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滑坡问题和抗剪强度参数的认识
张振涛
在结构性土(如超固结土)剪切破坏过程中,随着变形增大,剪应力先是逐渐增高,然后会达到一个峰值,过了峰值后快速下降,最后保持一个较稳定的残余值。而在非结构性土(如扰动土、欠固结~正常固结土)剪切破坏过程中,随着变形增大,剪应力会逐渐增高,最后达到并保持一个较稳定的残余值,而没有所谓的峰值曲线段。
人们习惯上认为峰值强度来源于土的结构性,属于结构性强度,具有易失性和不稳定性,受扰动后强度会降低,强烈扰动时甚至会丧失峰值强度,结构越灵敏的土表现得越明显。
抗剪强度τ=摩擦强度fi+凝聚强度c={█(峰值强度(fi,c)@残余强度(fi?,c?))┤
抗剪强度因此有两个状态值:峰值强度(fi,c)和残余强度(fi?,c?),人们一般对峰值强度比较感兴趣,对残余强度往往很少提及,在勘察报告中也大多不列出残余强度值。
区分和细化峰值强度和残余强度的特点对工程安全是非常重要的,然而这一点却一直被人们忽视。
凝聚力参数c是一个结构依赖性强、易失易变性的参数。因而也是一个不稳定不靠谱的参数,它是介于峰值强度~残余强度之间的变量参数。
凝聚强度有易失性和易得性,滑动面破裂了就丧失了凝聚力,采用水泥灌浆发生化学胶结后凝聚力又回来了。而摩擦强度相对来说要可靠一些,不管滑动面破裂与否,摩擦力总是可靠存在的,摩擦力应是残余强度的主力军。
一句话,摩擦要比凝聚靠谱(当然在润滑剂下摩擦也不靠谱)。
大部分滑坡是一锤子买卖,一旦越过临界点就启动了不归路,结局是下滑解体(不拖泥带水的玩完),。为什么会是这样呢?我的理解是,一旦滑动就停不下来,再也无法维持平衡的原因在于,抗剪强度具有突降段的丧失特征,即滑动面峰值强度明显大于残余强度,一旦启动就势如破竹了,这也是结构性破坏的典型特征。
也有不少滑坡不是这样,意志不坚定,中间滑滑停停,这样的滑坡是受人们欢迎的。这是为什么呢?是滑裂面贯通期间受到了强烈阻挡,还是滑面受地质影响起伏大,原因众说纷纭,云里雾里。不管怎样,这种滑坡给了人们逃生的机会,停住了也才有治理的机会。
在勘察实践发现中,对于原状土,剪切破坏时往往有一个峰值,还有一个残余值;对于扰动土样,基本上连峰值都没有,直接达到残余强度。如果峰值强度等于残余强度,那么滑坡过程中不存在抗剪强度的突降,那就有停得住的可能,至少不会是突发而是缓变。
认识到峰值强度一旦结构破坏就会丧失的重要特点,这是一个不太靠谱的参数,至少它会受到扰动的干扰影响而不稳定,将其作为边坡设计参数似乎就不太安全了,而采用残余强度作为边坡设计参数就应该比较安全(无突降或少突降)。峰值强度最好作为一个安全储备。
根据以上分析,我觉得现在勘察之中采用扰动土样作为原状土样是实在是歪打正着妙得很。这样做出来的剪切强度就是残余强度,将这个结果用于设计非常合理。还有,以前做试验时没有注意残余强度与峰值强度的关系。以后有机会要多关注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