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首页    职业区    学术与写作    工程技术区    软件区    资料区    商务合作区    社区办公室
 您好! 欢迎 登录注册 最新帖子 邀请注册 活动聚焦 统计排行 社区服务 帮助
 
  • 帖子
  • 日志
  • 用户
  • 版块
  • 群组
帖子
  • 14064阅读
  • 52回复

[转载]岩土工程(房屋建筑部分)勘探工作量布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ycf1976

发帖
1709
土币
255
威望
8177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24楼 发表于: 2007-11-26
占个沙发,感谢和支持!
离线tjb198408

发帖
280
土币
1888
威望
539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25楼 发表于: 2007-11-26
ding ding ding
离线张超

发帖
585
土币
36
威望
1900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26楼 发表于: 2007-11-26
 
离线心甘情愿
发帖
45
土币
87
威望
45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27楼 发表于: 2007-12-11
谢谢楼主,楼主好辛苦了!谢谢楼主,楼主好辛苦了!谢谢楼主,楼主好辛苦了!
离线深探

发帖
68
土币
88
威望
80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28楼 发表于: 2007-12-11
谢谢分享!!!
离线liwenlian

发帖
411
土币
15991
威望
608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29楼 发表于: 2007-12-11
看看。什么东西。..哈哈.  
离线woaidd

发帖
885
土币
4653
威望
6152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30楼 发表于: 2007-12-13
积极发帖  支持 ~~~
离线cdddd

发帖
54886
土币
409681
威望
4963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31楼 发表于: 2008-02-29
岩土工程(房屋建筑部分)勘探工作量布置 J?9n4 u  
dW5@Z-9  
1 岩土工程(房屋建筑部分)勘探工作量布置 /lS5B6NU  
1.1 执行的主要规范 JP,yRb\  
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mHyT1e  
2、《高程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 kNd(KQ<.17  
3、《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50/5005-1998); kBeYl+*pk  
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fW w+'xF!  
5、《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HO_!/4hrU  
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koa-sy)#L  
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B#;6z%WK  
1.2 岩土工程勘察等级 & [z<p  
1、工程重要性等级的划分; (O$il  
2、场地等级的划分; wnU-5r&!]  
3、地基等级的划分; ZOBcV,K  
4、根据工程重要性等级、场地等级和地基等级来划分岩土工程勘察等级。 HcQ)XJPK  
1.3 勘察阶段划分 a@S{ A5j  
勘察阶段可分为可研阶段勘察、初步勘察、详细勘察和施工勘察。高层和重要工程,地质条件较复杂时要分阶段勘察。当建筑平面布置已确定,工程地质条件较简单,场地或其附近已有岩土工程资料时,可根据实际情况,直接进行详细勘察。  Al1}Ir   
1.4 勘探孔类型 -#Ys67,4N  
可分为一般性钻孔和控制性钻孔。 .% 79(r^  
1.5 基础类型 ^WkqRs  
按基础构造形式分,主要的基础类型有:条基、独立基础、箱形基础、筏板基础、壳体基础、锚杆基础、桩基础、扩底墩基础、沉井基础和地下连续墙基础等。 Sq SiuO.D  
1.6 勘探工作量布置 oZ_,WwnE  
勘探工作量布置要根据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包括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地质作用、地震)、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工程上部荷载、功能特点、结构类型、拟采用的基础形式、变形限制和环境条件(主要指是否形成人工切坡)等综合考虑。 =D&XE*qkZ  
1.6.1初勘 FnPn#Cv>*  
(1)布孔原则 ^o87qr0g]  
A、勘探线垂直地貌单元(如山地、丘陵、平原、盆地等)、地质构造和地层界限; qi*Dd[OG  
B、每个地貌单元应布置勘探点,地貌单元交接部位和地层变化较大的地段应加密;在微地貌(如斜坡、平地、陡崖、斜坡等)和陡倾岩层地段,勘探点应适当加密; TD sjNFe3  
C、地形平坦区可按网格布点; 0j :u.x  
D、岩质地基按地方标准或地方经验确定; Yosfk\D  
E、对发育有不良地质作用地段应专门布置工作。 A<y]D.Z"  
(2)勘探线、点间距和勘探深度 eiQ42x@Z  
A、土质地基(GB50021-2001)                    表1.6.1.1 gHtflS  
地基复杂程度等级 线距(m) 点距(m) 勘探孔深度(m) O2:1aG  
复杂 50~100 30~50 一般孔≥15,控制孔≥30 l* z "wA-  
中等复杂 75~150 40~100 一般孔10~15,控制孔15~30 fuU 3?SG  
简单 150~300 75~200 一般孔6~10,控制孔10~20 Urz9S3#\  
1、局部异常地段应加密,控制孔占总数的1/5~1/3,且每个地貌单元应有控制孔;2、地面标高与设计标高相差较大时,应调整孔深;3、预计孔深有软弱层,孔深应适当加深,控制孔应穿透软弱层;4、对重要工业建筑应根据结构特点和荷载条件适当增加孔深。 &`IJ55Z-)  
B、岩质地基(DB50/5005-1998)                        表1.6.1.2 " ?Ux\)*  
工程条件 勘探工作布置原则 线距(m) 点距(m) 勘探孔深度(m) -asjBSo*D  
建筑物安全等级 一级 控制整个场地,兼顾建筑周边及中心或筒体 20~30 20~30 控制孔进入预计基底下8~12m,一般孔进入预计基底下5~7m 25j?0P"&  
二级 控制整个场地,兼顾建筑边线 25~40 25~40 控制孔进入预计基底下5~7m,一般孔进入预计基底下3~5m =pBr_pGz=  
三级 控制整个场地 ≥30 ≥30 控制孔进入预计基底下2~3m,一般孔进入预计基底0.5~1m }` YtXD-o  
边坡高度(m) >15 控制边坡卸荷带,兼顾控制可能滑动面 30~50 30~50 控制孔:垂直孔进入控制性缓倾结构面3~5m,斜孔进入边坡潜在滑动面或控制性陡倾结构面5~8m。一般孔:进入中等风化层基岩1~3m。 5\Rg%Ezl  
8~15 tlM >=s'T  
<8 -(},%!-_  
洞室跨度(m) >8 沿洞顶轴线及洞侧,兼顾建筑边线 20~40 20~40 控制孔:1)进入洞底2~5m;2)进入压力拱圈内。一般孔:进入预计基底下2~5m。  {DD #&B  
5~8 \fsNI T/  
<5 AqAL)`#K  
1、对斜坡、基岩面起伏较大或岩层产状较陡地带,适当加密勘探点和增加勘探深度;2、控制孔占总数的1/4~1/2,且每个地貌单元应有控制孔;3、场地起伏较大时,应根据预计整平标高调整孔深;4、预定深度内有软弱层,孔深应适当增加,控制孔应穿透软弱层;5、对重要工业建筑应根据结构特点和荷载条件适当增加孔深。 ..R JHa6B  
1.6.2详勘 =q(?ALGc  
1.6.2.1 主要原则 %ol\ sO|  
(1)布孔原则 >0UY,2d  
A、根据建筑物特性和工程地质条件确定; `MHixQ;j  
B、岩质地基按地方标准或当地经验确定; i#aKW'  
C、勘探点宜按建筑物角点、周边、中心、柱列线和电梯井位置等布置; R=3|(R+kA  
D、重大设备基础单独布点,重大动力基础和高耸构筑物勘探点≥3个; u+O"c  
E、对发育有不良地质作用地段应专门布置工作。  }}Zg/(  
(2)勘探线、点间距和勘探深度 ]K'OH&  
A、土质地基(GB50021-2001)                      表1.6.2.1 M.\XG}RR  
地基复杂程度等级 点距(m) 勘探孔深度(m) `GSl}A  
复杂 10~15 1、勘探孔深度从基础底面算起;2、基底宽b≤5m,条基≥3b,独立柱基≥1.5b,且≥5m;3、高层或需地基变形验算,控制孔孔深应大于变形计算深度,高层建筑一般孔进入基底下0.5~1.0b,且深入稳定层。 r~G  amjS  
中等复杂 15~30 "g*`G<W_s  
简单 30~50 82 dmlPwJC  
1、同一建筑的主要受力层或有影响的下卧层起伏较大时,应加大勘探点密度;2、单栋高层建筑≥4个钻孔,密集的高层建筑群勘探点可适当减少,但每栋至少应有一个控制孔;3、大面积堆载或含有软弱下卧层,应适当加深控制孔的深度;4、当需进行地基整体稳定验算时,控制孔深度应满足验算要求;5、大型设备基础勘探孔深度应≥2b。 %d%FI"!K  
B、岩质地基(DB50/5005-1998)                  表1.6.2.2 0 ;].q*|#  
工程条件 勘探工作布置原则 线距(m) 点距(m) 勘探孔深度(m) 备注 `An p;el  
建筑物安全等级 一级 沿建筑周边及柱列线 10~20 10~20 控制孔进入预计基底下5~8m,一般孔进入预计基底下3~5m 每单栋建筑≥4孔 0#NbAMt  
二级 沿建筑周边及柱列线 15~30 15~30 控制孔进入预计基底下3~5m,一般孔进入预计基底下2~3m 每单栋建筑≥3孔 p"6ydXn%  
三级 沿建筑周边 ≥25 ≥20 控制孔进入预计基底下2~3m,一般孔进入预计基底下0.5~1m 每单栋建筑不宜少于2孔,不得少于1孔 e8E'X  
边坡高度(m) >15 控制边坡卸荷带为主 15~25 10~20 控制孔:垂直孔进入控制性缓倾结构面2~3m,斜孔进入边坡潜在滑动面或控制性陡倾结构面4~5m。一般孔:进入中等风化层1~2m。 垂直边坡的勘探线≥2条 oE_*hp+  
8~15 垂直边坡的勘探线≥2条 1(pv 3  
<8 垂直边坡的勘探线≥1条 1gnLKfc  
洞室跨度(m) >8 沿洞轴线及两侧,沿建筑边线及柱列线 10~20 10~20 1)进入洞底0.5~3m;2)进入压力拱圈内;3)进入预计基底下2~4m。 当场地受力层范围内洞室交叉、密集时,可适当加密勘探点线 1*e7NJ/.,  
5~8 15~30 15~30 !ALq?u  
<5 ≥20 ≥15 ->*~e~T  
1、控制孔占总数的1/5~1/3,且每栋重要建筑物应有控制孔;2、上表主要指浅基础及筏板基础;3、预定深度内含有软弱层,孔深应适当增加,控制孔应穿透软弱层; kxR!hA8wv4  
1.6.2.2 各类建筑物或基础勘察要求 k8!:`jG  
(1)高层建筑(JGJ72-2004) ,rjl|F* T  
①每一单体的一级高层建筑,勘探点≥6个;二级高层建筑,勘探点≥4个; a)*(**e$*i  
②建筑平面为矩形时宜双排布置;不规则时,宜按突出部位的角点和中心布置; G?,"AA;  
③在层数、荷载和建筑体形变异较大处,宜布置适量勘探点; j]U~ZAn,K  
④勘探点间距一般15~35m,为准确查明暗沟、塘、滨等异常带,勘探点间距适当加密; W7c B  
⑤岩溶发育区适当加密,必要时按每个柱下布点; #Cx#U"~G`  
⑥控制点占总数的1/2以上。 oJ tmd}  
(2)桩基 ?,] eN&`  
1)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 p7z3ng  
A、勘探点布置(土质地基) ]4r&Q4d>O  
①端承桩12~24m,相邻勘探孔揭露的持力层层面高差宜控制在1~2m; `Hq*l"8  
②摩擦桩20~35m; gi>W&6  
③复杂地基和大直径桩的一柱一桩工程,宜每柱设点。 LqXVi80  
B、勘探孔深度 `t\\O  
①一般性孔为预计桩长以下3~5d(d为桩径),且≥3m,大直径≥5m; d+vAm3.Dg  
②控制孔应满足下卧层验算的需要; 3ZbqZ"rE  
③钻遇软弱层时,适当加深; dq%C~j{v  
④嵌岩桩钻入预计嵌岩面以下3~5d,并穿过溶洞、破碎带,进入稳定层; OnU-FX<  
⑤可能有多种桩长方案时,据最长桩方案确定。 4 aE{}jp1  
2)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G^cMY$?99  
A、勘探点布置 g<ov` bF  
①1/2~1/3的控制孔,一级建筑≥3个控制孔,二级建筑≥2个控制孔; ,xR u74  
②端承桩和嵌岩桩孔距12~24m,相邻勘探孔揭露的层面坡度>10%时,适当加密; RUq[HxF) 6  
③摩擦桩孔距20~30m; >4q6  
④复杂地质条件的柱下单桩基础应按桩列线布点,宜每柱设点。 t>OEzUd9  
B、勘探孔深度 ESk:$`P  
①控制孔穿透桩端平面以下压缩层深度,一般孔深入桩端平面以下3~5m; *7=`]w5k1  
②嵌岩桩深入持力层≥3~5d。 @LFB}B  
3)按《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 *&I _fAh]  
A、勘探点布置 Vc6 >i|"-O  
①控制孔≥1/3; S_ nAO\h  
②端承桩、墩或端承力为主的桩宜按柱列线布设,孔间距12~24m,相邻勘探孔揭露的层面坡度>10%时,应适当加密; zC*dJXt@  
③摩擦桩孔间距20~35m; DAg*  
④大直径(≥800mm)的桩或扩底墩,当地质条件变化较大时,宜每桩(墩)设点。 K-"`A.:S  
B、勘探孔深度 8_ascvs5  
①当以可压缩地层(包括全风化或强风化岩层)作为桩端持力层时,控制孔应进入预计桩端持力层以下5~10m或6~10d,一般孔应达到预计桩端以下3~5m或3~5d; vRn]u57O  
②对一般岩质地基的嵌岩桩,控制孔进入预计嵌岩面以下3~5d,一般孔进入预计嵌岩面以下1~3d;遇断层破碎带应钻穿并进入完整岩体3~5m; $=ESY>MO  
③摩擦桩控制孔超过预计桩长3~5m,一般孔超过预计桩长1~2m。 `A5n6*A7  
4)按《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50/5005-1998) w ~"%&SNN  
嵌岩桩从嵌岩面下0.5m起算,控制孔约4~5d,一般孔约3d。 TyA1Qk\  
5)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pv;]n  
单柱单桩的大直径嵌岩桩,应检验桩底以下3d或5m内有无空洞、破碎带、软弱夹层等不良地质条件。 L7nG5i  
6)按《勘察文件补充规定(试行)》 1M 6^Brx  
钻孔深度以桩底为控制基准,控制孔进入预计桩底下不少于5d,一般孔进入预计桩底下不少于3d。且大直径桩不少于预计桩底下5m,对重大基础还应适当增加孔深。 zk!7TUZ">w  
(3)基坑工程 ?Q$a@)x#  
1)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详见P42-43) "Bwmq9Jq  
本条主要适用于土质基坑的勘察。对岩质基坑按当地标准或当地经验进行勘察。 B'mUDW8\D  
A、勘探点布置 c<lEFk!g  
①勘察的平面范围宜超出开挖边界外开挖深度的2~3倍,在深厚软土区应加大; m`n~-_  
②复杂场地和斜坡场地的开挖边界外应适量布置勘探点; SjY|aW+wAL  
B、勘探孔深度 QC!SgV  
为开挖深度的2~3倍。 FV3[7w=D\  
2)按《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50/5005-1998) #0Uz1[  
A、勘探点布置 FA;-D5=  
①勘探线垂直边坡走向布置; 3Ijs V5a  
②勘察平面范围宜超出开挖边界外开挖深度的0.5~1倍,有危险外倾结构面时为开挖深度的1.0~1.5倍; ]T&d_~l   
③勘探点、线按表1.6.1.2、表1.6.2.2确定;有危险外倾结构面时适当加。 Ud2Tn*QmI  
B、勘探孔深度 -rjQ^ze  
控制孔穿过潜在滑动面,进入稳定岩层3~5m,在坡脚处应低于地形坡面最地点1~2m。 6|{&7=1t  
(4)边坡工程 V1GkX =H},  
1)按《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t\yBSK  
A、勘探点布置 ?Bl/bY$*h  
①勘探线垂直边坡走向布置; BX6kn/i  
②勘察平面范围应包括不小于岩质边坡高度或不小于1.5倍土质边坡高度,以及可能对建筑有潜在安全影响区域; _<DOA:'v  
③每一单独边坡段勘探线不少于2条,每条勘探线不少于2个孔; #D%6b  
④控制孔深度应穿过最深潜在滑动面进入稳定层≥5m,并应进入坡脚地形剖面最低点和支护结构基底下≥3m; 8h4]<T  
⑤安全等级为一、二级的边坡应提供沿开挖线的地质纵横剖面。 Fq!_VF^r  
详勘勘探点、线间距        表表1.6.2.3 w El-  
边坡安全等级 线距(m) 点距(m) I.(@#v7T  
一级 <20 <15 Yh;(puhyA  
二级 20~30 15~20 2_6ON   
三级 30~40 20~25 7-Oa34ba+  
注:初勘的线距、点距适当放宽。 EaHJl  
2)按《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50/5005-1998) `@WJ_-$#  
A、勘探点布置 5W&L cBB  
①勘探线垂直边坡走向布置; =yM%#{t&W  
②勘察平面范围宜超出开挖边界外开挖深度的0.5~1倍,有危险外倾结构面时为开挖深度的1.0~1.5倍; 6w(r}yO]  
③勘探点、线按表1.6.1.2、表1.6.2.2确定;有危险外倾结构面时适当加。 >dJ~  
B、勘探孔深度 bBXLW}W  
控制孔穿过潜在滑动面,进入稳定岩层3~5m,在坡脚处应低于地形坡面最低点1~2m。 ^c >Bh[  
3)按渝勘监字【2002】6号文 I}5e{jBB  
①勘探孔布置及勘探剖面应垂直斜坡走向并控制斜坡评价所需范围; }@ktAt  
②每条剖面至少2~3个勘探点,开挖线外侧应有勘探孔; >}Bcv%zZ  
③对卸荷带应布置水平孔(或斜孔),必要时采用洞探,钻孔应控制可能破裂面以下3~5m; H~mp*S  
④安全等级为一、二级的边坡应提供沿开挖线的地质纵横剖面。 (9TSH3f?  
4)按《岩质高边坡(含基坑)及高填方场地岩土工程勘察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 A%7f;&x!  
评价边坡的断面至少有2~3个勘探点,开挖线外侧应有勘探点。 olA+B  
1.7 说明 5o>*a>27,A  
1、以上系规范、规程的原则性规定,实际工作中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工作量的布置。如:在勘察过程中,根据逐步掌握的资料和信息,分析可能的基础方案,确定钻孔的间距和深度。若发现填埋的沟、塘、软弱夹层、基岩面坡度陡(可能失稳)、地质变化较大等,应增加钻孔和钻探深度。 m[iQ7/  
2、以上涉及数值范围值要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重要性选取。
离线mahorse128

发帖
1383
土币
42975
威望
1763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32楼 发表于: 2008-03-06
不错的资料,向楼主鲜花!
离线幽幽天空

发帖
332
土币
233
威望
592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33楼 发表于: 2008-03-07
 
离线气宇轩昂

发帖
385
土币
1
威望
372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34楼 发表于: 2008-03-07
还不错,看了觉得楼主总结的精神值得学习
离线baoxuangui

发帖
479
土币
1073
威望
2172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35楼 发表于: 2008-04-04
在这08奥运年里,我代表党和组织对你过去一年的奉献精神给与高度的评价,望你不负组织重望,再接再厉继续上传更好的东西,人民不会忘记您的,同时真心祝大家在奥运的一年里,工作愉快,学习进步,身体健康,人民币多多挣!鲜花呈上,请你收下这份礼物。 +]-'{%-zK  
           
人类最伟大的发现就是,人能够通过改变自己的态度,从而改变自己的人生,你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怎样对待你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温馨提示:欢迎交流讨论,请勿纯表情、纯引用!
 
上一个 下一个

      https://beian.mps.gov.cn/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12919号 广州半山岩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4274469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