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首页    职业区    学术与写作    工程技术区    软件区    资料区    商务合作区    社区办公室
 您好! 欢迎 登录注册 最新帖子 邀请注册 活动聚焦 统计排行 社区服务 帮助
 
  • 帖子
  • 日志
  • 用户
  • 版块
  • 群组
帖子
  • 9566阅读
  • 59回复

跪求公路大桥的详勘报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mozhiwei
发帖
22
土币
76
威望
22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48楼 发表于: 2007-08-06
齿坎抗滑作用的模型试验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室内模型试验,研究了位于软弱地基中的重力式挡墙的抗滑稳定性和齿坎对挡土墙的抗滑作用。通过试验研究得出结论:由于齿坎的存在,可大幅度地提高挡土墙的抗滑稳定性,在软弱地基中尤为明显;当挡土墙达到滑动破坏时,齿前的土压力达到被动土压力值,而齿后的土压力接近于零;对于无齿挡墙,滑动破坏面位于基底表层的土体内。 j-etEWOTr  
aMjCqu05  
关键词:齿坎;挡土墙;抗滑作用;模型试验 eM`"$xc Oe  
pG:)u cj  
收稿日期:2000-03-20 SYTzJK@vZJ  
作者简介:屠毓敏(1965-),男,浙江上虞人,从事基础工程、地基加固、基坑支护结构设计理论的研究和实践。 YY<e]CriU  
sQe>LNp,G  
  水利工程中的挡土(水)建筑物,当位于软弱地基中时,通常采用设置齿坎来满足防冲抗渗之目的,但其抗滑作用往往不予考虑,设计时仅作为安全储备,对于位于软弱地基中的挡土(水)建筑物,基底抗滑稳定性往往是设计的控制条件,设置齿坎后,到底能提供多大的抗滑力,设计时应如何考虑,在工程设计中尚无统一的认识,况且对基底摩擦系数的取值差异也较大[1,2],势必导致工程费用的增加。为了进一步认识挡土结构物中基底及齿坎的抗滑作用,为现有的工程设计提供可靠的抗滑试验数据及理论分析成果,提高现有的工程设计水准,降低工程建设造价,有必要研究齿坎对基底所起的抗滑作用。 ZCVN+::Y  
meV RdQ  
1 室内模型试验简介 S b3@7^  
U z6XQskX  
  为了较全面系统地研究齿坎对重力式挡墙的抗滑作用,进行了不同齿长(齿长为0.0m、0.35m、0.5m)、不同土质条件(淤泥质粘土和粉质粘土)、不同基底压力分布和不同墙重的挡墙的室内试验。 \<A@Nf"  
tI(co5 W  
1.1 模型槽及模型设计 室内试验是在模型槽内进行的,模型槽尺寸为2.75m(长)×0.52m(宽)×1.0m(高),由型钢焊接加工而成,模型槽底部埋设3个25mm的排水管,3侧面内贴10mm厚的钢化玻璃,以观察土体的变形情况。模型比尺采用1∶2的小比例模型,根据工程设计中的挡土墙尺寸,齿坎和底板采用钢筋混凝土一次浇筑而成,在预制时,预埋套管和锉木,以埋设应变式微型土压力盒,上部结构分4块浇筑,下面3块的高度均为0.3m,最上块的高度为0.5m,以便模拟不同墙高之工况,挡土墙采用单宽长度为0.5m. _&m   
K&noA  
1.2 模型土样制备 模型土样的制备是室内试验成败的关键,在各种试验工况下,重塑土样应力求一致。淤泥质粘土的土样制备方法如下:首先在模型槽底部敷设5cm厚的中粗砂,上覆一层土工布,然后用人工将土均匀地踩入模型槽内,使土体重塑,用水浸泡一周后,上覆土工布,采用堆载预压的方法将其固结,根据现场土质条件,确定堆载压力为20kPa.土体固结度可按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来估算[3],其平均固结度为:U=1-8/π2(e-π2/4Tv+e-9π2/4Tv).?土体固结时,用百分表测定土体的沉降量,从而推求其固结度。由此可得当6h内的沉降量为0.44mm时,固结度已达到80%,则可视为已满足试验要求,此时的总固结时间为60h,卸去堆载后使土体充分回弹,然后进行抗滑稳定性试验,每次试验时土体的固结条件都相同。由于粉质土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土体重塑较为容易,为此经人工踩入、水浸泡3d后,用模型块预压24h(此时水位维持在土顶面)后,土样能满足试验要求。 1e^-_Bo6'o  
V|fs"HY  
根据以上土样制备方法,两种模型土的主要物理力学性指标为:淤泥质土的固结不排水剪强度指标为ccu=2kPa,φcu=8°,含水量ω=54%,重度γ=16.3kN/m3,孔隙比e=1.72;粉质土的固结不排水剪强度指标为ccu=3kPa,φcu=25°,含水量ω=42%,重度γ=17.4kN/m3,孔隙比e=1.25. wA}+E)x/C  
c8jq.y v  
1.3 试验设备 室内模型试验采用32t螺旋式千斤顶进行分级加载,并用3t力传感器和电阻应变仪测定水平推力。试验前已在齿坎前、后及基底预埋应变式土压力盒,测定试验过程中作用于齿坎上的‘被’、‘主’动土压力。室内模型试验装置如图1所示。 >j$CM:w  
/1lUFL2D  
1.4 加载方法 该试验主要研究挡土墙在各种不同工况下的极限抗滑力,为此每种试验工况按10级加载设计,采用快速加荷的试验方法,当某一级荷载的位移量超过前一级位移量的2倍或荷载不能维持稳定时,终止加载。 x_5H_! \#  
?5 d3k%  
2 试验成果概述 xTL"%'|  
  ,*Yu~4  
图1 室内试验装置 "GofQ5,|  
Wc$1Re{z  
SSF4P&  
2.1 模型试验工况 为了研究基底压力变化、墙高及齿长变化对挡土墙抗滑力的影响,在两种土质条件下共进行了16种工况的试验,各试验工况汇总于表1. ]Z\.Vx  
`W8dayZt  
表1 模型试验工况汇总 单位:m g< {jgF  
Io&F0~Z;;(  
w#,C{6  
-------------------------------------------------------------------------------- +d736lLe%  
kSw.Q2ao  
土质基底应力分布工况 RtR]9^:~  
Tce2]"^;  
-------------------------------------------------------------------------------- X^H)2G>e  
lH^[b[  
淤泥质粘土 粉质粘土 ""ICdZ_A  
# -Ts]4v  
-------------------------------------------------------------------------------- 5A6d]  
#SRGVa`x  
三角形 矩形 三角形 三角形 (v8jVbg  
$9\!CPZ2  
-------------------------------------------------------------------------------- .Eg>)  
 P-QZ=dm  
A1 A2 A3 A4 A5 A6 A7 A8 A9 B1 B2 B3 B4 B5 B6 B7 7 0:a2m  
/ %U+kW  
-------------------------------------------------------------------------------- ~8Z0{^  
9Qb_BNUo  
齿长 0.0 0.0 0.0 0.0 0.0 0.35 0.35 0.35 0.5 0.0 0.0 0.0 0.35 0.35 0.35 0.5 D[)g-_3f6<  
墙高 0.8 1.1 1.6 1.1 1.6 0.8 1.1 1.6 1.1 0.5 0.8 1.1 0.5 0.8 1.1 1.1 dg 4 QA_"  
m>'sM1s  
-------------------------------------------------------------------------------- \qqt/  
&la;Vu"dp  
\5Jpr'mY5  
2.2 抗滑力与位移之间关系 各工况下的抗滑力与水平位移的关系曲线如图2和图3所示,各种工况下的极限抗滑力及其相应的位移,如表2所列。 nrMm](Y45  
MD S;qZx=  
  [L,Tf_t^Y  
图2 抗滑力与位移关系曲线(土质:淤泥) 图3 抗滑力与位移关系曲线(土质:粉质土) g Xvuv^  
iFW)}_.  
表2 各工况时的极限抗滑力及位移 TCFx+*fBd  
^l6q  
P-VK=Y1q  
-------------------------------------------------------------------------------- Jn. WbS  
nj~1y ')  
工况 {ls$#a+d  
n8[ sl]L  
-------------------------------------------------------------------------------- ".eD&oX{  
iP;X8'< BC  
A1 A2 A3 A4 A5 A6 A7 A8 A9 B1 B2 B3 B4 B5 B6 B7 hX]vZR&R  
wg*2mo  
-------------------------------------------------------------------------------- },'2j  
1 {dhGX  
抗滑力/kN 1.5 1.8 1.5 1.8 1.8 2.4 2.7 3.0 3.9 3 3.75 4.5 5 5.75 6.5 7.5 'tp1|n/1  
位移/mm 6.34 6.86 10.0 6.1 6.71 9.08 9.47 8.9 9.44 5.01 5.42 4.59 9.74 9.52 9.78 9.65 tm(.a ?p  
#!KbqRt  
-------------------------------------------------------------------------------- >v`lsCGb  
t+5JIQY>  
a="Z]JGk  
表3 被动土压力极限值 )G0a72  
&<-Sxjj  
4QZ -7_  
-------------------------------------------------------------------------------- Im1e/F]  
70l"[Y  
土质 ewSFB< N  
}r6SV%]:  
-------------------------------------------------------------------------------- bH&Cbme90-  
Y6/'gg'&5  
淤泥质粘土 粉质粘土 u~6`9'Ms  
,K8O<Mw8  
-------------------------------------------------------------------------------- *?K3jy{  
g6k@E,cI_  
齿长/m 0.35 0.5 0.35 0.5 nW3`Z1kq})  
被动土压力/kN 1.21 2.09 2.05 3.725 *BT-@V.4  
cTFyF)  
-------------------------------------------------------------------------------- G@anY=D\EB  
T+m`a #  
52BlFBNV  
2.3 土压力与位移之间关系 各种工况下实测被动土压力与位移关系曲线如图4所示,其极限被动土压力列于表3.实测主动土压力均较小,且当抗滑力达到极限值时,主动土压力均趋近于0,从试验观察也得到了证实,即当水平推力达到一定值时,齿后土体已与齿坎脱离。 -#H>kbs  
EaG3:<>J  
3 试验分析 n0kBLn  
it!8+hvq9*  
3.1 综合摩擦系数 根据工程设计中常用的摩擦系数概念,分析墙高为1.1m时的情况,则综合摩擦系数如表4所列。 ;$ =`BI)  
3.2 齿坎作用分析 由表2和表4可知齿坎具有明显的抗滑作用,分析表2,可得抗滑力与齿长近似呈线性关系,齿坎在淤泥质粘土中的抗滑作用尤为显著。位于软弱地基中的齿坎,由于齿坎的嵌固,可有效地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挡土墙的抗滑作用,此时齿坎起着抗滑和地基加固双重作用。为此,在软弱地基中建造重力式挡土墙时,应优先考虑设置齿坎。 B i?DmrH  
  C+$dm)M/q  
图4 被动土压力与位移关系曲线 T%Vii*?M  
T@uY6))>F  
|0ahvsrtW  
表4 综合摩擦系数 LZV  
b;O]@kBB  
 cpp0Y^  
-------------------------------------------------------------------------------- <XX\4[wb  
q 4PRc<\^  
工况 nk]jIR y^T  
-@-cG\{  
-------------------------------------------------------------------------------- eXWiTi@  
]QM6d(zDA  
A2 A7 A9 B3 B6 B7 >sdj6^[+  
p mcy(<  
-------------------------------------------------------------------------------- jm'(t=Ze  
cOth q87:  
摩擦系数 0.254 0.350 0.488 0.635 0.842 1.032 a1B_w#?8  
!-%i" a  
-------------------------------------------------------------------------------- fP%hr gL  
MOY.$M,1  
sXkWs2!  
表5 基底极限抗滑力比较 "d>{hP  
xxgS!J  
f@+[-yF  
-------------------------------------------------------------------------------- Xz&Hfs"/J  
dU\,>3tG  
土质 s={AdQ  
yv^j~  
-------------------------------------------------------------------------------- &xMR{:  
0: R}  
淤泥质粘土 粉质粘土 |S|0'C*  
7^#f<m;Ar!  
-------------------------------------------------------------------------------- Gvw4ot/  
7OYNH0EH  
墙高/m 0.8 1.1 0.5 0.8 1.1 1+v&SU  
实测值/kN 1.50 1.80 3.0 3.75 4.50 \T'uFy9&a  
理论值/kN 1.58 1.80 3.0 3.78 4.59 #.UooFk+Y  
snO d 3Bw  
-------------------------------------------------------------------------------- y!;rY1  
$R%xeih1fz  
2Otd  
3.3 基底抗滑力分析 研究无齿挡墙,其实测极限抗滑力如表5所列,表中理论值为根据土体抗剪强度理论而求得。由表可见,理论值与实测值相当吻合,说明挡土墙的基底滑移破坏形式其实是基底表层土体的剪切破坏。 <Vm+Lt9  
kXA o+l  
3.4 基底压力分布对抗滑力的影响 分析位于淤泥质粘土中的无齿挡墙,当墙高为1.1m时,不同基底压力分布下的极限抗滑力均为1.8kN,只是三角形基底压力分布时的墙体位移较大。而当墙高为1.6m时,三角形基底压力分布时的极限抗滑力比矩形分布时的要小,这主要是由于当基底压力为三角形分布时,地基土产生局部屈服,在水平推力的作用下表现为地基的失稳,而均布基底压力有利于地基的稳定,则极限抗滑力相对较大。 LX'.up11X5  
kMAQHpDD  
3.5 被动土压力分析 由试验可知,位于淤泥质土中的挡墙,齿长为0.35m和0.5m时的极限被动土压力分别为1.21kN和2.09kN,而由朗肯土压力理论所得被动土压力分别为1.47kN和2.50kN,实测值为理论值的82%和84%.同样粉质土中齿长为0.35m和0.5m的实测被动土压力分别为2.05kN和3.72kN,理论土压力值分别为2.96kN和5.03kN,实测值为理论值的69%和74%.由此可见,用朗肯土压力理论计算被动土压力时,应作适当折减,其折减系数视土质条件而定,当土质条件较差时,较易达到理论土压力值。 +^YXqOXU  
q [Rqy !,  
3.6 墙重与极限抗滑力之关系 图5为极限抗滑力随墙重而变化的关系曲线,各直线与纵轴之交点,即为凝聚力(无齿坎时)及凝聚力和被动土压力(有齿)之作用,由此可推求两种土质的凝聚力分别为2.025kPa和3.025kPa;淤泥质土中的齿长为0.35m和0.5的被动土压力值分别为1.24kN和2.13kN,粉质土中的齿长为0.35m的被动土压力值为2.0kN,与实测值相吻合。 ]tL9y<  
4 结论 nellN}jYsM  
  a H'iW)  
图5 极限推力与墙重之间关系 j{SRE1tqh  
VG^*?62  
LCx{7bN1ro  
通过一系列的模型试验,较系统地研究了齿坎对重力式挡墙所起的基底抗滑作用,经过对试验结果的理论分析,可得出如下几点结论: \R yOexNZ  
rlmzbIu I9  
  (1)位于软弱地基中的无齿挡墙,当墙重较小时,极限抗滑力与基底压力分布无关,但当墙重较大时,基底压力分布对极限抗滑力产生较大的影响,此时表现为倾斜荷载作用下的地基稳定性; 3t5`,R1@t  
}20 Q`?  
  (2)当挡土结构物设置齿坎时,由于齿坎的嵌固作用,不同程度地改善了地基的承载能力,地基的稳定性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为此,在特别软弱的地基中建造挡土墙,应优先考虑设置齿坎; CTQF+Oe8O  
pw" !iG}  
  (3)随着墙重的增加,挡土墙的抗滑力近似地呈线性增加; )4>M<BO  
>{p&_u.r-  
  (4)位于淤泥质粘土地基中的齿坎式挡墙,随着齿长的增加,其抗滑作用明显增加,而在粉质土中时,其抗滑力与齿长呈线性关系,说明在软弱地基中齿坎的抗滑作用尤为显著; ,y>,?6:>  
)1wC].RFYm  
  (5)分析挡土墙达到极限破坏时的水平位移,可得,由于齿坎的存在,挡墙允许产生较大的水平位移;当齿坎式挡墙达到基底滑动破坏时,齿前的被动土压力值比朗肯被动土压力值要小,存在着折减系数,其值可取0.7左右,而基底抗滑力完全可按土的抗剪强度理论计算,土体强度指标宜取固结不排水剪或固结快剪强度指标。
离线mozhiwei
发帖
22
土币
76
威望
22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49楼 发表于: 2007-08-06
公路高陡病害边坡的三次治理浅析 41)
摘  要  本文结合云南某高速公路开挖高陡病害边坡治理工程实例,在分析前两次治理失败的经验教训基础上,重新对该边坡进行勘察评价,找到病害边坡存在的根源。最终提出了进行全面整治的可靠方法,取得了极为宝贵的类似工程治理经验。 16ahU$@-  
关键词  滑坡体  地下水  削坡减载  喷锚 灌浆补强  抗滑桩 7Vd"k;:X  
r:lv[/ D  
Analysis on Three Treatments of High-steep Ill Highway Slope +>h}Uz  
Yu Xingfu1 Zhou Hongwu2 $#4Qv5}  
(1.Underground Engineering Department of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 8+K=3=05#U  
2.Yunnan Guotu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mpany) a~E@scD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experience and lessons from the two foregoing failed treatment of one high-steep excavated ill highway slope treatment engineering case in Yunnan province, newly reconnaissance and judge of the slope were carried out to find the root of the ill slope and then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scheme was put forward. Precious experience is earned for similar Engineering. ".A+'pJ  
Key Words: Landslide body underground water delete slope to reduce load shotconcrete and anchor grouting for strength slide resisting pile H6%QM}t  
4^cDp!8  
1.工程概况 iq2)oC_  
云南某高速公路K259+470~K259+640段下行线(东侧)边坡,系一开挖深约40m的明槽边坡。该边坡开挖施工完工及公路建成通车后,于1999年6月发生滑坡,严重影响公路的安全运营。时值昆明世博会期间,为保证高速公路的畅通,建设方决定尽快对该边坡进行应急治理。由于时间紧迫,所以未来得及对该边坡进行工程地质勘察。 {q f gvu  
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中标后,在建设方组织安排对现场进行踏勘的基础上,根据以往的设计施工经验进行了工程治理施工图设计。采用常规的削方、预应力锚索、竖向锚杆、坡面锚喷护坡和坡面排水工程的综合手段进行治理加固。工程于1999年7月20日进场施工,于1999年11月完工。完工后,坡体基本保持稳定,保证了该段公路的正常运营,但是在雨季,边坡仍有变形迹象,并于2000年9月至10月再次进行了补充治理,该次治理采用了灌浆及部份锚杆补强措施加以整治。 9o5W\.A7[D  
该边坡通过前两次的施工治理,虽部分已趋于稳定,但尚未完全根除其病害隐患。于2001年5月和6月连续降雨后,坡顶地裂缝发育范围有所扩大,破面喷护砼再次出现拉裂,路肩墙拉裂变形及公路排水沟沟肩公路沥青路面隆起等一系列变形迹象,表明此段边坡正孕育着滑坡灾害,已较严重地威胁到高速公路的正常运营安全。为彻底削除隐患,确保边坡稳定,建设方决定对边坡进行全面勘察、设计、施工治理。 ef8_w6i  
2.地质背景概况 ]=\vl>W  
2.1 地形地貌 qpzzk9ba[  
边坡的的开挖明槽长140m,宽40~59m,最大高差约40m。由三级台阶(不含路肩台阶)组成,坡比一般为1:1.5,边坡总体走向339°~344°,坡面整体倾向250°,倾角34°。坡顶南端为NE45°~50°延伸的负地形;北侧为底宽约8.50m,下切深近5.00m,走向近南北的负地形;坡体顶端发育一走向约NE80°(与坡面近于垂直、与山脊近于平行)延长近300m,底宽2.00~4.00m,下切深1.00~2.40m的负地形。 s\i:;`l:=5  
2.2 地层岩性 mW~t/$Y$  
边坡区内分布地层按其工程地质特征分为4层,分述如下: ya7PF~:E-  
①填土:主要分布于坡体下端,为路肩挡墙砌筑及墙后回填块石、碎石及砂浆等,厚1.50~1.90m。 l?Vm/YXb  
②残积碎石土:主要分布于坡体顶部,为棕红色强风化泥岩、砂岩碎石混可塑状粘土组成,厚度一般小于2m。 Agt6G\ n  
③强风化泥岩夹砂岩:分布于坡体中上部,厚3.50~10.60m。钻探时有塌孔现象,岩心呈碎石土状、部分碎石状。 TP7'tb  
④中等风化泥岩夹砂岩:分布于边坡中下部,厚6.00~18.00m,岩心呈碎石状夹碎块状或短柱状。 VWDXEa9  
边坡岩土类型主要为软质层状碎裂-散体的泥质岩岩体,属易滑岩体,且发育顺坡向结构面。 gv)F`uRWA  
2.3 水文地质特征 ]5| o8.  
区内赋存较丰富的基岩裂隙水,地下水受大气降水和东侧山区地下水补给。坡体中、下部泄水点较多,由于地表裂隙发育,地下水动态变化显著。 w/_n$hX  
3.滑坡特征 1{D_30sG.  
该滑坡为推移式活动滑坡,地表变形迹象明显,滑坡周界清楚。主要下滑推力来自坡体中后部。通过勘察,查明了滑坡的工程地质特征和滑坡要素,与进行第一次施工治理前的认识在以下几方面存在一些较大的出入。 u"eO&Vc  
3.1 滑坡后缘边界的认识 C_xO k'091  
原来的滑坡后缘边界由于建设方征地所限,后缘开口(地裂缝)处于铁丝网界定的施工范围后8m左右的负地形区域内,在治理时没有进行处理,从而造成了地表流水大量顺缝下渗到滑面。此次勘察发现,地裂缝已发展至天沟之后27.40m处。滑坡平面形态呈波状的不对称扇形,分布面积约5209.60m2,体积约37082.88m3。 -5;Kyio  
3.2 滑面判定 X,-QxV=lc)  
经过勘察后,判定滑面总体呈折线状,中~后部滑面深9.00~10.20m,与原分析确定的浅层滑坡具有明显的差别。 ML@-@BaN  
3.3 地下水的危害 aK>5r^7S  
勘察资料表明,滑体中地下水明显受降雨控制,由于岩体破碎,基岩裂隙水较丰富,岩体裂隙发育,与地表裂缝连通较好,加之特有的有利于地表水汇集并沿滑坡后缘下渗的负地形条件,地下水动态变化显著,其特征表现为在滑坡内径流途径较短,排泄快,同时,受大气降水的影响,造成雨季坡体地下水经常性短期富集,从而软化岩体,使其强度大幅降低,这是该滑坡发展的主要因素,但第一次治理时没有对地下水产生的危害引起足够的重视。 I3sH8/*  
3.4 滑坡的发展趋势 ms9zp?M  
由于前两次的治理和补强工程,较大的减少了滑体的下滑力,阻止了剧滑的发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边坡应力调整的不断发展,边坡的稳定平衡将被打破,若不及时彻底根治,随着坡体应力的不断积累,滑体将摧毁原治理工程产生的整体效应而产生突然剧滑,造成交通中断。 /]7FX"  
4.滑坡稳定性计算 Tj5G /H>   
计算稳定性时选取与主滑方向一致或相近的工程地质剖面为计算断面。详见图1“滑坡稳定性计算断面图(2-2’剖面)”和图2“滑坡稳定性计算断面图(3-3’剖面)” ,Vb;2  
4.1 计算公式选取 GVS-_KP\  
根据滑坡的滑面特征,选用《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94)的折线滑面滑坡稳定性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x Tj  
4.2 计算结果 v`&  
详见表4-1“滑坡稳定性计算结果表”。 }?[^q  
5.治理工程设计 4Uz1~AuNxb  
5.1 前两次治理措施 YDh6XD<Z  
5.1.1 第一次治理措施 $7M/rF;N5X  
根据当时对现场的调查和分析,采取了以下几种治理措施: /8m2oL\<  
(1)锚索: /tIR}qK  
在路肩挡墙之上台阶横向布设预应力锚索加梁板19条,条间距8m,每条两根锚索,每根锚索长15m,提供40T以上的预应力,共计570m/38根。每根梁板之间用联系梁连接。 YdsY2  
锚索作用在于“锁定”边坡,平衡应力释放,阻止边坡变形发展;联系梁的作用在于增加防护工程整体性,保护坡面,抑制坡面变形。 ]j.=zQP?'  
  Xc)V;1  
(2)削坡减载: x~1.;dBF  
削坡减载以减小浅部滑体的下滑推力,同时减缓边坡坡角,降低边坡应力释放程度。削坡后坡比为1:1.5(坡度约为34°)。 F>N3GPRl  
(3)喷锚护坡: QY14N{]T\p  
封闭整个面,隔离降水,保持坡面稳定。坡面封闭面积为8070m2,采用短锚杆挂金属网喷射砼,锚杆长1.5m,挂网框架为1.5m×1.5m,网眼为15cm×15cm,框架与锚杆用焊接,其它编网钢筋用铁丝绑扎,喷射砼厚度为6cm。 6x18g(KbP  
(4)截(排)水沟: >6 p <n  
在边坡边缘及坡面上修截(排)水沟。 hv" 'DP  
以上措施的施工顺序:先进行削方清坡,然后预应力锚索、坡面喷锚和截(排)水沟等工程同时开展施工。 _D{zB1d\0  
@L?X}'0xI4  
                      滑坡稳定性计算结果表                    表4-1 fpMnA  
计算断面 层号 计算参数 块段编号 滑动面形态 稳定系数K 剩余下滑力E(KN/m) ?naPti1GX  
γ(KN/m3) C(KPa) ψ(°) α(°) L(m) dzA5l:5  
2-2` ③ 22.3 15.5 15.4 29 29 0.86(0.78)〔1.05〕 1785.4 C\.mv|aW~  
③ 22.3 15.5 15.4 25 18 2462.1 :CH*~o  
④ 23.5 YA(_*h  
① 20.0 22 20.5 2102.6  3Ee8_(E\  
3-3` ③ 22.3 `v2]Jk<  
④ 23.5 29.9 21.6 g~q+a-  
② 19.4 44 21 0.81(0.74)〔0.98〕 813.4 MYVUOd,  
③ 22.3 0 15.4 >| d^  
③ 22.3 15.5 15.4 27 30.8 2452.66 O[nl#$w  
③ 22.3 15.5 15.4 29 21.6 3448.9 00DWXGt20o  
④ 23.5 HbQvu@  
① 20.0 21 22.5 2794.2 mX@Un9k  
③ 22.3 Zmx[u_NG  
④ 23.5 29.9 21.6 _W@SCV)yH  
注:1、剩余下滑力已考虑了工程安全系数(1.25)。 *7 L*:g  
2、()内数值为考虑地震时的稳定性系数。 5Gj?'Wov9  
3、〔〕内数值为考虑现有工程抗滑附加力条件下的稳定性系数。 R<r"jOd]  
4、剩余下滑力未考虑地震力和治理工程的附加力。 m>po+7"b  
y&y(<  
5.1.2 第二次补强措施 5f54E|vD  
采用了灌注水泥浆措施对坡顶地裂缝进行了密实处理,同时对部分锚杆采取了补强整治措施。 iEDZ\\,  
5.2 重新勘察后的最终治理方案 Dq T)%a  
根据勘察资料反映,治理该滑坡的关键是消除或减小滑坡中后部的下滑推力;在滑坡前部采取适当的支挡措施,以确保路肩的稳定,以及处理滑坡后缘及坡面的地裂缝,阻止地表径流和地下水对滑面的软化,完善排水系统。 p(2j7W-/  
原治理工程中的主体工程为预应力锚索,其最终张拉荷载为580KN,目前仍发挥一定的作用,才使得该滑坡没有产生剧滑,所以,该此次治理工程中仍保留。 .3;bUJ1  
(1)削方: c[=%v]j:u  
其主要目的是减少中后部的荷载,减小滑体上部下滑推力,消除滑坡后缘的负地形,所以,后缘一直削至开口裂缝处。 # Sm M5%  
(2)抗滑桩: 9&'I?D&8  
在滑坡下部下平台即滑体前缘设置一排抗滑桩,共7根,其中Z1~Z3桩心距为10m,Z3~Z7桩心距为9m,桩长均为12m(伸入路面下5.0m~5.5m)桩截面均为2.0m×2.0m,桩身砼强度均为C25。 + n1jP<[<N  
(3)护坡工程:为保证坡体内部的地下水从坡面溢出排泄通畅,在削方区下部,即预应力锚索下部采用钢筋砼格珊绿化护坡。 %9_wDfw~  
(4)排水工程: ` eB-C//  
设置环形天沟,截排后部山体地表来水,坡面和平台根据地形设置相应的排水沟并汇集于环形沟内排走。 wp/u*g  
6.施工效果 d2H&@80  
6.1 前两次施工效果 kvU0$1  
第一次治理时,由于没有进行勘察,造成了对滑坡的认识了解不透,对滑坡后缘开口(地裂缝)进行处理的重要性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而造成了工程治理的力度不够、工程量不足及滑面被地表径流和地下水软化等隐患,致使治理不彻底。 Y`FGD25`  
第二次补强时,对以上的隐患也没有充分认识到,只是对滑坡后缘开口(地裂缝)进行了简单的水泥浆灌浆处理,没有从根本上对滑坡进行治理,滑坡仍在变形滑动,所以,灌浆处理的滑坡后缘开口(地裂缝)也将是再次被破坏的结果。另外,补强的锚杆由于对滑坡的具体情况了解不够,造成了工程量不够,其结果也是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 X^3 0a*sj  
6.2 第三次施工效果 ^V^In-[!y:  
通过再次削坡减载、支挡工程(抗滑桩工程)施工及对坡面排水措施的加强,该滑坡体已处于稳定状态,隐患和险情已基本消除,高速公路已彻底恢复了正常的运营。通过一个雨季的考验和监测,充分表明治理是非常成功的。 Kuh! b`9  
7.结语 9"yBO`  
(1)该滑坡体属典型的人为工程滑坡,为推移式中型滑坡; Q37VhScs  
(2)降雨使得坡体地下水富集于岩体结构面和滑面,并迅速软化、泥化岩体结构面和滑面,使其强度大幅降低。所以,地下水是滑坡产生的主要激发因素,治理时应充分引起重视; d6lhA7  
(3)滑坡后缘开口(地裂缝)的处理和排水系统的设置,在滑坡治理中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和工序; <`dF~   
(4)抗滑桩在滑坡治理工程中一种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
离线mozhiwei
发帖
22
土币
76
威望
22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50楼 发表于: 2007-08-06
6.4  滑坡防治
  第6.4.1条    在建设场区内,由于施工或其他因素的影响有可能形成滑坡的地段,必须采取可靠的预防措施,防止产生滑坡。对具有发展趋势并威胁建筑物安全使用的滑坡,应及早整治,防止滑坡继续发展。  '-#6;_ i<  
  第6.4.2条  必须根据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以及施工影响等因素,认真分析滑坡可能发生或发展的主要原因,可采取下列防治滑坡的处理措施: ;F&wGe  
  1 .排水:应设置排水沟以防止地面水浸入滑坡地段,必要时尚应采取防渗措施。在地下水影响较大的情况下,应根据地质条件,设置地下排水工程; %EPqJ(T  
  2. 支挡:根据滑坡推力的大小、方向及作用点,可选用重力式抗滑挡墙、阻滑桩及其他抗滑结构。抗滑挡墙的基底及阻滑桩的桩端应埋置于滑动面以下的稳定土(岩)层中。必要时,应验算墙顶以上的土(岩)体从墙顶滑出的可能性; c ;3bX6RD*  
  3. 卸载:在保证卸载区上方及两侧岩土稳定的情况下,可在滑体主动区卸载,但不得在滑体被动区卸载; -X@;"0v  
  4.反压:在滑体的阻滑区段增加竖向荷载以提高滑体的阻滑安全系数。  <$liWAGX\  
  第6.4.3条  滑坡推力应按下列规定进行计算: &%pB; dk  
  1. 当滑体有多层滑动面(带)时,应取推力最大的滑动面(带)确定滑坡推力; ";~}"Yz?[  
  2. 选择平行于滑动方向的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断面进行计算。计算断面一般不得少于2个,其中应有一个是滑动主轴断面。根据不同断面的推力设计相应的抗滑结构; ` n{rzenPX  
  3. 当滑动面为折线形时,滑坡推力可按下式计算(图6.4.3)。 ,8( %J3J  
;{|a~e?Y  
H+zn:j@~L  
GS{:7%=j  
<$.KCLP  
~H0~5v F  
K*J8(/WkD  
Fn=Fn-1ψ+γtGnt-Gnntanφn-cnln (6.4.3-1) oWyg/{M  
^F*)Jq  
T[)) ful  
ψ=cos(βn-1-βn)-sin(βn-1-βn)tanφn (6.4.3-2) Ja-D}|;  
98C~%+  
  式中 i7~oZ)w  
  Fn,Fn-1---第n块、第n-1块滑体的剩余下滑力; ^&uWAQohL  
  ψ---传递系数; /3%]Ggwe  
  γt---滑坡推力安全系数; w8%yX$<  
  Gnt,Gnn---第n块滑体自重沿滑动面、垂直滑动面的分力; Cu({%Gy+  
  φn---第n块滑体沿滑动面土的内摩擦角标准值; Pi?*rr5WZ  
  cn---第n块滑体沿滑动面土的粘聚力标准值; Rn{q/h  
  ln---第n块滑体沿滑动面的长度; 'OGOT0(  
  4 .滑坡推力作用点,可取在滑体厚度的二分之一处; I#l9  
  5. 滑坡推力安全系数,应根据滑坡现状及其对工程的影响等因素确定,对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建筑物宜取1.25,设计等级为乙级的建筑物宜取1.15,设计等级为丙级的建筑物宜取1.05; 8O{]ML  
  6. 根据土(岩)的性质和当地经验,可采用试验和滑坡反算相结合的方法,合理地确定滑动面上的抗剪强度。
离线happibillow

发帖
643
土币
42069
威望
631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51楼 发表于: 2007-08-13
他娘的,都是水货!!! NtTLvO6  
没一个愿意帮忙得!!
离线tianqhua

发帖
1348
土币
5598
威望
6000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52楼 发表于: 2007-08-21
我才开始参加做这个,等做完了交报告了传一个大家交流
离线zhaoqingbo

发帖
24
土币
8
威望
39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53楼 发表于: 2007-08-21
不知这个报告对你有没有帮助,报告比较简单!
离线zhaoqingbo

发帖
24
土币
8
威望
39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54楼 发表于: 2007-08-21
传不上去啊!怎么回事,说报告文字不符合标准!
离线xzf24

发帖
247
土币
1334
威望
-197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55楼 发表于: 2007-09-24
   
地平线
离线igsyu

发帖
83
土币
1
威望
355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56楼 发表于: 2008-05-21
好东西了:)
离线0406076101

发帖
2255
土币
101
威望
6591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57楼 发表于: 2009-05-21
如果有的话请共享一下,最好能齐全一点,包括各种图表在内。谢谢
离线0406076101

发帖
2255
土币
101
威望
6591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58楼 发表于: 2009-05-21
如果有的话请共享一下,最好能齐全一点,包括各种图表在内。谢谢
离线fjyt

发帖
820
土币
4632
威望
3124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59楼 发表于: 2010-06-21
这是初勘,没什么意义。太简单。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温馨提示:欢迎交流讨论,请勿纯表情、纯引用!
 
上一个 下一个

      https://beian.mps.gov.cn/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12919号 广州半山岩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4274469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