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首页    职业区    学术与写作    工程技术区    软件区    资料区    商务合作区    社区办公室
 您好! 欢迎 登录注册 最新帖子 邀请注册 活动聚焦 统计排行 社区服务 帮助
 
  • 帖子
  • 日志
  • 用户
  • 版块
  • 群组
帖子
  • 23576阅读
  • 97回复

[热点探讨]图解南水北调西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安德鲁
 
发帖
184
土币
1512
威望
1098
原创币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7
图解南水北调西线-打造藏南“贝加尔湖” 成就西北“第二天府” $ V}s3  
m"jqHGFV  
安德鲁 5\qoZs*e  
'{Iv?gh"  
QT?fp >'  
摘要:将西线调水工程建设的主要目标确立为恢复扩展北方干旱地区湿地面积,强化缺水地区的水资源储备,修复三江源及周边区域生态;实施藏南谷地水汽通道建设,提升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降水条件,对峡谷未来可能再次出现的冰川/泥石流堰塞湖形成实施提前人工干预,化解区域地质灾害,关切地质灾害易发地区群众生活,拓展区域发展空间;关注到雅江下游邻国人民的利益,合理调水。走生态为主、储备为先、化害为利的治水之路符合国情,切合联合国饮用水安全千年发展目标。 nq A> }A  
对于跨区域、高投入调来的珍贵水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施以“内流为主,外流为辅”的生态补偿、水系优化战略,采取超大容量集中蓄存与人工增雨相结合的治水模式,从制度、编制上强化人工降雨队伍常备化的建设,充分利用好藏水北调创造的历史契机,积极从事环境生态、水文气候等交叉学科研究,通过多年运行实践,探寻并确立符合大西北内陆干旱地区生态建设所需要的合理优化的湿地覆盖面积。建立并实行长效管理机制,从大尺度上掌握区域水量消耗与补给的总体平衡,将内陆湖储备水总量始终控制、保持在一定的浮动范围,使之成为西北国土资源永久的组成元素,最大限度地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d)Hk}L  
M~P}80I  
关键词:高原贯通隧道,防凌灾,“内流为主,外流为辅” ,梯级组合坝,高危堰塞湖化险,强制导汽,水汽切变,高压管道,轻轨地铁,无人值守电站,饮用水安全千年发展目标,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环境, uKhfZSx0 w  
 ^d4#  
前言 8 =J6{{E  
南水北调西线――青藏高原贯穿隧道引水工程,充分考虑到藏东南水汽资源丰富,温湿条件好,环境修复快的优势,拟利用我国三级阶梯地形的有利条件,在不触及三江源区域水系的前提下,通过开凿藏南谷地至青海柴达木盆地的深长贯穿隧道,在雅鲁藏布江干流峡谷地段筑坝截流、支流帕隆藏布江蓄水,利用区域地形高差将雅鲁藏布江部分水量调入柴达木盆地之后实施分流,将柴达木盆地及祁连山周边地区建设成为国家水资源战略储备库,建设第二“天府之国”。大力发展林牧业,合理规划生态渔农业;增加西北地区的国家森林储备,涵养水土,提高天然草场、人工草场的覆盖率,增加地表有机腐植质含量,改良土壤结构;调节气候,吸收大气中二氧化碳;促成降水,修复山地冰川;解决急需的工业用水,消除制约西部地区未来发展的瓶颈问题。整理雅江峡谷河道,化解易贡-帕隆藏布泥石流地质灾害,提升藏东南地区的水资源利用率,将区域水资源优势转化为特色经济的发展优势,开源节流,应对西北荒漠化危机;平衡调水地区与受水地区的利益矛盾,以青海、藏南为支点,推动国家建设重心西移,平衡东西部经济差异,建设民族团结、文化多元、生态良好、经济全面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 x|E$ f+  
?JtFiw  
一、高原贯穿隧道建设的优势和可行性分析 ]cFqKs  
高原贯通隧道引水工程建设具有埋藏深、抗寒冻,水温高、防凌灾,做到全天候调水;引水距离短,真空过流快;抗破坏能力强、安全系数高;对环境破坏小,生态易修复,拓展地下空间,不占用大量地表土地资源,节省巨额土地征用资金,综合建设成本低等诸多优点;地面河道与地下隧道的巨大落差是一项可贵的资源,可以在未来区域范围内的水力建设中充分加以利用,为地下无人值守电站建设保留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也是高原隧道调水同其他调水方案比照所具备的无法比拟的优势。 6 {5*9!v63  
K4A=lD+  
调水隧道拟列三条路线可供选择,一是大致沿东经95度走向,经易贡至边坝-荣布-满塔-莫云-扎河-格尔木;二是沿214国道走向,由古乡经倾多至洛隆(新荣乡)-仁钦-囊谦-玉树-称多-清水河-玛多-香日德;三是整体线路继续向东部倾斜,由倾多至拥巴-同卡-察雅-江达-德格-浪多-达日-甘德-玛沁-兴海-共和(龙羊峡)或是拥巴-同卡-察雅经贡觉-白玉-甘孜北上至玛沁……前两条线路长度大体相当,直线距离650-680KM,实际工程距离估计在750-800KM;第三条线路向东大幅度迂回建设将使隧道工程量增加近80-120KM,可将澜沧江、金沙江乃至雅砻江上游河段都纳入未来发展范围,取水潜力更大,将隧道垂直落差水电效能发挥到最大。东部线路地势相对低,214国道一线交通条件较好,有很多河道低谷可以利用,隧道建设埋藏较浅。详细施工线路还需要借助卫星遥感技术及地质勘查资料作进一步论证优化。 |67<h5Q1  
附图:南水北调西线-高原引水隧道备选线路图 >fQ-( io  
离线安德鲁
发帖
184
土币
1512
威望
1098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8-12-17
附图:南水北调西线-高原引水隧道备选线路图
离线安德鲁
发帖
184
土币
1512
威望
1098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8-12-17
高原隧道建设总体趋势是由南至北从海拔2900M向2800递减,东线隧道选址路线原面海拔在3600-4300M的地段占主流, 80%的地段隧道平均埋深都在1300M左右,平均深度2000M的地段不超过20%,沿途4800M左右的山体所占较少,5000M以上山头完全能够避开。数量多、大断面、埋藏深、距离长是21世纪隧道工程发展的趋势,小西线调水方案设计也有长达490KM的隧道工程,最长一段隧道204KM;首期工程隧道长度260KM,最长隧道73KM,平均埋深500M,最大埋深超过1100M。同国内外已经建成使用、在建的部分隧道相比较,青藏高原深长隧道也并不算太深,二郎山隧道748M,方斗山隧道800M;雪峰山隧道850M,巫奉摩天岭隧道880M,大瑶山隧道910M,北天山隧道1038M,乌鞘岭隧道1100M,西秦岭特长公路隧道1400M,西康秦岭铁路隧道1600M,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最大埋深1640M,雅泸泥巴山隧道1650M,锦屏山引水隧道2375M ……法国谢拉引水隧道,埋深2619M,意大利-法国勃朗峰2480M,瑞士列奇堡隧道2300M,瑞士-意大利辛普伦隧道2135M ,……南非金矿开采深度早已突破地下5000M,澳大利亚金矿开采超越到3000M,而目前仅国内超过1000M开采深度的矿井也不在少数,土石方提升系统也应不存在技术难题。  :v8j3=  
附图:高原隧道调水示意图
离线安德鲁
发帖
184
土币
1512
威望
1098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8-12-17
附图:高原隧道调水示意图
离线安德鲁
发帖
184
土币
1512
威望
1098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8-12-17
锦屏山隧道采用钻爆技术开挖,双孔直径12M,埋深在1500M以上的占73.1%,施工单向推进深达9500M,高压地下水封堵处理,强岩爆大变形的防治,深埋长隧道通风等问题都得到很好的解决。高原铁路建设已为高原冻土区施工积累了经验,贯通隧道工程大深埋设计避开了冻土层将干扰减至最小,如果遇到深层高地温情况应该也能够克服,人工制冷本身就是成熟技术,引用冰融水实施喷洒降温也是可选方案;针对超长隧道只有南北两个平洞出口,横向排水困难的问题,应对突发强透水排险,还可采取掏深竖井,增加预置缓存、及时抽排的方式加以解决。高原隧道超长的问题可以采取长洞短打、相对开进、各个击破的方式进行,有效缩短工程建设周期,产生的部分土石方通过井道提升先就地堆放,后期可就近用作修建沿途河道内低矮的土石坝用以蓄水,对环境不会造成任何负面影响,还可以在丰水期加以利用,提高隧道调水总量;低坝建设通过面板护衬、挡土墙以及必要的植被修复最终会与地形融为一体,从而使土方弃渣得到有效地消化,后期扩展产生的土方通过为先期贯通的隧道建成的地下轻轨运走,用于其他配套水坝项目建设。 3[pA:Z+xx  
4:y;<8+j\  
加快高原地区专用工程设备的研发改造进程,生产配备无氧耗电能驱动设备,减少使用柴油内燃机动力机械,推广便携式单兵作业供氧系统、车载供氧系统,乃至隧道专用供氧餐车等支持设备的使用,减少隧道耗氧量,减轻高原隧道建设射流通风系统工作压力;提高盾构机、凿岩机器人的的使用率,提升智能化施工程度,减少井下作业面人员数量;采取盾构与钻爆技术结合的施工方案。受交通运输条件限制,大断面盾构机备无法进入施工现场,选择小断面盾构设备为先导,利用小断面盾构机施工进度快、技术成熟的优势,集中力量率先实现一到两条小断面隧道贯通,并建立起地下平行运输支持系统(如保留该隧道,增加耐高压密封门设计,未来可以改建成智能化高速轻轨地铁,用于今后的输水系统、无人值守电站维护的支持平台,埋深略小于输水隧道),为随后展开的大断面隧道施工提供运输支持。当今电子传感器技术飞速发展,将带动超前地质探测预报技术的快速更新与突破,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的广泛采用,也使得地下施工环境愈加安全。在已经取得了世界第二埋深的锦屏水电引水隧道建设、青藏铁路风火山隧道以及更多高原山岭隧道的成功案例基础上,相信通过高原隧道实验性施工阶段的继续探索实践,所有的问题都能得到成功地解决,施工效能会得到进一步提高;在充分准备、统筹资源、周密部署前提下,用10年的时间实现高原引水隧道全线贯通不是梦想。 W9t%:wF  
附图:隧道机器人作业智能化管理
离线安德鲁
发帖
184
土币
1512
威望
1098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8-12-17
附图:隧道机器人作业智能化管理
离线安德鲁
发帖
184
土币
1512
威望
1098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8-12-17
二、受水区域水资源的分配与管理 ]<WKi=  
高原隧道出口拟选在柴达木盆地东南部的都兰县境内香日德以北海拔2800M低洼地带;调水进入柴达木盆地后,在隧道出口处建设调配控制枢纽,为东西两线分流,向第二阶梯塔里木盆地、阿拉善高原调水,并利用巨大的落差蓄能发电。 !6'j W!  
W+Z] Y  
西线:修建简易导流渠引导江水自流至冷湖至茫崖一线,在青海新疆交接附近,阿尔金山海拔2800M左右的低凹山口(拉配泉以南)开凿浅埋过山隧道,出口海拔2600M左右,(加大坡降、提高流速,防范新河道生成的大量泥沙淤积,)江水流过库姆塔格沙漠注入塔里木盆地的罗布泊、艾丁湖地区。首先用于恢复两地传统数万平方公里的湖泊湿地面积,为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添水,进而为若羌河、车尔臣河增流,服务区域经济、生态建设。 /9/=]  
#O7|&DqF{  
柴达木盆地地形总体上呈东南高西北低的倾斜态势,从海拔3000M的布尔汗布达山脚向高程2600M以上、平均海拔2733M的冷湖地区递减;处于盆地的中北部咸水湖区,海拔也在2600多米;导流渠应避免直接穿越低洼湖盆,一是防止湖泊蓄水后造成对河道流速的削减,二是避免水流冲击带来的大量泥沙淤高湖床,造成今后储水困难。江水沿着导流渠运动不断刷深拓宽河道,河床日趋稳定;宽阔河面傍着湖畔缓缓流过,通过砂石土壤渗透作用,湖泊水量得到补充,沿途就会生成与青海湖面积相当的湖泊群,调节盆地气候,蒸发的水汽参与盆地内循环;冷湖地区洼地蓄水,并与大河联通,作为向外调水调蓄之用。决不能让宝贵的水资源沿大运河白白流走,也完全没有必要直接调水入青海湖将其作为调控中心,盆地低位蓄水更有利于降水的形成与收集,分裂的青海湖生态环境可以通过祁连山地区新增的降雨飘雪补给,自然会得到全面修复。 `[0.G0i  
G sm5L<rx  
由于采用深埋隧道真空输水方式,水温较高,尽管柴达木盆地内也属于高寒地区,但有着800KM长保温管道的一路呵护,调水流入盆地后出现冰冻的几率很小,也不排除水流通过深长隧道存在被加温的可能,北方内陆地区将从此诞生一条四季长流的不冻河。即使存有冰冻的可能,也能利用盆地地广人稀的特点,通过预置平行河道、封河与开江切换过流,制造人工季节河的办法化解凌汛灾害发生。平行河道切换使用还能起到改善地表水源分布条件、平衡区域地下水位差异的作用,有助于节省区域生态建设成本;甚至可以考虑在河流不冻的情况下也采取切换过流的模式输水。 Y4YA1F  
C%85Aq*4  
东线:由南向北朝着托素湖方向流动,随后再通过导流渠折向东北,经乌兰-茶卡(地区海拔2900-3000M)浅埋隧道汇入黄河龙羊峡,经刘家峡或红山峡水利枢纽调蓄再引水北进,主流入阿拉善高原,利用高原地形起伏的特点并依据等高线规划出未来受水面积,作出简单的导流渠,对腾格里、巴丹吉林沙漠、居延海进行增水。通过地表土壤渗透提高地下水水位,恢复地区湖泊群,提高湖泊密度和覆盖面积;强化沙漠湖泊建设,将腾格里、巴丹吉林湖泊群建设成为黄河的调蓄库,补水池。黄河中游有了稳定的数万平方公里的调蓄湖,完全能够应对持久的异常气候变化。 N5Eb.a9S  
JM0'V0z  
向东施以少量沿黄河干流进入中下游地区,在进一步深化黄土高原小流域治理的前提下,配合三门峡、小浪底水利枢纽,充分利用节水输沙技术,修复河道,逐步提高下游河床承载量,消除悬河危机;并利用黄河泥沙在渤海水域围堰成湖,将莱州湾从渤海中剥离出来,提高河口淡水资源利用率,解决华北平原缺乏大型淡水储备库的问题;旋即将黄河入海口引向黄海。最终在厉行节水的政策基础上做到水资源合理分配,缓解东部城乡用水紧张,解决东部持久发展所需的用水问题。避免出现大量水资源补给后演绎出一哄而上的、违背科学发展观的、难以控制的盲目城市化扩张,中国不需要空前绝后式的繁荣。 <VS\z(K  
\/p\QT@mm  
内流河水污染相比外流河危害更为深远,内流河的管理,对水环境保护要求更高,对于目前国内普遍存在的水污染恶性排放行为完全可以定性为危害公共安全犯罪,有必要从刑法角度考量,提高惩治力度;严格水污染治理标准,强化水污染排放监管,是调水工程完成前必须解决的问题。 Q|rrbxb  
?{mFQ  
西北内陆湖泊群新增近10万平方KM的水面,造就名副其实的“里海”,本地区较为稀少的源自大西洋的水汽资源将得到补充,促成当地时常处于临界成雨水条件下而未能成雨的云汽资源及时形成降雨;新增水汽资源加入带来的改变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充分挖掘利用本地区自有的云汽资源,增加降雨飘雪的机率,达到为内陆诸河流间接增水的目的,扩大调水受益地区覆盖面,减少水工建设成本,也有助于冰川的修复,准格尔盆地调水工程可暂缓行,视调水后的气候条件变化而定,过多的降雪对农牧业生产会造成危害;目标湿地湖泊建址大多处在无人区或人烟稀少的地方,部分拟建、在建交通线路受到的负面影响可以通过修改设计增设高架桥梁来解决,景观建设可以消除长久旅行于茫茫隔壁造成的审美疲劳,旅游资源开发有助于拉动国内旅游经济内需。 \SkCsE#H  
3+;]dqZ  
尽管近年来因气候变暖,西北内陆各地降水量不同程度地有所增加,部分地方甚至出现洪水灾情,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气候周期性变化带来的增水改变不了西部内陆长期干旱缺水地实质,南北温差的减小不利于水汽的拉动,降水也将变得愈加无序,沿海地区降水量增加更为明显,西部洪水的出现主要还是温室效应造成的冰川固态水储备快速流失的结果,温室气体对阳光的遮挡将会使全球水汽蒸发量减弱,水资源安全环境形势更加难以琢磨,不能因为出现了洪水问题、部分地方地下水位有所升高等现象就盲目乐观,将希望完全寄托于自然,自然降水解决不了西部的千年发展问题,今夏新疆西部严重的干旱天气就能说明问题;而洪水也是地区固有的周期性现象,否则不可能发育出数量众多广袤的山前冲积平原。自然洪水现象、未来人工湿地调蓄湖建设将对地区经济建设规划设计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站在全局的角度来统筹考虑,合理规划建设布局。 U~azI(1"W  
-bdF=  
西北内陆四面环山的地理条件,强烈的地表蒸发非常有助于降雨的收积,或许会有部分降雨云层飘落蒙古,损失部分水资源。但环境建设本身就是一个需要从宏观角度考虑的问题,应当理性地看到整个蒙古高原生态大环境的改善同中国北方生态建设密不可分,降雨所产生的地表径流最终流向中蒙边境低洼一线,改善区域植被覆盖条件,有助于对地区发生的周期性沙尘暴起到有效抑制作用,进而对东亚邻国高空大气状况也会产生良性影响,提高地区的空气质量,不能将藏水北调仅仅看作是中国的单项经济建设工程,更应视为一项影响未来中国乃至世界发展的环境科学试验工程,需要得到国际社会更多的理解、认同和支持。 lPFT)>(+@  
zFmoo4P/  
向东飘逸越过海拔相对较低贺兰山、太行山的云汽可以增加华北平原地区的降水条件,对可能继续向东部大海逃逸的云汽如及时采取人工降雨的干预手段就可以减小云汽资源的损失。未来如果出现蒸发过量的情况,还可通过设置水面太阳能睡莲,大力发展绿色能源建设,实施水面覆盖来减少水量蒸发,太阳能睡莲发电系统生产的电能与该地区风能发电系统并网,服务国家建设,水面太阳能产业的发展有助于减少煤电的消耗,这是一项全新的空间巨大、前途无量的绿色能源产业,大范围的太阳能收集利用也是对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的又一贡献。
离线安德鲁
发帖
184
土币
1512
威望
1098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8-12-17
三、藏水北调的战略目标 %b<cJ]F  
目前西线调水工程设计方案繁多,立意各有侧重,需要在水文气象、地理气候、环境生态、工程建筑、经济社会等多学科多领域开展广泛合作,统筹各项资源,组织力量开发出功能强大的计算机模拟系统,实施调水工程建设前期的仿真试验,通过深入科学论证,筛选优化整合出一套符合国情较为完美的方案来,通过系统设计,分布实施,在未来若干年里将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建设成为造福千年,连接各族人民的团结纽带,符合中华民族的最大利益。 RZi]0l_A'  
E+k#1c|v$  
(一)、生态建设优先 水资源集中储备 减少外流内耗 422d4Zu  
将西线调水工程建设的主要目标确立为恢复扩展北方干旱地区湿地面积,强化缺水地区的水资源储备,修复三江源及周边区域生态;实施藏南谷地水汽通道建设,提升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降水条件,对峡谷未来可能再次出现的冰川/泥石流堰塞湖形成实施提前人工干预,化解区域地质灾害,关切地质灾害易发地区群众生活,拓展区域发展空间;关注到雅江下游邻国人民的利益,合理调水。走生态为主、储备为先、化害为利的治水之路符合国情,切合联合国饮用水安全千年发展目标。 `?{i dg  
xhLVLXZ9  
对于跨区域、高投入调来的珍贵水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施以“内流为主,外流为辅”的生态补偿、水系优化战略,采取超大容量集中蓄存与人工增雨相结合的治水模式,从制度、编制上强化人工降雨队伍常备化的建设,充分利用好藏水北调创造的历史契机,积极从事环境生态、水文气候等交叉学科研究,通过多年运行实践,探寻并确立符合大西北内陆干旱地区生态建设所需要的合理优化的湿地覆盖面积。建立并实行长效管理机制,从大尺度上掌握区域水量消耗与补给的总体平衡,将内陆湖储备水总量始终控制、保持在一定的浮动范围,使之成为西北国土资源永久的组成元素,最大限度地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4Z5ZV!  
|fkz=*rn  
优化区域气候条件,并通过区域大气循环来获得相当一部分的地区工农业发展用水,大规模调水的集中储蓄可以发挥其对环境气候影响的最大作用力,大范围降水改善了地区水量分布,也使得内陆盆地地下水水位得到空前的提高,做到了有备无患,地表径流的增加还会发育形成一些新的河道,大面积降水的洗刷、新增河道及必要的人工排水系统的搬运作用还可以缓解、消除目前干旱地区因单纯使用地下水灌溉带来的土地次生盐碱化的严重问题。供水系统尽可能地利用各地方现有的渠网、机井等水利设施供水,采取循序渐进的模式发展,可减少后调水时期突增的大面积高密度引水渠网建设投入和社会管理成本。不能将珍贵的水资源实行区域瓜分、用于无限度的城市化扩张。无论自然生态还是社会人文生态环境的变化都需要一个较为长期的发展演化过程,西部开发需要有序的进行,急剧的改变必将打破原有的平衡,产生剧烈的冲突;盲目扩张导致经济发展短期内既形成对调水环境的过分依赖,也会徒增国家发展风险。建立在调水渠线上的繁荣,一旦出现供水异常,就会出现混乱,如果全球变暖趋势难以逆转,出现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情况又将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无论是古西域楼兰、精绝还是西夏黑城的兴衰无不于水源的消逝有着直接的关系,对柴达木盆地古人类活动遗迹的考古发现也都证明了气候变化、水源地的改变对文明延续起着决定性影响。高原隧道调水工程将着眼点首先放在生态环境建设,恢复西部地区历史上最好时期故有的生态环境,修复优化现有的生态系统,通过改造环境实现水资源利用良性循环,完成历史的延续。 7KXc9:p+  
@ eu4W^W  
西线调水前期建设规模量力而行,增加相当于一条黄河的调水量就已经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应给后人留下继续发挥的创业空间;就以目前的国力考量,也应有足够的实力去实施该项工程;若将今后计划修建数以万计摩天大楼的资金分期投入于西部调水工程建设,将实行多年的东部各省西部地区对口帮扶转变为以支持水/电核心产业发展为重点的投资造血模式,更不会对中央财政造成太大的压力;6000亿就足以平衡东西部发展条件,为将来长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经历了调整期之后,国家建设将会迎来一个快速稳定、持续发展的全新时代。 *}DCxv  
cl:h 'aG  
(二)、与邻争水的命题不存在 =Bu> }$BD  
从长期发展来看,每年数百亿立方的调水大部分作为内流储存在内陆地区,年复一年地积蓄,要不了多久就会由量变产生质变,必将对干旱少雨的西北气候产生深远的影响,柴达木盆地及周边地区自然降水量逐年增多,对新疆腹地、蒙古高原、川西北、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得到整体改善。山地冰川会得到修复,藏东南诸河曲可调水量将会逐年增多,丰水期水量将更为可观。届时通过修建必要的辅助设施,利用隧道斜井、竖井引水,增加北上的调水量,未来引水隧道过流量的提高可通过增加输水管道或增压来实现,彻底改变我国北方水资源紧张,生态恶化难以扭转的困局。只要将这些水资源合理利用,西北水资源储备具备一定的规模,达到一种平衡,实现风调雨顺,未来每年对调水量的需求也会相应减少,藏水北调的管理最终甚至会发展转化为季节性、间歇式调水的趋势,也就更不存在与南亚邻国争水的问题了;全球变暖冰川融化加速,水量增加,雅鲁藏布年径流量超过1654亿立方;南亚地区发生强降雨、洪涝灾害几率也在增大,如遇异常,雅江干流水库群将发挥应有的作用,通过启动国际合作应急机制,科学调控,积极干预。 ^3 C8GzOsO  
附图:藏水北调-战略目标图
离线安德鲁
发帖
184
土币
1512
威望
1098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8-12-17
附图:藏水北调-战略目标图
离线安德鲁
发帖
184
土币
1512
威望
1098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8-12-17
四、建设藏南“贝加尔湖”的必要性分析 uL| Wuq  
目前三江源生态形势严峻,西线调水方案多选择在雅鲁藏布江以及澜沧江、雅砻江、金沙江中上游河段截流调水,就会加重中上游地区生态负担,上游蓄水不仅淹没太多高寒地区宽广河谷的草场、田园、农舍、寺庙;调水后下游水量锐减。当前包括雅鲁藏布江中上游河谷在内的高原河流都存在降水减少、沙化蔓延的趋势,一旦无水可调,环境难以恢复,生态灾难随之而来。横断山区干热河谷开发,实现环境建设与经济建设双赢本无可厚非,但过于密集的水电建设势必对水汽北上造成影响,调水入柴达木盆地,改善青海省及周边生态环境,增加雅江中游河谷空气湿度就显得尤为重要;隧道调水对地表环境破坏最小,且易于修复。从雅江下游峡谷入口处截流蓄水、适度调水,对下游影响小,对中游生态环境改善也可以起到积极作用;水利建设项目集中,便于施工组织管理,提高配套建设的基础设施利用率,节约工程建设成本,拓宽区域人口的工作生活空间。 LCKCg[D  
}n/6.%  
峡谷地区受水汽通道的影响,藏南地区海拔3800-4400M的林线以上地区年平均气温只有2-3度,降水量却达到1000-1500MM,水汽通道的存在将亚热带气候影响延伸至整个藏南中低海拔山地、帕隆藏布河谷;受整个青藏高原的阻挡,暖湿气流很难再进入西北腹地(包括雅江中上游河谷地带),含水量较大的云汽主要依赖低海拔峡谷河道向内陆运动、攀升,高空云汽含水量较少,受诸多因素影响,凝聚成雨的过程也较长,水汽资源不足,造成西北内陆的干旱少雨。横断山河谷通向三江源的输汽通道逐渐会被已经在建的诸多水坝所阻挡;横断山河谷通道一旦阻断,水汽更加难以进入; d^AXhQjQN-  
.)J7 \z8m  
越过青藏高原从空中把水汽资源输送到内陆地区的想法不太现实,只有调水北进,改善内陆地区的水汽条件,参与区域水汽内循环,通过水汽转换才能实现西北内陆的风调雨顺,消除上述不利影响。打通喜马拉雅山、岗日嘎布山贯穿隧道,实施水汽通道建设,增加藏南谷地云汽含量,将藏南谷地建设成为水汽中转站、切变地,承接孟加拉湾暖湿云汽,就地转化成降水;雅江截流、帕隆藏布蓄水,完成藏南 “贝加尔湖”建设,通过超级水库的收集调蓄,再由高原贯通隧道输送到柴达木盆地。 &[QvMh  
附图:水汽通道输送示意图 eU/o I}A  
      峡谷水汽输送量化图
离线安德鲁
发帖
184
土币
1512
威望
1098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08-12-17
附图:水汽通道输送示意图 FO[x c;  
      峡谷水汽输送量化图
离线安德鲁
发帖
184
土币
1512
威望
1098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08-12-17
一旦北方环境改善,实现了降水与消耗的总体平衡,调水需求即可转向间歇式供应;在保证南亚邻国用水安全的前提下,未来甚至可以利用帕隆藏布蓄水位高低相宜、雅江实现梯级管理的有利条件,加强帕隆藏布蓄水库与横断山诸河流的横向联系,同怒江、澜沧江、金沙江水利设施实行联动,通过科学调控,平衡丰槁季节水量,抵御水旱灾害发生,为诸河水资源管理提供可靠支持,雅江水利建设成就将惠及三江下游。 `4GEq2%  
QlxzWd3=q  
在近几十年的时间里,全球气候逐渐变暖,冰川消融迅速,我国冰川固态水资源储备也正在减少,据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报告,由于自1962年以来,环境温度上升近一度,天山乌鲁木齐一号冰川体积缩小了约20%,冰川体积缩减的速度令人吃惊,直接威胁西部地区饮水安全,直接影响国家未来经济发展;这种快速消融的趋势还再加剧。雅江峡谷截流建设超级水库,将冰川融水更多的储存起来凸现重要。不能因为藏南领土几十年的纠纷久拖不决,直接影响到千年饮用水安全战略的实施,与其让珍贵的水资源白白流入大海,不如尽快采取行动,及早规划;未来新技术新工艺在建设进程中被不断采用,施工效能显著提高,工程进度要比预期的快很多。 YF)uAJAk  
!Q/oj Q  
从用水安全、水资源保护角度来看,中国藏南深水湖建设也完全符合南亚邻国人民的利益,雅鲁藏布江下游处于地质运动活跃地带,我国两大跃动冰川则隆弄冰川(南迦巴瓦)、米堆冰川(念青唐古拉)均分布在此,冰川/泥石流堰塞湖自然溃决给区域人民的生命安全带来极大的危害,并多次波及下游邻国;深水库建设锁住了洪水、泥石流下泄,将会为长期饱受洪涝灾害的邻国带来最大安全,如果区域发生异常旱情灾害,中国也将依照与邻为伴、与邻为善的原则,建设和谐世界的理念,本着人道主义精神,实施必要的援助。假使中国不开展这项工作,南亚邻国也都没有条件去做得更好,未来高原出现干旱缺水,即使南亚邻国也有心施援,河水可不会倒流。 LsW7JIQd  
.5?e)o)  
全球变暖给人类敲响了警钟,其发展进程短时间内难以停滞,北极冰川预计在今后30年内将全部融化,南极冰川消融也在提速,假使温室气体排放得不到有力的控制,气候转暖的趋势无法遏制,南极冰川的命运也就更加不容乐观,海平面的上升直接威胁东部沿海的经济建设成就;北欧的冰岛下个世纪里将淹没在海面50M水下,荷兰目前正计划斥资1000亿欧元实施拦海坝增高工程,准备应对海平面上升带来的危机。尽管高原冰川目前形势不容乐观,但非常有幸地了解到,我国冰川所在地区属于地球的第三极,我国西部高山、青藏高原冰川积雪大多位于5000-8000以上高海拔山峰,个别地方冰川末端甚至延伸到3000M以下,深入到森林带腹地,高原大气覆盖薄、气温相对低,海拔每升高100M,气温就会下降0.5度;完全有理由相信即使南北极冰川消融,西部高原山地冰川也还会有部分保留;充分准备、及时实施,藏南深水库建设一定会在水资源紧张的时期发挥应有的作用,整个西线调水工程建设的一切努力就不会是徒劳,地球气温持续升高二三十度是不可想象的,也是不可能的。在南北极冰川消融的进程中也会抑制减缓地球气温升高幅度,为人类阻止气候变暖的努力赢得时间,度尽劫波之后,青藏高原冰川有再次发育、重获新生的机会,本身处于峡谷气候带的帕隆藏布江蓄水后将会增加周边空气湿度,增加的降雪有助于高海拔冰川水量补给;高位蓄水对延伸至低海拔位置冰川所受到的负面影响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实施可控的藏水北调计划,拓展藏南谷地亚热带气候地域面积,扩张西北内陆湖泊群水域面积,可以应对全球气候周期性变化带来的长期挑战。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温馨提示:欢迎交流讨论,请勿纯表情、纯引用!
 
上一个 下一个

      https://beian.mps.gov.cn/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12919号 广州半山岩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4274469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