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是语言表达能力缘故,虽反复读主贴,仍难准确理解XINGYANG兄希望哪些问题。
D-LQQ{!D5 下面的一些看法仅供参考:
W0XfU` 一、关于风化程度判断
1xjWD30 撑子面暴露仅6小时左右就会发生冒顶,显然是该段围岩具较强膨胀性使然。据此应判为“全风化”,原定“强风化”似有些不妥。
mv>-XJ+ 首先指出:在间歇的6小时中,围岩吸水是极其有限的,其软化程度也是有限。其实围岩早已“软化”了,只不过因空间限制不能出现发生宏观破坏而已;一旦隧道掘进给提供了膨胀空间,它就会逐渐变形,甚至失稳、冒顶。也就是说:围岩的风化程度不会因隧道掘进、冒顶而在短时间内出现重大变化的。
<RuLIu 二、关于编录风化程度冠名问题;
KW(^-:wmr “全风化”与“强风化”之间是没有明确界线和定量指标的,往往是仁者见仁。为了保持技术资料的继承性,即使对原定风化程度有不同看法,在不得已的情况外,还是以使用原有的风化程度进行冠名。
TlD^EJG 三、综上两点,那位老工程师的意见基本是对的,目前还是称为“强风化片麻岩”为宜。
6G7+&g` 四、关于隧道前方围岩风化程度的预测
mwO9`AU; 不能因为已被揭露的片麻岩风化强烈,就简单推断隧道前方的片麻岩也是风化到这样的程度,同样会冒顶。要根据各方面的资料综合判断才能较准确预测,例如片麻岩接触面的形态、节理断裂的发育程度、微地形变化等等;其中一个较简单的办法是查阅原勘察钻孔柱状图的描述,研究一下不同钻孔所揭露到的“片麻岩”描述是不是不同。
?D;7ut$~ 五、关于施工方法
;e6L@)dp9 在这种风化程度很高的地段,不宜采用爆破掘进,不但十分危险,而且效率很低。如果经过研究分析,判断前方还有一段较长的、类似风化程度的工作段,建议改为机械掘进,甚至是人工掘进;而且必须严格控制单循环进尺,及时支护;有必要时,还要增加临时支护。
ca<OG;R^ 当然,如果前方围岩较良好,在作好本段支护、衬砌之后,仍可按原掘进方法继续施工。
[ 此帖被petsar在2009-06-12 00:27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