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质特征 7xYz9r)w`
本区属华北地台鄂尔多斯台坳陇东黄土高原稳定地块,发生在燕山运动以前周缘祁吕贺构造活动带的东西向构造为本区的基础构造。侏罗纪以后,陕甘宁盆地大向斜周边受燕山运动普遍隆起,组成了一个统一的水动力系统,在以河湖陆相细碎屑岩广泛沉积的同时,也伴随着边缘地区的隆起和褶皱断裂的产生。因而从本区切割黄土塬的深切河沟基底出露的地层主要以下白垩统下部环河华池组(K1h)泥质砂岩粉砂岩夹页岩、泥灰岩和中部罗汉洞组(K11h)长石石英砂岩夹粉砂岩、泥岩为主,分属河漫滩相和河湖相细碎屑岩沉积,总厚在607.6m。其上直接覆盖着第四系巨厚黄土层,厚度在209~355m,沿梁峁残塬支沟广泛分布,自下而上除个别地段与塬基底间有少量第三系(N21)临夏组砖红色粘土层(3~20米厚)外,主要为下更新统三门组(Q1s)浅褐红~棕红色石质黄土及砂砾层;中更新统离石组(Q21)浅灰黄色黄土夹棕红色土壤层;上更新统马兰组(Q3m)浅灰黄色疏松黄土层。沿冲沟分布有全新统(Q4al)冲积砂砾石,亚砂土及河漫滩相淤积黄土层,厚度2~10米。 WZh_z^rwn
近二三十年来石油地质工作者通过深部勘测,查明测区内主体构造为上城子平缓背斜和朝阳川平缓背斜,控制着沿茹河一带下白垩统塬基含砂矿层的分布,其背斜轴线沿茹河近北北西向延伸,断裂较少,规模较小。 1/K1e$r
2.2 矿区地质特征 C
&y
2I
2.2.1 地层 }>V=J aG
矿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组成黄土塬基底的下白垩统中部罗汉洞组(K1lh)河漫滩相、河湖堆积相的细~中粒砂岩、粉砂岩、泥岩。上覆地层为第四系和上更新统砂质黄土,石质黄土、亚粘土等组成。 ixE w!t
第四系 XL'\$f
全新统(Q4al):主要为沿茹河河谷分布的冲积层,组成Ⅰ、Ⅱ级阶地,由含砾砂石、亚粘土及淤泥黄土组成,厚2~10米。 -Kcjnl92i
上更新统马兰组(Q3m):遍及全区,构成黄土塬梁、峁的表层,为浅灰黄色疏松黄土,底部为棕红色故土壤层。该黄土层斜压在下部地层之上,与下伏地层为平行不整合接触。 qk(bA/+e
下白垩统 M0OIcMTv
罗汉洞组(K1lh):为含砂矿层,分布于茹河沟谷两岸崖缘,主要岩性为灰、黄、棕红色块状细~中粒长石石英砂岩,泥质砂岩夹泥质粉砂岩,砂质泥岩页岩。底部为土黄色砂岩夹少量细砾岩,属河湖相细碎屑沉积,厚度58米。 4;eD}g
2.2.2 构造 W=OryEV?
矿区内地层起伏不大,倾角在2°~5°,产状相对变化小,断裂构造不发育。 }w-M.
2.2.3 岩浆活动 1GB]Yi[>
本区塬基底出露较少,从石油勘测资料看,方圆数十公里内未见规模性岩浆活动,因而属地台稳定区。 u]i%<Yy89
2.2.4 变质作用 afzx?ekdF
本区地层相对较新,变质作用无明显反映。 MU\Pggs
2.3 地貌、水文地质特征 p(K^Zc
上城子砂矿区处于黄土高原典型地貌特征单元上,地势呈簸箕形向东南缓斜,海拔1045米~1370米高原被河谷沟谷切割后残留比高在100~250米的平坦台地(即塬)上,因而地表侵蚀是造成独特地貌单元形成的主要原因。 IM5[O}aq
本区水系主要以黄河第三级支流茹河为主,属长年流水,含泥量大,水质较好,可灌溉,对采矿影响不大。因而本区水文地质条件相对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