯选择正确的答案?
下图为概算中的土方换算表:

我觉得比较有意思的一点是:计算的换算系数1.2,和上表中的1.16很接近。
我们估算土方时,有时也是乘以1.16或者1.2的系数。
不过找土场时,可能是因为考虑了2倍的原因,不会再考虑1.16的松方系数。
我说有意思是因为,二者的一致应该还是巧合;因为公路土方之间的换算用干密度更方便(有足够的试验、且简单)
从未见过用孔隙比进行换算的。
妥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