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承载力问答
\`2EfYJ{ 1、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是什么?怎样使用?
`C-8zA 答1、 f=fk+ηbγ(b-3)+ηdγο(d-0.5)
0jxXUWO 式中:
O*]}0*CT fk——垫层底面处软弱土层的承载力标准值(kN/m2)
]-a/)8 ηb、ηd——分别为基础宽度和埋深的承载力修正系数
>XRf=
:3 b--基础宽度(m)
G-]<+-Q$4 d——基础埋置深度(m)
n+< γ--基底下底重度(kN/m3)
gVJh@]8) γ0——基底上底平均重度(kN/m3)
,VUOsNN4\ 答2 、你想直接用标贯计算承载力,是可行的,承载力有很多很多的计算方法,标贯是其中的一种,但目前规范都逐渐取消了,老版本的工程地质手册记录了很多的世界各地(包括中国)的标贯锤击数N确定承载力的公式,你可以从中选择一个适合你所在地方条件的公式来计算。
"WXUz 答3、 根据土的强度理论公式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公式:
/|h+,]<
> fa=Mb*γ*b+Md*γm*d+Mc*Ck
3i4m!g5Z? 其中Ck为粘聚力 标准值,由勘察单位实地勘察、实验确定,在勘察报告上按土层列表显示。
YD9vWk\/ 2、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中的d如何取值?d是地基的埋置深度还是基底到该层土层底的深度?
+<V$G/" 答、d就是基础埋置深度(m),一般自室外地面标高算起。
-{z[.v.p 在填方整平地区,可自填土地面标高算起,但填土在上部结构施工后完成时,应从天然地面标高算起。对于地下室,如采用箱形基础或筏基时,基础埋置深度自室外地面标高算起;当采用独立基础或条形基础时,应从室内地面标高算起。
BNr%Q:Q 3、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如何推导
=JPY{'VO 答、 你可以到百度文库里面下载一个GB50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里面有详细的给你介绍的!
E&Lml?@ 4、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是什么?具体符号代表什么?怎样计算?
on5\rY<I:@ 答、 1、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由载荷试验或其它原位测试、公式计算、并结合工程实践经验等方法综合确定。
HB*BL+S06 2、当基础宽度大于3m或埋置深度大于0.5m时,从载荷试验或其它原位测试、经验值等方法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尚应按下式修正:
{9j0k`A fa=fak+ηbγ(b-3)+ηdγm(d-0.5)
7
TM-uA$ 式中
x5;D'Y t"| fa--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k$#1T +(G fak--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yzL9Ic ηb、ηd--基础宽度和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
T?jN/}qg γ--基础底面以下土的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
>){}nlQf b--基础底面宽度(m),当基宽小于3m按3m取值,大于6m按6m取值;
tO1k2<Z"Y& γm--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
v6! `H d--基础埋置深度(m),一般自室外地面标高算起。在填方整平地区,可自填土地面标高算起,但填土在上部结构施工后完成时,应从天然地面标高算起。对于地下室,如采用箱形基础或筏基时,基础埋置深度自室外地面标高算起;当采用独立基础或条形基础时,应从室内地面标高算起。
.A6pPRy e 参考资料:GB50007-2002《地基规范》
[(TmAEON 5、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f=fk+ηbγ(b-3)+ηdγο(d-0.5))的说明 即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里每个符号的意思?
9asA-'fZ 答、fk——垫层底面处软弱土层的承载力标准值(kN/m2)
I4UsDs*BD ηb、ηd——分别为基础宽度和埋深的承载力修正系数
)Wt&*WMFXl b--基础宽度(m)
Q[H4l({E d——基础埋置深度(m)
(6[/7e) γ--基底下底重度(kN/m3)
Yy`A0v γ0——基底上底平均重度(kN/m3)
t%k`)p7O 6、地基承载特征值如何取得?
`jhbKgR[ 答 1、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由载荷试验或其它原位测试、公式计算、并结合工程实践经验等方法综合确定。
=eDC{/K 2、当基础宽度大于3m或埋置深度大于0.5m时,从载荷试验或其它原位测试、经验值等方法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尚应按下式修正:
~+Cl9:4T fa=fak+ηbγ(b-3)+ηdγm(d-0.5)
u$ o19n 式中
87)/dHc fa--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N}
{om fak--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iwTvkf{ ηb、ηd--基础宽度和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
At[SkG}b γ--基础底面以下土的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
4&e<Sc64 b--基础底面宽度(m),当基宽小于3m按3m取值,大于6m按6m取值;
9oP γm--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
maQxU( d--基础埋置深度(m),一般自室外地面标高算起。在填方整平地区,可自填土地面标高算起,但填土在上部结构施工后完成时,应从天然地面标高算起。对于地下室,如采用箱形基础或筏基时,基础埋置深度自室外地面标高算起;当采用独立基础或条形基础时,应从室内地面标高算起。
R6z *!W{ 7、地基承载力试验什么情况下可以不做?依据什么? 如果实地情况符合设计要求,是否可以不做此试验,依据什么?
e8xNZG; 答:理论上都要做,只要正规设计,就要有承载力报告。你做试验,就无法确定承载力够不够
*J':U>p 8、对于确定地基承载力的方法都有什么?什么情况必须使用静载试验的方法?
n? =O@yq 答: 方法基本上分为两种类型,一是直接测量。二是计算,可以根据原位实验,土工实验计算得来,也有经验公式,很多方法。静载实验属于直接测量,数据准确,但是很费事。由这也说明需要对数据或承载力要求很精确的情况下必须使用啊
3|)cT1ej 9、静载试验检验地基承载力时,取点个数有什么要求?
cf"!U+x 答: 这得看你检测的是什么类型的地基,是天然地基、还是复合地基、或是桩基,检测的对象不同,要求也不同。
A5 4u} 10、地基承载力常用的检验方法有哪些?适用于什么样的地基处理方式?
b`DPlQHj 答:1、平板荷载试验:适用于各类土、软质岩和风化岩体。
R{aqn0M 2、螺旋板荷载试验:适用于软土、一般粘性土、粉土及砂类土。
QC]<`! 3、标准贯入试验:适用于一般粘性土、粉土及砂类土。
0A8G8^T 4、动力触探:适用于粘性土、砂类土和碎石类土。
zJUT<%[U 5、静力触探:适用于软土、粘性土、粉土、砂类土及含少量碎石的土层。
I)r6*|mz 6、岩体直剪试验:适用于具有软弱结构面的岩体和软质岩。
BV/ ^S.~ 7、预钻式旁压试验:适用于确定粘性土、粉土、黄土、砂类土、软质岩石及风化岩石。
e85E+S% 8、十字板剪切试验:适用于测定饱和软粘性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及灵敏度等参数。
asy:[r" 9、应力铲试验:适用于确定软塑~流塑状饱和粘性土。
gOE? 10、扁板侧胀试验:适用于软土、一般饱和粘性土、松散~中密饱和砂类土及粉土等。
zA$ f$J7\^ 11、经地基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应如何进行修正?
o~4kJW# 答: 原则上是乘以一个修正系数,但不能一概而论,看原地基是什么形式的,条形/独立柱基/筏基/箱基/桩基等等,以及是采用何重处理方式,各种搭配都有不同的系数,应该能查表查到相应的系数的。大学教材《地基和基础处理》可能有
< %<nh`D 12、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修正如何取值? 某基础底面尺寸3.2m×3.6m,埋置深度1.8m,场地土层资料为:第一层为人工填土,天然重度17.46KN/m3,厚0.8m:第二层为耕植土,天然重度16.64KN/m3,后1.0m:第三层为黏性土,e及IL均小于0.85,天然重度19KN/m3,基础以该层作为持力层,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提供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340kPa,试修正.
WHLTJ]OB 答: 修正后的承载力:
~%
`hh9] fa=fak+ηbγ(b-3)+ηdγm(d-0.5)
d#ab"&$bv =340+《0.3x19x(3.2-3)+ (1.6x17.46x0.8+16.64x1)/ (0.8+1)x(1.8-0.5)
:8N
by$#V =340+36.5
"Z&_*F.[O =376.5
w6lx&K- 13、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150kpo,设备30吨,基础长宽深如何设计?
B !rb*"[ 答: 30吨也就是300kN,300/150=2,即底面积应该大于等于等于2平方米即可。
ajM\\a? 14、地基承载力特征值90KPa,设备重量50T,如何确定基础尺寸
L/GVQjb 答: 首先假定基底宽小于3.0M 经深宽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90+1.4*17.0*(3-0.5)=149.5 KPa
#\_FSr fX Ao>N/(Fa-d*r)=50*9.8/(149.5-20*3)=5.47 平方米
Z$('MQ|Ur 采用正方形基础 基底边长2.4M
K9nW"0> 实际基底面积A=2.4*2.4=5.76>5.47
T0b/txS 则 满足要求
R]>0A3P 15、某柱基础,已知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ak=226Kpa,柱截面尺寸为300x400mm,Fk=700KN,Mk=80KN.m,水平荷载Vk=13KN, 试确定该柱下独立基础底面尺寸
d}Y#l}!E6 答: 你的地质报告看了么,持力层是什么土啊!这些你需要告我,而且你需要独立基础还是桩基础啊!请具体点!我的邮箱是
tmczzp@sina.com欢迎交流!
**1=|aa: ⑴F = 700.00 kN
'%TD#!a Mx = 80.00 kN•m
A5%Now;.cf My = 0.00 kN•m
dPV<:uO Vx = 13.00 kN
Zm6jF Vy = 0.00 kN
ka(3ONbG 折减系数Ks = 1.00
'r-B%D= (2)作用在基础底部的弯矩设计值
={6vShG)m 绕X轴弯矩: M0x = Mx-Vy•(H1+H2) = 80.00-0.00×0.45 = 80.00 kN•m
zNn 绕Y轴弯矩: M0y = My+Vx•(H1+H2) = 0.00+13.00×0.45 = 5.85 kN•m
.+u r+"i (3)作用在基础底部的弯矩标准值
?LvU7 绕X轴弯矩: M0xk = M0x/Ks = 80.00/1.00 = 80.00 kN•m
2'Kh>c2 绕Y轴弯矩: M0yk = M0y/Ks = 5.85/1.00 = 5.85 kN•m
[{vX*q
3B 材料信息:
Zk|PQfi+ 混凝土: C30 钢筋: HRB335(20MnSi)
=W"T=p*j 基础几何特性:
MA%g-} 底面积:S = (A1+A2)(B1+B2) = 2.00×2.00 = 4.00 m2
@q@I(%_` 绕X轴抵抗矩:Wx = (1/6)(B1+B2)(A1+A2)2 = (1/6)×2.00×2.002 = 1.33 m3
sdd%u~4,X 绕Y轴抵抗矩:Wy = (1/6)(A1+A2)(B1+B2)2 = (1/6)×2.00×2.002 = 1.33 m3
6~?yn-Z 计算过程
XGYsTquSe 1.修正地基承载力
q8GCO\( 计算公式:
m?4HVv 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下列公式验算:
}#=t%uZ/ fa = fak+ηb•γ•(b-3)+ηd•γm•(d-0.5) (式5.2.4)
ggfCfn 式中:fak = 226.00 kPa
'b>3:& ηb = 0.00,ηd = 1.00
BPOT!- γ = 18.00 kN/m3 γm = 18.00 kN/m3
h{jm b = 2.00 m, d = 2.00 m
<@4V G 如果 b < 3m,按 b = 3m, 如果 b > 6m,按 b = 6m
W>b\O"> 如果 d < 0.5m,按 d = 0.5m
).Iifu|ks fa = fak+ηb•γ•(b-3)+ηd•γm•(d-0.5)
3(*vZ = 226.00+0.00×18.00×(3.00-3.00)+1.00×18.00×(2.00-0.50)
am| 81)|a = 253.00 kPa
K4{[s
z 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 = 253.00 kPa
8QI+O` 轴心荷载作用下地基承载力验算
7<2^8` 计算公式:
c2s73iz 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下列公式验算:
F`Z?$ 1 pk = (Fk+Gk)/A (5.2.2-1)
o(D_ /]'8 Fk = F/Ks = 700.00/1.00 = 700.00 kN
,#0#1k<Dm Gk = 20S•d = 20×4.00×2.00 = 160.00 kN
@|OGxQoC pk = (Fk+Gk)/S = (700.00+160.00)/4.00 = 215.00 kPa ≤ fa,满足要求。
NNJQDkO-I 偏心荷载作用下地基承载力验算
!
8Ro5), 计算公式:
{D,-
Whi 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下列公式验算:
zpNt[F?~1 当e≤b/6时,pkmax = (Fk+Gk)/A+Mk/W (5.2.2-2)
C9FAX$$^(Y pkmin = (Fk+Gk)/A-Mk/W (5.2.2-3)
]'>jw#|h 当e>b/6时,pkmax = 2(Fk+Gk)/3la (5.2.2-4)
$t5>1G1j7 X、Y方向同时受弯。
Go]y{9+(7 偏心距exk = M0yk/(Fk+Gk) = 5.85/(700.00+160.00) = 0.01 m
c7tO'`q$e e = exk = 0.01 m ≤ (B1+B2)/6 = 2.00/6 = 0.33 m
ew c:-2Y^ pkmaxX = (Fk+Gk)/S+M0yk/Wy
:r:x|[3. = (700.00+160.00)/4.00+5.85/1.33 = 219.39 kPa
a%an={ 偏心距eyk = M0xk/(Fk+Gk) = 80.00/(700.00+160.00) = 0.09 m
C&EA@U5X^ e = eyk = 0.09 m ≤ (A1+A2)/6 = 2.00/6 = 0.33 m
5~#oQ& pkmaxY = (Fk+Gk)/S+M0xk/Wx
AnZy
oa = (700.00+160.00)/4.00+80.00/1.33 = 275.00 kPa
w-@6qMJ pkmax = pkmaxX+pkmaxY-(Fk+Gk)/S = 219.39+275.00-215.00 = 279.39 kPa
EVLDP\w{ ≤ 1.2×fa = 1.2×253.00 = 303.60 kPa,满足要求。
!<X/_+G\ 4.基础抗冲切验算
*rV{(%\m 计算公式:
?fc<3q" 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下列公式验算:
lX50JJwk Fl ≤ 0.7•βhp•ft•am•h0 (8.2.7-1)
)WvOa] : Fl = pj•Al (8.2.7-3)
7(o:J am = (at+ab)/2 (8.2.7-2)
!SLfAFcS pjmax,x = F/S+M0y/Wy = 700.00/4.00+5.85/1.33 = 179.39 kPa
P/k#([:2 pjmin,x = F/S-M0y/Wy = 700.00/4.00-5.85/1.33 = 170.61 kPa
oIE3`\xS pjmax,y = F/S+M0x/Wx = 700.00/4.00+80.00/1.33 = 235.00 kPa
G \$x. pjmin,y = F/S-M0x/Wx = 700.00/4.00-80.00/1.33 = 115.00 kPa
(Bpn9}F-V. pj = pjmax,x+pjmax,y-F/S = 179.39+235.00-175.00 = 239.39 kPa
;xai JJK{ (1)柱对基础的冲切验算:
DD>n-8M@> H0 = H1+H2-as = 0.20+0.25-0.08 = 0.37 m
FysIN~ X方向:
)!
kl: Alx = 1/2•(A1+A2)(B1+B2-B-2H0)-1/4•(A1+A2-A-2H0)2
Gsm.a = (1/2)×2.00×(2.00-0.30-2×0.37)-(1/4)×(2.00-0.40-2×0.37)2
Qdc)S>gp = 0.78 m2
,d^HAg^j Flx = pj•Alx = 239.39×0.78 = 185.55 kN
6]HMhv ab = min{A+2H0, A1+A2} = min{0.40+2×0.37, 2.00} = 1.14 m
;vk>k0S amx = (at+ab)/2 = (A+ab)/2 = (0.40+1.14)/2 = 0.77 m
l Yj$3 Flx ≤ 0.7•βhp•ft•amx•H0 = 0.7×1.00×1430.00×0.770×0.370
2q9$5 = 285.18 kN,满足要求。
onv0gb/J Y方向:
y^
st
T^ Aly = 1/4•(2B+2H0+A1+A2-A)(A1+A2-A-2H0)
tTt}=hQpgX = (1/4)×(2×0.30+2×0.37+2.00-0.40)(2.00-0.40-2×0.37)
&*Kk>
4 = 0.63 m2
(&_~eYZU Fly = pj•Aly = 239.39×0.63 = 151.32 kN
Q
} 0_}W ab = min{B+2H0, B1+B2} = min{0.30+2×0.37, 2.00} = 1.04 m
yVpru8+eD amy = (at+ab)/2 = (B+ab)/2 = (0.30+1.04)/2 = 0.67 m
w`=XoYQl~* Fly ≤ 0.7•βhp•ft•amy•H0 = 0.7×1.00×1430.00×0.670×0.370
|gT8QP = 248.15 kN,满足要求。
VjeF3pmBa 5.基础受压验算
R"z}q(O: 计算公式:《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3?!c<^"e Fl ≤ 1.35•βc•βl•fc•Aln (7.8.1-1)
gS|6,A9 局部荷载设计值:Fl = 700.00 kN
]&='E.f 混凝土局部受压面积:Aln = Al = B×A = 0.30×0.40 = 0.12 m2
rTST_$"_6 混凝土受压时计算底面积:Ab = min{3B, B1+B2}×min{A+2B, A1+A2} = 0.90 m2
H>-{.E1bG 混凝土受压时强度提高系数:βl = sq.(Ab/Al) = sq.(0.90/0.12) = 2.74
01]W@\( 1.35βc•βl•fc•Aln
RH$YM
`cZ = 1.35×1.00×2.74×14300.00×0.12
D7jbo[GgS = 6344.27 kN ≥ Fl = 700.00 kN,满足要求。
q+?q[:nR- 6.基础受弯计算
#B_H/9f( 计算公式:
Y%zWaH 按《简明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手册(第二版)》中下列公式验算:
YWk+}y}^d MⅠ=β/48•(L-a)2(2B+b)(pjmax+pjnx) (11.4-7)
%qVD-Jln MⅡ=β/48•(B-b)2(2L+a)(pjmax+pjny) (11.4-8)
Tg=P*HY6 (1)柱根部受弯计算:
mMCd G = 1.35Gk = 1.35×160.00 = 216.00kN
WK{F Ⅰ-Ⅰ截面处弯矩设计值:
ScT{Tb]9bt pjnx = pjmin,x+(pjmax,x-pjmin,x)(B1+B2+B)/2/(B1+B2)
f|j<Mj+\ = 170.61+(179.39-170.61)×(2.00+0.30)/2/2.00
PHH,vO[eO = 175.66 kPa
?+{_x^ MⅠ = β/48•(B1+B2-B)2[2(A1+A2)+A](pjmax,x+pjnx)
srKEtd" = 1.0000/48×(2.00-0.30)2×(2×2.00+0.40)×(179.39+175.66)
G6\`Iy68/v = 94.06 kN•m
a:1$idj Ⅱ-Ⅱ截面处弯矩设计值:
S]&aDg1y} pjny = pjmin,y+(pjmax,y-pjmin,y)(A1+A2+A)/2/(A1+A2)
_vAc/_N = 115.00+(235.00-115.00)×(2.00+0.40)/2/2.00
UMPW<>z = 187.00 kPa
F"'
(i MⅡ = β/48•(A1+A2-A)2[2(B1+B2)+B](pjmax,y+pjny)
x4?g>v*J = 1.0522/48×(2.00-0.40)2×(2×2.00+0.30)×(235.00+187.00)
A9GSeW< = 101.83 kN•m
.`&k` Ⅰ-Ⅰ截面受弯计算:
:j32 :/u 相对受压区高度: ζ= 0.024319 配筋率: ρ= 0.001159
]x'd0GH"] ρ < ρmin = 0.001500 ρ = ρmin = 0.001500
yRp&pUtb 计算面积:675.00 mm2/m
;j<#VS-] Ⅱ-Ⅱ截面受弯计算:
QUz4 Kt 相对受压区高度: ζ= 0.026356 配筋率: ρ= 0.001256
q[. p(6: ρ < ρmin = 0.001500 ρ = ρmin = 0.001500
cF"}}c1*M 计算面积:675.00 mm2/m
j5~~% 四、计算结果
<:StZ{o; 1.X方向弯矩计算结果:
8\?H`NN 计算面积:675.00 mm2/m
"5\6`\/ 采用方案:D12@140
$KoGh_h 实配面积:807.84 mm2/m
}/L#<n`Z 2.Y方向弯矩计算结果:
<?Z]h]C^o 计算面积:675.00 mm2/m
X LY>}r 采用方案:D12@140
-V'Y^Df 实配面积:807.84 mm2/m
IfP?+yPa 17、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何要进行基础宽度与埋深的修正
cCG!X%9 答: 1、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由载荷试验或其它原位测试、公式计算、并结合工程实践经验等方法综合确定。
eK\i={va 2、当基础宽度大于3m或埋置深度大于0.5m时,从载荷试验或其它原位测试、经验值等方法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尚应按下式修正:
B,ao%3t fa=fak+ηbγ(b-3)+ηdγm(d-0.5)
uj)fah?Wg 式中
D'UIxc8 fa--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WZviC_ fak--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vBy=: ηb、ηd--基础宽度和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
$L'[_J γ--基础底面以下土的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
u})8) b--基础底面宽度(m),当基宽小于3m按3m取值,大于6m按6m取值;
F$YT4414 γm--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
sM9utR d--基础埋置深度(m),一般自室外地面标高算起。在填方整平地区,可自填土地面标高算起,但填土在上部结构施工后完成时,应从天然地面标高算起。对于地下室,如采用箱形基础或筏基时,基础埋置深度自室外地面标高算起;当采用独立基础或条形基础时,应从室内地面标高算起。
dTwYDV}: 18、地基承载力6吨,上部荷载10吨要用多大的基础,埋深是多少
!_iv~Q zv 答: 基础宽度楼上计算基本一致,按压强公式计算没错,基础底10/6=1.7米宽!纯理论计算!
fK^;?4 基础埋深是按要求埋深在土的冰冻线以下,同时尽可能在最高地下水位以上.新建建筑物的基础埋置深度不宜大于原有建筑基础.一般浅基础埋深不宜小于0.5m!
sWVapup? 19、地基承载力八吨,上部荷载40吨要用多大的基础,埋深是多少
@$~;vS 答: 不考虑埋深的话,基础面积为40/8=5平方米。
]KUeSg| 如果考虑埋深,还要加上基础地面以上的覆土重量,如果基础埋深为h,覆土的平均容重取2t/m^3,那么基础面积=40/(8-2h),h的单位为米。
~svea>Fmr 具体多少你自己算吧,h自己确定。
hij
9r z 以上未考虑地基承载力修正。如何修正就不说了,具体看地基基础规范
?ihRt+eR~ 20、6层纯砖混,做毛石条基,一道边墙基础荷载q=210,请问承重墙下条基做多少宽才够呀。地基承载力按180KPA。 6层纯砖混,承重墙为240厚,做毛石条基,一道边墙基础荷载q=210,请问承重墙下条基做多少宽才够呀。地基承载力按180KPA。 基础深按1.5米计算。。要问承重墙下条基宽度,最好能给出阶数。先决条件有了基础上部墙的荷载了呀,q=210KN/M。。
>`` 答: 墙下条形基础按1m长来算宽度。埋深为为1.5,,则,(F+G)/A=(210+20*1.5)/1*B≤180,算出
`j 4> B≥1.33M,取B=1.5m即可。
[[ll4| 高度450,一阶即可。
'XOWSx;Y 21、偏心荷载基础的地基承载力可以提高20%
*c(YlfeZ# 答:当偏心距为1/30B时,最大接触压力即为平均接触压力的1。2倍,而1/30B的偏心荷载是不至于产生过大的不均匀沉降的。
fM(~>(q& 地基在承受1。2倍的比例极限荷载时所产生的塑性变形对大多数的地基土说也不会很大,通常是能够满足要求的
q5)
K 当然这个1。2也只是大多数的情况,对于一些特殊土和特殊建筑则必须进行特殊规定。
jZe/h#J)[ 20%的地基承载力提高相当于一个经验值,且考虑了强度和变
A5s;<d0 I 6L3M\+- 22、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方法包括哪些?
-x!JTx[K 答: 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方法有:钻探取样、原位测试、室内试验及物探等方法。
gL7rX aj 23、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不小于150kpo是什么意思
dvAz}3p0] 答: 150KPA=150KN/m2也就是说这块地每平方米至少要能承受150KN的力~低于这个值的话该设计就不能做~
7oCY@>(f 24、经地基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应如何进行修正?
.kfx\,lgm 答: 原则上是乘以一个修正系数,但不能一概而论,看原地基是什么形式的,条形/独立柱基/筏基/箱基/桩基等等,以及是采用何重处理方式,各种搭配都有不同的系数,应该能查表查到相应的系数的。大学教材《地基和基础处理》可能有
z)u\(W*\iA 25、地基处理的主要方法和特殊土地基的种类是什么呢?
Fc^!="H 答:换土垫层法、重锤表层夯实、强夯、振冲、砂桩、深层搅拌、堆载预压、化学加固等。
X'/'r.b6 26、1、简述一般路堤填筑的施工方法及软基处理方法的种类? 2、简述路桥过渡段施工质量控制、
;):E 8;B) 答: 路堤填筑施工方法:先进行基底处理,选择土质较好的土进行试验,将土分层进行填筑、整平和碾压。
wf^p?=Ke 软基处理方法:换土法,排水固结法,胶结法,加筋土法,置换法、挤密法及挤密置换法
*(Z\"o! 路桥过渡段的施工方法:根据不同的施工方法采用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
12tAx3p 1、预压法
GgtYO4, 一般与竖向排水井、石灰桩等法并用。其原理是首先采用与路堤相同的总荷载,对桥台地基进行预压,待地基沉降稳定后,再卸去桥台处预压荷载,修筑桥台。此法有助于消除不均匀沉降和桩的负摩阻力,且适用于任何形式的桥台。
!2.eJ)G 2、平衡压重路堤法
!&{"tL@. 在预压法的基础上,采用桩柱式桥台,在预压完成后的压重路堤上钻孔置桩,修筑桥台,则可不必挖除桥台部分路基。该法有助于消除不均匀沉降和桩的负摩阻力,避免桥台发生纵向位移。此法只使用于桩柱式桥台。
-^< t%{d 上述两种处理方法经常结合超载预压法、铺砂垫层法、塑料排水板法、袋装砂井法、挤密砂桩法等一起使用,可加快地基沉降,缩短预压时间和增强预压效果。这两种方法的优点是施工简单、效果好、且节省投资;缺点是预压时间长,且预压时间不易施工安排。
"=2'Oqp1 3、反压护道桥台法
PJ<9T3Fa 4、减轻桥台背后填土荷载法
9?sm-qP 采用轻质材料(如发泡聚苯乙烯EPS、粉煤灰等)填筑台背路堤,或在台背增设箱涵、管涵以减小台背路堤荷载,这种方法可减轻桥台与路堤的沉降差。但只能使不均匀沉降减小,而不能消除,能节省施工工期,但增加于工程造价。
#w!ewCvt 5、桩基混凝土平衡板法
yQN^F+. 该法在桥台背后设置混凝土平衡板,或打入预制桩(如碎石桩、水泥混凝土桩、粉体搅拌桩、旋喷桩等),或扩大预制桩头。这种方法处理效果好,但造价高。
*}>)E]O@ 6、桥头搭板
{=MRJg!U 采用长的搭板可缓和桥头错台,但不能消除不均匀沉降和桩体的负摩阻力。当沉降量较大时搭板宜埋置的较深。为尽量减少错台,上述一些方法可以并用,也可通过修整铺装来调整错台。
|Rm_8n%m 7、采用过渡式路面
TALiH'w6|e 采用过渡式路面,即待路堤下沉稳定后,加铺面层修整高差。此法施工简单,但会形成永久病害,需不断的养护。
T#&X7!4 27、灰土垫层地基处理什么时候做承载力实验
>h$Q%w{V 答: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第4.4.2条,垫层的施工质量检验必须分层进行。应在每层的压实系数符合设计要求后铺填上层土。这个条文是强制性条文,必须遵守的。
7GJcg7s*T 然后就是根据第4.4.4条,在竣工验收采用载荷试验检验垫层承载力了。
o"p['m*g 28、石灰是气硬性胶凝材料,但灰土能做基础垫层用于潮湿环境,这是为什么?
K d{o/R 答: 灰土做垫层是因为石灰与土中的铝质材料发生反应,生成的物质能够产生强度,加固地基
nIfp0U* 29、地基承载力试验
;O<-4$ 轻型触探是以贯入30cm的击数为准,但是如果击到15cm超过60下停击后,出具报告时是否要换算为30cm的锤击数呢,在重型触探里面有,但轻型又没写。但如果不换算,则15cm的数据当然不能和30cm的数据汇总了!
jq_ i&~S 查了几个标准都写是不严密,漏洞很多,反正让人看的不明白。
1q|iw 比如:测试层的问题大家就争的很多,是在设计标高以上30cm开始贯入,贯入到30cm合格,然后再开挖施工呢。还是挖到设计标高后再贯入30cm,合格后直接施工呢?这可是个重要的问题,标准没写清楚,但方法差远了,两种方法都有人用,谁也不服谁!
{WTy/$ Qk 再如:假如贯入30cm不合格,是继续直接击下去直到合格为止,还是挖开这30cm,再重新贯入30cm,然后不合格再挖开这30cm,再贯入,如此类推,直到合格为止呢?我认为是用后者才对,不然用前者的方法再软的土击的深了对贯入杆壁都有阻力,只要贯入的深了,锤数累加,然后又用上面的贯入30cm的公式来计算,肯定会合格的。这是我见过很多工地在用的方法,比如说,30cm击55下合格,结果击到30cm只有40下,那监理就让他们继续击,结果击到46cm时刚好55下,于是监理就说再挖多16cm就合格了(其实如果在这里重新测30cm还是不合格)!
!-JvVdM;( 以上就是工地现场出现的各种争议。
xg'xuz$U 答: 可以做静载.承载板法.
+iNp8 30、一米厚的砂垫层一般能将地基承载力提高多大?
79+i4(H 答: 地基的承载力取决于基底土质在三倍底宽深度内的强度,只垫上一米厚的砂未必能行.
(7"CYAe:; 31、碎石垫层对地基承载力提高影响 1米厚整体基础(无钢筋)加2米厚的碎石垫层,承载力能达到多少?0.4MPA,行不行?下面是粘土,0.25MPa。
A(n3<(O/{Z 答: 这个要看下面土层的承载力。0.4MPa的承载力很高啊。
ZT<VDcP{ 可以根据基础深度及面积,按照《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2002》的公式进行计算。
qsYg%Z 32、灰土垫层地基处理什么时候做承载力实验
~sNBklK 答: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第4.4.2条,垫层的施工质量检验必须分层进行。应在每层的压实系数符合设计要求后铺填上层土。这个条文是强制性条文,必须遵守的。
\
#la8,+9 然后就是根据第4.4.4条,在竣工验收采用载荷试验检验垫层承载力了。
sH%Ts@Pl 33、地基承载力常用的检验方法有哪些?适用于什么样的地基处理方式?
nJwP|P_ 答:1、平板荷载试验:适用于各类土、软质岩和风化岩体。
NE|Q0g 2、螺旋板荷载试验:适用于软土、一般粘性土、粉土及砂类土。
MG^YT%f 3、标准贯入试验:适用于一般粘性土、粉土及砂类土。
}V 4u`= 4、动力触探:适用于粘性土、砂类土和碎石类土。
FA%V>&;` 5、静力触探:适用于软土、粘性土、粉土、砂类土及含少量碎石的土层。
5>VX]nE3! 6、岩体直剪试验:适用于具有软弱结构面的岩体和软质岩。
y&wo"'; 7、预钻式旁压试验:适用于确定粘性土、粉土、黄土、砂类土、软质岩石及风化岩石。
zNg[%{mz 8、十字板剪切试验:适用于测定饱和软粘性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及灵敏度等参数。
q7I(x_y / 9、应力铲试验:适用于确定软塑~流塑状饱和粘性土。
~,x4cOdR# 10、扁板侧胀试验:适用于软土、一般饱和粘性土、松散~中密饱和砂类土及粉土等。
Q5Epq
sKyC 34、什么是地耐力?它和地基承载力有什么区别? 地耐力试验一般都有那些做法?和压实系数是一回事吗?谢谢!~
?kF?
~\c 答: 地基承载力是指地基承受荷载的能力。试验研究表明,在荷载作用下,建筑物地基的破坏通常是由于承载力不足而引起的剪切破坏(不“地耐力”是以前的习惯叫法,现在叫:“地基承载力”,常用单位是t/m2(吨/每平方米)。
kR8,E6Up 均匀沉降)。
Ieh<|O,-C 其实是一回事
5?f!hB|6 压实系数是实际测定的填层的干容重与该种填料的最大干容重之比值
UsdMCJ&G “地耐力”是以前的习惯叫法,现在叫:“地基承载力”,常用单位是t/m2(吨/每平方米)。地基承载力是指地基承受荷载的能力。试验研究表明,在荷载作用下,建筑物地基的破坏通常是由于承载力不足而引起的剪切破坏(不均匀沉降)。
@=BApuer+ 地基处理的常用方法
A~<cp)E 一、置换法
cG1iO: (1)换填法 :就是将表层不良地基土挖除,然后回填有较好压密特性的土进行压实或夯实,形成良好的持力层。从而改变地基的承载力特性,提高抗变形和稳定能力。
z0|-OCmL 施工要点:将要转换的土层挖尽、注意坑边稳定;保证填料的质量;填料应分层夯实。
8zho\' (2)振冲置换法 :利用专门的振冲机具,在高压水射流下边振边冲,在地基中成孔,再在孔中分批填入碎石或卵石等粗粒料形成桩体。该桩体与原地基土组成复合地基,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小压缩性的目的。
Io{BO.K*Y 施工注意事项:碎石桩的承载力和沉降量很大程度取决于原地基土对其的侧向约束作用,该约束作用越弱,碎石桩的作用效果越差,因而该方法用于强度很低的软粘土地基时必须慎重行事。
mp*?GeV?M (3)夯(挤)置换法 :利用沉管或夯锤的办法将管(锤)置入土中,使土体向侧边挤开,并在管内(或夯坑)放人碎石或砂等填料。该桩体与原地基土组成复合地基,由于挤、夯使土体侧向挤压,地面隆起,土体超静孔隙水压力提高,当超静孔隙水压力消散后土体强度也有相应的提高。
!L2!:_ s#Xfu\CP 施工注意事项:当填料为透水性好的砂及碎石料时,是良好的竖向排水通道。
64Tb,AL_ 二、预压法
C;_00EQ= (1)堆载预压法 在建造建筑物之前,用临时堆载(砂石料、土料、其他建筑材料、货物等)的方法对地基施加荷载,给予一定的预压期。使地基预先压缩完成大部分沉降并使地基承载力得到提高后,卸除荷载再建造建筑物。
m;ju@5X 施工工艺与要点:
UMK9[Iy$<M a、预压荷载一般宜取等于或大于设计荷载;
R_ )PbFw b、大面积堆载可采用自卸汽车与推土机联合作业,对超软土地基的第一级堆载用轻型机械或人工作业;
-U|Z9sia c、堆载的顶面宽度应小于建筑物的底面宽度,底面应适当放大;
m!3D5z]n9 d、作用于地基上的荷载不得超过地基的极限荷载。
m\MI 6/ (2)真空预压法 在软粘土地基表面铺设砂垫层,用土工薄膜覆盖且周围密封。用真空泵对砂垫层抽气,使薄膜下的地基形成负压。随着地基中气和水的抽出,地基土得到固结。为了加速固结,也可采用打砂井或插塑料排水板的方法,即在铺设砂垫层和土工薄膜之前打砂井或插排水板,达到缩短排水距离的目的。
xZVZYvC,t 施工要点: 先设置竖向排水系统,水平分布的滤管埋设宜采用条形或鱼刺形,砂垫层上的密封膜采用2-3层的聚氯乙烯薄膜,按先后顺序同时铺设。面积大时宜分区预压;做好真空度、地面沉降量,深层沉降、水平位移等观测;预压结束后,应清除砂槽和腐植土层。应注意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h%sw^;\! (3)降水法 :降低地下水位可减少地基的孔隙水压力增加上覆土自重应力,使有效应力增加,从而使地基得到预压。这实际上是通过降低地下水位,靠地基土自重来实现预压目的。
R%`fd *g 施工要点:一般采用轻型井点、喷射井点或深井井点;当土层为饱和粘土、粉土、淤泥和淤泥质粘性土时,此时宜辅以电极相结合。
_SMi`ie# (4)电渗法 :在地基中插入金属电极并通以直流电,在直流电场作用下,土中水将从阳极流向阴极形成电渗。不让水在阳极补充而从阴极的井点用真空抽水,这样就使地下水位降低,土中含水量减少。从而地基得到固结压密,强度提高。电渗法还可以配合堆载预压用于加速饱和粘性土地基的固结。
#6C<P!]V 三、压实与夯实法
^-"tK:{ 1、表层压实法 :采用人工夯,低能夯实机械、碾压或振动碾压机械对比较疏松的表层土进行压实。也可对分层填筑土进行压实。当表层土含水量较高时或填筑土层含水量较高时可分层铺垫石灰、水泥进行压实,使土体得到加固。
6A ptq 2、重锤夯实法: 重锤夯实就是利用重锤自由下落所产生的较大夯击能来夯实浅层地基,使其表面形成一层较为均匀的硬壳层,获得一定厚度的持力层。
r,:acK 施工要点:施工前应试夯,确定有关技术参数,如夯锤的重量、底面直径及落距、最后下沉量及相应的夯击遍数和总下沉量;夯实前槽、坑底面的标高应高出设计标高;夯实时地基土的含水量应控制在最优含水量范围内;大面积夯时应按顺序;基底标高不同时应先深后浅;冬季施工时,对土已冻结时,应将冻土层挖去或通过烧热法将土层融解;结束后,应及时将夯松的表土清除或将浮土在接近1m的落距夯实至设计标高。
tHr4/
n8i: /ypB 3、强夯: 强夯是强力夯实的简称。将很重的锤从高处自由下落,对地基施加很高的冲击能,反复多次夯击地面,地基土中的颗粒结构发生调整,土体变为密实,从而能较大限度提高地基强度和降低压缩性。
~^fb`f+% 其施工工艺流程:
*qFl&*h} 1)平整场地;
a>,Zp*V( 2)铺级配碎石垫层;
#S[Y}-]T 3)强夯置换设置碎石墩;
jPn.w,=)27 4)平整并填级配碎石垫层;
yqP=6 5)满夯一遍;
9!ARr@ ; 6)找平,并铺土工布;
*Xh#W7,< 7)回填风化石渣垫层,用振动碾碾压八遍。
O.{ 一般在大型强夯施土前,都应选择面积不大于400m2的场地进行典型试验,以便取得数据,指导设计与施工。
vTC{ 四、挤密法 :
6lUC$B Y 1、振冲密实法 :利用专门的振冲器械产生的重复水平振动和侧向挤压作用,使土体的结构逐步破坏,孔隙水压力迅速增大。由于结构破坏,土粒有可能向低势能位置转移,这样土体由松变密。
4,BJK`{ 施工工艺:
S.pXo'} (1)平整施工场地,布置桩位;
('o}EoXS (2)施工车就位,振冲器对准桩位;
}-Jo9dNs (3)启动振冲器,使之徐徐沉人土层,直至加固深度以上30~50cm,记录振冲器经过各深度的电流值和时间, 提升振冲器至孔口。再重复以上步骤1~2次,使孔内泥浆变稀。
.Y^pDR12 (4)向孔内倒人一批填料,将振冲器沉人填料中进行振实并扩大桩径。重复这一步骤直至该深度电流达到规定的密实电流为止,并记录填料量。
B)dG:~ (5)将振冲器提出孔口,继续施工上节桩段,一直完成整个桩体振动施工,再将振冲器及机具移至另一桩位。
&%u m#XE (6)在制桩过程中,各段桩体均应符合密实电流、填料量和留振时间等三方面的要求,基本参数应通过现场制桩试验确定。
b)r;a5"<5 (7)施工场地应预先开设排泥水沟系,将制桩过程中产生的泥水集中引入沉淀池,池底部厚泥浆可定期挖出送至预先安排的存放地点,沉淀池上部比较清的水可重复使用。
BQB<+o' (8)最后应挖去桩顶部lm厚的桩体,或用碾压、强夯(遍夯)等方法压实、夯实,铺设并压实垫层。
lWBewnLKE 2、沉管砂石桩(碎石桩、灰土桩、OG桩、低标号桩等): 利用沉管制桩机械在地基中锤击、振动沉管成孔或静压沉管成孔后,在管内投料,边投料边上提(振动)沉管形成密实桩体,与原地基组成复合地基。
Xi w 3、夯击碎石桩(块石墩): 利用重锤夯击或者强夯方法将碎石(块石)夯人地基,在夯坑里逐步填人碎石(块石)反复夯击以形成碎石桩或块石墩。
Z tc\4 五、拌和法
Ny2bMj.o 1、高压喷射注浆法(高压旋喷法): 以高压力使水泥浆液通过管路从喷射孔喷出,直接切割破坏土体的同时与土拌和并起部分置换作用。凝固后成为拌和桩(柱)体,这种桩(柱)体与地基一起形成复合地基。
Ydyz- 也可以用这种方法形成挡土结构或防渗结构。
Z1]4: 2、深层搅拌法 :深层搅拌法主要用于加固饱和软粘土。它利用水泥浆体、水泥(或石灰粉体)作为主固化剂,应用特制的深层搅拌机械将固化剂送人地基土中与土强制搅拌,形成水泥(石灰)土的桩(柱)体,与原地基组成复合地基。水泥土桩(柱)的物理力学性质取决于固
7vc4 JO] 化剂与土之间所产生的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固化剂的掺人量及搅拌均匀性和土的性质是影响水泥土桩(柱)性质以至复合地基强度和压缩性的主要因素。
#];ulDq 施工工艺:
7R,;/3wWjG ①定位
Af}o/g ②浆液配制
Uz%ynH ③送浆
|<uBJ-5 ④钻进喷浆搅拌
Zu94dFP ⑤提升搅拌喷浆
qI<c47d;q ⑥重复钻进喷浆搅拌
i9T<(sdK+ ⑦重复提升搅拌
}[(v(1j='~ ⑧当搅拌轴钻进、提升速度为0.65-1.Om/min时,应重复搅拌一次。
3r[s_Y* ⑨成桩完毕,清理搅拌叶片上包裹的土块及喷浆口,桩机移至另一桩位施工。
R^"mGe\LL 六、加筋法
O,#,`2Qc (1)土工合成材料 :土工合成材料是一种新型的岩土工程材料。它以人工合成的聚合物,如塑料、化纤、合成橡胶等为原料,制成各种类型的产品,置于土体内部、表面或各层土体之间,发挥加强或保护土体的作用。土工合成材料可分为土工织物、土工膜、特种土工合成材料和复合型土工合成材料等类型。
$Z8riVJ7j- (2)土钉墙技术 :土钉一般是通过钻孔、插筋、注浆来设置,但也有通过直接打人较粗的钢筋和型钢、钢管形成土钉。土钉沿通长与周围土体接触,依靠接触界面上的粘结摩阻力,与其周围土体形成复合土体,土钉在土体发生变形的条件下被动受力。并主要通过其受剪工作对土体进行加固,土钉一般与平面形成一定的角度,故称之为斜向加固体。土钉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或经降水后的人工填土、粘性土、弱胶结砂土的基坑支护和边坡加固。
pdjRakN (3)加筋土 :加筋土是将抗拉能力很强的拉筋埋置于土层中,利用土颗粒位移与拉筋产生的摩擦力使土与加筋材料形成整体,减少整体变形和增强整体稳定。拉筋是一种水平向增强体。一般使用抗拉能力强、摩擦系数大而耐腐蚀的条带状、网状、丝状材料,例如,镀锌钢片;铝合金、合成材料等。
;Nd'GA+1;( 七、灌浆法 :是利用气压、液压或电化学原理将能够固化的某些浆液注入地基介质中或建筑物与地基的缝隙部位。灌浆的浆液可以是水泥浆、水泥砂浆、粘土水泥浆、粘土浆、石灰浆及各种化学浆材如聚氨酯类、木质素类、硅酸盐类等。根据灌浆的目的可分为防渗灌浆、堵漏灌浆、加固灌浆和结构纠倾灌浆等。按灌浆方法可分为压密灌浆、渗入灌浆、劈裂灌浆和电化学灌浆。灌浆法在水利、建筑、道桥及各种工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Y&bO[(>1 八、常见不良地基土及其特点
JkKbw&65 1.软粘土: 软粘土也称软土,是软弱粘性土的简称。它形成于第四纪晚期,属于海相、泻湖相、河谷相、湖沼相、溺谷相、三角洲相等的粘性沉积物或河流冲积物。多分布于沿海、河流中下游或湖泊附近地区。常见的软弱粘性土是淤泥和淤泥质土。软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F6"s&3D{ (1)物理性质: 粘粒含量较多,塑性指数Ip一般大于17,属粘性土。软粘土多呈深灰、暗绿色,有臭味,含有机质,含水量较高、一般大于40%,而淤泥也有大于80%的情况。孔隙比一般为1.0-2.0,其中孔隙比为1.0~1.5称为淤泥质粘土,孔隙比大于1.5时称为淤泥。由于其高粘粒含量、高含水量、大孔隙比,因而其力学性质也就呈现与之对应的特点---低强度、高压缩性、低渗透性、高灵敏度。
sj6LrE=1 (2)力学性质 :软粘土的强度极低,不排水强度通常仅为5~30kPa,表现为承载力基本值很低,一般不超过70kPa,有的甚至只有20kPa。软粘土尤其是淤泥灵敏度较高,这也是区别于一般粘土的重要指标。
_v++NyZXx 软粘土的压缩性很大。压缩系数大于0.5MPa-1,最大可达45MPa-1,压缩指数约为0.35-0.75。通常情况下,软粘土层属于正常固结土或微超固结土,但有些土层特别是新近沉积的土层有可能属于欠固结土。
$UpWlYwG 渗透系数很小是软粘土的又一重要特点,一般在10-5-10-8cm/s之间,渗透系数小则固结速率就很慢,有效应力增长缓慢,从而沉降稳定慢,地基强度增长也十分缓慢。这一特点是严重制约地基处理方法和处理效果的重要方面。
^~dC&!D (3)工程特性 :软粘土地基承载力低,强度增长缓慢;加荷后易变形且不均匀;变形速率大且稳定时间长;具有渗透性小、触变性及流变性大的特点。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有预压法、置换法、搅拌法等。
$"MGu^0;1 2.杂填土 :杂填土主要出现在一些老的居民区和工矿区内,是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所遗留或堆放的垃圾土。这些垃圾土一般分为三类:即建筑垃圾土、生活垃圾土和工业生产垃圾土。不同类型的垃圾土、不同时间堆放的垃圾土很难用统一的强度指标、压缩指标、渗透性指标加以描述。
}]^/`n 杂填土的主要特点是无规划堆积、成分复杂、性质各异、厚薄不均、规律性差。因而同一场地表现为压缩性和强度的明显差异,极易造成不均匀沉降,通常都需要进行地基处理。
sH]T1z 3.冲填土 :冲填土是人为的用水力冲填方式而沉积的土。近年来多用于沿海滩涂开发及河漫滩造地。西北地区常见的水坠坝(也称冲填坝)即是冲填土堆筑的坝。冲填土形成的地基可视为天然地基的一种,它的工程性质主要取决于冲填土的性质。冲填土地基一般具有如下一些重要特点。
;jBS:k? (1)颗粒沉积分选性明显,在入泥口附近,粗颗粒较先沉积,远离入泥口处,所沉积的颗粒变细;同时在深度方向上存在明显的层理。
46~nwi$,^ (2)冲填土的含水量较高,一般大于液限,呈流动状态。停止冲填后,表面自然蒸发后常呈龟裂状,含水量明显降低,但下部冲填土当排水条件较差时仍呈流动状态,冲填土颗粒愈细,这种现象愈明显。
pQ7<\8s* (3)冲填土地基早期强度很低,压缩性较高,这是因冲填土处于欠固结状态。冲填土地基随静置时间的增长逐渐达到正常固结状态。其工程性质取决于颗粒组成、均匀性、排水固结条件以及冲填后静置时间。
Tt,T6zs-< 4,饱和松散砂土 :粉砂或细砂地基在静荷载作用下常具有较高的强度。但是当振动荷载(地震、机械振 动等)作用时,饱和松散砂土地基则有可能产生液化或大量震陷变形,甚至丧失承载力。这是因为土颗粒松散排列并在外部动力作用下使颗粒的位置产生错位,以达到新的平衡,瞬间产生较高的超静孔隙水压力,有效应力迅速降低。对这种地基进行处理的月的就是使它变得较为密实,消除在动荷载作用下产生液化的可能性。常用的处理方法有挤出法、振冲法等。
C
u1G8t- 5.湿陷性黄土:在上覆土层自重应力作用下,或者在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共同作用下,因浸水后土的结构破坏而发生显著附加变形的土称为湿陷性土,属于特殊土。有些杂填土也具有湿陷性。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西北、华中和华东部分地区的黄土多具湿陷性。(这里所说的黄土泛指黄土和黄土状土。湿陷性黄土又分为自重湿陷性和非自重湿陷性黄土,也有的老黄土不具湿陷性)。在湿陷性黄土地基上进行工程建设时,必须考虑因地基湿陷引起附加沉降对工程可能造成的危害,选择适宜的地基处理方法,避免或消除地基的湿陷或因少量湿陷所造成的危害。
uavyms^ 6.膨胀土 :膨胀土的矿物成分圭要是蒙脱石,它具有很强的亲水性,吸水时体积膨胀,失水时体积收缩。这种胀缩变形肚往很大,极易对建筑物造成损坏。膨胀土在我国的分布范围很广,如广西、云南、河南、湖北、四川、陕西、河北、安徽、江苏等地均有不同范围的分布。膨胀土是特殊土的一种,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有换土、土性改良、预浸水,以及防止地基土含水量变化等工程措施。
B;2#Sa. 7.含有机质土和泥炭土 :当土中含有不同的有机质时,将形成不同的有机质土,在有机质含量超过一定含量时就形成泥炭土,它具有不同的工程特性,有机质的含量越高,对土质的影响越大,主要表现为强度低、压缩性大,并且对不同工程材料的掺入有不同影响等,对直接工程建设或地基处理构成不利的影响。
{`(MK6D8 c 8.山区地基土 :山区地基土的地质条件较为复杂,主要表现在地基的不均匀性和场地稳定性两个方面。由于自然环境和地基土的生成条件影响,场地中可能存在大孤石,场地环境也可能存在滑坡、泥石流、边坡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它们会给建筑物造成直接的或潜在的威胁。在山区地基建造建筑物时要特别注意场地环境因素及不良地质现象,必要时对地基进行处理。
DQ c pIV 9.岩溶(喀斯特) :在岩溶(喀斯特)地区常存在溶洞或土洞、溶沟、溶隙、洼地等。地下水的冲蚀或潜蚀使其形成和发展,它们对结构物的影响很大,易于出现地基不均匀变形、崩塌和陷落。因此在修建结构物之前,必须进行必要的处理。
S>jOVWB 35、地基承载力特征fak大于150kpa是什么意思?
N1"bH~ 答: 地基承载力是用来描述地基的承受竖向荷载的能力,表示土基压实强度。地基承载力不够的话是不可以在地基上进行下一步的施工的。
E%a&6W 查看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n]t 大于150kpa就是说要测试出地基承载力要大于150kpa。
Hoi~(Vc. 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方法,可以分为现场原位试验、理论公式以及根据地基土的物理性质指标,从有关规范中直接查取等三大类。
r~2q`l'> 1、常用原位试验有现场荷载试验、标准贯入试验、触探试验等;
}'Ph^
%ox 2、根据理论公式确定地基承载力,再结合建筑物对沉降的要求确定地即允许承载力;
CZ
=]0zB 3、对中小型建筑物,可根据现场土的物理力学性能指标,以及基础宽度和埋置深度,按规范查出地基允许承载力。
OLoo#HW 36、如何鉴别回填土地基承载力
T# gx2Y 答: 地基承载力:指地基土单位面积上所能随荷载的能力.地基承载力问题属于地基的强度和稳定问题.
cg9*+]rc 地基承载力确定的途径
7G0;_f{ 目前确定方法有:
=)a%,H 1.根据原位试验确定:载荷试验,标准贯入,静力触探等.每种试验都有一定的适用条件.
$9u:Ox
2 2.根据地基承载力的理论公式确定.
q#\B}'I{ 3.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确定.
}ktK*4<k 根据大量测试资料和建筑经验,通过统计分析,总结出各种类型的土在某种条件下的容许承载力,查表.
OjrZ6 一般:一级建筑物:载荷试验,理论公式及原位测试确定f;
3ug~m-_ 一级建筑物:规范查出,原位测试;尚应结合理论公式;
t3=K>Y@w 一级建筑物:邻近建筑经验.
_nSEp>]L 确定地基承载力应考虑的因素
NLUiNfCR 地基承载力不仅决定于地基的性质,还受到以下影响因素的制约.
>~tx8aI{ 1.基础形状的影响:在用极限荷载理论公式计算地基承载力时是按条形基础考虑的,对于非条形基础应考虑形状不同地基承载的影响.
qx*N-,M%k( 2.荷载倾斜与偏心的影响:在用理论公式计算地基承载力时,均是按中心受荷考虑的,但荷载的倾斜荷偏心对地基承载力是有影响的.
Y=y
0`?K 3.覆盖层抗剪强度的影响:基底以上覆盖层抗剪强度越高,地基承载力显然越高,因而基坑开挖的大小和施工回填质量的好坏对地基承载力有影响.
AtxC(gm 1 4.地下水的影响:地下水水位上升会降低土的承载力.
.:e#!~Ki 5.下卧层的影响:确定地基持力层的承载力设计值,应对下卧层的影响作具体的分析和验算.
T&}KUX~Q/ 6.此外还有基底倾斜和地面倾斜的影响:地基土压缩性和试验底板与实际基础尺寸比例的影响.相邻基础的影响,加荷速率的影响和地基与上部结构共同作用的影响等.
8~g~XUl 在确定地基承载力时,应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及结构特点,对上述影响因素作具体分析.
b~(S;1NS' 37、地基承载力不足怎么办
Rm~8n;7oOr 答: 首先,要看是不是没到持力层,没到持力层就要继续向下,
5Fbb5`( 方案有很多
XJk~bgO* 桩基础 一种古老的地基处理方式。中国隋朝的郑州超化寺塔和五代的杭州湾海堤工程都采用桩基。按施工方法不同,桩可分为预制桩和灌注桩。预制桩是将事先在工厂或施工现场制成的桩,用不同沉桩方法沉入地基;灌注桩是直接在设计桩位开孔,然后在孔内浇灌混凝土而成。
FtlJ3fB@ 沉井和沉箱基础 沉井又称开口沉箱。它是将上下开敞的井筒沉入地基,作为建筑物基础(图1)。沉井有较大的刚度,抗震性能好,既可作为承重基础,又可作为防渗结构。1945年美国蒙哥马利闸采用沉井作为承重防渗基础。沉箱又称气压沉箱,其形状、结构、用途与沉井类似,只是在井筒下端设有密闭的工作室,下沉时,把压缩空气压入工作室内,防止水和土从底部流入,工人可直接在工作室内干燥状态下施工(图2)。如1937年中国钱塘江铁路桥的桥墩采用沉箱基础;1963年日本杨川闸用沉箱作为闸的承重防渗基础。
_,igN> 地下连续墙 利用专门机具在地基中造孔、泥浆固壁、灌注混凝土等材料而建成的承重或防渗结构物。它可作成水工建筑物的混凝土防渗墙;也可作一般土木建筑的挡土墙、地下工程的侧墙等。墙厚一般40~130cm。世界上最深的混凝土防渗墙达131m(加拿大马尼克三级坝)。
*^CN2tm 土基加固 采取专门措施改善土基的工程性质。土基加固方法很多,如换土法、碾压法、强夯法、爆炸压密、砂井、预压砂井(堆载预压砂井及真空预压砂井)、振冲法、灌浆、高压喷射灌浆等。 换土法 将软弱的土层挖除,置换以良好的土、砂、碎石或与建筑物相同的材料,然后压实或夯实。一般闸基用砂或碎石置换,称砂垫层或碎石垫层。
z0F55<i 强夯法 用几十吨重的夯锤,从几十米高处自由落下,进行强力夯实的地基处理方法。夯锤一般重10~40t,落距6~40m,处理深度可达10~20m。采用强夯法要注意可能发生的副作用及其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
U8@P/Z9 预压砂井法 在地基内按一定的间距打孔,孔内灌注透水性良好的砂,缩短排水路径,并在上部施加预压荷载的处理方法。它可加速地基固结和强度增长,提高地基稳定性,并使基础沉降提前完成。砂井直径一般25~50cm,间距2~3m。砂井一般用射水法造孔,也可采用袋砂井、排水纸板等,还可采用真空预压法,即用抽真空的办法加压,可取得相应于80kPa的等效荷载。
nswhYSX 振冲法 用振冲器加固地基的方法,即在砂土中加水振动使砂土密实。用振冲法造成的砂石桩或碎石桩,都称振冲桩(见桩工)。
p&D7&Sb[ 灌浆 借助于压力,通过钻孔或其他设施将浆液压送到地基孔隙或缝隙中,改善地基强度或防渗性能的工程措施(见灌浆)。
8G3.bi'q 高压喷射灌浆 通过钻入土层中的灌浆管,用高压压入某种流体和水泥浆液,并从钻杆下端的特殊喷嘴以高速喷射出去的地基处理方法(图3 )。在喷射的同时,钻杆以一定速度旋转,并逐渐提升;高压射流使四周一定范围内的土体结构遭受破坏,并被强制与浆液混合,凝固成具有特殊结构的圆柱体,也称旋喷桩。如采用定向喷射,可形成一段墙体,一般每个钻孔定喷后的成墙长度为 3~6m。用定喷在地下建成的防渗墙称为定喷防渗墙。喷射工艺有三种类型:①单管法,只喷射水泥浆液;②二重管法,由管底同轴双重喷嘴同时喷射水泥浆液及空气;③三重管法,用三重管分别喷射水、压缩空气和水泥浆液(见彩图)。
3sDyB-\& 岩基加固 少裂隙、新鲜、坚硬的岩石,强度高、渗透性低,一般可以不加处理作为天然地基。但风化岩、软岩、节理裂隙等构造发育的岩石,须采取专门措施进行加固。岩基加固的方法,有开挖置换、设置断层混凝土塞、锚固、灌浆等。
)}Cf6m} 开挖置换 类似土基加固的换土法,将设计规定的建筑物建基高程以上的风化岩全部开挖,用混凝土置换。
C'S_M@I= 设置断层混凝土塞 将断层内断层角砾岩、断层泥挖除至一定深度,回填混凝土,形成混凝土塞。
yw1Xxwc 锚固 在岩石内埋设锚索,用以抵抗侧向力或向上的力;通常锚索为被水泥浆或其他固定剂所包裹的高强度钢件(钢筋、钢丝或钢束)。锚固法也可以加固土基。
TP)o0U 38、简述天然地基基础抗震验算的方法。怎样确定地基土的抗震承载力?
$x#qv1 答: 下列建筑可不进行天然地基及基础的抗震承载力验算:
j,z)x[3} 一、砌体房屋,多层内框架砖房,底层框架砖房,水塔;
EYi{~ 二、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不存在软弱粘性土层的一般单层厂房、单层空旷房屋和多层民用框架房屋及与其基础荷载相对的多层框架厂房;
OF:0jOW
三、7度和8度时,高度不超过100m的烟囱。
</R@)_' 四、本规范规定可不进行上部结构抗震验算的建筑。
6o*'Q8h 注:软弱粘性土层指7度、8度和9度时,地基土静承载力标准值分别小于80、100和120kPa的土层。
A$L:,b( 3.2.2 天然地基基础抗震验算时,地基土抗震承载力应按下式计算:
U/xzl4m6 fSE=ξSfS (3.2.2)
Qh*}v!3Jo 式中 fSE-----调整后的地基土抗震承载力设计值;
L@f&71 ξS-----地基土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应按表3.2.2采用;
YdUcO.V fS-----地基土静承载力设计值,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采用。
K??jV&Xor 地基土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 表3.2.2
Mky^X,r 岩土名称和性状ξs
?~cO\(TY[" 岩土,密实的碎石土,密实的砾、粗、中砂,fk≥300粘性土和粉土
-
b` 1.5
6X$nZM|g, 中密、稍密的碎石土,中密和稍密的砾、粗、中砂,密实和中密的细、粉砂,150≤fk<300粘性土和粉土
fB'Jo<C 1.3
+>yspOEz 稍密的细、粉砂,150≤fk<300粘性土和粉土,新近沉积的粘性土和粉土
qOa*JA` 1.1
0wAB;|~*62 淤泥,淤泥质土,松散的砂,填土
a>+m_]*JZ 1.0
]cMZ7V^ 验算天然地基地震作用下的竖向承载力时,基础底面平均压力和边缘最大压力应符合下列各式要求,且基础底面与地基土之间零应力区面积不应超过基础底面面积的25%,烟囱基础零应力区宜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烟囱设计规范》的要求。
'pF$6n; p≤fSE (3.2.3-1)
9fOE. pmax≤1.2fSE (3.2.3-2)
S"`{ JCW$ 式中 p-----基础底面地震组合的平均压力设计值;
wB+F/]]|N pmax---基础边缘地震组合的最大压力设计值;
Cu<' b'%; 承受竖向荷载为主的低承台桩基,当地面下无液化土层,且桩承台周围无淤泥、淤泥质土和地基土静承载力标准值不大于 100kPa 的填土时,下列建筑可不进行桩基抗震承载力验算:
3}C-Hg+gt 一、本节第 3.2.1 条第一、三、四款规定的建筑;
}G!'SZ$F 5 二、7 度和 8 度时,一般单层厂房、单层空旷房屋和多层民用框架房屋及与其基础荷载相当地多层框架厂房。
bL{D*\HF 39、软土地基处理的施工方案
JOs
kf( 答: 软弱地基系指主要由淤泥、淤泥质土、冲填土、杂填土或其他高压缩性土层构成的地基。在建筑地基的局部范围内有高压缩性土层时应按局部软弱土层考虑。
77j"zr7v
施工时,应注意对淤泥和淤泥质土基槽底面的保护,减少扰动。荷载差异较大的建筑物,宜先建重、高部分,后建轻、低部分。
{wO.nOB 局部软弱土层以及暗塘、暗沟等,可采用基础梁、换土、桩基或其他方法处理。
?v'CuWS 当地基承载力或变形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地基处理可选用机械压夯实、堆载预压、塑料排水带或砂井真空预压、换填垫层或复合地基等方法。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应通过试验确定。
rd"!&i 40、经过换填处理的地基其地基承载力应满足哪些规定?
735l&(3A\ 答: 要满足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第3.0.4条、4.2.3条、4.2.4条的规定:
J|HV8 3.0.4 经处理后的地基,当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及埋深而需要对本规范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进行修正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4BQY>O)@ 1 基础宽度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应取零;
IoV"t, 2 基础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应取1.0。
yN06` = 经处理后的地基,当在受力层范围内仍存在软弱下卧层时,尚应验算下卧层的地基承载力。对水泥土类桩复合地基尚应根据修正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进行桩身强度验算。
zvfdfQ-i 4.2.3垫层的承载力宜通过现场载荷试验确定,并应进行软弱下卧层的验算。
w7\vrS>& 4.2.4 对于垫层下存在软弱下卧层的建筑,在进行地基变形计算时应考虑邻近基础对软弱下卧层顶面应力叠加的影响。当超出原地面标高的垫层或换填材料的重度高于天然土层重度时,宜早换填,并应考虑其附加的荷载对建筑及邻近建筑的影响。
]I]G3 e 41:N63.5怎么确定地基承载力,查什么表,用什么公式?
e)3Mg^ 答: 根据浙江省<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技术规程>之规定,应做"立杆的地基承载力计算"
CZ%KC$l.5 p≤fa
GoPMWbI7 式中:p — 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N/mm2), p=N/A;
uLNOhgSUf N —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轴向力设计值(N);
@gQ?cU7 A — 立杆的基础底面面积(mm2);
4w]<1V fa — 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N/mm2)。
\gv-2., 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 按下列公式计算:fa = kc·fak
>t.PU.OM kc —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对碎石土、砂土、回填土应取0.4;对粘土应取0.5;对岩石、混凝土应取1.0。
)Lk2tvr fak —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N/mm2),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有关规定采用。
fgHsg@33N 有一个我也没弄太清楚的问题是,立杆基础底面积的计算?通过同杭州品茗软件工程师沟通,应该是按照立杆基础的扩展面积计算.
k?/!` 如果你的立杆底垫一块10*10CM的钢板,下面砼硬化厚度10CM。那么,按照钢板投影45度的扩展,A=0.09M2。
Cv
p#=x0 42、地基承载力的单位是什么,急
RN;#H_
q 答:地基承载力单位:kN/m2 == kPa
#Yy5@A}`o Pa 就是 N/m2 ;2楼xiaoaoxiao 首先错了。
$>Ow<!c 1kN=100kg f (念100公斤力,也就是100kg的重力)
3_T'0x\FP 1kPa=1 kN/m2 = 100kgf / 100*100cm2 = 0.01 kgf/cm2 ;1楼不算错
~{N#JOY}Z 不过,地基承载力的口头说法,有 10吨、15吨 的说法,意思是 10吨/平米 、15吨/平米,== 100kN/m2、150kN/m2
u=E &jL5U 说 公斤 的时候,更多是说材料的强度,公斤/平方厘米,MPa级别的,比地基承载力高多了
z]=Ks_7 kpa 千帕 是压强单位 国内以前常用‘公斤力’
8cRc5X NdRE,HWd?$ 1MPa=10公斤/平方厘米(简称10公斤)
9Vt6);cA-] 1Kpa=0.01公斤/平方厘米
q6x}\$mL kpa 千帕 是压强单位
?}EWfsA 1Kpa=10 KN/平方米
iTF%}( 通俗的也有说吨的,1KPA就是1吨,其实就是 10 KN/平方米
v
"[<pFj^ 43、强夯地基加固施工总结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n7zM;@{7 答:强夯地基加固施工总结
aJc>"#+
o 一、施工设计
-^8OjGat 1.夯击能量
)QmmI[,tq 场地回填土厚3.0~8.0米,夯击能量选用E=320T/m,锤重16吨,直径2.0米,落距20米,平均夯击能量为120T/m/m2,加固深度为8.0米。
Y^|15ek 2.夯点布置
gV*4{d` 根据土层情况和建筑物对地基要求,采用正三角形网格布置,三角形边长3.5米。
Bgai|l 3.夯击点数和遍数
-w'g0/fD 第一、二遍采用点夯,夯击分别为5击、4击,第三遍用低能100T/m全场地满夯。
OC\cN%qlw 4.间歇时间
::3[H$ 每两遍间歇时间为7天。
^;?w<9Y 二、强夯施工方法
>)mF'w 强夯施工采用有自动脱钩装置的50吨履带式起重机,强夯施工步骤如下:
SCfk!GBVD 1.清理并平整场地。
KvI/!hl\ 2.标出第一遍夯点位置,起重机就位。
[$fB]7A 3.将锤起吊到预定高度,待夯锤脱钩自由下落后,放下吊钩,若发现因坑底倾斜面造成夯锤歪斜时,应及时将坑底整平。
`V.tqZF 4.重复步骤3,完成第一遍全部夯点的夯击。
VW^q|B yB 5.用推土机将夯坑推平。
?DnQU"_$ 6.7天后按上述步骤逐次完成全部夯遍数,最后用低能量满夯,将场地表层夯实。
~4c,'k@ 7.测量夯后场地高程。
;6?,Yhk$h 三、强夯施工质量控制
A>(EM}\, 1.施工前检查锤重和落距,以确保单击夯击能量符合设计要求。
0rif,{" 2.在每遍夯击前,应对夯点放线进行复核,夯完后检查夯坑位置,发现偏差或漏夯应及时纠正。
y5VohVa` 3.施工过程中记录每个夯点的夯沉量作为原始记录。
>:0N)Pj 四、强夯质量检测
`wSoa#U"@ 采用标准贯入试验、室内土工试验和地基土压板竖向静荷试验三种检测方法。
y{XNB}E 1.标准贯入检测点为43个,地基承载力平均为220KPa.
)0Vj\> 2.室内土工试验取6个钻孔土样,共计18组,经地矿部广东中心实验室进行土工试验,地基承载力平均为220KPa.
C[;7i!Dv 3.地基压板竖向静荷载试验点三个,委托广东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站进行测试,结果满足设计要求。
%{me<\( 以上三种检测方法结果,均满足地基设计承载力(180KPa)要求,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来源:考试大-注册建筑师考试
{7v|\6@e3 44、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的大小有什么影响? 压缩模量ES=5.0Mpa;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fak=65kpa;上述两个是什么意思并代表着什么。
nhd.c2t\ 答: 1.压缩模量:土的压缩模量指在侧限条件下土的垂直向应力与应变之比,是通过室内试验得到的,是判断土的压缩性和计算地基压缩变形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zB\ 8<97C 压缩模量是另一种表示土的压缩模量的指标,Es越小,土的压缩性越高。
M3dUGM Es<4MPa 高压缩土 4MPa<Es<20MPa 中等压缩性土
jP<6Q|5F 20MPa<Es 低压缩性土
FRQkD%k 2.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uVXn/B 指由载荷试验测定的地基土压力变形曲线线性变形内规定的变形所对应的压力值,其最大值为比例界限值。
T>&dPVmG, 也可以这么说:建筑地基所允许的基础最大压力,基础给地基施加的压力如果大于该值,可能会发生过大变形。
>!c Ff$2' 45、地基承载力怎么检测具体方法是什么结果怎么看?
w2^s}NO 答: 轻型触探仪,打入30公分的锤击数N 承载力=(N*0.8-2)*9.8
6vzvH 重型触探仪,打入10公分的锤击数N 承载力=35.96N+23.8
C[+?gQJ[9 46、复合地基的三大缺陷是什么?
U8%IpI; 答:复合地基的缺陷之一:反力“被平均”
Dhk$e
刚性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规范)
@9k3}x K fspk=mRa/Ap+β(1-m)fsk (1)
WMFn#.aY5 β — 桩间土承载力折减系数,宜按地区经验取值,如无经验时可取0.75~0.95,天然地基承载力较高时取大值;
B =DV!oUg 疑问:桩没有与基础直接接触,怎么可能全部发挥?
;#*.@Or@Ah 土(垫层)直接与基础底板接触,为何折减?
.dvs&+I 很多的文献表明,土的发挥大于1(太原理工大学)
`}8)P# 最初的想法
Svs&?B\}{6 fspk=ξmRa/Ap + αγ(1-m)fsk (2)
'%YTMN@ 式中:fspk— 复合地基或复合桩基承载力特征值(kpa);
er>{#8 P m — 面积置换率;
O.aAa5^uh Ra —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kN);
Upm#:i|" Ap — 桩的截面积(m2);
,V&E"D{u ξ — 桩承载力发挥系数,建议取0.7-0.9,希望减小后期沉降则取小值;
"g(q)u > α — 考虑桩伴侣约束作用的桩间土承载力提高系数,可根据桩伴侣的设置情况,结合试验适当提高;
Eok8+7g0& γ — 桩间土承载力发挥系数,建议取2左右,如果预留沉降量大或桩间土强度较高,可取大值;
PI8ag fsk — 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kPa);
#}8VUbJ 现在的想法
V=+p8nE0 不需要进行复合,点荷载与面荷载各算各的,以桩伴侣作保证实现
Lf{pTxKr Fspk=ξRa + Fsk (3)
TaKCN 式中:Fspk— 总的承载反力特征值(kN)(力的单位)
h,]lN'JG{ Ra — 带伴侣的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kN)
|@?='E?h ξ — 桩承载力增大系数(考虑桩伴侣对土的侧限约束)
-vt6n1A&b Fsk — 桩间土总反力特征值(kN)
'z+Pa^)v Fsk=γfsk(1-m)S
j9cB<atL m — 面积置换率
v~p?YYOm< S — 基础底板面积
g1B P fsk — 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kPa)
!u`f?=s; γ — 桩间土承载力发挥系数,建议取2左右(相当于过去的安全系数),如果预留沉降量大或工程经验丰富,可取大值;
9N|JI3*41 复合地基的缺陷之二:局部剪切破坏的风险(垫层流失)
rAgpcp} 复合地基的缺陷之三:采用经过复合的承载力值,基底反力过大,导致筏板基础的厚度过大,造成不经济。
9yLPh/!Ob 不要复合,利用桩伴侣收集荷载
d Z+7S`{ 桩伴侣还增大了基础底板的刚度
0
eOdE+ 47、怎样根据基础上的荷载大小经过地基承载力计算确定基础埋深的?
`G>|g^6%i 答:基础埋深与其上的荷载无直接关系。
'SIc2H 关于埋深地基规范有明确规定,摘录如下:
~u?rjkSFoh 5.1基础埋置深度
m5hu;>gt 第5.1.1条 基础的埋置深度,应按下列条件确定:
vv 1.建筑物的用途,有无地下室、设备基础和地下设施,基础的形式和构造;
EAF\7J* 2.作用在地基上的荷载大小和性质;
/N@NT/.M< 3.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mmMiA@0 4.相邻建筑物的基础埋深;
64:p 4N 5.地基土冻胀和融陷的影响。
=sS= 第5.1.2条 在满足地基稳定和变形要求的前提下,基础宜浅埋,当上层地基的承载力大于下层土时,宜利用上层土作持力层。除岩石地基外,基础埋深不宜小于0.5m。
3@<m/% 第5.1.3条 高层建筑筏形和箱形基础的埋置深度应满足地基承载力、变形和稳定性要求。在抗震设防区,除岩石地基外,天然地基上的箱形和筏形基础其埋置深度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5;桩箱或桩筏基础的埋置深度(不计桩长)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8~1/20。 位于岩石地基上的高层建筑,其基础埋深应满足抗滑要求。
P)ne^_
第5.1.4条 基础宜埋置在地下水位以上,当必须埋在地下水位以下时,应采取地基土在施工时不受扰动的措施。
5F:\U 当基础埋置在易风化的岩层上,施工时应在基坑开挖后立即铺筑垫层。
3[~LmA 第5.1.5条 当存在相邻建筑物时,新建建筑物的基础埋深不宜大于原有建筑基础。当埋深大于原有建筑基础时,两基础间应保持一定净距,其数值应根据原有建筑荷载大小,基础形式和土质情况确定。当上述要求不能满足时,应采取分段施工,设临时加固支撑,打板桩,地下连续墙等施工措施,或加固原有建筑物地基。
U)z1RHP|z 第5.1.6条 确定基础埋深应考虑地基的冻胀性。
_sHeB7K 48、公路测地基承载力怎样选点
[y<s]C6E 答: 承载力测试有规范法和荷载板试验、标准贯入试验。具体操作可参照JTG D63-2007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DG3Mcf@5 JTG/T D65-04-2007.公路涵洞设计细则
c3\p@} JTGD30-200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Q0xQxz $A(3-n5= Z(J
1A x 'n?"f|G 9AD0|,g w}29#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