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房屋建筑部分)勘探工作量布置 "7]YvZYu0
Lc&LF*
1 岩土工程(房屋建筑部分)勘探工作量布置 zRO-oOJ
1.1 执行的主要规范 4$5d*7
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Lwp`{F/
2、《高程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 9/8#e+L
3、《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50/5005-1998); b`W2^/D
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U~;Rzoe)q*
5、《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Ce8(
"v,
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9s#Q[\B!
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0
|/:m
1.2 岩土工程勘察等级 Lip(r3
1、工程重要性等级的划分; z~O#0Q!
2、场地等级的划分; DH@]d0N
3、地基等级的划分; MD"a%H#p
4、根据工程重要性等级、场地等级和地基等级来划分岩土工程勘察等级。 %=ZN2)7{
1.3 勘察阶段划分 [N35.O6P6u
勘察阶段可分为可研阶段勘察、初步勘察、详细勘察和施工勘察。高层和重要工程,地质条件较复杂时要分阶段勘察。当建筑平面布置已确定,工程地质条件较简单,场地或其附近已有岩土工程资料时,可根据实际情况,直接进行详细勘察。 gs xT
1.4 勘探孔类型 g6s&nH`Z2
可分为一般性钻孔和控制性钻孔。 T<jo@z1UL
1.5 基础类型 $uPM.mPFE
按基础构造形式分,主要的基础类型有:条基、独立基础、箱形基础、筏板基础、壳体基础、锚杆基础、桩基础、扩底墩基础、沉井基础和地下连续墙基础等。 Z+gG.|"k
1.6 勘探工作量布置 BzVF!<!
勘探工作量布置要根据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包括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地质作用、地震)、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工程上部荷载、功能特点、结构类型、拟采用的基础形式、变形限制和环境条件(主要指是否形成人工切坡)等综合考虑。 ^~p^N <
1.6.1初勘 Czl4^STiC
(1)布孔原则 A:-M RhE9X
A、勘探线垂直地貌单元(如山地、丘陵、平原、盆地等)、地质构造和地层界限; x4_xl
.
B、每个地貌单元应布置勘探点,地貌单元交接部位和地层变化较大的地段应加密;在微地貌(如斜坡、平地、陡崖、斜坡等)和陡倾岩层地段,勘探点应适当加密; 6w? l
I
C、地形平坦区可按网格布点; TO,XN\{y
D、岩质地基按地方标准或地方经验确定; +vDEDOS1
E、对发育有不良地质作用地段应专门布置工作。 C >@T+xOZ
(2)勘探线、点间距和勘探深度 eX{:&Do
A、土质地基(GB50021-2001) 表1.6.1.1 m
L#%H(
地基复杂程度等级 线距(m) 点距(m) 勘探孔深度(m) _v[yY3=3
复杂 50~100 30~50 一般孔≥15,控制孔≥30 K)D5%?D
中等复杂 75~150 40~100 一般孔10~15,控制孔15~30 ~BUzyc%
简单 150~300 75~200 一般孔6~10,控制孔10~20 0xN1Xm0d
1、局部异常地段应加密,控制孔占总数的1/5~1/3,且每个地貌单元应有控制孔;2、地面标高与设计标高相差较大时,应调整孔深;3、预计孔深有软弱层,孔深应适当加深,控制孔应穿透软弱层;4、对重要工业建筑应根据结构特点和荷载条件适当增加孔深。 Gp l
B、岩质地基(DB50/5005-1998) 表1.6.1.2 3d1$w
工程条件 勘探工作布置原则 线距(m) 点距(m) 勘探孔深度(m) #mK/xbW
建筑物安全等级 一级 控制整个场地,兼顾建筑周边及中心或筒体 20~30 20~30 控制孔进入预计基底下8~12m,一般孔进入预计基底下5~7m I[x+7Y0k9
二级 控制整个场地,兼顾建筑边线 25~40 25~40 控制孔进入预计基底下5~7m,一般孔进入预计基底下3~5m )335X wA+
三级 控制整个场地 ≥30 ≥30 控制孔进入预计基底下2~3m,一般孔进入预计基底0.5~1m >V01%fLd
边坡高度(m) >15 控制边坡卸荷带,兼顾控制可能滑动面 30~50 30~50 控制孔:垂直孔进入控制性缓倾结构面3~5m,斜孔进入边坡潜在滑动面或控制性陡倾结构面5~8m。一般孔:进入中等风化层基岩1~3m。 5W Z9z-6
8~15 ~ z< &vQ=
<8 @W_=Z0]
洞室跨度(m) >8 沿洞顶轴线及洞侧,兼顾建筑边线 20~40 20~40 控制孔:1)进入洞底2~5m;2)进入压力拱圈内。一般孔:进入预计基底下2~5m。 T#o?@;
5~8 eU*0;#
<5 O<*l"fw3
1、对斜坡、基岩面起伏较大或岩层产状较陡地带,适当加密勘探点和增加勘探深度;2、控制孔占总数的1/4~1/2,且每个地貌单元应有控制孔;3、场地起伏较大时,应根据预计整平标高调整孔深;4、预定深度内有软弱层,孔深应适当增加,控制孔应穿透软弱层;5、对重要工业建筑应根据结构特点和荷载条件适当增加孔深。 ]-rhc.Gk@1
1.6.2详勘 !1X^lFf;~
1.6.2.1 主要原则 O BCH%\;g
(1)布孔原则 <n+]\a97*
A、根据建筑物特性和工程地质条件确定; ?Nbc#0pb7
B、岩质地基按地方标准或当地经验确定; Np.]
W(
C、勘探点宜按建筑物角点、周边、中心、柱列线和电梯井位置等布置; rfz\DvVd
D、重大设备基础单独布点,重大动力基础和高耸构筑物勘探点≥3个; F0D7+-9[
E、对发育有不良地质作用地段应专门布置工作。 96VJE,^h
(2)勘探线、点间距和勘探深度 FFG/v`NM
A、土质地基(GB50021-2001) 表1.6.2.1 CnXl 7"
地基复杂程度等级 点距(m) 勘探孔深度(m) 7A@iu*t
复杂 10~15 1、勘探孔深度从基础底面算起;2、基底宽b≤5m,条基≥3b,独立柱基≥1.5b,且≥5m;3、高层或需地基变形验算,控制孔孔深应大于变形计算深度,高层建筑一般孔进入基底下0.5~1.0b,且深入稳定层。 `U.VfQR:
中等复杂 15~30 MF41q%9p
简单 30~50 x;w^&<hQ\
1、同一建筑的主要受力层或有影响的下卧层起伏较大时,应加大勘探点密度;2、单栋高层建筑≥4个钻孔,密集的高层建筑群勘探点可适当减少,但每栋至少应有一个控制孔;3、大面积堆载或含有软弱下卧层,应适当加深控制孔的深度;4、当需进行地基整体稳定验算时,控制孔深度应满足验算要求;5、大型设备基础勘探孔深度应≥2b。 E7CeE6U
B、岩质地基(DB50/5005-1998) 表1.6.2.2 TJ5g?#Wul
工程条件 勘探工作布置原则 线距(m) 点距(m) 勘探孔深度(m) 备注 AZHZUd4
建筑物安全等级 一级 沿建筑周边及柱列线 10~20 10~20 控制孔进入预计基底下5~8m,一般孔进入预计基底下3~5m 每单栋建筑≥4孔 mDCz=pk)
二级 沿建筑周边及柱列线 15~30 15~30 控制孔进入预计基底下3~5m,一般孔进入预计基底下2~3m 每单栋建筑≥3孔 *GGiSt
三级 沿建筑周边 ≥25 ≥20 控制孔进入预计基底下2~3m,一般孔进入预计基底下0.5~1m 每单栋建筑不宜少于2孔,不得少于1孔 ]N& Y25oT5
边坡高度(m) >15 控制边坡卸荷带为主 15~25 10~20 控制孔:垂直孔进入控制性缓倾结构面2~3m,斜孔进入边坡潜在滑动面或控制性陡倾结构面4~5m。一般孔:进入中等风化层1~2m。 垂直边坡的勘探线≥2条 yF _@^V
8~15 垂直边坡的勘探线≥2条 C.#\Pz0
<8 垂直边坡的勘探线≥1条 z5>
{(iY;,
洞室跨度(m) >8 沿洞轴线及两侧,沿建筑边线及柱列线 10~20 10~20 1)进入洞底0.5~3m;2)进入压力拱圈内;3)进入预计基底下2~4m。 当场地受力层范围内洞室交叉、密集时,可适当加密勘探点线 xn&$qLB
5~8 15~30 15~30 ycPGv.6
<5 ≥20 ≥15 <*Ex6/j
1、控制孔占总数的1/5~1/3,且每栋重要建筑物应有控制孔;2、上表主要指浅基础及筏板基础;3、预定深度内含有软弱层,孔深应适当增加,控制孔应穿透软弱层; Ir,3' G
1.6.2.2 各类建筑物或基础勘察要求 e7$ZA#A_5v
(1)高层建筑(JGJ72-2004) %XQ!>BeE
①每一单体的一级高层建筑,勘探点≥6个;二级高层建筑,勘探点≥4个; +H4H$H
②建筑平面为矩形时宜双排布置;不规则时,宜按突出部位的角点和中心布置; YVcO+~my
③在层数、荷载和建筑体形变异较大处,宜布置适量勘探点; 6Hh\ys
④勘探点间距一般15~35m,为准确查明暗沟、塘、滨等异常带,勘探点间距适当加密; Sc?UjEs
⑤岩溶发育区适当加密,必要时按每个柱下布点; <'N(`.&3C
⑥控制点占总数的1/2以上。 MjNq8'$"
(2)桩基 #Bih=A
#
1)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Eq\PSa=gz
A、勘探点布置(土质地基) $;V?xZm[
①端承桩12~24m,相邻勘探孔揭露的持力层层面高差宜控制在1~2m; 5;alq]m7
②摩擦桩20~35m; ^p}S5,
③复杂地基和大直径桩的一柱一桩工程,宜每柱设点。 wuV*!oef o
B、勘探孔深度 8M~^/Zc
①一般性孔为预计桩长以下3~5d(d为桩径),且≥3m,大直径≥5m; xh90qm
②控制孔应满足下卧层验算的需要; Twi7g3}/jB
③钻遇软弱层时,适当加深; h,!#YG@>
④嵌岩桩钻入预计嵌岩面以下3~5d,并穿过溶洞、破碎带,进入稳定层; [e6zCN^t
⑤可能有多种桩长方案时,据最长桩方案确定。 ,SQ`, C
_5
2)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Nj^:8]D)0
A、勘探点布置 `alQmGUZ
①1/2~1/3的控制孔,一级建筑≥3个控制孔,二级建筑≥2个控制孔; kgZiyPcw
②端承桩和嵌岩桩孔距12~24m,相邻勘探孔揭露的层面坡度>10%时,适当加密; *i)3q+%.
③摩擦桩孔距20~30m; q-lejVS(g
④复杂地质条件的柱下单桩基础应按桩列线布点,宜每柱设点。 +5k^-
B、勘探孔深度 ER'zjI>t@
①控制孔穿透桩端平面以下压缩层深度,一般孔深入桩端平面以下3~5m; bgNN0,+8
②嵌岩桩深入持力层≥3~5d。 >2)`/B9f4
3)按《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 s{:l yp
A、勘探点布置 N6%wHNYZ
①控制孔≥1/3; !Y95e'f.x
②端承桩、墩或端承力为主的桩宜按柱列线布设,孔间距12~24m,相邻勘探孔揭露的层面坡度>10%时,应适当加密; 1OOMqFn} L
③摩擦桩孔间距20~35m; "rJJ~[Y
④大直径(≥800mm)的桩或扩底墩,当地质条件变化较大时,宜每桩(墩)设点。 VHbQLJ0
B、勘探孔深度 1v
M'yr$
①当以可压缩地层(包括全风化或强风化岩层)作为桩端持力层时,控制孔应进入预计桩端持力层以下5~10m或6~10d,一般孔应达到预计桩端以下3~5m或3~5d; t)__J\xF
②对一般岩质地基的嵌岩桩,控制孔进入预计嵌岩面以下3~5d,一般孔进入预计嵌岩面以下1~3d;遇断层破碎带应钻穿并进入完整岩体3~5m; !C3ozZ<
③摩擦桩控制孔超过预计桩长3~5m,一般孔超过预计桩长1~2m。 iS@+qWo1
4)按《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50/5005-1998) !*1Kjg3
嵌岩桩从嵌岩面下0.5m起算,控制孔约4~5d,一般孔约3d。 ^8q(_#w`K
5)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1<(('H
单柱单桩的大直径嵌岩桩,应检验桩底以下3d或5m内有无空洞、破碎带、软弱夹层等不良地质条件。 =K:)%Qh
6)按《勘察文件补充规定(试行)》 t"Tv(W?_
钻孔深度以桩底为控制基准,控制孔进入预计桩底下不少于5d,一般孔进入预计桩底下不少于3d。且大直径桩不少于预计桩底下5m,对重大基础还应适当增加孔深。 Kwmtt
(3)基坑工程 6VQe?oh
1)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详见P42-43) lB<
kf1[
本条主要适用于土质基坑的勘察。对岩质基坑按当地标准或当地经验进行勘察。 1.S?(1e"
A、勘探点布置 CUI\:a-
①勘察的平面范围宜超出开挖边界外开挖深度的2~3倍,在深厚软土区应加大; Q8GI;`Rb
②复杂场地和斜坡场地的开挖边界外应适量布置勘探点; n8RE
B、勘探孔深度 3X>x`
为开挖深度的2~3倍。 q,%lG$0v
2)按《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50/5005-1998) S@^o=B]]
A、勘探点布置 hziPHuK9,
①勘探线垂直边坡走向布置; NSV;R~"
②勘察平面范围宜超出开挖边界外开挖深度的0.5~1倍,有危险外倾结构面时为开挖深度的1.0~1.5倍; ~e; 2gm
③勘探点、线按表1.6.1.2、表1.6.2.2确定;有危险外倾结构面时适当加。 =g3o@WD/G
B、勘探孔深度 Pz77\DpFi
控制孔穿过潜在滑动面,进入稳定岩层3~5m,在坡脚处应低于地形坡面最地点1~2m。 NQu.%=
(4)边坡工程 DPg\y".4Y&
1)按《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ON-zhT?v
A、勘探点布置 /YrBnccqD
①勘探线垂直边坡走向布置; lq_(au.
②勘察平面范围应包括不小于岩质边坡高度或不小于1.5倍土质边坡高度,以及可能对建筑有潜在安全影响区域; /y-eVu6
③每一单独边坡段勘探线不少于2条,每条勘探线不少于2个孔; Po*G/RKu4W
④控制孔深度应穿过最深潜在滑动面进入稳定层≥5m,并应进入坡脚地形剖面最低点和支护结构基底下≥3m; ,u@Vi0
⑤安全等级为一、二级的边坡应提供沿开挖线的地质纵横剖面。 $9@jV<Q1
详勘勘探点、线间距 表表1.6.2.3 3I.0jA#T&/
边坡安全等级 线距(m) 点距(m) PO@b9O
一级 <20 <15 !V~,aoKTj
二级 20~30 15~20 Muay6b?
三级 30~40 20~25 5==hyIy
注:初勘的线距、点距适当放宽。 l+XTn;cS
2)按《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50/5005-1998) }|9!|Q
A、勘探点布置 Bid+,,
①勘探线垂直边坡走向布置; G5!J9@Yi
②勘察平面范围宜超出开挖边界外开挖深度的0.5~1倍,有危险外倾结构面时为开挖深度的1.0~1.5倍; F~Sw-b kSf
③勘探点、线按表1.6.1.2、表1.6.2.2确定;有危险外倾结构面时适当加。 ~zO>Q4-k
B、勘探孔深度 /!A?>#O&.
控制孔穿过潜在滑动面,进入稳定岩层3~5m,在坡脚处应低于地形坡面最低点1~2m。 /t|Lu@&:Xo
3)按渝勘监字【2002】6号文 /BQB7vL
①勘探孔布置及勘探剖面应垂直斜坡走向并控制斜坡评价所需范围; jM5w<T-2/
②每条剖面至少2~3个勘探点,开挖线外侧应有勘探孔; 3k_bhK zI
③对卸荷带应布置水平孔(或斜孔),必要时采用洞探,钻孔应控制可能破裂面以下3~5m; 4m"6$
④安全等级为一、二级的边坡应提供沿开挖线的地质纵横剖面。 3`+Bq+
4)按《岩质高边坡(含基坑)及高填方场地岩土工程勘察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 I3^}$#>
评价边坡的断面至少有2~3个勘探点,开挖线外侧应有勘探点。 ;_iDiLC;
1.7 说明 $_Kcm"oj
1、以上系规范、规程的原则性规定,实际工作中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工作量的布置。如:在勘察过程中,根据逐步掌握的资料和信息,分析可能的基础方案,确定钻孔的间距和深度。若发现填埋的沟、塘、软弱夹层、基岩面坡度陡(可能失稳)、地质变化较大等,应增加钻孔和钻探深度。 A9;!\Wo
2、以上涉及数值范围值要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重要性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