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该小行星的整体撞击性灾难后果 ,!SbH
'>OEQU5-
1、这颗小行星的直径大约为一千公里,进入地球空间的轨迹是自东北向西南方向。由于在坠入地表之前,碎裂为几大块之后,分别坠入几个不同的地域,产生了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撞击盆地(坑),及其盆地周边起伏跌宕并向外褶皱延续的山脉。 -X *.scw
{\?f|mmq
从全球同期形成的十大盆地,均类似于塔里木盆地是撞击成坑的六大共同要因分析,可以清晰地得出一个结论:这些盆地都是同时性地由于这颗小行星的侵入、爆炸、坠落、撞击所致(另见笔者专著:《宏观地球物理探索》一书之详细论证)。这些盆地分别是:塔里木盆地、准葛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吐鲁番盆地、四川盆地、湖南准盆地、江西准盆地、贝尔加湖、红海、里海。 7|Vpk&.>
0"-H34M<D
2、小行星在进入大气层中的大量熔蚀物质部分,降落于地表上后,进而沉积为岩漠(石漠)、砾漠(戈壁)、沙漠和黄土高原。从亚洲大沙漠、非洲大沙漠、澳大利亚沙漠在大陆漂移前的一体化分布中,更能体现该小行星在大气层中的大量熔蚀物质部分,广泛降落于地表上的宏观踪迹。 1`II%mf[
depCqz@
3、巨大的撞击力量与地表和地幔的巨大反冲力量的共同作用,导致中国西部高原的形成,并伴随整体板块在较短时期的剧烈抬升和在较长时期的缓慢抬升。 0?R$>=u
Z$0mKw
4、从天突然而至的十大盆地及亚非一体化沙漠的巨大的撞击力量,使得大陆分裂并漂移,进而导致大洋开启。同时在漂移的板块前沿,因地表皱隆起而形成带形山脉,并伴随大规模火山爆发。 [L7S`Z
:wzbD,/M
5、撞击掀起的粉尘和大面积火山爆发所致的粉尘的遮天闭日效应,最终导致全球性冰川,也即核冬天的降临。 FpttH?^
q.:a4w J
6、巨大的撞击力量形成的全球性剧烈地震,小行星在大气层中的大量熔蚀物质以及强烈撞击掀起的粉尘、大面积火山爆发所致的粉尘,这种粉尘共同在地表上广大范围内的降落与覆盖,最终导致了恐龙及同期动植物的大灭绝。 0o6r3xc;
?,v@H$)3_
从大多数恐龙聚集一处的掩埋状况分析,实际上已经充分证明了是小行星入侵的必然结果。因为,恐龙是当时地球上的统治者,个体强壮,群体庞大,活动范围广泛。如果所遭遇的灭绝性的灾难是一个缓慢过程的话,那么,聚集态同时性掩埋一处的可能性则很小。从而绝对不是当今已经发掘并证明了的聚集一处掩埋的实际状况,因为恐龙善奔跑;如果灭绝性的灾难,是极其迅速的,并且是在非常广大的范围内突然发生(特别是从天而降),必然使得动物们不但逃不胜逃、躲不胜躲,而且还会因大面积灾难的突然降临,必将立即造成动物们心理上的极其紧张和恐惧,进而使得同类动物们反而聚集一体。当小行星突然入侵并伴随惊天动地和火焰滚滚(无论是发生于昼间还是夜间)之际,因此必然引起动物群的极度恐慌,甚至导致绝望的复杂心理,从而更加紧密地聚集在一起。加之,小行星的坠落是突然的,撞击后全球性的灾难性扩散后果却是连锁的、延续的。随之而来,导致恐龙的灭绝和聚集性掩埋,以及同期的生物大灭绝,就是顺其自然的事情。 9U9ghWH8
m:EYOe,w
7、由于大量熔蚀物质和粉尘对原来地表上厚实的生物圈的大面积覆盖作用,最终导致了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的生成和蕴藏。 KW0KXO06a
NgGpLdaC2v
8、富含盐碱物质的小行星的熔蚀物质,其中一部分飘落于海洋之中,进而使海洋变咸。因为,全球海洋的总面积是3.6亿平方公里,海洋的总水量是13.38亿立方公里。海洋的平均含盐度为3.5%,主要为氯化钠,具弱碱性 。因此,海洋中所含盐份的总重量大约是468.3亿吨(是柴达木盆地600亿吨已探明食盐总储量的78%),远远小于小行星的熔蚀物质及碎片主体(中国西部四大盆地及世界十大沙漠、戈壁、黄土高原)中所含盐类物质的总量。因而,正好与散落于海洋之中的,来自小行星的熔蚀物质所包含的盐份基本吻合。 lYS4Q`z$
+Kmxo4p
9、直径大约一千公里的小行星对地球的入侵,在导致地球天翻地覆的同时,必然对地球的运行轨迹和运行姿态产生影响。同时,小行星本身是拥有磁场的。因此,撞击与外来磁场的突然加入,进而导致了恐龙灭绝时代地球磁场的巨大变动(或许是导致了所谓的地球磁极的反向效应)。 M#o=.,
AzGbvBI&V
当然,人们一定要说,中生代末期的这一系列事件并不一定是同时发生的。可是,据不同资料的时间数据,其误差可高达几千万年。然而,测量历史年代的最先进方法,是放射性碳素断代法,也即碳14法。但是其误差率为32%,也即正确率为68%,且距今越久远则误差越大。 Jx3a7CpX
j%vxCs>
同时,巨大的撞击必然伴随巨大的爆炸和爆炸性掩埋后果。另外,巨大的撞击在导致地表天翻地覆、板块四分五裂之际,必然对地质地貌形成强大的应力集中,以及板块的长久漂移和地质地貌的连续性变化。 ,0L< wa
VQ~eg wJL
所以,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认定,中生代末期地球上的,以恐龙灭绝和塔里木等巨大盆地及周围环形山的同时产生为代表的,地球上的十大巨变(1、大陆漂移,2、一体化沙漠,3、十大盆地,4、中国的西部高原,5、含盐的海洋,6、恐龙的灭绝,7、煤炭、8、石油、天然气,9、大面积火山,10、全球性冰川。)均发生在同一个时间,是同一个原因所致的不同结果。也即是一颗直径约千公里的小行星入侵地球,并爆炸性碎裂后分散撞击地表的宏观结果。中生代末期的地球上的十大巨变,也即白垩纪事件,就是这颗小行星入侵后的宏观物证。 EZ Q!~
^')4RU
总而言之,小行星撞击地球有如桃李砸西瓜、或者是豌豆击鸡蛋。撞击者是自身碎裂并深陷淹没;被撞击者则是皮开肉溅、体无完肤,篷头堪面、遍体磷伤、千孔百窗、血泪滚滚。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强大并巍然的地球,其肌体的健康终又慢慢地愈合与康复,并建立起新的平衡体系、焕发出新的生命光彩。 VuBi_v6
/|Gz<nSc
地球诞生已46亿年,海侵海退、陆升陆降、沧海桑田、红尘滚滚,大洲大洋、高原平原、盆地丘陵、沙漠戈壁、潮起潮落。尽管全球地质地貌既复杂又零乱、既运动又静止,但其实又很简单、很有序。只因,一石激起千重浪,天翻地覆凯尔慷;几家欢乐几家愁,生命又开新篇章。这就是地球的发展片段,这就是地球的成长简历。