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首页    职业区    学术与写作    工程技术区    软件区    资料区    商务合作区    社区办公室
 您好! 欢迎 登录注册 最新帖子 邀请注册 活动聚焦 统计排行 社区服务 帮助
 
  • 帖子
  • 日志
  • 用户
  • 版块
  • 群组
帖子
  • 19037阅读
  • 74回复

[热点探讨]深基坑水平位移监测结果与计算结果为何差距较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龙兴关外

发帖
2600
土币
27039
威望
6136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60楼 发表于: 2008-02-18
实测结果与计算结果之间有差异是正常的,差别过大的原因则比较复杂,算得不准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测得不准也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其实还有另一种情况,算得也不准,测得也不准,差别却不大。这种瞎猫碰了个死耗子的事屡屡见之于有关论文和报道,没有必要大惊小怪。就目前技术水平而言,算准的可能性较小,所以,不能苛求于计算者,误差在20-30%就算不错了。测得不准实在不应该,但由于种种原因,实际工程中测得不准的现象实在不少,有的时候真把人急出一身汗。因此,对于差别大的情况,要认真仔细地辨别分析,千万别有成见在胸。
天地人时,四维一絷。
望闻问切,综合判断。
辨证施治,随时调整。
天人合一,博约圆通。
离线fanshengming
发帖
105
土币
15
威望
106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61楼 发表于: 2008-02-18
其实我不认可以上说的测斜数据基本可信这一观点:
因为我本身也是做基坑监测点(现场测量,埋点和数据处理都做过的),我不知道楼主说的是地表的沉降和位移还是通过测斜测出来的数据
1.假如监测的基点布置的位置不要太离谱,那一般来说,位移和沉降从长期角度来说应该是可靠的,短期的,除非是有很大的变化,因为测量本身就存在着误差,全站仪最小读数一般的精度为1mm,但是误差会大于1mm,这个可以通过多测几次来消除,但也有一个时间的问题.所以说通过全站仪和水准仪从技术上都可以做到可信的.因为你计算的值是个累计值,而位移的累计值的准确度还是可以保证的
2.关于测斜的数据,我的观点(是我自己通过总结数据得出来的)埋设在结构本身内的测斜不可信,而且偏差很大,土体的测斜要好点,这个的主要问题是测斜管本身的问题,上次有位同胞指导我说在管在沉降,但是实际中在现场上,很难处理解决好这个问题了,测斜管都埋设了将近2个月,那都还是那样,就是知道了,你也不好解决的,至于埋设在结构本身的,我认为就没有办法了,因为结构本身变形就有压缩!这对管的影响是很大的.
3.其实设计和施工本来就有很大的出入,你设计中涉及的土的参数,还是一个施工的工艺,施工的工艺主要是因为土体的时空效应(这个分析是我通过看资料得出来的,我自己认为是对的,但不一定对),
4.总结,假如你是通过位移,沉降(而不是测斜)跟你的数据对比(前提是你们的那个监测单位是按要求做的数据),发现有很大出入,那可能是参数和建模与现场相差很大,
以上只是我的一点个人看法,学习中...
坚持学习!
离线gdxlchen

发帖
194
土币
24
威望
467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62楼 发表于: 2008-04-28
我本人是做基坑监测的,个人觉得现场监测与仪器有很大关系。水准仪与全站仪最准确,测斜仪的确是有偏差,有时候会很大,这首先与仪器精确度和稳定性有关,其次也与每次测量的环境有关,两次测量温差不均也有很大差异。支撑轴力,应力计与应变计相对轴力计来说效果比较差。这与他们的计算方法有很大关系。至于计算,觉得与所建模型与边界条件的假定有很大关系。所采用的理论毕竟与现实有大不同。但个人觉得在监测仪器精度可保证的条件下,监测结果有更大可靠性,监测结果的滞后性与监测的及时性有很大关系。以上只是个人一些拙见,不对之处请多多指教。
离线leixiaoqin

发帖
176
土币
95784
威望
471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63楼 发表于: 2008-05-08
呵呵,能学点东西,现在真有点盲目
离线chenyuntao
发帖
48
土币
36
威望
104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64楼 发表于: 2008-05-11
多种原因并存,但首先我认为计算的不可信!
离线yuanap

发帖
1199
土币
41309
威望
1710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65楼 发表于: 2008-05-12
当然实测的准确,因为计算时采用的模型好多都有假设条件,给的土力学参数也是唯一的


在模拟时当然要变通了
隧道、岩土工程、灾害地质、构造地质、煤田地质
离线yuqingam

发帖
24
土币
50
威望
169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66楼 发表于: 2008-06-30
学习了!
离线phdsxc

发帖
716
土币
2719
威望
1807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67楼 发表于: 2008-08-29
       
离线leijianhua

发帖
412
土币
12492
威望
1456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68楼 发表于: 2008-08-30
引用第1楼zhuyilong于2007-07-20 14:46发表的  :
1.周边不确定的超载?
2.计算模型过于简化?
3.测斜数据是不是真实?


一方面土力学和设计理论目前还不成熟。设计采用的土压力值与实际不符,只是一种近似,各种土工参数很难取准,还包括对地层和围护结构一般都作了较多的简化和假定;更一方面,在基坑开挖和围护结构施工过程中,存在空间上和时间上的延迟过程,加之降水、地面堆载、挖机碰撞等偶然因素的作用,使得现阶段在基坑工程设计时,对结构内力计算和土体变形的预估与工程实际情况有较大的差异,并在相当程度上仍依靠经验。因此在基坑工程施工中,对基坑支护结构、基坑周围土体和周边建筑物进行全面、系统的监测是必须的。
 

楼上对监测的各个项目可信度的排序是有道理的。比如说在钢支撑轴力监测这一块上海一般采用的是轴力计,监测结果还是比较准确的,跟土体的变形还是比较吻合的。但是数值却与计算结果相差甚远。如果支撑单位。加到设计值,等稳定下来其实也就只有设计值百分之四、五十,所以一般加力时都要比设计值高许多,但是这根本没法控制,如果力加的过大的话钢板可能会坏掉,我们这里一般加两次才能达到70%左右。如果用钢筋计或者应变片结果就会有很大出入,这可能主要与安装方式有关。

再比如说测斜,其实我们偶尔也会测出错误的数据,比如说是从上到下一直增大的数值,这个其实就是没什么变化,因此要结合工况和其他监测项目进行验证,实际工作中还需要经验。测到异常的数据要即时去复测以保证监测数据的正确性。
[ 此贴被leijianhua在2008-09-01 12:22重新编辑 ]
1条评分
yeshuzhe1962 鲜花 +1 - 2008-08-30
离线baitian121

发帖
496
土币
332940412
威望
720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69楼 发表于: 2008-08-30
计算真的不可靠 因为现场地质勘探不可能100%精确 包裹c fai的值也只是土样测出的 并不应适用于整个土层 而监测 只要自己搞得 规范一些 应该是可信的  所以调整你的计算模型吧
baitian121
离线yeshuzhe1962

发帖
82
土币
92
威望
147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70楼 发表于: 2008-08-31
支持68楼的说法
离线高原
发帖
82
土币
88
威望
110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71楼 发表于: 2008-09-01
这个讨论中可以学到不少的经验。在实际工作中,客观的看待检测数据,避免不必要的惊慌。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温馨提示:欢迎交流讨论,请勿纯表情、纯引用!
 
上一个 下一个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3799号 浙ICP备14021682号-1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